二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明月要找出这些人,还是有些难度,且要一定的时间,明月在这件事情上并没有帮到腊梅的忙。
这些人后来被查出,还是靠光棍军的一个兄弟,这位兄弟过去在江湖上有一些朋友,他通过朋友得知这些人的来历的!
在揭『露』这些人的身份之前,腊梅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都说救灾工作,可不是一样一样地来,工作得全面展开。
缓解城市压力的最好办法就是,把这些灾民集中起来,送出城去。
腊梅与徐妈二老爷所想到的是,现在国家不能白白养活这些灾民,来了这么多光棍军郭家军还有徐家军,还有从外地来的好多退役的自愿帮忙的光棍军军人,这些那都是好劳动力啊。
腊梅去拜访了在黄河一线的德高望重的老人,从他们的口中,腊梅得知地方官员这么多年来,在治理黄河这件事情上,就没有不贪的。
因为经费从上而下,要经过几道环节,也许会遇到一两个真正为民的清官,但是都是于事无补,因为绝大多数贪官,不会让他在治理黄河的这个位置上久呆的!
腊梅还听取了这些老人的一些建议,哪里需要加固,都用些什么料来防止黄河决堤,怎么样疏通河道,使得河水畅通。
假如黄河决堤,该如何疏导等等。
可以说,治理黄河它没有教科书,全凭一些经验,而这些人的经验,很宝贵。
腊梅把这些人请到一起,作为自己的军师团,用马车拉着这些人在河堤上行走,每到一处,他们就停下来,说明那些需要怎么样怎么样做。腊梅都让人一一记下,打上标记!每天都好吃好喝地款待这些人!
腊梅做好了这些工作,就与二老爷商议,要把灾民全部搬到黄河堤坝来,这样的好处多多。
一来,城里大多都是老住户,他们一走,闲杂人等少了,即便想闹事抢粮的那些人,也不敢再来了。城门除了加强警戒,还对粮仓派重兵把守,以免再遭不测!
二,这些灾民到了黄河边,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那就是取土筑坝,加固堤坝,这样既救济了他们,又能为国家治理黄河省一笔钱。
三,把这些灾民聚集在一起,也便于管理,不至于他们再闹事。
四,搬过来的许多光棍军和郭家军徐家军,不再派兵看管他们,他们可以放下武器,分散到灾民中去,参加劳动,为构筑更加坚固的黄河决堤增加人手。
五,对于那些长期在黄河里滩种庄稼的农户,一律取缔,一旦发现,要严惩不贷。
因为被种的庄稼的河滩,土极其松软,一到夏天,不管是下大雨,还是梅雨季节,河滩的土极易流失。
而且到了夏天,这些庄稼阻碍了上游水流,而且在上游水流的冲击下,这些庄稼会被冲到下游,极容易造成下游河水的拥堵,使得河面抬高,造成河水漫出低洼的河堤,冲击河堤,使得黄河决堤,造成大面积受灾!
对于那些有背景的,不愿意配合的,比如上面有官员家庭的,一律记录在案,交于皇上处理。
这招很厉害,皇上要是得知哪家官员自己家或者亲戚家侵占河滩的土地,在河滩上面执意要种庄稼,可想而知他的后果了。
而且,腊梅做了准备,等回到京城,建议皇上分别派官员与锦衣卫不定期地下来查访,确保河滩不再有人因为种了庄稼而破坏。
六,腊梅听从当地一些老人的意见,在一些河水喘急的地方用动用石匠做成防护坡,这工钱是要给的!
他们还建议在这些河滩上多种些树,树长起来,下面的灌木丛会自发起来,这样对于河堤的保护起到保护的作用!并且要求地方上严禁有人砍伐这些树,要着专人看管!
虽然这么一说,可需要的人工有多少是可想而知的,邻近的居民,家家出动劳力、工具,这是对他们有好处,当然没什么怨气。
况且看到郭家军光棍军徐家军,都投入劳动,附近的百姓更是无话可说。
有的还是以前的退役军人,也因为腊梅的倡导,而投入到这次无偿的义务劳动中来。
他们自愿投入到劳动中来,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腊梅的这次事情圆满成功,腊梅成功,也就是他们的成功。
就像二老爷在动员大会上对于退役军人所说的那样:你们都是冲着腊梅来,在这里干活,你们什么好处也没有,但是腊梅会记住你们,国家会记住你们,老百姓会记住你们的,你们的无私奉献的精神,将千古传唱,你们的名字,将会永久载入光棍军的军册,你们才是值得骄傲的军人,我为有你们这样的军人而骄傲!腊梅也为有你们这样的军人而骄傲!
二老爷要腊梅上去说几句话。
腊梅上去只是说了一句话:兄弟们,会抓鱼的出列,你们用你们自己的办法,在这黄河里捉鱼,给兄弟们改善改善伙食,其余人等跟我一起干起来!
干,那是真干啊!腊梅是说到做到的。
腊梅在工地上,一直都是光着脚,腊梅的力气大,做起事情来没几个男人抵得过她。
腊梅为了鼓励众将士,轮流到他们的工地上去运土。安郡主站在河岸上,看到腊梅的样子,她只是摇头,心想腊梅这回来,可遭罪了!
腊梅不光要干事,还要处理一些事情,一有事,她就从下面上来,两只脚上手上都是泥,有事就地解决,解决完她又下来跟人家一起干!
这对于将士的士气,对于灾民的士气,那是不消说的,有哪个做到腊梅这个位置的人能做到!
腊梅把军人分散到灾民中去,灾民们都有军人分管,十二人一组,分管的人都是身大力不亏的光棍军人,能干活的,他们都是自己带头干的。
遇到那些灾民躲懒的,一般都是这样的训斥,人家腊梅还亲自上手呢,你比腊梅还享受!
工地上什么都有,用筐抬,用独轮车推,用粪箕背,那场面看上去真是壮观,一眼望不到头。
那些灾民里的女人们,负责洗衣做饭。老人孩子也闲不住,都帮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往这里运送柴草的粮食的,那一律都是士兵,他们有组织有纪律,做事麻利!
干活的人,就得要吃点馒头啥的了,好在外面的救济粮食还在不断地运来,而且各地的光棍军,还在源源不断地往这里赶。
他们都知道这里最缺什么,那就是粮食,所以他们自己花钱,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购买大量的粮食,往这里运。
腊梅说过,他们运来的粮食,官府是要还的,后来有些粮食,有的都用赋税抵扣了!
也有家境不好的,家里拿不出钱粮的退役军人,就跟那些有钱的光棍军一起,把粮食送来!
光从这些光棍军的行为上,一般人看来他们还是傻的。
但是他们真的傻么
他们不在乎别人说什么,他们就觉得自己的好日子是腊梅带来的。他们立功了,腊梅给予他们漂亮的宫女做老婆,光棍军一人有事大家帮,在地方受到官府欺负了,还可以来京城告状,而且一告一个准。
由于在这次救灾中,他们无偿地义务劳动,皇上后来还给予他们一些优惠政策。
他们傻么
他们一点都不傻,他们许多人后来都进了锦衣卫,在地方上充当皇上的耳目,他们傻么当然这是后话。
灾民里分散了一些官兵,管理就上去了。也没谁再动心思抢粮食了。
腊梅所给予的承诺是,把这里给治理好了,还是回自己的家园去,当地官府会按时给他们发放救济粮,直到他们下一季有了收成!
事实上,这些人回到家园,真的是在那里等上面发放的救济粮吗
哪有这等好事,得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