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下朝后,几位大人跟着孙大人一同走,走到外面,见左右大臣散去,说话不被人听到,刑部尚书何大人就道。
“孙大人,您刚才为啥不承认愚兄正想附和您,与您一同请示皇上啦!”
“就是就是,孙大人,如今难得您说句公道话,那明月就是大皇子提出来要杀的,在下以为,应是胡大公子之死,让大皇子心里不舒服,才对”
吏部尚书吴大人话还没有说完,孙大人连忙摆手,道。
“何大人,吴大人,在下还有些事情,在下告辞!”
孙大人说完,根本不给他们挽留的机会,他拱了拱手,然后转身就走,走的很急!
孙大人虽然不礼貌,但是他心里清楚,如今非常时期,自己刚才在大殿之上,说话就有些冒失了。
现在,孙大人想到,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跟他们搅在一起。
若是自己再留下来,跟他们周旋,吃亏的只能是自己。
这些同僚,孙大人比谁都清楚,他们一个个要是没有两把刷子,在朝堂上何以立足
如果现在不走,等会子他们把自己诳去喝酒,那就完了!
要知道,这酒最能害人,自己一喝多,就会话多,老话说的好,叫言多必失,自己一定会在酒席对明月这事提出自己的意思的!
要知道,在这个非常时期,是最不能让人知道自己的意思的,那样只能显得自己的肤浅!
在朝堂做官,最怕被人看穿,不管怎么说,硬撑也得要撑着!
孙大人自从在朝堂之上被几位大人『逼』着承认说过那句话开始,他就知道自己闯祸了,现在他能想到的办法,那就是一不要承认,二不与这些人搅在一起!
孙大人得找一个稳妥的地方去。
孙大人看上去年轻,却也有五十好几了!
但是他这样的年纪,在重臣中,他还是比较年轻的。
孙大人就想,正因为自己年轻,所以才冒冒失失地说出那句话,好在那句话没几个人听到,皇上也没有听到,就这几个老狐狸听到了。
他们听到了,就非得『逼』自己把话说出来,说给皇上听!
孙大人知道此话要是从自己的嘴里再次说出,那么孙大人就得准备驾驭着风口浪尖上的小船!
要知道,一不小心,那就得翻船!
在这非常时期,孙大人想到了保命。
保命,这话说起来吓人,但是对于了解朝廷历史的人都知道,这一点都不吓人。
胡大人是怎么死的朝堂上的大员们谁心里不清楚就凭胡大人的平时的表现,就足以说明,他的死一点都不奇怪。
从郭府被抄家,到后来极力推荐二老爷去救灾,这些事就足以说明,胡大人对郭家已经到了明目张胆开战的地步。
要知道,二虎相争,必有一伤!
然而一帆风顺的胡大人,这回是彻底栽了!
不管是皇上对胡家的态度,还是胡家的自己人,都表明,胡大人之死,绝非疾病死亡。
胡大公子跟随腊梅去后,也一命呜呼了,这并非巧合,胡大公子带去的二百多人一个不剩,也绝非巧合。
要知道,光棍军去的人,战死者还不到百分之十,胡大公子带去的人却一个不剩,这怎么可能
到这个时候,谁心里还没个数
但是有数归有数,只能在心里有数,这跟谁都不能提,这事闹出来就能引来杀头之罪的!
腊梅说这些人都是战死的,你非说这里面有猫腻,你想干什么
胡大公子带去的人,怎么会出现在光棍军中皇上会不知道
难道腊梅能调动胡大公子和他的兄弟们
正因为孙大人心里是一肚子数,所以他才要保命!
京城表面上风平浪静,皇上对于胡家父子的死也是痛心疾首,但是
他孙大人再怎么愚笨,也知道,胡家父子的死,绝不会因为胡郭两家的斗争,皇上有意偏向郭府。
一定是郭府掌握了胡府的什么致命的秘密,皇上才会痛下此杀手。
皇上对于胡家下手,确实高明,一方面,皇上做的这件事情,让人看似严丝合缝,但是对于久经朝堂的大臣们来说,又存有怀疑。
要是胡家父子的死,皇上真的做的滴水不漏,那样好吗
孙大人考虑后觉得,那样不好,不如现在这样具有震慑力!
皇上为什么要杀胡家父子郭府到底在什么地方捏住了胡家的命门,这个还真的猜不出来!
所以孙大人心里明白,在朝堂上,还是小心为好!
身在朝廷,有时候死的人,并非因为你这个人有什么劣迹,而是因为需要你去死,这样的例子在先帝那里是屡见不鲜,太多太多了!
所以孙大人想到要保命!
他离开皇宫后,上了自家的车,车子转了个弯,见后面没有谁跟着,他这才下了车,让自己的随从依旧跟着车回府,他是另外叫了一辆车,然后他就去了郭府。
孙大人作为户部尚书,身份太显贵,所以他没有去郭府的前门,而是坐车到了郭府的后门,下车结算了车费,让车夫赶着车去了,他左右看了看,这才放心到郭府后门那里,告诉看门的人,他想见郭府的二老爷。
这看门人可不是个雏儿,他也是见多了的,他可不敢怠慢这位身着一品朝服的大员在此等候,他请孙大人跟他往里去,孙大人是出于礼貌,觉得没有二老爷的同意,自己贸然相见,总觉得不妥。
孙大人来找郭大人,有他自己的考虑。
因为在朝堂之上,虽然大臣们都在议论有关明月的杀与不杀问题,但是他看到,徐大人也就是徐将军的弟弟,他是一言不发,除了他之外,二老爷也是一言不发。
孙大人心里就打起了鼓,其实最应该站出来说话的,应该是郭家的二老爷啊。
可他什么话也没有说,他站在那里,头微低,好像很笃定,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孙大人知道,这个时候,自己可不能站错队伍啊,不管明月的生与死,自己得跟郭家的二老爷通气啊。
所以当他轻轻说出释放明月的时候,心里后悔了,他应该先问问二老爷的意见,应该跟二老爷通通气!
这通气有什么好处呢
就是他想知道二老爷是怎么想的,这个很重要,这就决定了他第二天上朝时该怎么去应付众大臣与皇上了。
要知道,二老爷的意思,那就是跟徐家以及俊王爷一个意思,孙大人把自己绑在他们的战车上,他觉得那一定差不到哪里去。
孙大人在朝堂上是无帮无派,他不是什么皇亲国戚!
孙大人的爹曾经在朝廷为官,但是他爹的官做得并不大,没有孙大人现在的官大!
孙大人的爹临死,告诉孙大人,无论如何,不能与郭家与徐家作对。
孙大人的爹也算是老臣了,他对皇上还是比较了解,对于前面的几个先帝,他还是有所耳闻,没有哪位先帝薄了徐家与郭家。
徐家遭遇抄家,郭家遭遇抄家,但是这两家的抄家相隔三十多年,朝廷都没有对他们两家怎么样。
这两家,被抄家后,反而像是凤凰涅盘,在朝堂上是栩栩如生了!
孙大人的爹在临死时,就预知皇上要对郭家下手,这一点让孙大人非常震惊。
而且正如孙大人的爹预料的那样,说郭家被抄家后,将也像多年前徐家被抄家一样,有惊无险,皇上会为他们翻案!
事实上,郭家还真的像他爹预想的那样!
孙大人的爹是未卜先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