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张芳泰选择的这条路并不好走,这个地区本就荒无人烟,山连着山,岭套着岭,连绵不绝,而且山头永远都雾气蒙蒙,刚刚天亮没多久的山林里又冷又潮,空气里都是湿湿的,几乎没走几步,我们全身上下就跟被水泡过了一样。
阳光从密厚的树叶中直射而下,落在地上的时候已经被染成了绿色。头顶是络绎不绝的鸟叫,但只闻其声不见其踪。身边不远处是湍急的溪流,哗哗啦啦的流水声绵延数里。
原本这些组合在一起,完全可以是成为一幅美轮美奂的风景,可是这里对我来说却只剩下神秘之感跟无形的压抑!
李老神棍不知道到哪里弄了一把柴刀,一马当先的走在最前面用柴刀劈开杂草和树枝开道,张芳泰则是紧随其后,他不时的掏出奇门盘看上一眼,以确保我们没有偏移方向。
而我则是背着从正屋废墟中扒拉出来的雷阳飞的那个背包走在最后面,虽然我是农村出生的,但是背着这个大背包走这崎岖的山路,还是感觉吃力,如果不是因为包里装的是食物跟医疗应急品,估计这背包早就被我扔了。
不知道在这山林中走了多久,当又翻上一个坡后,我终于累得不行了,顺势就往旁边一颗大树靠了上去,然后一屁股坐在地上,气喘吁吁地说道:“走不动了,休息一下啊!”
我也没管两老神棍同不同意,说完这句话我就从背包里掏出一瓶水,然后大口大口的喝了起来。
张芳泰跟李老神棍见我这副模样,两人显得有些无奈,随即两人满脸苦笑的看了一眼对方,张芳泰就说道:“应该没多远了,就暂时休息一下吧。”
“走这么点山路就不行了,亏得这小子还是农村的娃。”李老神棍此时也找了个地坐了下来,只是他一坐下就开始喋喋不休了。
就这还叫一点山路?太阳现在都过了当头的位置了,走了好几个小时,这老家伙居然称这只是一点山路,听着李老神棍这话,我立马就被水呛了好几下。
李老神棍见我一口水喷出,然后就那么咳嗽,这老家伙居然笑眯眯的又来了句:“剑小子,你可要晓得我们还在山上嘞,你这么浪费水可要不得。”
我此时鼻子都出水了,眼泪更是布满了眼眶,看到李老神棍那叫一个乐,我恨不得上前一把捏死这老家伙,这老家伙真的是太坏了。
“我说老匹夫,你还真有闲心。”张芳泰见李老神棍笑个不停,有点看不下去了,随即走了过来,然后话锋一转,沉稳的对李老神棍说道:“跟你商量个事。”
“莫个事?”李老神棍见张芳泰表情严肃,立马收住笑容,本能的回道。
“你看你口口声声说要剑小子当你徒弟,现在又没事拿他消遣,有哪个师父拿自己徒弟消遣的?依我看你还是放弃这个念头算了,何必跟我抢呢?不然真做了你徒弟,要是传了出去,对你名声肯定有影响,你说呢!”
张芳泰开始还用一本正经的语气在跟李老神棍诉说,可是越说到后面,他的话里几乎全部带着笑意,任谁都能看出来真正在消遣人的是他张芳泰,而被消遣的对象则是李老神棍。
李老神棍完全没有想到张芳泰是跟他说这个,他一见上当,一张老脸顿时憋得通红,嘴里硬生生的挤出两个字:“放屁。”
这两个老神棍又因为我斗开了,我也是苦笑着摇了摇头,我见两位老神棍争得不可开交,便打算找个地方透口气,顺便方便一下什么的,毕竟他们两人因为这个已经不知道争执了多少次了,一时半会肯定没人罢休,所以我拍了拍手就从地上站了起来。
或许是水真的喝多了,我这站起身活动了一下手脚,顿时就一股尿意在脑子里升起,我连忙就往这山坡顶上的一块巨石旁边快步走去。
一到巨石这里,我刚伸手去解裤腰带,因为无意间瞥了眼我们即将下坡的那边,我的手就僵在了半空中,而双眼则满是震惊一眨不眨的看着山下。
我原本以为山的这一边也应该跟我们刚走过的这一边一样,即使有差别,也不会很大,可没想到事实上两边的差别还真不是相差一星半点。
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形容山下的这一幕才算确切,如果非要形容,我只能说来的路上所看到的可以用神秘跟压抑去形容,而山这边的这一幕则是惨烈跟恐怖了。
山下是一片宽阔的平地,密密麻麻的栽了很多橘子树,金灿灿的果子挂在树枝上甚是耀眼,可树的周围却堆满了尸体,具具相挨,层层相叠的围在树下。
这些尸体的腐烂程度轻重不一,处在最上面的一些尸体从外表看上去好像还没有腐烂,但是越往下的尸体就腐烂的越厉害,有的尸体已经变成了白骨。
看到这一幕,我心里咯噔一下,心想这些尸体该不会是这些果树的肥料吧?我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冷颤,就以我这个角度看过去,这些尸体绝对超过千数,我想像不到是谁把这些尸体弄到这里来的,又是从哪里弄到了这么多的尸体,这简直像是一个万人坑,而且还是不填土的哪一种!
这个时候我哪里还有半点尿意,我缓过神就快步朝两位还在争执的老神棍跑了过去。
“那..那边有好多尸体!”虽然没几步路,但由于过度紧张,此时我显得有点气喘。
一听到我的话,两位老神棍都不由得一愣,随即两人不约而同的往我刚才的位置走了过去。
“瑞兽伴三煞!”当两人扫了一眼山下的格局,立马异口同声的惊道。
“看来我们这次碰到高人了。”张芳泰收回目光,叹了口气。
“自古邪不压正,就算对方手段再高,也只是个不入流的术士,凭他摆这么个局,以尸体为引,就难逃天谴!”李老神棍对张芳泰的评价有点唾之以鼻,在他眼里只有正邪之分,对于实力的高低,他却很少在意。
因为对他来说,只要你是邪道,就算实力强横,最后也会多行不义必自毙,所以李老神棍最不待见的就是术士。
张芳泰摇了摇头,沉声道:“不要掉以轻心,一个能集蛊术、异术、堪舆为一身的人并不是普通的术士,就目前对方展现的手段来看,他有一半跨入了道门。”
李老神棍坚定的说道:“正邪对立,搏斗终生,就算对方完全遁入道门,我也要把他灭杀了,这样的人留在世上只会祸害苍生!”
张芳泰苦笑道:“不会那么容易的。”
为了不让两老神棍因为这个问题继续争论下去,我走上前开口问道:“瑞兽伴三煞是什么?”
张芳泰指了指山下,说道:“瑞兽伴三煞指得是堪舆中的一种害人的布局,通常是以一处绝佳的风水之地做基盘,然后利用堪舆之术把原风水的格局改变,达到自身想要的目的。”
“就这鬼地方还是绝佳的风水?”尽管李老神棍也曾说过望城坡的风水不错,但看着山下的那些尸体,我实在无法把这里与绝佳这个词联系在一起。
“这里不是,那片堆满尸体的果林才是。”张芳泰肯定的回道,接着他又指了周围的山,继续说道:“风水的好坏贵在能够藏风聚气,无论是建阴宅还是盖阳居,只要选中了好的风水位,那么对主人家只有益利没有弊端。运用的好,趋吉避凶甚至招财进宝、五子登科都是易如反掌的事,对于精通命理天数的高人来说,这些只是寻常的事,在古代靠堪舆之术登上大宝之位的大有人在。”
“可那下面也没看见房子跟坟墓啊!”张芳泰的这番话让我目瞪口呆,我从未想过风水还有如此大的作用,但我仔细看了看山下,也没看到他说的阴宅阳居,所以我又问道。
“看你小子也只是听进去了一半。”张芳泰笑骂了我一句,接着说道:“我刚才说的是在好的风水位上建阴宅阳居对主人家有益利,而堪舆之术并不仅仅存在于寻龙找穴,堪舆之术除了这些,还能让人病祸不断,财帛两空,轻者家破人亡,重则断人香火,天下之事说到底还是人事,不要说用堪舆之术要人性命,就算逆转乾坤改一国之命也不是不可能!”
“这么厉害?”我声音都有点颤抖起来,心想正要像张芳泰说的这样,那简直可以称为神了。
张芳泰点了点头,又说道:“那片果林的位置之所以是绝佳的风水位。是因为那里刚好藏风聚气,你看看要是在上面建阴宅还是阳居什么的,以坐北朝南的格局看,那个位置四周的山呈连势,南面有一条溪流环绕,背后翠绿的青山与左右两边的青山高低起伏连成一线,形成了金龙献瑞的风水格局,在这上面建地基,那么主人家必定飞黄腾达,尊贵显赫,荣华万千。”
“既然这么好的位置,怎么又变成瑞兽伴三煞了?这个名字听着就不舒服!”我想了想又问道。
张芳泰回道:“原本这里种树也只是扯淡一些风水罢了,可是尸体堆积后,便成了坟地,你见过有人会把树种在坟地的吗?老话骂人都骂你家坟前来种树,可想其中的晦气。
这么多尸体在这里日晒雨淋,这些死者会生积多少怨气,怨气一多,这里就变成了煞地,果树依土而生,自然成了木煞,死者不但不能入土为安,血肉还被当成养料,形成了水煞!
五行之中已有三行成煞,即便金龙是瑞兽,但是长期被晦气、怨气、煞气所围绕,久而久之也成了暴戾之兽,原本的风水格局已经完全改变,现在这里已经成了死局!”
听张芳泰说得如此吓人,我本能的问道:“那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当然下去办!”在一边观察了半天的李老神棍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
张芳泰看见我眼中有惧色,拍了下我的肩膀,说道:“任何时候,遇到事情,无论困难还是简单,我们都应该正面面对,在面对的过程中,你会发现事情其实并没有你想得那么难,好了,收拾下,我们下去!”
我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便转身拿起了背包,然后在李老神棍的开道下,我们一行三人开始往山下走去。
而往道家主张的“道”这一方面来说,世间万物都有着它的自然规律,而人包含在了万物之中,却不可能成为万物,想要打破自然的规律却是不可能的。
往道教主张的人死经黄泉过奈何再面对轮回这方面来说,并不是谁死后都能经历轮回的。
或许很多人在传闻中听说的都是人快死时,便有阴差拿着锁链在一旁等候了,其实不然,人有三魂七魄,而三魂是指天地人三魂,而在医学上坚定死亡的标准一般时以心脏停止跳动为准,其实医学上的这一说可以说对,也可以说不对。
心脏一旦停止跳动,那么人身体里便不再有血液循环,这个时候天魂因为没有了血液循环便无法聚集灵气来主掌命(天)宫,所以随着心脏停止跳动,天魂首先离体的,这里的离体并不是指天魂在离体后还能以灵体的方式存在,而是“血脉止,天魂散。”关于这点,后面的章节会具体提到。
而阴差为什么在人临死之前便早早的守候在一旁,为的就是目睹天魂的消散,因为天地人三界都有各自的法则,阴差没有权力过界执法,即便是地界的冥王也一样要遵守。
因为天魂并不属于地府管辖,只要天魂不离体,那么阴差是无法进行勾魂的,即便是在人界,也不是阴差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所以他们必须目睹天魂消失过后,才能进行索魂,而天魂一离体,阴差便用勾魂索(链)往死者身上一勾,地魂便随着锁链破体而出,阴差来到人界的任务也就完成。
天魂主掌的是命宫,地魂主掌的却是五格,也就是运,因为天地两界不相连,所以依靠人魂主掌的寿元连在了一起,随着三魂聚于一体,民间也就流传出命运这一说法,但看似相连,但命跟运却又不一个概念。
而人死后都要举行超度仪式,也就是我们说的做道场,这也是因为人魂本就诞生于人界,如果要进入轮回再度为人,必须指引其去地界跟自己的地魂相聚。
虽然人界与地界虽然紧紧相连,但人魂却是无法直接去地界进入轮回的,这必须得有一个引路人得指引,由于这个位置的特殊性,也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得了引路人的,唯一的条件便是跟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人才可以。
因为只有血缘的力量才能正确带着死者进入轮回,所以在人死后,做道场的那几天都会有自家亲人手拿引路花(有的地区叫引魂幡),如果没有亲人的用引路,那是绝不可能轮回的,所以想一直“丁克”一生的人,如果你不打算轮回,那倒可以一意孤行,但你想两全其美,那就无疑痴人说梦了,没有后代便代表你连轮回的资格都没有。
如果说大喜这种意识是因为新生命诞生而形成,那么大惊无疑是因为跟死亡离不开关系了,几乎人每一次产生惊这一意识,那多少触碰到了死亡的边缘。
好比有时候你走在大街上,突然后面一辆车从你身边呼啸而过,对于这种情况,你当时便会感觉到冒冷汗,而这种意识的形成正是因为意识里的惊刚刚与死亡擦肩而过。
但是这种事不是每个人都会遇到,所以我用另一件事来讲述惊的意识形成,那就是有时候你正对一件事入迷,又或者你没有防备时,身边突然出现一个人在你身上一拍,或者在你身边大喊一声,你当时便是不是会觉得有种跌落的感觉?
如果是,那么这就是你意识里的惊触碰到了死亡,因为你在放松身体的时候,你身上的感知却处于一种无意识的状态。
用通俗易懂的话说就是你身上没有带任何武器与防具,但你又要穿过一座充满野兽的大山,但前提却又是你不知道这山里有可以威胁你生命的存在,所以你从走进大山开始直到最后到出口处了,你都没有遇到任何危险,所以你放松了警惕。
而正是你放松警惕过后,突然间你耳边响起一阵你熟悉的野兽吼叫,声还未落,你眼中便出现了野兽的身影,你觉得你这时会不会恐惧?
但是却因为你离出口没几步路,一跳出来就可以保命,你迫不及待的逃出生天,再转头看看你身后的大山,是不是又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从心中升起?
而人遭到朋友出声吓自己时,多数人都会产生一种心脏掉落的感觉,而在看清楚吓自己的是谁时,却又松了口气,接着便是对对方一顿臭骂。
对于这些喜欢恶作剧的人,我想告诉你,人吓人是真的会吓死人的,而这种死却不同于其他的死法,遭人这样吓死的,没有例外全部会魂飞魄散。
因为人在娘胎里便带有一股“气”不同的教派与地区对于这股气称发不一,而据奇门里记载这股气乃生命形成之时衍生的混沌之气,也是道家统称的阴阳之气,而平常人随着出生跟长大,这股气便会逐渐在你身体里萎靡,只至最后只剩下小小的一股伴随你一生。
而民间所说“佛争一炷香,人争一口气。”这一说法的原意也并不是像民间流传的那样说人生在世要上进努力,不要让困难打倒。
根据奇门一脉的一些书籍记载,并没有佛争一炷香这一说,对人争一口气这句话的解释为世间万物均诞生于混沌之中,而母体暗合混沌孕育生命的真理,所以上古时期的人便开始研究用什么方法保留这股混沌之气以助自己参悟天道。
最先研究混沌之气的便是伏羲,在这其中便创造了先天八卦,随后得天道飞升成仙,而伏羲的族人见自己族长得悟天道,便开始学着他参悟天道。
但天道又岂是那样轻易能够参悟,随着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大部分族人除了耗尽寿元落个身死轮回之局外,也没有参悟天道保留那股与生俱来的混沌之气,直到后来黄帝在先天八卦的根基上加上天篆文册一些神章创出了最早的奇门格局供后人参悟天道。
即便有了黄帝的创新,但能够将混沌之气保留下来助自己参悟天道的人那也是凤毛麟角,直到老子李耳参悟天道开创道家后,领悟了人体元神乃魂魄聚合而成,而世人为何无法以奇门格局控制混沌之气萎靡,能够保留其不萎靡的人也是少之又少。
所以到头来人活一世,为了参悟天道,争的只是那一股很少的气罢了,正是看破了人与人的魂魄不同,资质不一,老子怀着万物源于始一的想法,创了一套可以供世人研习的道家心法,也就是道家打坐静修的呼吸法门。
道家打坐讲究一呼一吸之法,以鼻吸,以口吐,而混沌之气也正是随着人口而出逐渐萎靡,所以争的正是从口中流失的气,以至于后来不管是在道家还是国术的一些内家武学,打坐那绝对是千篇一律的,眼观鼻,鼻观心,舌顶上颚把气压回丹田,然后再提纲静坐,防止到了丹田的气从魄门(肛门)窜出。
从这之后,“人争一口气”其真正的含义也逐渐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之中,但不管如何,今天对其的解释还是充满正能量的,其中不乏励志与面对困难保持不屈的精神这些解释。
而在历史的洪流当中,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也没有了当初的繁荣,甚至在南宋灭亡之后,逐渐被印度传入中土的佛教所掩盖了名望,加千年的岁月辗转,其中很多道家的名言真理不是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就是被后人更改。
而“人争一口气”的说法不但被更改,而且还在前加上了佛教,至于加上“佛争一炷香”这句话不知道是因为这句话押韵还是加上这句话的作者觉得佛本是道。至于具体的原因却无法考证。
但历史上有明确的记载,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土后,确实受到道教很大的影响,这些从佛教很多的事迹当中都可以看出佛教为了让华夏人民更容易接受这个外来宗教,其中的改革可谓不少费心。
当你了解了这些后,不要再以拍打跟大吼的方式来恶作剧,要知道人在全身放松的情况下,不但身体是脆弱的,魂魄也是一样,我想你也不想自己朋友因为自己的一个恶作剧魂飞魄散吧,一句话--致人于万劫不复的只有人。
人的六种意识当中从喜到惊,一个站在生命源头,一个却站在死亡边缘,看似站在对立的位置,但这其中又包含了自然的规律。
六种意识当中若单论哪种意识能够蒙蔽人的心智,那无疑是怒这种意识了,怒虽然处于喜与惊之间,但其对人产生的影响却太大了,因为怒是六种意识中唯一一种不惧死亡的意识。
一个人在怒意的驱使下,连死亡都丝毫不惧,想象这是何种力量,对于这种力量的记录,想必大家最熟悉的便是“怒气冲天”这一个成语了。
但在奇门一脉流传下来的书籍中并未记载这个典故,而是记载了怒意滔天跟怒意覆天两段故事,看到这里你便能想象怒的力量有多大,这是一种怒意识到达了一定的临界点可以冲破天的能量。
言归正传:或许起初看到这么多村民离自己不过五米之遥,外公或许还会心虚,毕竟双拳难敌四手,何况这不下百数的手,但随着心中升起的怒意越来越浓,外公起初眼中的一丝心虚之色也逐渐被暴戾所替代。
尽管外公没有学过一丝半点的门派武学,但那个时代能够走南闯北的多少手底下有两下野路子,再加上生长于农村,那个时代农村长大的人,身上的力气可叫一个大,凭借着这两样,以外公这身劳力平时都可以对上龙开云跟张二愣子不落下风,更别说自己手里还有家伙。
敌不动,我不动,敌若动,我先动。不管是在战场上两军对垒,还是民间的比武,先机占尽才能处于不败之地。
所以一看到两人在离自己不到一米的位置便有挥拳舞脚之势,外公当下抢先一步,只见他不退反进,趁张二愣子跟龙开云两人的拳脚还没有完全使出之时,先是一脚踢在张二楞子的小腹上,然后反转刀身,一记以刀为棍的横扫千军对着龙开云挥在半空还未落下的小臂狠狠的砸了下去。
由于外公没有保留力气,那把柴刀仿佛也在破空之中与空气产生的摩擦发出了一丝呼啸。
“砰、咔”“啊..”随着两声轻微的沉闷声过后,便是龙开云的惨叫,刀到骨碎,不知道是不是外公这一下太过勇狠,即便是刀背砸在手臂上,除了把龙开云的手臂骨头砸碎外,那一股股殷红的鲜血也从刀背落下的位置溢了出来,没几秒便将龙开云的手臂与衣服染得通红。
外公并没有因为龙开云被自己砸断手臂而打算就此罢手,只见他先是冷冷的扫了一眼不远处的众人,然后便抽回目光随之移到了张二愣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