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头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于又打退了一次清军的进攻,瘦小的身体仿佛已不堪TT]T脱一样全身无力。史可法靠着石头垛子,满眼看到的都是残肢断臂和蒸腾不散的硝烟。

清军的这次攻势空前猛烈,数度攻上城头,甚至危急到史可法亲自挥刀叫战,终于以百余条好男儿的声名为代价把清军赶了下去。

素来固若金汤的高大城池也被攻开两个缺口,清军一度攻打进了瓮城,全赖副将史德威勇武,奋勇拼杀之后勉强把清军轰了出去。

清军退开之后,史德威甚至来不及报告损失,正伙着士卒民夫堵死破开的城墙。

成上守军多已身被数创,尤其是那些弓手,因为长时间控弦,双臂早已酸麻不能屈伸,手指勾蜷已伸展不开,正使劲的把双手在身上磨蹭,以使得血液尽快流通……

还来不及撤下的伤兵就在各个垛口间芶延残喘,尤其是那些重伤者,已经不再奢求有人来救治,艰难挪动几下保持一个还算舒适的姿势,回望城内,似乎在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个家园,然后就满足的闭上双眼等候死亡的降临。

医官早就不剩下几个,但凡还能动弹一点,就撕开衣衫自己裹伤,至于能不能在清军下次攻城时候活下来,已经不在意了。

战场上的生死不过一瞬,龙精虎猛的精壮汉子眨眼之间就有可能颈血喷溅,此等情形已经见过太多,打击对于死亡已经麻木了。

没有人说什么精忠为国报效朝廷,谈什么保存江北寸地尺土,这样的大道理是史督师那样忠臣思虑之事。大伙儿想的更多的则是身后的妻儿老小和那个温馨的家,只要家里的婆姨不受人欺凌,只要家里的娃娃不做外族的奴隶,就是死在这扬州城头,也不冤!

去他娘的狗屁朝廷,去他娘的千秋忠义,老子舍生忘死就为了身后的那个家。

战斗进行到如今,史可法已经不再高喊什么君臣忠义,也不必在想方设法的激励士气。支撑这些士卒血战至今的不再是什么大义名节,而是最简单的生存。要想不做外族的奴隶,要想后代子孙能堂堂正正的做人,就得打下去。

四面铁桶合围。已经是飞鸟难渡。这时候已经没有人再说撤退地话儿。现在就是想退已是无路可走。唯有死战到底。

城残、剑折、枪断、弹尽、援绝。这就是扬州。

残破地城池能不能再一次地抵挡住敌人地进攻还要看老天地意思。经过这一天地惨烈大战。弹药消耗几乎殆尽。素来为扬州所倚仗地神威铜炮很快就要成为摆设。

坚城巨炮等这一切有利条件都消耗完了。

前几天还频频南顾期盼王师地人们早就死心了。

援兵?不会再有。

就算是朝廷即刻起兵来援也来不及了。

现在的就是想多支撑一天都千难万难,等到小朝廷想起来的时候,只怕扬州连灰也不剩了。

日暮苍远,赤霞如火,映火了半边天色。

“大清豫亲王书致扬州诸彦:弘光伪朝借平左乱,实弃扬州,战端以来,伏尸者众,实不忍睹之。望扬州诸帅察天下气运之先,尽早献城来仪,裂土封疆效平西之典。

扬州军督史者,空有名流领袖之名,实以扬州百万黎庶博一身之名,诸军早知。

天威不测,焉可当之?若迟迟不知顺逆,纵心不忍亦难全扬州。

天兵到处,十日不封。史者一家一姓之名重?扬州合城百万重?史者好自斟酌。

明日辰时,翘盼回音,切勿自误。”

清军撤退之前,再一次把劝降书纷纷射上城头。

清军知道史可法不可能投降,所以把重点放在扬州将士身上,许下裂土封疆的诺言,并且拿出吴三桂的例子。

以利诱之的同时,又露出十日不封刀的言语来威胁。

诱惑和威胁双管齐下,史可法隐隐有些担忧。

若是扬州城破,城中八十万百姓如何?多铎是不是真的要屠城?

若清军大举屠城……

史可法出了一身冷汗。

夜。

许多百姓涌上城头前线,或以酒水凭吊逝去的亲人,或带着儿女探望受伤的父兄,或泣或诉大生悲凉……

此等情形最是打击士气,若是平时断然不会发生,可现如今是个人都能看出扬州不保,陷落只在旦夕之间。众将官也就不再组织,让这些身经血战的士卒和他们的亲人见见面吧。

或许过了今天晚上,就要天人永隔再难见亲人一面。

就是史德威也默许了这种情况,只是不敢告诉史可法。若是让史督师知道,肯定要铁着脸撵这些老幼妇孺下去。

“督师传将军议事。”史可法的亲兵过来通传。

如今的扬州已是十万紧急,督师传唤,片刻也耽搁不得,史德威急急前往。

“大人唤我?”

偌大的房间中仅有史可法一人,身形愈发显得瘦小,因为后首灯的缘故,把史可法的身影拉的极长,几乎占满小半个房间,史德威完全淹没在史可法的身影当中。

“这是多铎的劝降书……”史可法视史德威如子侄一般,说话也就随和了许多,把劝降书递给这个副将。

对于清军的劝降书,史可法哪天不见到几回?从来就是看也不看立刻焚烧,以明坚守扬州之志。今天为何看起了鞑子的劝降书?

“清军将海量书信射上城头,我便晓得其中有些蹊跷……”

清军每天都在劝降,只不过以往的劝降书很少,每天也就五七次而已,今日却是不论东西南北四下散布,确实有些不同。

“督师的意思是……”

“多铎明明知道我不会降,依旧如此作为,我怕有心智不坚者……”

史可法不会投降,不代表所有不会投降。

多铎的用意之所在,用威胁加利诱的手段引诱扬州城T定的那一批人,瓦解分化之。

史德威立刻就明白了督师的意思:“我这就待人巡查,以防有人受不住鞑子的诱惑……”

这一夜,史德威片刻不曾安眠,往来巡视,密切关注城内动静。

“扬州……哎,看来真是守不住了,不光要和城外的鞑子厮杀,还要提防里头的出现内鬼,这种情形可怎么守得住?”

就在史可法严防内部的时候,扬州城内还是出了大乱子。

就在这个夜晚,扬州二把手总兵官李栖凤和三把手监军副使高岐凤二人,竟然率部出城降敌。

这二人本想捉住史可法作为投降多铎的投名状,无奈史德威在这个夜晚加强了戒备,二人以为史可法有所觉察,再不敢耽搁,就在当晚出城投降了。

“李,高二人带走了多少人马?”

“约莫四千不到。”

知道这个消息之后的史可法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震惊和愤怒,反而有了几分气定神闲的从容不迫,以少有的慈祥目光看着史德威:“我膝下无有子嗣,你鞍前马后追随经年,又与吾同姓,有心收你为子,录入宗谱之中,你意如何?”

史可法的风骨和气节,最令史德威钦佩,忽闻此言,心中一暖当即跪倒在地,口称尊父。

“吾儿站立一旁稍待……”说话间,史可法匆匆写就两封书信,交予史德威手上:“此二封书信分别送于吾妻与吾母,趁此深夜即刻出城,若能侥天大之幸出去……”

“出去?那督师……”

李高二人投敌,城中本就捉襟见肘的兵力更是不足,史德威想不到督师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让自己出城:“扬州人手不足……”

“扬州早已不可守,城破只是迟早之事。高李(全文字小說閱讀,盡在.1.(1..文.學網)二人率部投敌不过是让扬州更快陷落而已。”其实史可法早就看透了扬州是个死局,唯一的希望就是扬州之战能够拖延下去,然后等待朝廷的援兵前来解围。局面恶化之快并没有出乎史可法的预料,只是没有想到朝廷竟然真的不顾江北,坐视扬州灭亡而束手不救不助。

对这个朝廷已经是彻底绝望,一向忠义无双的史可法甚至能够理解李高二人投敌时候的心情:朝廷太让人失望了。”

李高二人可以投敌,史可法却不能,也不会。

受圣人教诲,秉千秋大节,尤其是那些君君臣臣的东西,就是他永远也越不过去的一道坎儿。在史可法看来,无论如何,朝廷还是朝廷,臣子还是臣子,这是永远也改变不了的。

“为朝廷尽忠的时候到了,这个由我来做。为膝前尽孝你就代我做了吧。”到了这个时候,史可法已是真情流露:“你是能侥幸得脱,可带着我那发妻老母与隐遁山林,或远避海外,万不可对外人提及是我的子嗣。更不可为清人之子民……”

这已经是史可法的临终嘱托了。

史德威五内如焚心头大恸:“我愿与督师共殉扬州。”

“我一个人一条命也就足够报答朝廷了,用不着你再搭上性命。”史可法细细的看着史德威,脸上满满都是慈爱:“李、高二人投敌,扬州虚实多铎已尽知晓。我军如此虚弱,明日辰时,清军必倾尽全力攻击通泗门,那时候你就可以从东门或者南门的水门逃出。你去准备吧……”

史德威两眼通红的离去,史可法再不复淡定从容的神态,而是焦虑的屋中来回游走,神经质一般的喃喃念叨:“若是清兵屠城……若是清兵屠城……”

“苏武节,李陵叛,苏武节,李陵叛……”史可法反反复复的念叨着这句话,终于明白了其中深意。

苏武持节留胡,十九年而不辱,那是因为苏武单身一人,可以轻易做出守节的决定;李陵叛敌也是在为手下士卒考虑……

其中忠奸又哪里是这么容易做到的?

网游竞技推荐阅读 More+
抗日之铁锤突击队

抗日之铁锤突击队

袁小勾
一个德国受训的国军军官,报着抗日救国的梦想,毅然中断学业,提前回国,在风云变幻的抗日战场上杀鬼子,杀汉奸,最终成为抗日战场上特种作战的王牌,屡建奇攻,最终怀抱..
网游 连载 66万字
万年乾坤歌

万年乾坤歌

红裳小木
没有命运,只有选择、补偿和惩罚。莫笑花会落、莫怨水会逝,一切皆因果。
网游 连载 17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