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头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咣当”一声巨响,匝道下支撑着的铁栏被砸了下来,TTT3柱头子绑了,众人合力死命一拉。
“轰隆”声中,烟尘腾起,整个匝道已经坍塌。
“快退。”
趁着鞑子还没有过来,众人齐齐转身,快步往东南而去。
暮色渐渐降临,红轮未坠冰盘稍升,正是日月交替之时,迷迷蒙蒙中不能视远,蒸腾而起的热浪和不住吞吐的浓烟更阻碍了视线。
大半个扬州城都已经燃烧起来,蒸天一般映红了整个夜空。毕博作响的火苗当中,不时传出器物在闷烧中爆裂的声音。
扬州建筑,多是砖木结构,尤其是在这种繁华的大城之中,临街的房舍都是木质的店铺,又是紧紧如鳞的相连着,又是刻意纵火唯恐烧的不烈,火势一发再不可阻。
正是天干柴燥的时候,又起了东南风,火势无情的伸展着爪牙,在呼呼声中不时传出乒乒乓乓的动静,好似遥听军前炮击一般。
临街店面涂了彩抹了油的门板立柱燃的正旺,火苗子冒起来怕有五七丈高,蒸腾的热浪让视线都变得扭曲。尽管已经极力躲闪滚滚而来的热气,每绕过一处火头,身上如被炙烤过一回。纷纷扬扬的火星子把身上的衣甲都烫的现出小洞,头发都被烤的卷曲起来……
满眼都是火光,四野俱烧的通红,整个扬州就如一焚金炼铁的烘炉一般。
好不容易突进到新旧两城的结合地带,因为城墙的阻隔火势终于显得小了些,也不再那么烤的无发忍受。终于见到史可法等人。
东阁大学士披头散发。前一阵子还勉强挂在身上地墨绿袍子早不知丢落在哪里。片片血污地月白中衣上也烧出几个破洞……此事地史阁部哪里还有半分大学士地儒雅从容?正大声狂笑着举火焚城呢。
“史大人。鞑子转眼就要进城。速退。”
史可法面上黑红。大声招呼起残存地扬州守军。约莫还有两千之众。跟着李四等人快步南来。
雀跃欢腾地火光之中。隐约可以见到清军变得扭曲地身影。
鞑子终于还是冲进来了。
好快!
“史大人率部先撤,我赴死军给你断后……”
“哈哈,哈哈哈,我本就是督淮扬之师,既然领了朝廷守土之任,就要于城同存共亡。”闪耀不定的火光中,史可法面色愈发显得黑红:“赴死军千里来援,终于让扬州百姓得以保全,我心甚慰,你们走吧,我给你们断后……”
“督师,朝廷是怎么对你的……”史德威最清楚史可法的秉性,眼下形势如此危急,也是真的急眼了,伸手就拽史可法。
“我儿德微,你速随赴死军南下,此去之后代我尽孝膝前。归隐乡野随你,啸傲山林也随你,只是不要再走我的老路,朝廷是真要不得了。”几句话语,史可法已是泪流满面:“这个朝廷负我,我这做臣子的又怎能负朝廷?无论如何淮扬是丢在我的手中,我还有和脸面回去江南?大行皇帝殉社稷是何等的伟烈!可法不才,也要效一效先皇,以身殉此扬州,百年之后,如铁史笔斑斑汗青不骂我是丢城弃土的误国之臣,我亦能九泉含笑……”
“督师,为了这个朝廷不值得。”史德威急的大叫。
“住嘴,朝廷纵有千般不是,又岂是你我这做臣子的所能指摘?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哈哈哈,你们去吧。”史可法回首看看身边的扬州残军,大声道:“我淮扬之师数以十万计,今只有两千慷慨之士……哈哈,诸位已是对的起我史可法对的起扬州了,你们若愿跟随赴死军再图江北的,尽管去吧,我不加阻,若有人愿于我同殉扬州的,我亦不阻……”
“督师!”李四第一次这么称呼史可法:“难道你就不想看看我等后辈再整大明河山?”
“有赴死之军,我大明必不会亡。”史可法仰天大笑:“我在碧落之上黄泉之下看着忠诚伯等的英雄壮举,看着你们杀回扬州……”
还是这个史可法,李四心里还是那么一痛。
既如此,求仁者得仁,求义者得义,或许这也是他期待的必然归宿吧。
“咱们走。”李四也不多言,挥手带着人撤出南门。
两千多扬州残军绝大部分跟着李四出来,留在史可法身边的不过一百来人。
“今日与诸君同殉扬州,可法之幸也,哈哈。”史可法高声呐喊:“堵死安江门……”
百十来人七手八脚把城门堵死,再回头,四周已密密麻麻的都是清兵。
“大明长存,淮扬健儿随我杀这最后一场!”高呼声中,史可法披发冲入敌群……
或许是什么高大的建筑被烧的垮塌,或许是真的有某种伟大而又神秘的东西出现,火光猛然涨冲天而起……
出了南门,李四对着城门处遥拜,身后的扬州残兵已经是泣不成声。
“快退。”
不论决意与城同殉的史可法是英勇而死也好,是被俘不屈也罢,终究挡不住清兵的脚步,赴死军只能速退。
黑夜之中飞奔了约莫有数里之遥,身边终于感觉不到腾腾的炙烤之气,不远处就是赴死军的接应部队。
“布雷!”李四高声大喊:“大伙儿赶紧后撤,尽快到达新江口,那里有船只接应。”
早有战士上前,把一个个大小不一的铁冬瓜埋设在道理之中,抽出顶帽下边的隔板,小心翼翼的敷上浮土。
每隔几百步,就埋设几枚或者几十枚铁黄瓜,以迟滞清军的追兵。
“陆上的百姓都过江了么?”这是李
心的问题。
“还有几万人没有渡江,聚集在新江口等待渡船。”
什么时候撤离扬州,什么时间百姓渡江完毕,这一切都是李四精心计算好的。
一听还有大量百姓在江北,心里就是一惊,想不急眼也不行,厉声询问:“不是说好今天都能过江的么?怎么回事?哪个环节耽误了给我军法从事。”
大军已残,扬州已成一片火海,这个时候说百姓还没有过江,能不心头火起?李四杀人的心思都有了。
“今日午后出现东南风,江面上的船只逆风而行,速度减半了……”
李四心里“咯噔”就是一下子,暗暗懊恼:“怎么连这么重要的风候天时都没有计算进去?”
“嗯,我知道了,还有多少人?”
“还有几万吧……”
“到底几万?”
“五万不到。”
李四扯着嗓子高叫:“连夜全速渡江,片刻不得耽搁。”
谁不知道忠诚伯对扬州百姓的这点念想?这可是真真正正的一片血诚,传令兵立刻应了一声打马而去。
在李四原本的计算当中,包括赴死军在内是要在凌晨之前完成整个渡江任务的,现在看来,还要延后。
新江口。
因为前两天陆续积累下来的民众和昨天大批撤离,导致数万人挤在这个渡口,偏巧老天也不凑力气,竟然刮了多半天的东南风。拼着命干了这么些日子的船夫很多已经累的吐血,虽然已经尽全力,依旧难以再把渡江的速度提高。
各地赶来增援救急的船只把新江口都挤满了,虽然装载的人员不少,可速度始终上不去。
这样的大江大河,无风还有三尺浪呢,这么漆黑的夜晚又是逆风行舟,没要十万火急的事情谁肯在这个当口操船弄舟?
扬州的父老是撤下来了,可还有不少聚在这个渡口无法渡江呢,后头鞑子的大军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追上来,这可是比十万火急还要十万火急的事情,就是家里的房子着火也顾不上了,先救人再说。
赴死军在扬州杀成了什么样子大家都知道,有的说是尸横遍野有的说是血可泊船,这一仗打的到底有多惨有多烈,这些扬州的百姓可都是亲眼见过的,就算是用惊天动地来形容也不算过。
扬州之战已到尾声,各地赶来增援的民众齐集长江两岸,隔江而对的镇江、稍远的扬中甚至江阴一带都有一叶叶小舟赶来救急。
和扬州不过是一水之隔,大伙经常见面呢,谁没有几个亲朋好友?怎么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扬州同胞遭难吧!
有一分力气就使一分,能帮一把就帮一把,前头的赴死军都拿命去拼了,后头的人们也不能孬了。虽然上阵厮杀这样的壮举用不上咱,在后头帮帮忙还是可以用得上吧!
沿江的南北两岸,都揪着心呢。
眼看着这江北的最后一战就要完美收功,九十九个头都磕下去了,说什么也不能在这最后的一哆嗦上软下去。
老天爷也不是有眼力的,居然在这个时候刮起东风,今天大伙齐心合力,就是要和这个贼老天斗一回气。
风高浪急,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