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 他,太想念她了 (第2/3页)
凌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又看不见,你接就是了。”
“可是……”
陆琪六神无主,只好将电话给掐断了。
可是刚挂,唐立哲又打过来。
那边穷追不舍,这边摆脱不掉,陆琪左右为难,最好只好叮嘱李载明不要说话,接起了唐立哲的电话。
他打电话的次数寥寥无几,即使接通也顶多就是几句话,总是这样回避,别引起李载明怀疑。
“喂?”
“唐乐从国外订购的玩具已经到了,抽时间去拿一下。”
“好……”
在跟唐立哲说话时,李载明又开始慢慢蠕动了,她渐渐受不了,呼气都要开始急促起来了,只好马上挂了电话。
唐立哲的电话并没有提醒她停止,反而越发刺起了她的kuai感。
挂了电话,李载明问:“怎么不跟你老公多说两句?”
“你明知故问……”
他们躺着休息了片刻,车内后座的椅子已经水湿一片。
“载明,你到底打算什么时候离开中国?”
李载明闻听此言,坐直了身子,用手指挑起她的下巴:“你希望我走吗?不可否认的,我们在一起很快乐,我既不介意你是有夫之妇,愿意为你留下来,你为什么还要问我什么时候走?难道你不想让我留下来?”
“是的,我不希望你留下来,载明,算我求你了,你离开中国吧好不好……”
“为什么?”
李载明的表情骤然冷却。
“如你所说,正是因为我是有夫之妇,才不能与你继续保持这种苟合的关系,我承认和你在一起我很快乐,但人不能为了私欲而不顾伦理道德吧,我总要为我的孩子着想。”
“所以你今天约我出来,不是为了跟我温柔缠绵,而是劝我离开中国了?”
“是的。”
陆琪决定不再拐弯抹角,尽快把事情谈妥。
“如果我不走呢?”
“如果你不走……”
陆琪的手摸向自己的外套,从里面摸出事先准备好的锋利小刀,出其不易的一下弹开放在了自己手腕处。
“如果你不走,你今后面对的,将是我的坟墓。”
“陆琪,你这是干什么?”
李载明大惊失色,眼神极其复杂,他真是搞不得,这个女人居然以死相逼,只为让他离开,难道他的存在对她来说,真的就这么不可容忍吗?
“是走还是留,你痛快的给句话,不要以为我在和你欢愉的时候,什么都不在意,其实我心里很痛苦,每次结束之后,我的内心都要受到无尽良心的谴责,既然这样,不如我早些自我了断,也免得总是被这样慢性折磨。”
“你真是疯了!”
“你就当我疯了吧!走,还是不走?”
陆琪手稍一使力,腕上多出一条血痕,一滴鲜红的血渗了出来。
李载明想要过来夺她的刀,她又用力往下划了一下,顿时,更多的血涌了出来。
“你一定要这样吗???你这个该死的女人!!!”
李载明气的发狂,用力咆哮,他烦燥的抽出一支烟,点燃,狠狠吸了一口气,不再看陆琪,用一只手示意她:“好,我走,你把刀收了吧。”
“你确定会走?”
“我若不走,你再死也来的及。”
李载明又狠吸了口烟,吐出一团厚重的烟雾,后又自嘲的笑了笑:“呵,我真是瞎了眼,怎么会爱上你这种女人,以死相逼?倒尽了我的胃口。”
陆琪紧绷的心放松了下来,她收起了刀片,知道李载明一定会走了,两人各自穿好衣服,回程的路上,便不再说一句话。
到了先前上车的地方,陆琪下了车,对李载明最后说了句:“不要恨我,我也是有苦难言……”
哧,李载明未给予任何回应,猛踩油门,车子快速离去……
弄走了李载明,接下来就是要想办法揭穿王冬云隐藏了三十几年的秘密了。
要怎么揭穿呢?这件事不能她出面,她毕竟在唐家还未站稳脚跟,需要依仗王冬云的地方还有很多,但是要怎么让唐鹤轩发现妻子的秘密,还真又是件棘手的事。
陆琪想到了干爹,这时候,可能是需要让干爹帮忙的时候了。
三十几年前,王冬云在美国待产,那时候,唐家正面临生意上的危机,唐鹤轩焦头烂耳,随时都要面对事业破产的可能性,他怕妻子怀孕受不了打击,便在妻子怀孕两个月后将她送去了美国。
之后,一直到孩子出生,唐鹤轩才与妻子见上面,这中间,她在国外养胎,他在国内运转,一面也没见过。
商场是一个非常残酷的地方,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唐鹤轩为了让自己的事业不倒下去,便用尽一切心力,终于让唐氏存活了下来,但同时,他也得罪了很多对手。
于是,唐鹤轩事业稳定初期,也没有将妻子接回来,就是怕遭到对手报复,并且一再叮嘱妻子,在国外务必不要与任何陌生人接触。
妻子每每都是干脆答应,可是之后却发生了一件天大的事,一直到三十几年后的今天,唐鹤轩都被蒙在鼓里。
那个秘密便是,王冬云刚到美国,怀孕三个月第一次产检时,发现怀的是双胞胎,她惊喜异常,却没有将此事告知老公唐鹤轩,准备十个月后,给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对于人丁单薄的豪门家族来说,多孕育子嗣是最让人高兴的事,尤其她清楚唐鹤轩和自己结婚,完全是出于利益关系,他不爱她,他心里一直有别人,这些,王冬云都知道,所以,她认为上天多赐给她一个孩子,是自己赢得唐鹤轩真心的最有效筹码。
就那样,她把怀了双胞胎的事隐瞒了下来。
怀孕五个月时,她在产检时认识了同为孕妇的一名女人,那女人说自己的名字叫阿莲,可能同是即将要做妈妈的人,自然话题会多一些,加上那女人也是来自中国,同在异国他乡,关系更是亲近一步。
王冬云与那名叫阿莲的女人从此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王冬云觉得自己与她十分有缘分,不仅都来自一个国家,而且孩子怀的都是同一个月份,产期更是相差三五天。
一直到临盆,两人经常一起逛街,一起产检,一起接受新妈妈培训课程。
十个月后,王冬云比阿莲先一步生产,她产下的是两个男孩,这让王冬云欣喜若狂,自己一下子给唐家生了两个儿子,这功劳简直是逆天,她可以想象,唐鹤轩看到两个儿子,会兴奋到何种程度。
刚好那时也是快到唐鹤轩生日,王冬云就没有将自己产下两名男孩的事急着告诉他,想等到他生日那天,给他一个大大的惊喜,奈何,就是自己这一念之差,酿成了终身的悔恨。
阿莲在三日后也顺利生产,王冬云因为是剖腹产,并不能下床走动,阿莲却是顺产,她生产后的第二天就来到王冬云的产房,祝贺王冬云产下两子。
王冬云询问阿莲生的男孩女孩,阿莲回答是女孩,因为不能下床,故王冬云并没有真的见到阿莲的孩子。
一下子生出两名健壮的小男孩,王冬云的奶水跟不上,两个孩子整天哇哇大哭,这时,阿莲就提议了,自己奶水充足,生的女娃吃的也少,挤掉了也浪费,不如喂给王冬云的孩子吃。
王冬云自然是欢喜的,于是满口答应,第一次抱起孩子准备喂给他吃时,照顾阿莲的保姆跑过来说,阿莲的孩子醒了,一直在哭,让她回去看看。
阿莲就故作为难的对王冬云说怎么办?王冬云说没事,回头让月嫂准备奶粉就是了,阿莲心里过意不去,提议将孩子抱到产房去喂,喂好了再送过来。
因为认识的时间也够长,彼此都放心,王冬云没往别处想,就同意了,阿莲将其中一个男孩抱走了,至此,王冬云再没见过那个孩子。
那天,王冬云迟迟见阿莲没将孩子抱回来,心里赫然有些不安,等到照顾自己的月嫂从外面买完婴儿用品回来,就马上让她去16号产房将孩子抱回来,月嫂去了16号产房,却被告知没有一名叫阿莲的产妇。
月嫂跑回来汇报后,王冬云险些没昏死过去,不顾身上伤口的疼痛,赤着脚就跑去了16号产房,确定了阿莲真的不在那里,王冬云歇斯底里的叫喊起来,后来连院长都惊动了,全院搜寻阿莲,最后从监控录像看到,阿莲抱着孩子从医院大门内堂而皇之的离开了。
已经确定王冬云遇到了人贩子,她的孩子被骗走了,王冬云心碎欲绝,整日在医院里寻死觅活,要医院负责帮她把孩子找回来,院方表示无奈,已经报警,连警察都查不出任何线索。
王冬云到那时仍不敢置信,阿莲是个骗子,她明明是一名孕妇,可院方却说她根本就没有怀孕,更没有生产的经历,他们医院没有任何她产检的数据和证明。
她一直以来都是以假怀孕来欺骗王冬云,王冬云那段时间悲痛欲绝,整日忧郁哭泣,医院要通知家属,她不同意,那时候脑子里唯一的想法就是,绝不能让唐鹤轩知道,他明明有叮嘱过她,不要相信任何人,不要与任何陌生人接触。
可她偏偏将他的话忘到了九宵云外,可又如何能怨她,她怎么会知道,一个女人,一个身怀六甲的女人,竟然是商场上敌方派到她身边报复的棋子。
王冬云那段时间患了忧郁症,直到孩子满月后,唐鹤轩到美国来接她和孩子回国,她的病情才稍稍得到缓解,她将怀了双胞胎的事隐瞒了下来,唐鹤轩来接她时,她早已经出院,这件事她自己息事宁人,医院方面便不会再大肆宣扬。
从那以后,王冬云变得十分冷漠无情,失去一个孩子让她明白这个是弱肉强食的年代,如果自己软弱,就会被别人骑在头上,所以,后来,她成了一个女强人,凡事都十分强势,她也曾私底下,利用各种关系寻找孩子,却一直不得而知,她找了整整十几年,中途,唐鹤轩从孤儿院领回两个孩子,以她的脾气,她肯定是会反对,但那次却出奇的,她没有反对,甚至直到孩子成年,她对两个孩子都一直不错。
这是唐鹤轩意外的地方,王冬云可以说是个心狠手辣的人,除了对自己唯一的儿子,可对那两个孩子,却并没有显现出商场上冷酷的一面,唐鹤轩哪里会知道,王冬云是因为自己的孩子才有了善意的包容,她不止一次想,假若自己那个孩子也是被恶人遗弃,流落到孤儿院,若是能遇到好心收养他的人,那么他也不至于受太多的苦,总是看到那两个孩子就想到自己的孩子,才使得她从心底里接受。
十几年后的某一天,一直替她暗察孩子下落的私家侦探,偷偷告诉她,孩子可能已经不在人世,那天的谈话刚好被唐鹤轩领养的其中一个孩子慕青听到,慕青当时很惊讶,却没有将此事告知任何人,她从小便颇有心计,心知在唐家,决定他们去留的并不是唐鹤轩,而是王冬云。
她不会犯傻的去得罪,这个家里唯一强势的女主人。
之后,王冬云便不再查询孩子的下落,十几年了,她终于放弃了,但心里的那一块病也永远的落下了。
她以为这件事,过去那么多年,知情的人寥寥无几,只要她不说,便永生无人知晓,可她错了,就在她的眼皮底下,有一个人,很早就已经发现这个秘密。
陆琪将电话打给了国外身为富商的干爹。
她这一生虽然无父无母,可是却比其它孤儿幸运太多,先是遇到唐鹤轩,后又遇到干爹莫擎苍,因为有这些贵人相助,才先有了慕青,后有了陆琪。
莫擎苍对于干女儿的请求向来都是有求必应,这次,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