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高官厚禄,严刑峻法,

说一不二并且令行禁止,

这就是韩非的“法治三原则”。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高压之下必有良民,

则是他的基本观念。

人是靠不住的

韩非是被同学害死的。

他的同学叫李斯。

李斯和韩非都是荀子的学生,正如庞涓和孙膑都拜在鬼谷先生门下。而且,就像后来李斯嫉妒韩非,庞涓也嫉妒孙膑。其结果,是庞涓设计陷害这位同学,让他受了膑刑(砍断双脚),从此失去本名,叫作孙膑。

大难不死的孙膑秘密地逃到了齐国,成为齐将田忌的幕僚。公元前341年,孙膑用计大败魏将庞涓于马陵,魏太子被俘,庞涓自尽。商鞅见魏国遭此重创,也趁火打劫,在第二年大败魏公子卬,逼得魏国迁都大梁。[1]

这时的魏君,便正是梁惠王。梁惠王一败于孙膑,二败于商鞅。孟子跟他讲仁义,他当然听不进去。

韩非却比孙膑惨。

与孙膑不同,韩非出身韩国王族。可惜当时的韩国已奄奄一息。他的主张,韩王不能用。他的著作,秦王嬴政读了后却爱不释手。于是嬴政发兵猛攻韩国,非得一见韩非不可。韩王恐惧,赶紧派韩非使秦。

李斯就紧张了。

这时的李斯,已是嬴政的客卿。他知道自己的才干比不上韩非,便对嬴政说:此人是韩国公子,会死心塌地帮助秦国吗弄不好是韩国的卧底吧

嬴政跋扈惯了,不假思索便将韩非下狱。

其实嬴政并无杀意,李斯却心狠手辣。他立即派人给韩非送去了毒药。韩非想对秦王解释,也不得批准,只能饮药而死,终年四十七岁。

对此,司马迁很是感慨。司马迁说,韩非怎么就不能自救呢他可是写过《说难》(说读如税)的呀![2]

的确,韩非应该知道人不可靠。

比如弥子瑕和卫灵公。

弥子瑕是卫灵公的男宠。两人好的时候,曾经分吃同一只桃子,当时那昏君还说:弥子瑕爱我,好东西自己舍不得吃。等到弥子瑕年老色衰,卫灵公的说法却是:弥子瑕简直混蛋,把吃剩下的给寡人。

人,怎么靠得住

还有一个故事,也是《说难》中讲的。

这故事说,有一次郑武公问群臣:寡人要用兵,哪个邦国可以讨伐某大夫说:胡国。郑武公勃然大怒:胡说!胡国是兄弟,你说可以讨伐,什么意思

于是,郑武公把那大夫杀了。

胡国很高兴,觉得郑武公够哥们。谁知道胡国刚一放松警惕,郑武公就动手了,而且一举拿下。原来他的愤怒和杀人,都是烟幕弹。[3]

这就是所谓兄弟。

看来,同学是靠不住的,兄弟是靠不住的,君臣也是靠不住的,哪怕那君臣是情人。

那么夫妻呢

也靠不住。韩非说,卫国有一对夫妻做祷告。老婆对神说,但愿我们平安无事,有一百布币。老公说,你这人也真是老实,怎么才要这么一点老婆说,一百布币就够我们花的了。钱赚得多,你还不拿去讨小老婆[4]

夫妻靠不住,父母呢

同样靠不住。韩非说,老百姓生了男孩就庆贺,生了女孩就弄死,因为男孩是劳动力,女孩是赔钱货。父母对子女,岂非也是“计算之心以相待”[5]

所以韩非说,千万别相信人。

韩非甚至还说:人主之患,在于信人。尤其是那些“万乘之主,千乘之君”,绝不可以相信自己的王后和太子,因为他们都是盼望你早点死掉的。

是这样吗

是。道理很简单:男人“五十而好色未解”,女人“三十而美色衰矣”。所以王后过了三十,就会失宠。母后失宠,则太子难保。储君之位,很可能归于新宠。

显然,只有君王驾崩,母为太后,子为新君,才能高枕无忧。如果老天爷不长眼,就只好自己动手。王后和太子近在君侧,要做点手脚,是很便当的。

于是韩非感叹说——

以妻之近与子之亲而犹不可信,则其余无可信者矣![6]

好一个韩非!君臣、父子、兄弟、夫妻,这些儒家最为看重的人际关系,在他的眼里和笔下,都变成了赤裸裸、血淋淋的利害和算计,没有半点美丽和温馨。温情脉脉的面纱被无情地撕开了,露出来的,是尔虞我诈,是巧取豪夺,是刀光剑影,是你死我活。

这可真是直面惨淡的人生!

历史上,似乎没人这样直白地说出了人性的恶,还说得那么不动声色,那么理所当然,丝毫都不顾及听到的人会有什么样的心理反应。

这是一种来自真实的冷峻。

真实是最有力量的。于是,在韩非这份沉甸甸的冷峻面前,孔子的厚道,墨子的执着,庄子的浪漫,都一下子失去了分量。事实上,在读过《韩非子》以后,你不觉得克己复礼有点迂腐吗不觉得兼爱天下有点矫情吗不觉得自在逍遥有点轻飘飘吗

也许,只有老子那句话还有点意思: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7]

刍狗的哲学,该是什么

人性的善恶,何以知之

孟子:人性向善

人性问题,是告子提出来的。[8]

告子的态度很明朗,观点也很鲜明:一、人性是存在的,也是天生的,它就是人的天性;二、人的天性就是饮食男女,即自然属性,叫“食、色,性也”;三、作为自然属性或人的天性,人性无善恶。[9]

对此,孟子不能同意。

于是,辩论在告子和孟子之间展开。

告子说:天生的就叫作性。

孟子反问:天生就叫性,好比白就叫白,是吗

告子说:正是。

孟子又问:因此,白羽的白就是白雪的白,白雪的白就是白玉的白,是吗

告子又说:正是。

孟子再问:那么,狗性就是牛性,牛性就是人性吗

告子怎么回答

不知道。

从《墨子》开始,诸子讲述的辩论案,都是以对方无话可说告终。像《论语》那样如实记录的,罕见。

不过,孟子的意思却很清楚。

第一,不要抽象地谈性质。抽象地谈,羽毛、雪花和玉石,没有区别,都是白的。由此及彼,则白羽、白雪、白玉,跟白马、白羊、白狗,也没什么区别,也都是白的。那么请问,这样的性质,有意义吗

第二,也不要谈什么“人的天性”。论天性,人与动物根本就没有区别。比如吃东西和生孩子,动物也会,也想,也能做,还不差。如果把这看作“人性”,岂非“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

所以,要么别谈人之性,要谈就谈社会性。

那么,人的社会性,有善恶吗

孟子认为有,告子认为没有。

告子说,天生的人性就像水,东边开了口子就往东流,西边开了口子就往西流,哪有什么善恶之分

听起来,这很有道理。

于是孟子接过了话头。

孟子说,没错,水的流动,确实无所谓是向东还是向西。但,难道也不分上下要分的吧!水尚且要分上下,人难道就不分善恶也要分吧!

怎么分

水性向下,人性向善。

这同样听起来很有道理。的确,所有的水,都是往低处流的。因此,所有的人,也就都要往高处走。水,有往高处流的吗没有。那么,人也没有不向善的。

呵呵,有问题吗

有。

先请问:照此说来,人性本善吗

不,向善。正如水性,就并不是“本下”,而是“向下”。人性亦然。水的特性,是趋向于低处;人的特性,是趋向于善良。这就叫“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性向善,才是孟子的观点。本善不是。

那么,所有人都向善吗

是。这就叫“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有人作恶

环境和条件使然。这就好比水,如果把它堵起来,也会上山。但,你能说这就是水的本性吗

当然不能,只能叫“其势则然也”。

同样,人性向善,只是一种可能性,并不等于一定就善。你创造和提供善的环境和条件,他就善。反之,则可能恶。也就是说,性善,只是“可以为善”。

这就要问:为什么可以为善

因为人性当中,原本就存在着善的可能性,这就是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和是非心。这四样东西,是每个人都有的。孟子说——

网游竞技推荐阅读 More+
技能永久没冷却,阁下如何应对?

技能永久没冷却,阁下如何应对?

我爱围观
[游戏入侵现实+荒岛求生+怪兽+热血战斗+超级神天赋+无女主+半无敌+剧情流]怪兽网游突然入侵现实,全球陆续开始出现超能者玩家。而王莽突然穿越到一座满是巨物的荒岛中。几百米高的巨树,房间大小的椰子,牛犊一样的蚂蚁,两层楼高的大青蟹……他好像缩小了无数倍,然后被丢到了一个满是巨物的荒岛中。就在王莽绝望之际,他突然发现自己的状态技能居然没有冷却,并且还可以持续叠加状态。他看着自己刚刚获得技能[初级肌肉
网游 连载 275万字
梦遗失的地方

梦遗失的地方

瑶音缭乱
小说《梦遗失的地方》瑶音缭乱/著,梦遗失的地方全文阅读 我的梦是从哪里开始的,我早已经不记得了。当我在这个莫名的地方醒来。头脑中除了基本的生存方式之外什么都不..
网游 连载 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