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楼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书已断头,重新说起。

这一晃,距夏峦他们那批后世来客穿越失败已有二十个年头。就在他们的目的地南嘉王朝境内,龙山山麓,震泽之滨,有一排深宅大院,其中最大的一造中这天传出了郎朗的读书声。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赵瑜站在窗前,手里捧着一本黄本,大声背诵着《礼记》,两眼却不定地瞟向外面天井的东侧。

赵府是龙山梢最大的院落,七进七开间,房屋沿着中轴盖,从垂花厅到罩披屋,一色五开间,两边各剩一个开间地晌,便是前后贯通的抄手回廊,回廊与围墙之间种满了紫竹,仿佛贴着围墙又建了一层密密麻麻的竹林墙。

在赵瑜眼里,这如桅樯般的竹林是本宅最富趣味之处,每当累了,就喜欢透窗眺望。这一会儿,他又伫立在窗前,正好望得见垂花厅侧面的紫竹林。

赵瑜读过记载营造法式的作本,知道龙山梢东边的这批宅院原来都算祠堂别业,布局都跟祠堂差不多,本来专供族人前来祭祀以及其他法事之际临时居住,后来家道中落,自家这支就干脆在这里长期落户,也有好几代了。

赵瑜常去后山峰顶,也清楚自家宗祠算是除了皇家太庙之外规模最为宏大的宗祠了。现在居住的不过是当年附于祠堂之前的一点别业,光规制已是一个正门,两个侧门,名其曰三路七进,可见乃祖乃宗当年曾经何等辉煌。

从前门进来,越过照墙,第一进是客厅,第二进是垂花厅,第三进则是他们兄弟两个的书房。每个偏厢都是两开间的小套,靠边是正儿八经的书房,居中还有客房。哥哥赵瑾嫡出,为尊,在东边厢房。赵瑜庶出,自次一等,就只能西边。不过这对赵瑜来说也算够抬举的了,斯时门第等级规制森严,嫡出与庶出绝对不能随便等而视之,否则闹到官府,衙门也会毫不客气。

要说也是事出有因,只缘大少爷实在不争气,几乎就是一个废物,即便给他再理想的书房,他也不会去用。不过那只是惹人烦恼的闲篇,不提也罢。

倒是第二进与第三进之间的天井最为宽大,据说还是特意设计,大概跟风水有关,也正好给两侧书房提供了最好的视野,灰墙绿竹之余,还有蓝天白云。

在这天井的两侧,各放着一口围圆胜过磨盘的大缸,名曰避祝,里面终年盛满了水,也就是为防火灾。东侧的大缸旁边,现在铺着一张可以收放的躺椅。

从西书房的窗口踮脚望去,只能看见躺椅的上半截,拱起的竹枕上露出半个油光闪亮的脑壳,不用说,那就是他的老爹,赵无求,本府大老爷赵公。

老爹自己就说过,听着儿子读书,比吃什么药都养神补身。所以只要天气允许,那张躺椅,还有那个脑壳总会在那儿出现。赵瑜也识趣,只要听到躺椅响,或者看到脑壳亮,总会时不时背上一段功课,也让老爹高兴高兴。

他注意到了,随着自己的吟诵节奏,那个脑壳又像惯常一样开始摇晃起来。得意之余,其实赵瑜心里还有一点内疚,为什么?只缘自己正是在哄人。

怪只怪那本新到的《玉台新咏》,本朝东宫学士徐孝穆新编的一本诗赋总集,自东周以降直至本朝,直追《诗经》以及《离骚》,恰与本朝东宫所编文集《文选》互为瑜亮,纸贵一时。赵瑜自己也是让赵贵花了笔重金,好不容易在毗陵府城才搞到一函。前天带回,一函十卷,只恨不能一口气把它读完。

尤其那篇《孔雀东南飞》,更是让人爱不释手。没辙,他只能想了个法儿。让乳娘为它糊了个书皮,在封面写上《礼记》,冒充功课。所以这会儿他嘴里大声背着《礼记》中《大学》的一段,眼睛却仍盯着内中的《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赵瑜自知不仅能够过目成诵,还能一心两用,背功课,看闲书,两不耽误。看到老爹的脑壳还在晃动,赵瑜自觉心里好过一些,总算没太亏负他老人家。

“少爷!”

本来做贼心虚,突如其来的一声更是让人吓了一跳。不用说,这是自己的书童赵路。

“唔?”他多看了天井一眼,见老爹没异样,方才回身。

赵路是个十三岁的孩子,也像他爹身形瘦小,只听他压低声音说:“我爹问过了……”

“你爹?!”没头没脑的一句,赵瑜一时也没反应过来。

“后山听松小筑的事……”

“哦,他怎么说?”

“他还以为是我们弄的,所以先来问我……”

“是吗?哪会是谁?”

“会不会是塾馆里的那些货色?”

“不会吧?家馆里的那些孩子都比你还小,不该偷着喝酒。再说我爹吩咐过不让别人去的地方,除了我,谁还有这个胆?”赵瑜一边说,一边不停摇头。

原来昨天两个出去散步,走到后山的听松小筑,发现了些异样,本就疑虑,现在听说赵路的爹——管家赵贵也来查问,自然又是惊疑,又是好奇了。

赵路所说的后山,外头人就称龙山梢。这龙山梢位于龙山县最近震泽的一隅。龙山地形半抱震泽湖,因境内有九个山头连绵起伏状如九龙而得名,仿佛一条巨龙从震泽大湖里面爬出来,向东而去,其中尾巴依旧拖在湖里,故名龙山梢。赵府所在的这一排宅院就在龙山梢与震泽之间广袤的湖滩上,紧挨山麓,所以龙山梢这最后一座峰峦,就自然而然成了赵府的后山。

后山本是赵氏一脉的坟山,赵府所在的这排宅院本来都姓赵,后来旁支的人都把房子卖了,搬走了,只是坟山搬不走,于是赵无求这一支就自动担纲起看护祖坟的义务和职责,也就成了龙山梢的当然主人,其他族人只到三元诸节才会光顾。

赵无求还兼着龙山梢的里长,所以他把山上祠堂里四个偏院中的一个——扶竹小居拿出来做了乡里的塾馆,也算助学之举,同时也想多挣一点官声。说到这点,赵瑜还曾取笑过他的老爹,说您根本就不算官,哪来的官声?里长根本不入流,搁在别的地方都没人想当,通常是县太爷去硬性摊派。

但是为了不让学生糟践宗祠,一开始就有了规定,未得允许,馆中学生不得随便进入宗祠其他区域。后来还特意为扶竹小居辟了条专供上下学的单独通道,不再需要到宗祠大门里绕。所以别处再有人闯,便是明知故犯了。

管家赵贵发现有人乱闯,自然就要追问。宗祠历来都是禁地,就是官府也认同。只是问到少爷头上,说明已经不可能是学馆和庄里的人了,哪又会是谁呢?

可能的都排除了,不可能的也一时想不出,那究竟会是谁呢?且听后书分解。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潜行1933

潜行1933

旅行蛤蟆
《潜行》三部曲第二部,至于第一部,呃……群号:749121258欢迎老书友加群灌水。
军史 连载 99万字
定国侯

定国侯

刘家老光棍
沈磊三十多岁,高中毕业当过兵打过工,不甘平庸生活,借钱创业失败,欠下高额债务,为还债海上遇难,穿越到一个同名浑浑噩噩傻子身上,清醒后机缘巧合救了一位皇子,后来国产动乱,为守护亲人和跟随者,用现代所学助皇子四处征战,助皇子走向至尊之位,而他被封为定国侯,敌人闻名胆战心惊,而他训练的军队纪律严明,从不为非作歹欺压无辜,可若出征必会搅动风云,横扫四方
军史 连载 122万字
叫我学霸

叫我学霸

折尘
易仙意外被传送到洪荒界,他惊奇的发现,这个神秘的仙侠世界的与地球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封神榜、西游记这一类神话都能在洪荒界中寻到相似之处。洪荒界由人族和妖族统治..
军史 连载 37万字
三国:无限爆经验的我无敌了

三国:无限爆经验的我无敌了

锦之若西
(系统+升级+争霸+收集癖+腹黑)小锦只会写慢热发育流,,,前期发育,中期组建势力,后期才无敌。我叫刘斌字成德,三国第一武将你们谁赞成谁反对?难道就没有一个能打的了吗?敢出声的都被你弄死了!不是所有人穿越都能混得风生水起,就算穿越成曹操,也做不成乱世枭雄。穿越三国,作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难民,只有一个不靠谱的模板,要如何生存下去。没有大礼包,没有商城,没有任务。只能猥琐发育,靠着卡系统bug谋求一
军史 连载 53万字
骑砍明末:从刷满面板开始

骑砍明末:从刷满面板开始

追风大肥
现在站在你面前的:是挽大厦之将倾,明可亡天下不可亡的大明上柱国是屠八旗如屠狗,连续132次犁庭扫穴的大清第一巴图鲁是用长刀党争,用诏狱断案的东林克星秦山不知道什么人情世态也不知道什么满人不满万,满万不可敌更不知道东林口中的万世独夫是个什么独法他只知道他来到了这里,而他手上……恰好握了刀!
军史 连载 65万字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安可儿妙桃
南北朝时代风云激荡,世事纷纭。政权如走马灯般更迭,民族融合日益加深,经济文化蓬勃发展,孕育出众多历史英杰与璀璨文化。然而,伴随辉煌的是社会的剧烈动荡与民众的艰苦生活,动荡不安与民生维艰成为该时代不可抹去的印记。尽管如此,南北朝仍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军史 连载 7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