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七月十五,中元节,唐国大祭。

这是全国百姓都通过大诏知道,今日会祭祀英烈,迎送英灵,乃是国之大祭。

大诏中说的很清楚,大祭祭祀的是自海东时代起,六年来战死、病故、伤重而逝的八万三千一百二十四位将士,包括乡勇,以及卫国而死的百姓。

临安,金陵,成都,洛宁等各大城池,主街道上的纸人纸马,军旗花环,魂幡纸钱,殃榜白绋,沿街摆出数里。

每隔半里就设一灵棚,设置香案,挽歌郎两人,乐器一班,招魂舞者八人,道士四人。

军中,每一个团队或每一艘大军舰设置一个灵棚。

光临安城,就设置了灵棚三十二处,仅仅招魂舞者就用了两百多人。

人人白纱缠臂。各地大小城池白幡白幔,一片肃穆。

而在乡村,乡公所也设置灵棚,挑选乡民担任挽歌郎和招魂舞者。百姓也皆用白纱布缠臂。

用来大祭的挽歌词,也早就写好,连同祭舞动作,也早在两个月前编排。就连文化底蕴差的乡村,也都准备就绪。

各地新建的道庙,尤其是忠武道庙道社,今日更是香火大盛。

整个唐国,都是万家缟素。

根据新鲜出炉的规定,大唐有清明小祭,和中元大祭。清明小祭只是朝廷和各地官府去道宫道庙祭祀,百姓不用参与,只祭祀自己的祖先就行了。

但中元大祭不同,必须全民参与。当日禁嫁娶,禁酒宴,禁喜乐。

而英烈家属,本日可齐聚各地灵棚,监督祭礼,接受百姓致敬。

自古以来,祭祀阵亡将士之隆重,无过于今日。

从皇宫到郡县官衙,到乡村公所,都挂上了镶着白边的唐国龙旗。

素色天下重!

下午未时一刻,唐王携王后,率领文武百官,打着盛大的仪仗队伍,在凤凰山下列队。

而此时,临安城的百姓也大部分上街,在坊正的组织下,列队围绕灵棚。

未时一刻是统一的祭祀开始时间,不单单临安,全国都在这一刻举哀。

一国大恸!

李洛和崔秀宁一身朝服,袖口挂了白花,和其他所有人都不同。

在李洛携崔秀宁登上素车的刹那间,大祭礼官郑思肖大声道:“鸣炮!”

两尊没有装填弹丸的六斤火炮顿时轰鸣起来。

“轰!轰!”

炮声一响,由四匹白马拉动的唐王素车,就缓缓前进。再后面有一对白马拉动的素车,也载着世子李征和李律李微,由女官甄良秀和一个宦官看顾。

侍卫簇拥前后,禁军前面开道,而文武大臣全部徒步跟随,浩浩荡荡出镇塘门。

与此同时,仪仗队中的号角,也一起吹响。鼓车上的大鼓,钟车上的钟磬,也全部奏响。

“呜呜呜——”

“咚咚咚——”

悲哀肃穆的乐曲声中,随驾的六十名挽歌郎一起缓缓唱起挽歌:

“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随驾的队伍挽歌钟鼓一起,整个临安城三十二个灵棚,也一起举哀。招魂舞者也穿着绣着唐字的白袍,头戴花环,戴着假面,披发而舞。

所有的乐器奏响,所有的挽歌郎挥起白幡缓唱《国殇》,歌而讴之,讴而再歌。

此时此刻的唐国,在两个多月的精心准备下,东到海州,西到益州,无论城乡,举国哀乐同奏,共唱《国殇》,震惊天下!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哀婉恢弘的挽歌声中,唐王亲率的大祭队伍出了临安城,来到钱塘江边。

江边上,已经准备了数以千计的纸人纸马等祭品。江边上的搭建的木台上,六十四名舞者(八佾)正披发而舞。

“举燔礼!”

很快,纸人纸马等物都被点燃,江边燃起冲天大火。

大火一起,乐舞挽歌更是激扬,声震江海。

接着,队伍又离开江边,往城北的忠武神宫迤逦而去,开始最隆重的大祭。

临安忠武神宫是目前唐国最大的忠武道庙。此时的忠武神宫,香烟漫漫,钟鼓煌煌,无比庄严肃穆。神宫广场上,由三百六十名唐军将士充当的挽歌郎,正身穿白甲缓唱《国殇》。

而六十四名舞者,六十四名乐者,以及八名麾者,八名旌者指挥舞乐。

忠武神宫内的所有道士,都在念着道经,称颂阵亡将士恪守武道,英灵长存,将化为浩然正气,庇佑华夏,永保大唐。

一面巨大无比的浴火凤凰军旗,在广场上拉开。

烟雾缭绕中,李洛携着崔秀宁缓缓下了素车,被簇拥着进入忠武神宫。

文天祥和林必举等宰执紧跟其后,亦步亦趋的登上台阶,上了广场。

偌大的广场上,本来就场面宏大,唐王和大臣一到,就更加隆重万分。

“呜呜呜——”

一排排巨大的号角吹响,整个天地间都一片肃穆庄严。

“唱名!”

号角一响,就有整整一百名武士走上高台,展开长长的名单,各自念出阵亡者的名字。

八万多人全部要念完。他们中有海东时代的老兵,有江南新兵,有乡勇,还有义民。

随着名字念出,很多人都面露哀荣,甚至开始落泪。

名字念完之后,又是一声炮响,所有的乐舞一起停下。舞者,歌者,麾者,旌者等人一起退下。

整个忠武神宫顿时安静起来。

“恭请大王致祭词!”大祭官郑思肖大声唱喝道。

李洛和崔秀宁一前一后登上高台,展开早就准备好的的祭词念起来。

“寡人服膺天命,痛华夏之多难,哀生民之多艰,微时立志,誓以身遂。初,以九品小吏,发轫于江华,建旅曰乡勇,元从者三百零八人。今,凋零几半也…”

“…自立志以来,剿匪,平番,抗元,东征,南讨,灭寇,将士多死,血洒疆场者八万三千余,遂抵定五州之地,解数千万生民于倒悬,而兴复有望也…”

李洛念着祭文,眼前闪过光夏等一张张曾经熟悉,而今变得漫漶模糊的生动面孔,想到江华时代,当都寨时的元从乡勇,不禁怆然而泪下。

很多人,都已经不在了啊。

外人都说李洛有刘备之仁,那不是说说而已。李洛相对同时代的统治者,的确当得起一个仁字了。

傍边的崔秀宁,更是泪流满面,饮泣不已。

“大王节哀!娘娘节哀!”

大臣们见状首先跪下,接着数千人一起跪下。

“大王节哀,娘娘节哀!”

李洛继续念道:“…但正气犹存,华夏国在,而英灵永享祭祀,尊荣长存…呜呼哀哉,尚飨!华夏三九八二年,唐五年七月十五。”

李洛念完祭词,就是献祭了。

“献祭!”

顿时,一排排的纸人纸马都被点燃,号角再度吹响,乐舞再兴。神宫后面的英灵殿,千百支蜡炬被点燃。

李洛率领大臣进入大殿,亲自上香,再分配祭肉给王后,世子,王子公主,以及诸大臣。

等到众人象征性的吃完祭肉,已经夜幕降临了。

李洛离开大殿,最后一道程序也启动了。

又是一声炮响,临安城外数十个灵棚,成千上万只孔明灯一起袅袅升起,照亮了整个夜空。

“唳!”

“唳!”

唐军仅有的十几只海东青,也在驯鹰人的指挥下一飞冲天,带着白色的飘带奋力击空,在灿烂的孔明灯之间穿行翱翔,那长长的飘带犹如凤尾。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韩娱之超级保安

韩娱之超级保安

穿山居士
他,智商爆表,情商为负。他,只有两种原则:弱肉强食,公平交易。他,世界金字塔,最顶端的存在。财富可以倾城,势力可以倾国。他就是一个人形电脑,智慧机器人。只知道..
军史 连载 15万字
最强大军师之诸葛亮

最强大军师之诸葛亮

最爱睡觉
只手乱天下,横压一世人!——书友群号,167994371
军史 连载 61万字
四合院:拥有随身空间的我无敌

四合院:拥有随身空间的我无敌

番单
陈雨安意外穿越了,令人难以想象的是,他居然穿越到了一个充满禽兽行为的世界——四合院,并一上来就和妹妹住进了这个禽兽窝。庆幸的是,陈雨安的“熟练度签到系统”觉醒了。他每天签到就能获得奖励,并且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各项技能的熟练度。为了保证自己不被四合院的禽兽们算计,陈雨安开始疯狂提升自己的厨艺、医术等能力,并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参加高考!当四合院的禽兽们得知陈雨安参加高考并成为全国高考状元后,一个
军史 连载 65万字
御虚英豪传

御虚英豪传

藜照吾
宋辽相抗数十年,神秘的大辽国一个叫“九部玄帐”的组织布局朝野亦数十年,一代大辽女主萧绰花二十年将辽国治理成盛世,却发现盛世危机,原来不仅仅在南国……太乙山御虚宫门前,刚继任门主的卓相如对御虚宫首座长老陈澄秉道:“师太公,这位契丹萧太后果真能左右南北朝局吗?义父身居相位,此刻竟然无能为力,我御虚门只能任听如此结局吗?”陈长老略一微笑,道:“你不是要见希夷老祖嘛,走吧,继任本门门主,第一件事就是要听他
军史 连载 63万字
此去安都两万里

此去安都两万里

谦和
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自掌控万里河山、民众三千万的上虞王朝社稷崩坏之后,王朝内驻守各处的十八镇诸侯尽皆起兵称王、互相攻伐。战乱之局面持续六十余年后,田氏建立齐国。刘氏建立汉国。赵氏建立赵国。陈氏占据东北立陈国,李氏割据东部建立燕国。史称“五王争霸”。七十余年过去,齐国盛极而衰接连两任皇帝皆是英年早逝、致使国内各州刺史、将军拥兵自重,
军史 连载 167万字
武大郎的逆袭之路

武大郎的逆袭之路

风行踪
一觉醒来,吴文书发现自己穿越了,穿越就穿越吧,穿成谁不好,穿成了有史以来最悲催的武大郎。吴文书的内心是绝望的,感觉自己的人生真的是一片黑暗...而故事也从这里开始讲起。ps:架空,非正史,请勿较真,谢谢!
军史 完结 13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