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第 19 章 (第1/3页)
拾玖景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0019章(1)
余茂生到家时, 已经很晚了。
他从后门溜了进去, 叮嘱看门的大爷莫要声张。他摸黑进了屋子,刚擦着火柴,就见桌前坐着一个人, 正拿眼瞪着他。
“爹……”余茂生有点心虚,抖着手点亮了灯盏。
“你这个混小子,又跑到哪里疯去了?”余炳坤拍着桌子骂道。
“爹……”余茂生自然不敢说真话。
可余炳坤是干什么吃的?早就猜到了一二。他数落了半天,方叹了口气说道:“茂生啊,你跟爹说说,你这么拼命究竟图个啥啊?”
“爹, 咱不图啥, 咱这是为全天下的老百姓谋福利……”余茂生忍不住跟爹讲起了大道理。
余炳坤皱着眉头,心却揪着。
这孩子真是中了邪了,爹跟他讲的那些道理咋就听不进去哪?真是十头牛也拉不回来啊!要是被人发现了,那还有命嘛?
可不管咋说茂生都是他的儿子, 他都得护着。
于是,又拍着桌子数落起来。
余茂生听爹训着话,见爹的口气忽然软了, 就冒出了一个念头。他问:“爹,年前咱家的油厂还往城外送油渣不?”
“送啊,不送都积压在库里当饭吃啊?”余炳坤没好气地说道。
“爹, 那您帮我一个忙, 给捎俩人出去……”余茂生厚着脸皮说道。
“什么?”余炳坤唬了一跳, 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可余茂生哪肯放过这个机会?他一再肯求父亲, 说只要把人送出去就安全了。
黎先生跟他说,从茶叶店里撤出来的那三个伙计,躲在城里很危险,得尽快转移走。可城门口盘查甚严,他们三个又被画了影像,只要一露面就被抓个正着,组织上正在想办法,可一时半会的还未找到合适的路子。
他想,如果能借着车队出城的机会混出去,这个问题不就解决了?
余炳坤见儿子一个劲地求他,于心不忍,就勉强答应了。不过,他也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从今往后不得出去乱跑,得在家里好好温习功课。
余茂生谢过了父亲,就拍着胸脯跟父亲保证道:“爹,儿子以后一定会老老实实地呆在家里,再也不出去乱跑了。”
听了这话,余炳坤才放过了他。
可他回到房中,就跟太太商量着给老三早点完婚。他想,唯有成了亲才能拴住他,省得给家里惹祸。
余太太答应了一声,说林二小姐还在省城,据说住在她大伯家里,这过年总得回来吧?到时候,她去跟四太太商量一下,只要两家长辈没意见,这婚事很快就能操办起来。
父母在房里悄悄商议着,而余茂生并不知道这一切。
这一晚,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今天发生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尤其是林小姐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她小小年纪却身怀绝技,智慧和胆识都非同一般。
还有,她为啥叫自己老余?就像认识了多年的老朋友一样?他把所有的事情都捋了一遍,可还是闹不明白。
他想,不管她有多神秘,他还是信赖她,就像相信他自己一样。
第二天,余茂生照常去了学校。
课间时分,他在花圃那边又“遇到”了黎先生。除了汇报昨晚的情况,还把“出城计划”大致说了一下。黎先生表示赞同,说这就开始着手准备。
可随后,黎先生又问起了那位女大夫。余茂生心里一阵紧张,虽然他对林小姐的身份极力隐瞒,可还是在先生那里挂上了号。
黎先生想让他出面把林小姐拉进组织里,可他却摇了摇头,说:“先生,我觉得林小姐年纪还小,她父亲又管得很严,是不是再等等?”
对他来说,自己处在危险之中也就罢了,不想把林小姐也卷进来。做地下工作整天提心吊胆的,他只希望她能安安稳稳的过日子。
黎先生有些奇怪,可他尊重余茂生的意见,就不再提这事了。
转眼过了三天,余家榨油厂又到了清库时间。
这天一大早,库房前面的空地上停着十辆马车,车上高高地裹着一圈竹穴子,工人们正抬着大筐子往里面倾倒油渣。
一车接着一车,很快便装满了。领队的一声令下,车把式便跳上车,甩动着马鞭,赶着车往南门方向而去。
一路上,马车首尾相连,黑褐色的油渣高高隆起,看着十分壮观。到了城门口,保安队员上前喝住马车,做例行检查。
由于余家车队常年累月都走这边出入,哨卡上对那几位车把式早就熟了,于是象征性的盘问了几句,又绕着车身转了两圈便放了行。
马车出了城门,便沿着官道往余家庄方向驶去。
到了岔路口,在后面负责压阵的那位车把式驱赶着三辆马车下了官道,在一个高高的土岗子前面停了下来。
见四下里没人,那车把式轻轻敲了敲车板,压低了嗓门说道:“哎,伙计,到地方了,可以出来了。”
话音刚落,就看到油渣车里“腾腾”冒出了三条农家汉子,身上穿着黑粗布棉袄,嘴里咬着一截长长的麦秆,其中一位年轻汉子还吊着一只胳膊。
三人浑身上下都沾满了油渣,闻着臭烘烘的。
车把式“哈哈”笑了起来。油渣车里藏人,还是头一遭啊!这是东家特意叮嘱的,自然得照办。
三人下了马车,冲着车把式挥了挥手。
随后,便在土岗子后面收拾了一下,又往身上和脸上抹了几把黄土,这才翻过了那道岗子,上了候在那边的一辆敞篷马车,准备继续赶路。
那位领头的搭着手瞅了瞅日头,如果顺利的话,再过三天就进山了,那边就是解放区了。
腊月二十一那天,学校里放寒假了。
林先生提前备了一份年货,托人捎回了林家湾。他考虑着城外土匪猖獗,路上不太平,外加上玉梅在药房里做事,得一直忙到除夕,就跟太太商量了一下打算在城里过年。
当然,除了上述原因之外,他还有一桩心事。
放假前,听韩校长说教育局的廖局长被调走了,过两天会来一位新局长。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新局长走马上任了,只怕会动荡一番。他想,即便上面出现了变动,与他们这些平头教员没啥关系吧?
可未等到开学,各种坏消息却频频传来。
首先是县里财政吃紧,教育经费被削减了一半。
那位新来的章局长一上任,就发了话,说“从这学期开始,除了国立高中之外,所有的公办学校都要合班裁员。”也就是说,有将近一半的教员都得丢了饭碗。
接着,局里又做了人事调整。
章局长直接指定了一个叫章学礼的接替了清河中学校长一职,把韩校长给挤兑走了。没了韩校长,那张教导主任也就靠边站了。这么一来,凡是老教员都是两股颤颤,生怕下一个就轮到了自己。
趁着这股子乱劲儿,冯督学攀上了章校长,安排了他家的两个亲戚进来当教员。而林先生和一批教师都未拿到聘书,一家人的生计成了问题。
林先生犯起了愁,这世道不好,连个抄抄写写的活都找不到了?林玉梅宽慰着父亲,说她能挣钱贴补家用。
可林太太说:“玉梅啊,那点薪水只能顾得住嘴,可玉斌和玉铭上学就成问题了……”
她跟先生商量了一下,想去找四太太帮忙。
四太太倒是热心,很快便托人打听了一下,想找章校长说和说和,给林先生补一份聘书。可章校长说,冯督学给了他一份名单,都是有“赤化”嫌疑的,其中就包括林先生。言外之意就是林先生有政治嫌疑,这样的人是绝不能在县里教书了。
听到这个结论,林太太气得浑身发抖。冯家是在打击报复?当初未答应那门亲事,就一直记恨到现在?这憋了一年多,终于瞅着个机会下手了?
四太太宽慰着她,说道:“弟妹啊,不用担心,咱不一定非得教书啊,做点别的也成啊?我去问问老爷,看看有没有别的路子……”
说来也巧,春节刚过,省城那边的林家大哥就谋了个肥差。
他本来挂着个参议员的名头,没担具体职务。可到底是不甘心啊,于是暗里活动了半年多,终于去了交通局当上了副局长。
这算是高升了,派头自然不同。他想请个知根知底的给他当秘书,除了是自己人之外,笔杆子还得硬一点。
四老爷一听,就写了一封推荐信,把林老弟推荐给了他大哥。
林参议员回乡时见过林文宣,对这位堂弟也很满意。于是,很快就回了话,说:“老弟,机会难得,赶紧过来吧。”
林先生自然想抓住这个机会,可应下这份差事就意味着要去省城。他走了家里咋办?还有玉梅由谁来接送?
林太太欢喜的同时,也有些发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