暧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就在小李搜到微博的这几分钟里,就又有了新的转发和评论。
二次元和三次元的次元壁就这么被打破了。
起先是这个博主经常互动的二次元基友们刷到了这条微博。
一个粉丝更多的视频剪辑大手子被戳中了审美,转发评论道。
【我承认我心动了】
还有抖机灵的。
【证件照的噩梦笼罩每个人,哪怕是美女。】
小李看了看博主填的个人资料,学校一栏是:r大
这是国内top5的院校啊。
小李刷新一次页面,发现转发在飞速增加。
手机堪称万恶之源,造就了无数晚睡修仙党,快12点了,依然有很多人活跃在社交媒体上。
用自己的微博小号给这条极有可能出圈的微博点了个赞。
小李关掉了微博页面。
有的人,天生就是走这条路的。
石头扔进水里,有多大的水花,不止看石头的大小与重量,也要看投掷的力度有多大。
今晚对一些人来说,也许会是个不眠之夜。
因为音乐,二人重新熟络起来。
一直到四个多月前迟念决定进娱乐圈,宋衍跟迟念在两年间已经合作了四首曲子。
宋衍想要自己亲自演唱的《长河》,是第五首。
而他刚刚交给迟念听的样本,是一首改编乐,创意上让宋衍叫绝。
宋衍觉得迟念是个很奇怪的人,她总是在灵感迸发上有绝佳的创造力,但是在怎么把灵感谱写出来,在后续作曲编曲上显得天赋不佳,甚至有点笨拙,倒是填词让人惊艳。
但这就够了,这个女孩子展现出来的各方面天赋已经足够让宋衍以平视的眼光看向她。
生活里满是无趣之人,好不容易遇见一个有趣的,宋衍觉得很愉快。
把改编完的样本发给迟念,趁着迟念专心听歌的功夫,宋衍掏出手机,给备注是“景同”的人发了消息。
【她对那件事还是很在意。】
对方回复很快。
【我知道】
十几秒后,第二条消息发送进来。
【你知不知道迟念为什么要进娱乐圈】
宋衍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舞,打字飞快。
【不知道,不过我可以问问。】
这次对方有所停顿,隔了两分钟才回复道。
【念念在你身边】
宋衍失笑,顾景同真是几年如一日的敏锐。
只简洁地答了一个字。
【嗯】
对方这次是秒回。
【好,回国请你喝酒。】
宋衍把手机放回裤兜里,凑到迟念身边,两手并用,从迟念耳朵上摘下耳机。
迟念听得正嗨,被宋衍打断,一脸莫名其妙,“干嘛”
“别听了,回公寓听也来得及。咱俩聊聊天。”
“天天上午都见面,有什么可聊的”,迟念狐疑道。
“就突然想问问,你为什么选择进娱乐圈”
“我说我喜欢你信不信”
“不信”
“那你还问你呢”
“什么”
“你为什么要来这个圈子打滚”
打滚这个词用的好,娱乐圈里沉浮,可不就是在泥地滚来滚去,外面看着光鲜,内里各有各的脏。
宋衍把“打滚”二字在心里饶有兴味地玩味两遍,最后把迟念给他的答案还给了迟念。
“因为我喜欢啊。”
迟念不屑道:“切”
宋衍振振有词,“我这个喜欢可比你的喜欢真,三岁学琴,六岁学声乐,专门考的戏剧学院,四年表演系,上学的同时还在ag做了三年的练习生,任谁都不能说我不爱这一行。”
迟念盯着宋衍的眼睛,这个人撒谎不用打草稿的,看眼神看动作,什么都看不出来,天生爱把自己藏起来,偶尔有那么几个瞬间,才能捕捉到他的真实想法,迟念在那仅有的几个瞬间嗅到了同类的气息。
“宋衍,咱俩之间谁还不知道谁啊”,短短十三个字,被迟念说的婉转曲折,意味深长。
宋衍看着迟念那副“我什么都懂”的表情,忍不住想笑,仗着身高优势,把手放在女孩脑袋上,摸摸迟念狗头道:“是啊,咱俩谁不知道谁啊。”
顾景同当年莫不是瞎了眼,居然觉得迟念是只偶尔会咬人的小白兔。
迟念不想谈这个话题,转移话题道:“王姐给你争取到什么台本了”
综艺节目都有人设剧本这回事很容易让观众不那么喜欢。
因为这意味着欺骗,人类情感天生对此抵触。
但是剧本意味着戏剧性,一档综艺节目想要成为节目,成为足够吸引观众的节目,必须具有充分的戏剧性。
悬念、冲突、竞争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它们的存在让节目“活”起来,idol养成计划当然不会是例外。
节目组会给出剧本,不是像电视剧电影那般,完全扮演另一个人,节目的参加人不是提线木偶,在节目中他们要向观众展现“真实的自我”。
观众下意识地认为节目里选手表现出来的即是现实生活中的他/她。
因为,在空间上,节目里的选手跟现实生活中的选手具有相同的名字,相同的家庭,相同的成长历程;而在时间上,观众日常生活的时间线跟选手参与节目的时间线也是完全一致的,时空上的一致性必然影响观众的潜意识心理。
但是综艺节目的编排是粗疏的,选手的一言一行不会像电视剧电影那样全部由编写好的台词与情绪反馈构成,先不谈选手是否具有演到惟妙惟肖的演技,光是选手真实人格与节目人设的脱节就足以让节目失去观众心目中的“真实性”。
所以idol养成计划给出的只是相对模糊的人设,如何表现,如何让人设丰满起来,是看选手本身性格与人设的贴合性,以及在节目拍摄过程中的发挥。
在女团选秀中,有几个常见人设的,男友力型,甜美少女型,可爱团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