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雪云中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只是太祖皇帝虽说允了其镇守广南西路,并许其独占二市舶司,专理海外贸易。但却只同意其世子与家人先去广南西路就藩。以天下尚未平定为由,对于其本人始终不同意其立即就藩的要求。

不过为了安抚该人,也是考虑到事关重要。太祖皇帝在伐蜀,对前唐发起最后一击的时候,最终起复其继续统军。与已经晋封为长阳郡王的黄邺、卫国公尚让,分统大军十余万兵分三路伐蜀。

只是在具体部署的时候,却是以长阳郡王黄邺、卫国公尚让为主,只给其步军三万以做偏师。太祖皇帝此举,明显是打算用自己的亲侄子黄邺,取代这位桂林郡王在军中地位。

但这位桂林郡王却是利用尚让所部,与**最后残余兵力主力在剑阁相持不下之机。率军走三国邓艾平蜀之时旧路,携带十日之粮食,绕过当面**主力潜行七百余里,直插成都平原。

不过半月时间,连破江油、绵竹等数城,击破前来拦截之万余**,率先进抵成都城下。闻齐军已经进抵成都,身体本已经被酒色掏空的唐僖宗惊吓而死。继位之皇太弟李晔在内无粮草,外已经无勤王之师的情况之下。被迫率成都行在之文武大臣、宗室千余人,以及城内外三万大军开城出降。

进入城中之后,桂林郡王约束部将,安抚前唐宗室、重臣。除将弄权多年的大宦官田令孜、杨复恭凌迟之外,不杀一人、不取一财,将唐宫财物一律封存。并派出使者携带太子诏书,招降在成都失守之后进退无门,只能困守剑阁十余万**。

后奉调押送前唐王公重臣回京,以灭唐之功受封丹书铁券,其桂林郡王爵位由传承三代改为世袭罔替。卸任尚书右仆射,以枢密副使的身份兼任参知政事。上书太祖皇帝,以天下初定民生凋敝,劝太祖皇帝轻赋税、徭役、重农桑。

并根据前唐之安史之乱后,官制混乱、封爵混乱,藩镇拥兵自重,不服朝廷调遣的前车之鉴,重新定制大齐朝官制。制定了以文官治理地方,武官不以任何形式担任兼任地方官员,不得插手地方官员任命之文武分开定制。

金统十八年,吐蕃一部大举入寇。此时已经身体染病的桂林郡王,在太祖皇帝三次下旨征召,并承诺制定已久,却因为太祖原因始终未能实施的皇子分藩制,立即着手开始实施之后,率军抱病出征。

青海湖一役,以两万铁骑大破青海吐蕃诸部联军十余万。后一路追击,相继打破吐蕃数十部落斩首数万。平定吐蕃收兵之时,又在青海湖西北方向,击破得知吐蕃战败,前来打秋风之甘州回鹘五万大军,先后收复甘州、肃州。

虽未能恢复前唐鼎盛时期在西北之疆域,但经过此一战,将大齐西北边界推进到了张掖,甘州回鹘在河西走廊只剩下酒泉一郡。金统十九年,在外连续征战一年,心血已经耗干的桂林郡王,行军至兰州病逝于军中。

在其灵柩返京之时,太祖皇帝率太子、在京诸王,并文武百官亲自出京迎接。命缀朝三日,并传召天下禁民间嫁娶一月,京城禁歌舞三月以示哀悼。半年之后,太祖皇帝驾崩于长安大明宫,太子也就是太宗皇帝即位。

合上这本《太祖本纪》,黄琼也只能摇头苦笑。他总算知道历史究竟是在什么地方转弯的,原因恐怕就出在这位打仗有一手,生意也做的异常兴隆的桂林郡王身上。当初天下,与其说是太祖皇帝打下来的,还不如说是这位桂林郡王打下来的。

这位桂林郡王的所作所为,让黄琼心中多少有些疑惑,甚至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这位桂林郡王身上的谜团太多了,很难让人判断出他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一个不过相当于秘书的书记官,怎么就能在没有圣旨的情况之下,只凭五百骑兵就敢斩杀大将?

指挥不过数万人马,居然能与占优势的**打的有来有往,最终还一举击败了十余万敌军?同州之战,太祖皇帝猬集在关中的齐军主力几十万人,没有给这位兵力不过数万的老兄,增派过一兵一卒的援军。

十几封求援信与那位被其所杀,也是被逼的不得不反的前任,在同州战场陷入困境时,发出内容几乎相同的求援信一样,有如石沉大海。唯一的区别是,他的前任发来的求救信,是被当时的掌控大齐军权的孟楷扣下。

而他这十余封求援信,却是直接被太祖皇帝无视。直至同州之战结束,朝中非但没有派出援军,甚至就连该给的粮草,向来都只发给六成。同州之战,完全是其独立扛下来并打胜的,甚至其中侥幸的成分还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若不是这位老兄收集民间铜钱铸造了大炮,以炮声将前唐骑兵,尤其是参战党项骑兵战马弄惊吓,一经交战便四散逃窜,甚至冲垮了后面的步军。让后面的步军,陷入了不战自乱的局势。

各藩镇步军,同样对这种声音巨大、洞彻数十里,能将或是大量铁砂,或是碗口大的铁球打出几百步远,被中者无不当场毙命的大家伙同样畏惧。各军非但畏惧不前,反倒自己被自己的骑兵,冲击的陷入了混乱之中,同州之战的结果还真不好说。

而在大齐朝定鼎天下,最关键之战的陈州之战中,在自己带出来的几万在河中之战,打出赫赫威名,已经被其**成大齐军中,一等一精锐的嫡系人马。被太祖皇帝以拱卫京师为名,尽数被留在关中的情况之下。

受命指挥的只有收拢的以往河南境内,被前唐反击时击溃各部剩下来的残军败将。将不满百,兵不过数万军心以乱的残军。但就是依靠着这几万残军,其中骑兵更是只有三成的兵力,居然还能以少胜多、取得大胜。

就算有太子亲自为监军替他压阵,并居中策划供应粮饷,那一战也打的是险象环生。不过虽说是险象环生,但最终还是击溃了前唐在关东的最后主力。可见其在行军作战上,绝对是当时大齐军中一等一的人才。

可这种人才,怎么会为太祖所用?要知道,在陈州之战中,太祖皇帝扮演的角色,可并不是太光荣。尽管这本本纪上,已经尽可能的为太祖粉饰了,但黄琼依旧看出来一些端倪。这位太祖皇帝,在陈州之战时的一些做法,可谓是相当的不地道。

暗中掣肘不说,甚至在一些时候还背后拆台。陈州军中的粮饷供应时断时续,在河东之尚让所部粮食堆积如山的情况之下,陈州前线却时不时的闹粮荒。甚至大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每日只能喝粥度日。

在陈州战场鏖战正炙之际,率三万骑兵、十一万步军出潼关的孟楷所部。虽说近在咫尺,却始终不发一兵一卒支援。所作所为不像是来支援的,倒是更像来督战的。其扬言陈州军中,未奉圣旨者出现在潼关者,无论官职大小一律格杀勿论,更是证实了这一点。

而此时太子也在陈州军中督师,没有太祖皇帝的命令,这位太祖皇帝的军中第一心腹,是无论如何也不敢这么做的。如果不是当时担任监军的太子全力支持,并居中协调到处调集粮饷支援,那场关键之战也许就以齐军大败告终。

这样的一员能征惯战的将领,甚至可以说上马能够治军,下马足以理民的全才型将领,在面对太祖皇帝这样的一个怀疑一切,甚至可以说相当不地道的老板,居然没有造反自立为王?这在乱象已经四起的前唐末期,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最关键的是在陈州之战前,将临时收拢的残兵败将,短时间之间重新**成一支虎狼之师,单凭太子的粮饷支援那是根本不够的。没有同州之战在军中积累的声望,没有一整套的治军才能,那里能够能够以少胜多?能守住潼关不丢就不错了。

说句不好听的话,当时那位桂林郡王要是带着收拢起来,已经重新整顿起来的军马,利用前唐在关东主力大部汇集在河南的机会,让开陈州至洛阳一线。率部不顾山东之敌,直插两淮进而席卷江南。

以其擅长指挥迂回作战和骑兵快速突击的特点,要说打下整个天下那也许是夸张点。但割据一方,甚至是划江而治还是没问题的。要知道,他手中之前收拢的残兵败将,太祖嫡系几乎没有。甚至河南之战连吃败仗,对太祖皇帝失望的都大有人在。

他要是真的铁了心让开陈州一线,估计不会有人会给他掣肘。即便是当时太子在军中督战又能如何?别说太子在军中不过一千护卫,就算再多又如何是五万大军的对手?他要是铁了心反水,当时还真没有人能拦住他。

如果他当时真的让开正面战场,他身后太祖派出督战的孟楷会首当其冲。而以这位空有一身蛮力,在战场上只会死打硬拼。而且私心极重,对不是自己嫡系部下动辄克扣粮草,甚至用排除异己的左军使,在关中战场连战连败的表现。

估计他那十余万大齐在关中最后精锐,葬送在他手中的可能性很大。而一旦作为太祖皇帝最后本钱的这个十余万大军被击溃,潼关肯定守不住。潼关守不住,恐怕那位太祖皇帝,又要重抄旧业沦为流寇了。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末日小蘑菇

末日小蘑菇

从前有座山
我懵懵懂懂在末日中醒来,半路捡了个天生异能的萌萌哒,我偶然进化出异能-种蘑菇,牛肝菌、汲水菇、肉息蘑菇,它们带给我食物、水、还有在末日中生存的资本,御姐女王、变异死敌、丧尸变异兽各种来袭,我只想找回失去的记忆,种小蘑菇,保护萌萌哒!
军史 连载 36万字
美食速递大厨神

美食速递大厨神

千江孤帆
美食速递员,成为第九代厨神传承人,大厨神,大目标!小目标?1000位客人认可!可是,这个世界,怎么会有这么多神神叨叨的……人?哦,不,异常……生物!我的个天咧,天..
军史 连载 27万字
次元魔门

次元魔门

天地魔瞳
仙道无情,神道无私,妖道无悔,魔道无双,鬼道无穷,,,果然,还是要在二次元里才能找到真爱!!
军史 连载 11万字
奶奶重返十八岁

奶奶重返十八岁

控尽天下
一杆梨花震四方!!!奶奶重返十八岁,打遍天下无敌手。作为一条咸鱼,除了给奶奶加油助威外,好像也没什么可做的,可现实总是那么残酷。杨毅力:其实我只想安安稳稳过..
军史 连载 3万字
宋元一统志

宋元一统志

修月手
宋室腐朽,大厦将倾,多少风流人物,壮丽词章,将被雨打风吹去;蒙元雄强,英雄辈出,却只识弯弓骑射,生杀予夺,暴殄华夏文明精髓。穿越者携现代文明之光,来到大宋藩属小国。他这双蝴蝶的翅膀,是匡扶大宋,阻挡历史的车轮?还是顺应潮流,助力蒙元,润泽万物?亦或是另起炉灶,激荡风云,席卷宇内,平定八荒?
军史 连载 129万字
重生宠爱日常

重生宠爱日常

婔姿珏然
曲璎一睁一闭眼间,发现时间倒流了十三年...呵,她只好对黑化的堂弟暗里撇嘴:抱歉,她不养了。这一世,她只想为自己而活。她要好好读书,天天向上;她要尝尝恋爱,不当剩..
军史 连载 8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