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北宋(四十六) (第1/3页)
洛娜215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的这一问题让玉天宝沉默了一下。
被反复, 又是不同的人问了两次,玉天宝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似是有些不解,但更多的却是烦躁,更有几分犹疑这其中是否存在什么陷阱。
但是此时此刻,他还是选择回答了, 他说“我没有找过你,因为我知道你一定死了。”
于是夏安然笑了, 在微笑的同时, 他也感觉到了心中一股苦涩,这种苦涩的感觉并不属于他,应该属于这个身体原身。
在他的心里,已经将这一切串联了起来
玉天宝和平南王世子二人不知为何相识, 平南王世子想要制止他父亲利用他相貌的阴谋, 于是天真的认为自己只要离开了就能结束一切。
而玉天宝当时离家出走,一来为了逃命,二来想来也是为了建立自己的势力, 二人一拍即合, 平南王世子将自己的生长经历分享给了玉天宝。
他们可能有着什么样的约定, 玉天宝反过来也将自己的身份和玉佩交给了平南王世子,于是平南王世子成为了玉天宝,玉天宝成为了平南王世子。
这样的变化应该是悄无声息的, 并不为人所知的, 世子可能在易容之后离开了南边, 一路向北走,他可能是为了来找他的亲生父亲,也有可能是有别的原因。
总之他来了北方。
玉天宝则顶替了他的身份留在了南边,从玉天宝的话说来,他们交换身份有了足足一年半,而夏安然到了这个身体不过一年,当中的半年发生了什么,已经没有人能够知晓。
但是从玉天宝如此笃定的态度来看,他应该在和平南王世子分手之前便已经对他动了手脚,若非剧毒,可能也是蛊类之类的……
根据夏安然的猜测,当是慢性毒药。
所以玉天宝才能够确定平南王世子必死无疑。
平南王世子的确是死了。
在他进入这个身体的时候,身体本身并没有记忆,没有外伤。
若是毒杀,这一点和他对平南王世子的死因的猜测吻合,这种毒药可能是一种神经毒素,这才使得平南王世子在生命的最后变成了一个傻子。
但可能因为他长得好看,或者是遇到了好心人,这才使得在他进入这个身体的时候,身体本身除了极其的虚弱和饥饿之外,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后遗症亦是十分轻微。
若如玉天宝所说并无人发现他的身份,那么这样的他应该也不会有人来寻找。
偏偏有人向江湖发布了寻找他的命令,而司空摘星恰恰接下了这一道命令,乃至于最后司空摘星顺着这一切反查回平南王府,从而致使这一场阴谋的暴露。
这道命令是平南王府的人,在玉天宝不知情的情况下下达的。
夏安然相信与玉天宝没有必要在这方面欺骗于他,因为这毫无意义,所以唯一有可能寻找他的人,就应当是平南王。
玉天宝说的不对,并不是没有人发现世子被替换了身份的。
他的养父发现了,他的养父一方面稳住玉天宝,一面继续着他的计划,同时他也派人去找了真正的平南王世子。
事已至今,夏安然并不想去过多的猜测平南王当时究竟在想些什么?
可能是野心和父爱之间的游弋,也有可能是别的。
他也不想去揣测为什么平南王没有在此次事件最重要时刻出现在京城,究竟是为了不打草惊蛇,还是并不想看到这一切的发生。
现在去判断这一切都没有了意义,因为当玉天宝踏进皇宫的这一刻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最后的结局。
平南王的陨落,平南王府的倾覆,都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而现在,因为夏安然的出现,和玉天宝方才的言论都已经证明他在这一事件当中并不无辜,无论他是哪里的人,都应当知道冒充皇室身份,暗杀世子,最后穿上黄袍意味着什么。
按照大宋的律例,毫无疑问,诛。
赵祯不想再听下去了,他从这只言片语中就猜出了小堂弟过去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他也判定了小堂弟如他所料一般在这一整个事件当中都是无辜的受害者,这已经足够了,他知道这一切足够了。
旁听的人知道这一切也已经足够了,若非是为了在以后,小堂弟能够以正当光明的身份出现,他都没有必要浪费这十数分钟再让玉天宝继续说下去,他抬起了手。
室内的禁军随着他这个动作抬起了手中刀锋,玉天宝将这一切看在眼里,他忽然看向了夏安然,他问道,“你刚刚问我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有人找了你,对吗?”
夏安然显然没有料到他居然如此敏感,但是在此时,他并没有必要骗他。
于是他点了点头。他
的这个动作成为了压倒玉天宝的最后一根稻草,他骤然站起,垂手而立,双目死死瞪着还坐在地上的夏安然,攻击的姿态极重,但是就在周边人举刀相向时,他又整个人都放弃了挣扎。
没意思。
玉天宝他的表情有些放空,旁人无法从他的表情中猜出他在想什么,但是他周身弥散开来的疲惫感却清晰可见。
没意思透了。
夏安然点头的动作告诉他,他一直以来自豪的伪装都是一个笑话。
他没有能够瞒过平南王,平南王认出他不是他的儿子。
甚至于平南王冒着计划失败的危险,背着他去找他的儿子。
真正的平安王世子过得很好,他入了京城,得到了皇帝的信任,在这一次事件之后,他可能因为大义灭亲得到封赏。
如今已经没有可能翻牌了,因为皇帝的禁军已经集结,最后机关算尽,却什么都得不到。
就如他之前所说的一样,他以为傻乎乎的平南王世子,其实是一个一等一的聪明人。
他甚至怀疑自己被这位世子玩弄于鼓掌之中。
但是这些都不重要了。
因为他发现到了最后只有他还是孤家寡人。
他放弃挣扎,却不能让赵祯有一丝一毫的心软。
玉天宝所行已经大大踩上了他的底线,无论是他对于皇权的无视,将他人玩弄于股掌的轻浮态度,甚至是直至临头还无心忏悔,充满阴暗挑唆的态度,都让赵祯无法再忍耐。
他抬起了手,夏安然背对他,自然看不到这位年轻的帝王面上的表情是如何。
这是一张,夏安然从来不曾见过的脸,也是赵祯不想要暴露在他面前的面容。
但就在禁军们即将攻击之时,屋内忽然凭空浮起了一阵雾气。
这应当是不可能的事情,如今正值夏末秋初之时,日夜温差并没有到达可以产生雾气的程度,此处又是室内,但是这股雾气它真的存在了。
陆小凤忽然想到了什么,他猛然踏前,只来得及喊上一句“护驾 !”
就在同时,他伸手以自己的身体相护,将帝王向后推去.
只可惜他喊晚了,就在他出声的同时,屋内的数十位禁军手中的刀刃尽数被折断,留在禁卫军手上的只剩下刀柄部分。
只一击,他便轻而易举得削去了室内禁军精锐们的战斗力。
同时,一抹鬼魅般的身影出现在被禁军护卫在身后的帝王和玉天宝之间。
此人就站在夏安然的面前,虽然靠得非常近,但是以夏安然的视力依然看不见此人的面容,他的身高体态均不可见,因为这个人完完全全就像被包裹在了一个迷雾圈子里面,纹丝不露。
在场人中,恐怕除了玉天宝之外,只有夏安然才能确认此人的身份了。
西方罗刹教教主——玉罗刹。
陆小凤传奇之中唯一的BUG级别人物,至始至终,他都不曾真正意义上的露面,也是这整个故事中唯一利用了陆小凤的存在。
玉罗刹骤然间在此现身,他所为何已经十分明显,夏安然默默看了一眼原本低垂着头的玉天宝,见他果然已经高高抬起的头颅,双眼迷离的看着面前的男人。
夏安然默默地抿了抿嘴,他想根据这一位突如其来现身于此,他的表现看来,他对于玉天宝也没有玉天宝所说的那般残酷无情,否则他大可以将玉天宝的性命献祭于此,以此来得到西方魔教大举东进的借口。
古人做事最怕师出无名,同理,一旦有了名义,他们便什么牺牲都无所谓了。
还有什么能比教主的儿子死在了大宋皇帝手下更大的名义呢,有了这个借口,玉罗刹甚至可以和如今还没有继承王位的李元昊联合,给西方魔将奠定政治基础,当然至于这两人愿不愿意联合,不再夏安然的考虑范围以内。
“大宋的皇帝陛下。”因众人神经紧绷而导致的一片寂静之中,玉罗刹先开了口,“我为我的儿子所做下的愚蠢行为,向您道歉。”
他低头了!
知晓玉罗刹江湖地位的陆小凤瞪大眼。
根据玉罗刹方才无声无息潜入的情景来判断,如果玉罗刹偷袭出手完全有可能将玉天宝在众人毫无准备的状况下劫走,但是他此时此刻却向着赵祯低了头。
这其中的意味众人皆都了解。
西方罗刹教不欲同大宋皇室为敌。
这便是玉罗刹的表态,他如今的态度甚至是也做好了向大宋皇室赔罪的准备。
原本玉天宝的行为可以被视作个人行为,当然赵祯也可以此为由向党项发出檄文,但总归,这是国家大事,大宋和玉天宝的家人不做直接联系。
但是玉罗刹的举动,却是明确表示他想要保下玉天宝,且以自己家族的势力,为玉天宝赔罪。
夏安然能够读懂的意思,自然不必提赵祯以及堂内的其余聪明人了,原先剑拔弩张的气氛几乎在一瞬间,变得祥和了起来。
玉罗刹没有在乎堂内众人的反应,他的目光直直盯着赵祯,不曾多看他人一眼。
即便是守在赵祯面前的陆小凤也能发觉这人知至知终不曾将他放在眼里。
陆小凤的颈项间滴下了一滴冷汗。
显然在他的态度看来,他认为这个是内唯一有资格与他平等对话的只有这个年轻的大宋皇帝。
夏安然却在此时出声“君何以藏头露尾,既为致歉,为何不敢堂堂正正与陛下说话?”
他此话一出,引来了室内众人的注目,夏安然出言在众人意料之外。
但是此时他必须开口。
玉罗刹的身份不过是大宋属国的一个民间势力,他是没有资格直接同赵祯对话的。
这便是电视剧里头常常出现主角和帝王对话时候会有人插言的缘故,会有此举不是因为这位臣子当真如此愚蠢,恰恰相反,这才是聪明人。
他是为了给帝王递一个“亲民”的梯子,也是为了化解帝王被平民问询的尴尬。
夏安然如今就是一个梯子。
他会当这个梯子还是因为这房间内也唯有他的身份可以当。
原本赵祯都要接口了,但出乎众人意料的事,玉罗刹沉默了片刻后,再次选择了妥协。
他将萦绕于周身的雾气散开,露出了自己的真实面貌。
玉罗刹真实模样是一个不惑之年的年轻男子,但是大家都知道,对于习武之人,最不能以外貌判断他们的年龄,而且他又有一个那么大的儿子,说明他的真实年龄定不下于天命之年。
此人五官深邃,是典型的西域长相,但若最让人引人注目的便是他那一头的白发。
他的头发不是中原人盘起,反而毫不束冠,任由其披散。
在如今可以说全世界都在跟着大宋学的时代,这样披头散发之举可以称之为特立独行了。
玉罗刹发尾有些微卷,看着便让以长、直为美的大宋诸人觉得有些怪异,汴京城是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他作为大宋中枢存在,基本所有的外邦人都必须要来汴京城点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