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四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皇后朝他伸出了手,太子乖乖靠了过去,皇后在他手背上拍了拍,“我的哥儿,等你为了人父就知道了,天底下没有不爱惜自己孩子的父母,我是这样,你父亲也是这样。”
提起父亲,太子心里拧成了麻花,他要是疼爱儿子,何至于铁了心的和他争?平日里千般好,万般好,到了这关头还不是只顾着自己!
皇后知道他的心思,他们爷俩落进同一个陷阱里犹不自觉,还龇着牙对咬,锦书那小蹄子八成暗里高兴得了不得。唉,这又是个坏疽不能碰,要顾全皇帝和太子的父子情,也得顾全天家的脸面,揭开疮疤容易,要愈合只怕得费大周章,姑且只有闷在肚子里。
这只是一方面,再者说,她也着实害怕。皇帝端着架子极力的要保住尊严,大家装聋作哑的尚且天下太平,可要是这层窗户纸给捅破了,皇帝横下一条心豁出去要翻锦书的牌子,到时候怎么办?谁又能阻止得了?
皇后不能单刀直入的和太子就这件事来讲道理,只好娓娓道:“你什么都能怀疑,唯独不能怀疑你皇父疼你的心,你们兄弟之中,他在你身上用的心力最多。你打小身子骨就弱,六岁那年差点就不好了,那时候你皇父才御极,那样多的家国大事等着他去料理,可他下了朝就进寿药房给你研药炼丹,奏章来不及批阅,夜里只睡两个时辰,靠喝酽茶提神处理政务,十天里瘦得脸都尖了,还要隔一个时辰来给你诊一次脉。你那时病得昏昏沉沉,肯定是记不得了,我却是知道的。”皇后看着他,捋了捋他的鬓角,“我那时没了主意,是他一个人扛下来的。他没日没夜的守着你,他是个有担当的人,当时他不过二十岁罢了。”
太子的鼻子隐隐发酸,他当然记得皇父的好,他一门心思地栽培他,处理诸事都把他带在身边。父子俩在布库场上换了衣裳交手,皇帝那样严谨的人,常说为父不严,则子难成大事。论理该毫不留情才对,可很多时候还是拘着的,怕伤着他,不作角力,只作陪练。两个人摔斗得大汗滂沱,仰天躺在毡子上喘气,父子间朋友样的平等亲密,这些记忆他都像宝贝似的珍藏着,可如今怎么就成了这样?皇父一向以社稷为重,从来都不贪恋女色,为什么眼下要处心积虑的和他抢锦书呢?
“母亲怎么说起这些个了?”太子勉强笑了笑,“眼看着要传膳了,儿子今儿陪您一道用吧!”
皇后极高兴,点头道:“咱们母子很久没有同桌吃饭了。”遂吩咐边上宫女道,“传旨给寿膳房,今儿排膳在景仁宫里,叫他们不必大铺张,挑太子喜欢的上十来样就成了。”
太子在炕桌边盘腿坐着,日光照在那张年轻俊秀的脸上,皇后一打量,才发现他唇上生出了柔软细密的绒毛,心里登时既感慨又欢喜。儿子长成人了,怪道和母亲日渐疏远,真到了该婚配的年纪了,可越是疼爱他,越不能由着他的性子来。皇后用力攥紧了拳头,那个锦书绝对不行,她会拖垮了自己千辛万苦带大的儿子,她命里带煞,是个狐媚子,扫把星!她亡了国、亡了家,把晦气带到太子身上怎么好!擎等着下回吧,一有时机就远远把她打发出去,叫她再不能祸害皇帝和太子。
日影缓缓移过来,母子俩静坐着也不说话,难得有这样安享天伦的时候,皇后命人回去取东西,自己慢吞吞的拨香炉里燃尽的塔子,太子捧着一本《齐民要术》认真地读,这满世界的春光,更是叫皇后心满意足了。
不多时外头有人喊太子,皇后推开槛窗看,只见冯禄那兔崽子嬉皮笑脸的提溜个竹编鸟笼子站在廊子下,就蹙眉问:“干什么?”
冯禄看见皇后吓了一跳,忙搁下了鸟儿跪地磕头,“奴才不知道皇后娘娘在呢,奴才给皇后主子请安啦。”
太子探出头去,“你鸡猫子鬼叫什么?叫人掐了嗓子啦?”往他右手边一瞧,问,“那是个什么鸟?”
冯禄笑道:“太子爷吩咐叫奴才办的事儿倒忘了,甭管怎么,横竖是个好鸟。”说着进殿里打千儿,托高了鸟笼道,“您瞧瞧,这是只北鸟,学名叫胡伯劳。太子爷上回打赌赢了信公爷,让奴才上他府里把他的命根子淘腾来,奴才想信公爷的三房姨太太您肯定不感兴趣,还是这胡伯劳好,干净,唱得也好,就给讨回来了,临走还让信公爷心疼得直掉金豆子呢!”
太子笑起来,蹦下炕围着鸟笼子转圈儿。那鸟灰头灰翅,是个叫音的三色儿胡伯劳,太子问:“不是说是个苹果青吗?怎么又换成了三色儿?”
冯禄嘿嘿笑着说:“信公爷家的苹果青被敏郡王借去交尾儿去了,我怕苹果青到了敏郡王府上的百灵堆子里脏了口,回来叫岔了声儿,干脆就单请了三色儿回来。”
皇后在边上听得一头雾水,她对养鸟不在行,也不喜欢那些所谓的大爷爱干的破事儿,就对冯禄道:“猴崽子,你别撺掇你们爷学那些不上台面的东西,要让我知道了,仔细你的皮!”
冯禄缩了缩脖子,赔笑道:“奴才怎么敢呢!奴才是心疼咱们爷,叫太子爷好有点乐子。宗亲里的小爷们和太子爷同岁的,这会儿都在上虞处拿弹弓打鸦虎子呢,哪像咱能太子爷,肩上担子沉,整宿整宿地看折子,要是养个鸟,乏了也好解解闷儿。”
皇后一想也是,太子素日里有课业,有政务,下半晌还要听进讲,是怪难为他的,他要有喜欢的玩意儿也就不追究,由得他去了。
太子是面面俱到的性子,鸟来了,有了笼子鸟架,又张罗盖布笼罩、食罐水罐。吩咐冯禄:“这鸟吃软食,你打发人备上好的桃花雪洞罐来,一对一堂,花样要相同,回头拿来我瞧了再往里安置。”冯禄答应一声,麻利儿就去办了。
这时候派到坤宁宫的宫女取了东西来复命,手里捧着个捏丝戗金五彩匣子,哈着腰往皇后面前一敬献,又低眉顺眼的退到屏风前侍立着了。
皇后把匣子递给太子,太子抻了盖子看,原来正是那只富贵玉堂春。他心里欢喜,对皇后躬身道:“谢谢母亲把它赏还给儿子,儿子正想使了人往内务府问去呢!”
皇后道:“我知道你必定记挂着,来回派人寻摸忒麻烦,倒不如我给你送来,还省些事。”
太子谢了恩,心里想着得了机会再给锦书送过去,面上只不敢叫皇后看出异状来,没想到皇后掭了掭衣角,脸色带着八分和气,对太子说:“既然镯子是你赏她的,回头还让人给她送去,没的叫人说咱们爷们儿小气,赏出去的东西还讨回来。”
太子颇感意外,狐疑地瞧了皇后一眼,低头应了个“嗻”。
皇后动了动身子,他赶忙上前搀扶,皇后迈下踏脚往那鸟笼跟前去,左右细打量了,对门口候着的掌事太监说:“挂起来吧!北鸟不是爱叫唤吗?让它晒着太阳亮开嗓子叫。咱们与其低着头瞧,不如仰着脖子听,是不是埋汰货,一耳朵就听出来了。”
门上的平安和小路子给锦书打千儿,“哟,咱们锦姑姑回来了!”
锦书浅浅一笑,“嗳,回来了。”
小路子眯缝着小眼睛一通扫视,“才歇了两三天,都好利索了?要我说该多躺两天才好。”
锦书提了袍子跨过门槛,边走边道:“我闲不住,躺多了连骨头都散了,还是早点儿上差的好。”
这时已是巳时末,交午时的时候,太皇太后早用过了膳。按着宫廷的规矩,午时是必须午睡的,这叫得天地阴阳正气,是保证长寿健康、精神畅旺的头一条。各宫主子、小主,个个都要照祖宗家法办,晚上不许贪玩熬夜不睡觉,更不许早晨睡懒觉赖床,宫里几万的人口都要严格遵守,老祖宗是表率,上行下效,她尤其注意这一点。
锦书赶在太皇太后上床午睡前进暖阁里,平常请安不需要行稽首礼,只有几日不见或是大病初愈见驾才要行大礼。太皇太后正坐在梳妆台前,让梳头太监卸了头上的钿子和燕尾准备歇觉,从镜子里看见她进来,远远跪下趴着磕头,声音金石一般的清脆,“老祖宗,奴才回来了,给老祖宗见礼?”
太皇太后撂下手里的通草转过身来,和蔼道:“行了,别跪着,委屈了屁股又要委屈膝盖,那怎么好!”
殿里人听太皇太后说得诙谐,都噗的一声笑出来。大梅离她最近,忙弯腰扶她,凑趣儿道:“老祖宗都叫起来了,快谢恩吧,回头叫咱们看看屁股伤得怎么样了。”
大家在慈宁宫里说话,只要无伤大雅,都敞开了随便说,也没个忌讳。梳头刘虽不是外人,可就算净了身也是个男的,当着男人的面屁股长屁股短的,多让人尴尬别扭啊!锦书窘迫得红了脸。
太皇太后笑吟吟道:“好丫头,别搭理她,咱们不叫她们看,只给我一个人瞧。”
锦书知道她开玩笑,再扭捏就是不识抬举了,这不过是顺嘴逗闷子的话,她哪里会真看!屁股上又没有乾坤,谁稀罕瞧!瞧了还要长针眼,多不值啊!锦书应道:“老祖宗要瞧,做奴才的没有不遵命的,只是难为它,竟还有这样的福分呢!”
入画掩着嘴笑得欢快,“果然脸盘儿大,老祖宗都抬举着。”
锦书跺脚嗔起来,满脸的娇憨之态,倚着太皇太后道:“老祖宗,您瞧她!我不依!”
太皇太后实在喜欢她贴心儿的样子,要是养不熟似的远着,她还真是不待见,如今她这个模样儿,一点儿也不生分,真像透了敦敬皇贵妃在世时的做派,叫她从哪里厌恶起来呢!她伸手摸了摸她长长的大辫子,安抚道:“那些个蹄子愈发纵得没边了,这还了得!过会子叫她们给你敬茶赔罪。”
锦书含笑应了,太皇太后又问:“可大安了吗?”
锦书道:“老祖宗放心,奴才结实着呢,挨两下子隔天就能好。”
太皇太后心里说不出的滋味来,可怜见儿的,金枝玉叶的身子,却有比黄连还苦的命。明治皇帝儿子多,只得了这么一个女儿,江山在手时疼得什么似的,要星星不敢给月亮。如今呢?堂堂的帝姬沦落到做侍女,挨板子,主子还给小鞋穿,这孩子怎么不让人心疼?换了是自己的孙女儿,不得叫她痛断肝肠么!
太皇太后点了点头,“好孩子,这趟受了莫大的委屈,我心里都知道,你在我身边待着,往后自然补偿你。”
锦书眼里含着泪,连忙低头道:“奴才能侍候老祖宗,就是天大的造化了。老祖宗是大佛,奴才就是个小沙弥,天天的在您脚底下,跟着念念经,学学佛道,我也能修出半个仙身来呢!奴才谢老祖宗都来不及,什么委屈不委屈的!就是把奴才磨成了粉,也不足以报答老祖宗的大恩大德。”
太皇太后听了这好大一通,越发的撞到心坎上来,对塔嬷嬷道:“你瞧这小嘴儿体人意儿的,往我腔子里头倒蜜呢!”又对锦书道:“着两天你先别值夜,等伤养透了再当差不迟。你去崔总管那里回明了,就说是我说的,眼下只管敬烟上的事儿,旁的打发别人做去吧。”锦书抿嘴笑着福了福,“是。谢老祖宗体恤。时辰也到了,奴才伺候老祖宗歇着。”
说着扶太皇太后起身往拔步床前去,半跪下替她脱下鞋子,一眼看见她脚上还穿着她绣的袜子,便道:“如今天热起来了,奴才再拿白绫缎给您绣几双,要庄重又喜兴儿的,老祖宗喜欢什么样的花式?”
太皇太后被她看见了袜子有点不好意思,脸上装出平常的神色来,只道:“今儿好玩才拿出来穿上的,别费那功夫了,脚上的玩意儿何必较真。”
锦书给她掖好了被子,边摘幔子上的银帐钩边说:“再过几天就是花朝节了,花中以牡丹为贵,奴才绣丰台出的‘梨花雪’吧,应景儿,给老祖宗添个彩头。”
太皇太后瓮声瓮气的嗯了一声,想来心里是愿意的,不过放不下面子答应罢了。锦书淡淡一笑,轻手轻脚退到寝宫垂花门外。
太皇太后歇午觉不要人在跟前伺候,大丫头们都回值房里去了,她招了个二等宫女在外头掐点儿,低声问:“回头叫人你知道怎么办吗?老祖宗房里一有响动就传我们,一短一长的击节,记住了?”
那宫女肃了肃道:“姑姑只管去歇着吧,我省得。”
锦书这才放了心,转身沿着廊子朝配殿里去,走了两步又驻足看,偏殿耳房前的一排爬藤月季长出了新叶子,在花架子上缠缠绵绵的伸展覆盖,那叶子是极嫩的,太阳低下一照就折出清晰的脉络来。
看了一会儿还惦记着回值房,转身朝配殿里去,一打膛帘子看见入画和绿芜她们正在准备花朝节要用的东西,桌上堆满了剪好的五色彩笺,大梅忙着在顶上钻小孔,又取红绳穿上,等过节那天好挂在花树上,这是民间的做法,叫赏红。
锦书靠前挨在大梅边上坐下,大梅转过脸来,笑道:“哟,大脸子卸差了?”
锦书攮了她一下,“别说了,我怪臊的!叫你们受累替我,我过意不去呢!”
入画说:“得了,一家人还说两家话?你踏踏实实的吧,谁计较这些个。”说着把手里的土剪子递给绿芜,“好姐姐,咱俩换换。这老家伙什太沉,绞起来费劲极了!”
绿芜把西洋小银剪和她换了,嘀咕道:“就你金贵!老家里不是都用这个吗?你仔细懒出病来!”
入画咭咭地笑,“以前眼皮子浅,就盯着脚下三分地儿了,如今不是在宫里时候长,不一样了嘛!”说完长叹一声,“往后放出去了,咱们也算是有脸的,见过大市面。”
锦书翻出块绫子绷上花绷,拿炭条在底子上描花样,大梅问:“绣袜子?给谁绣的?”
“你说给谁?”锦书颊上抿出两个梨窝来,“横竖不是给我自己。”
不是自己的,肯定是太皇太后的呗,别人也不敢劳动掌事姑姑不是!可大梅偏往歪了说:“太子爷也穿牡丹花的袜子?这么大个小伙子也爱花儿粉儿的?”
锦书啐道:“给你装个嚼子才好,不着调!”
屋里的人都捂着嘴笑,锦书戚戚道:“我真是对不住苓子,她出去了,我和她也说不上话,这辈子十成是见不着了,我心里那么愧疚,真怕她记恨我。”
大家都沉寂下来,见她眼泪汪汪的,大梅说:“不会的,苓子什么人你不知道啊,再说她是虚惊一场,不是全须全尾的家去了吗!倒是你,挨了这两板子,差点把小命葬送喽……听说那东西是太子爷送你的?”
锦书点了点头,“我没想到会惹出这样的祸事来,知道的说我没算计,不知道的要说我拿太子爷的赏臭显摆呢!宫里人多嘴杂,背后指定要编排的,我怎么有脸走动啊!”
绿芜安慰道:“你别拿他们当回事就成了,这有什么。嚼舌头的都是眼热你的,这事换在别人身上可不是够得瑟的!”
入画有慈宁宫最典型的脾气,说话和大梅子一样直截了当,她手里码着彩笺,嘴上还附议,“可不!太子是其次,说得最热闹的是万岁爷那头。咱们万岁爷是什么人啊?可不像那些个好色皇帝!他对宫女都远着,连正眼都不带瞧的。我听乾清宫当差的小姐妹说,不管是茶水上的还是司衾的,向来是肉皮儿都不让碰一下,有贴身的差使一概是太监服侍,规矩成那样世间难找,可对你就不同。”
锦书心跳漏了两拍,面红耳赤地说:“我有什么不一样的,你别瞎说!”
入画吊高了嗓门,“我瞎说?瞎说是‘这个’!”
大家看她比了个王八的手势出来都哄笑,“这蹄子疯了,哪里学来的痞气儿。告诉老祖宗去,叫她到园子里顶砖。”
“说正经的,破五那天万岁爷带你出去了?”入画小声地问。
锦书被吓得脸色煞白,“你打哪儿听来的?”暗里思忖,皇帝不是不叫往外说的吗,谁走漏了风声?神武门上的护军?还是顺贞门上的太监?她瘟头瘟脑地傻瞪着桌上的笸箩,半天又补了一句,“老祖宗知道了吗?”
众人看她神情恍惚,便互换了个眼色。大梅道:“这事儿你得谢谢春荣,话到她这儿就打住了,崔总管也吩咐不叫往老祖宗耳朵里传,至于那些来请安的主子和小主们,往没往老祖宗跟前递话就不知道了,这几天都是春荣在里头伺候的。”
锦书哦了声,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该怎么就怎么吧!皮肉之苦也受过了,王保再让掌刑的多来两下子,气儿续不上,也就过去了。她倒用不着担心会活受罪,下回再犯在皇后手里,她肯定得下死手一气儿弄死她,不会叫她吊着口气等着谁来救了。
“我有桩事想不明白。”大梅一本正经道,“万岁爷出宫用的车我见过,单乘单
座儿,你们俩怎么挤下去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屋里每个人都巴巴地看着她,锦书闹了个大红脸,打着愣地讷讷,“说什么呢!”
入画啧啧道:“说说呗,是万岁爷搂着你坐的?还是坐万岁爷腿上?”
几个人暧昧的眯起了眼,拿皇帝当话题那可是藐视圣躬的重罪,不过既然没外人在,打听打听也没什么。实在是,这事儿多叫人稀罕哪!皇帝弱冠御极,在宫里简直就是天一样的存在,他又是个深藏不露的脾气,似乎没什么个人情绪。在太皇太后面前是孝子慈孙,在妃嫔们面前是不偏不倚的丈夫,在宫女太监面前是高高在上的主子,要说他对着个女人笑,把谁捧在膝头上坐,那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恐怕连皇后都没得过这殊荣吧!女孩儿们凑在一起就爱聊这个,不把真相挖出来,就像对不起自己似的。
锦书只愁不能挖个地洞钻下去,结结巴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
绿芜道:“别逗她了,瞧把人臊的!”
入画说:“咱们得不着圣眷,连过过耳朵瘾也不让?”说着又缠上来逼问,“再不说,可别怪咱们严刑拷打啊!”
锦书避无可避,只得支支吾吾道:“那车里头宽绰,两个人也能坐。”
众人很败兴,看着都有点蔫,唯独大梅说:“肩挨着肩,也够可以的了!咱们万岁爷膀子宽,你靠着,是不是特踏实?”
锦书怔怔道:“我多早晚靠来着?人家是主子爷,借我个胆子我也不敢啊!再说我是跟着伺候,又不是跟着遛弯……”
入画嗤之以鼻,“怎么不让我跟着伺候啊?你别矫情啦!得了便宜还卖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