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铭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徐晃和张辽的到来把王旭乐得不行,徐晃自不必说,张辽更是让他振奋到难以自制。
这可是位绝代猛人。
历史上的张辽效力曹操,身经百战,四十六岁时携手副将李典和乐进发动名震千古的合肥战役。
尤其是逍遥津之战,张辽趁着东吴十万大军调度失衡的间隙,率领八百死士直冲孙权主营,遇神杀神,遇鬼杀鬼。
江东各部猝不及防,没料到他敢突袭,饶是猛将云集,仍旧被张辽砍倒中军大旗。
孙权狼狈奔逃,困守高坡,东吴猛将陈武阵亡,徐盛、宋谦等将重伤败退,连兵器都掉落战场。
东吴各部将校慌忙赶来救援,张辽见无法斩掉孙权,急率死士冲破重围,发现后部死士还身陷阵中,他毅然回身营救,最终率领残存人马共同杀出血路,安稳回城。
合肥战役最后以张辽胜利告终。
此役他以少胜多,先后两度把枭雄孙权逼得狼狈奔逃,自此成为东吴的心腹大患,东吴的百姓看到幼儿啼哭,便说“张辽来了”,幼儿立时受到惊吓,不敢出声,创下“张辽止啼”的典故。
很多年后,他的名声还传至海外,留下“辽来来”的俗语。
唐宋时期的朝廷设立武庙,供奉历朝历代的华夏名将,人选由当时的名臣良将评定,而张辽赫然与皇甫嵩、周瑜、诸葛亮等人并列。
这武庙总计供奉不过七十余将帅,由于不含君王,整个汉末三国入选者不过八九人。
至于与他们共同接受供奉的人……太公姜子牙、兵圣孙武、亚圣吴起、次圣孙膑、杀神白起、名相张良、兵仙韩信……
一人胜过十万雄兵……基本就是形容张辽这种猛人。
这让王旭不笑都不行,真的顶不住。
彼此闲谈的时候,他从徐晃口中了解到此事的前因后果,内心颇受震动。
当年他被抓去洛阳,徐晃就与高顺暗中商议,许下承诺,说要先回家娶妻、完成父母之命,等他需要的时候再出山追随。
如今王旭兴起义兵、广招豪杰,急需助力,高顺坚信徐晃会来,因而直到最后也拖延三天。
徐晃没有辜负当年情谊,尽管最后才赶来,却是事出有因。
他当年回家娶了云姬,生下儿女,完成父母之命,仍旧没有忘记曾经的情谊和诺言,坚信王旭必定会再次崛起,便趁着在家乡做县吏的机会广交豪杰,希望物色到出类拔萃的人才。
他交了不少朋友,但都不适合,直到某次去雁门郡公干,结识了同样身为县吏的青年俊杰张辽。
张辽那时尚且不满二十岁,已是文武双全、略有薄名。
两人惺惺相惜,结为知交好友,徐晃也竭力说服张辽,让他等待合适时机追随王旭建功立业。
张辽早就听说过王旭的才德名望,外加有好友劝说作保,便辞去官职,举家迁到徐晃老家,等待徐晃说的时机,为此还拒绝过已故并州刺史丁原的盛邀。
早前灵帝病死,董卓入京,天下大乱,两人渐感时机成熟,有心南下,等听闻诸侯起兵讨董,他们再无犹豫,立刻收拾细软,带着家人南迁投奔。
时下河东郡南部有白波贼肆虐,他们为保家人周全,只能往东走,绕道并州上党郡,随后为避开黑山群贼又辗转往南,绕过黑山,从河内郡东行,直到抵达冀州魏郡,他们才得以带家人渡过黄河,途经兖州、荆北,最终南下零陵。
哪想世事弄人,荆南遍布丘陵山脉,道路多变,地广人稀,他们人生地不熟,在泉陵北边岔路口走错路,莫名其妙就绕到泉陵西南方,抵达洮阳县境内。
里里外外,来来去去,真是耽搁好多时日。
今晨他们总算赶到泉陵南城外,尚且来不及高兴,便听百姓谈论王旭在北城门外点将出征。
他们慌忙吩咐家人去寻找客栈安顿,自身则拿着兵器快马追向城北。
这般拖家带口,辗转数千里南下,途中还要躲避盗贼,其中艰辛可想而知。
众将得知这些,无不升起敬意,好感大增,王旭更是非常感动,望着徐晃和张辽久久说不出话,想到他们的家人还没安置,便立刻派遣传令兵赶回泉陵,嘱咐郭嘉妥善安顿两人的家眷。
数日后。
荆南义兵顺利渡过长江来到荆北。
刘表担心王旭假借讨董的机会夺取荆北城池,又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阻拦义兵讨董,深思熟虑后,本来没有响应讨董号召的他竟然带领一万精兵同行。
王旭假作不知其中奥妙,安心与他共同北上。
公元190年正月初七,荆南与荆北的两支兵马成功抵达酸枣。
看到应约赶到的诸侯,王旭非常意外,没想除开他自己这个多出来的诸侯,竟然不多不少,正好十八路,比历史记载多五路,而且与演义描写的十八路略有不同。
第一镇,洮阳侯、征南将军,荆南大都督王旭。
第二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
第三镇,冀州牧韩馥。
第四镇,豫州刺史孔伷。
第五镇,兖州刺史刘岱。
第六镇,河内太守王匡。
第七镇,陈留太守张邈。
第八镇,东郡太守桥瑁。
第九镇,山阳太守袁遗。
第十镇,济北相鲍信。
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
第十二镇,徐州牧陶谦。
第十三镇,蓟侯、奋武将军、右北平太守公孙瓒。
第十四镇,上党太守张杨。
第十五镇,乌程侯、中郎将、吴郡太守孙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