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铭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刘逸深入了解汉中大案的相关信息之后,认为调查方向从最初就是错的,原因很简单,出人意料的简单。
左校令阴溥和右校令张慕负责修筑栈道,假设他们确实有心倾吞钱财物资,也不可能接受施工期间就出现大规模垮塌和死伤,毕竟三条栈道修好之后要查验核对,所以施工期间出问题必定是他们意料之外的事,惊慌失措的他们自然会设法补救,而案件被揭露的时日比较晚,此时去调查,他们已经做好补救,因而到汉中找证据很难。
调查方向有错误,当然越查越没问题,这本是很浅显的道理,但很多人都忽略了,只因事件大过恶劣,便令人潜意识地觉得若真是人为,那么这些人已经胆大包天,哪有什么不敢做,却忽略了人再如何胆大也没有自陷死地的道理。
负责调查的伊籍和刘涛等人陷入反被诬陷的怒火之中,一门心思在汉中挖证据,没能想到这些,而朝中的其他大臣各有事务,顶多在茶余饭后聊几句,也不知细节,因而越搅越乱。
刘逸理清思路之后,立时重新选择调查方向。
他首先入手查的是将作大将张肃、左校令阴溥及右校令张慕等人的家产变动,结果发现他们本来拥有的大量屋宅和田产都在短期内变卖,而且日常生活突然变得有些拮据。
此后刘逸又调查修缮栈道期间钱财物资的运输规律和额度,发现他们这些人变卖家产的同时,物资运输最为频繁,无论数量还是频率都远大于往日。
两种调查结果令刘逸认为,栈道垮塌事故接连发生后,张肃、阴溥、张慕等人不但把贪掉的巨额财物归还,而且掏出家底补漏,如此只需在账目做些手段,便不会存在偷工减料的证据,顶多就是运输配给有些异常,但没什么大错。
渐渐抓住线索的刘逸立时找旧日同僚帮忙核算栈道垮塌之后又重建会浪费多少钱财物资,而得出的结论证实了他的猜测。
那并不是小数目,只要垮塌范围超过一定程度,即便张肃等人出身门阀大族,但仅以自己拥有的财产和贪掉的部分,绝对无法弥补重修造成的损失,而死伤一万多人的情况,若排除自然因素,垮塌范围必然远在这个尺度之上。
案件查到这里,刘逸终于抓住了狐狸尾巴——若张肃等人掏尽家底都无法弥补损失,那他们是从哪里获得钱财物资他们是如何填住窟窿
此后刘逸在郭嘉和凌婉清的大力支持下率领谍影部众严查与几人相关的权贵,同时也开始清查物资的来源和运输调配。
如此不过一个月,真相渐渐浮出水面——将作大将张肃在襄阳的账目有问题。
张肃曾向各郡征调物资,而各郡的实际供给比他记录的数目要多一倍,好些本该运往其它建设项目的物资在账目上记着运往那边,实则在暗地里被秘密运到汉中。
这般擅自偷取和挪用巨额国库物资,铁证入山,张肃的死罪已是跑不掉,刘逸当即着手对他进行审问,而张肃知道自己必死无疑,担心牵连家族的人,毫不犹豫就直接招了。
原来。
左校令阴溥和右校令张慕贪图巨额财富,暗暗偷工减料,本以为能蒙混过关,没想天不遂人愿,三条栈道连续出事,多处施工地段发生大面积垮塌,导致死伤无数。
这件事看起来与将作大将张肃没有关系,实际上他责任很大,因为按照明令,他才是负责修建三条栈道的官员,只是他不想到汉中北部的山里奔波,贪图襄阳安逸,因而把苦差交给两个值得信任的部属去做。
谁想两个值得“信任”的部属因心里不平衡,再加无人监督,觉得山高路远,没人知道,便恶向胆边生,谋划着倾吞钱财物资来补偿自己,他们不曾修过栈道,认为跟修路差不多,却不知栈道盘踞在险峻的山涧,半点差错都不能出,根本不能与修路相提并论。
事发之后,阴溥和张慕万分恐惧,他们知道单凭自己兜不住,立刻便将此事告诉张肃,因为他们都清楚,栈道出这么大的事,真正负责的张肃也逃不掉,他们本就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
张肃得知前因后果,果真又惊又气,但无论他如何责骂,已经没有回头路,横竖都是死,他的胆子本就比较小,再加如今正值春风得意,哪肯束手就擒,最终便设法帮忙隐瞒。
负责修建汉中栈道的还有很多其他官吏,有些跟着阴溥和张慕参与了此事,有些人也没有参与,但就是没敢声张,而张肃为了统一口径,亲自出面威逼利诱,强迫没参与的官吏也收受他的贿赂,从而被彻底封口,少数实在不愿的官吏则被阴溥和张慕阴谋杀害,且报成修建过程中因公殉职。
负责栈道修建的大小官吏自此全部凝成一股绳,随后阴溥和张慕全面封锁三条栈道,民夫和工匠也被严密看管起来。
原本按照规定,民夫和工匠的家眷可以定期去看望,但大批工匠和民夫的不寻常死亡如何敢过早暴露,所以便成为麻烦事,为了争取补救时间,阴溥和张慕便将死者的亲眷也扣押,而活着的民夫工匠虽然能见亲眷,但受到严密监视,根本不敢乱说话。
如此他们就有了宝贵的补救时间,得以把偷工减料的地方和垮塌的地方进行重修,待发现贪走的那些还回去已经不够,他们还尽出家财采购,但不曾想仍旧不够。
万般无奈之下,统管楚国土木建设的将作大将张肃唯有悄悄做假账目,通过挪用和隐报征调数额等方式暗中送去钱财物资,而随着栈道重新修好,主要证据已毁掉,他们便逐渐放下心来准备善后,只要栈道顺利竣工,活着的人也全都遣回,再以钱财安抚,此事便算是彻底压下。
哪想此时竟然出现意外,外出游历的董允和费祎在机缘巧合中发现了这件事,而机智的两人不但设法逃离,还胆大到直接报知楚王。
走投无路的他们惊恐难安,探知到刘涛已经赶赴汉中暗访,为争取补救时间,便派遣死士袭杀,同时在极短的时间内以威胁和钱财迫使知情的民夫和工匠统一口径。
他们的威胁非常可怕,无论谁说出去,全家都要陪葬。
民夫和工匠终究是百姓,他们只想安稳生活,自然惧怕这种骇人威胁,也无法抵抗钱财利诱,便被吓得纷纷改口,而极少数顽固者无法形成力量,也没有斗争经验,最终便被他们杀了。
因此当刘涛公开身份再去调查的时候,结果便是汉中栈道的账目完全没有问题,栈道本身也没有问题,唯独死了大量的人,只有亡者家属不停哭嚎。
此时阴溥和张慕等官吏积极配合调查,同时借口说“死者都是死于山体垮塌等自然意外,只是亡者的家眷死活不信,甚至想讹诈更多抚恤,我们为避免这些人回乡恶意宣扬,便暂且看管,好生劝服,只要答应不再闹,便按规定发放抚恤送他们归家”。
不得不说他们非常聪明,始终不曾动过这些家眷,避免了出现新的证据,而亡者抚恤也不需他们填坑,那是楚国的国库出,他们甚至把负责调查的刘涛拉到局里反咬一口,渐渐把朝堂搅浑,唯独就是低估了楚国顶层文武……例如郭嘉和田丰等人彻查此案的决心。
至此。
震惊一时的汉中冤案终于真相大白,刘逸从张肃的供词入手追查物证,得到阴溥和张慕等人的亲笔书信数封,大量被捕的官吏也相继招供,但没想到的是,远在汉中的阴溥和张慕在拘捕令抵达汉中的前一天突然带着麾下负责监工的郡府兵造反,幸好伊籍应对及时且带有千余近卫铁骑,仅用半天便击破叛军,活捉了阴溥和张慕。
此事虽然已过去好几个月,但至今仍然在民间传得沸沸扬扬,得知前因后果的王旭自是心情糟糕透顶,赶往麒麟殿朝议的路上也是阴沉着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