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铭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周智、张辽、王飞、黄权、廖化五将大获全胜,合力率兵攻破了洛阳,虽然使得周智声名败坏,但对整个战局却是决定性的一击。
尚且停驻颖川阳翟的陈到、李严、黄叙随之率左路军主力与白虎军团汇合,十几万大军于四月初一渡过黄河,兵分六路杀至河内,唯有王飞和黄权率少部将士留守河南郡的虎牢关,用以防备东边陈留的曹军,保证楚国大军归路畅通。
本来留下黄权已足以应付,王飞之所以留下是因为他太过劳累。
作为右路军的将领,他在攻取汝南之后便得到周智的密信,请求他率领万余铁骑千里奔袭,折转颖川助其偷袭轘辕。
是时左路军刚刚打至颖川的阳翟,受到曹军哨探严密监视,若调动过多兵马,容易被察觉,因而周智恳请右路军的王飞协助,先从汝南急行军至颖川,然后再随他秘密潜伏到轘辕关附近,而王飞与赵云等人商议之后,认为此策可行,便果断付诸于行动。
奇袭轘辕关之所以顺利,甚至令洛阳曹军来不及救援,王飞的应变和果断是重要原因,他从东部战线奔袭到北部战线,别说洛阳的钟繇和徐荣等人没想到,就连己方的统帅和谋士都没有想到。
如此自然导致王飞率领的万余铁骑苦不堪言,因而他只能留在洛阳的虎牢关修整。
四月初六。
历经多番激战的左路军将士已经略有些疲惫,再加后勤补给跟不上,便在攻破河内郡府怀县之后就地休整,此时他们距离魏国国都邺城的直线距离已经只有一千多里。
这等惊人战果不仅令魏国、吴国和凉州的文武晕头转向,就连楚国文武也处于发懵状态。
沮授等重臣每日接到的战报几乎都是又推进了多远,又攻破了哪里,又占据了何处,结果就是楚国朝中的重臣几乎全部搬进南宫,办公休息都在那里,连家都不用回。
前线每推进一地,后方要解决的问题和提供的支持是海量的,大规模决战终究不似早期的小规模战争,繁复的内政工作可谓基石,打的是经济,打的是底蕴,若没人到占领区善后,没人去运转调度,没人去调配后勤补给,没人去处理层出不穷的问题,便会乱成浆糊。
统镇襄阳的徐淑同样睡不上一个好觉,每当休息下来的时候,无需多久,必定有人呈报事务,以至于她不得不把蔡琰和颜明拉来帮忙起草政令,而伴随着战事推进,她也逐渐从最初的欣喜变得麻木,面对传来的最新战报,她往往会重复同样的话。
“你确定他们不是一路跑过去的”
“你确定曹军在抵抗”
“你确定将士们是打过去,不是魏国臣民争相迎接”
“你确定不是假情报”
经历过很多战争的徐淑深感难以置信,很多时候既是在质问,也是在惊叹。
相比起楚国的喜气,魏国则是人心惶惶。
事实上。
魏国文武的应变速度不可谓不快。
楚国出兵北伐之后的半个月之内,魏国就完成了“得到消息、确认消息、商讨对策,下令调集兵将钱粮”的过程。
距离楚国出兵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候,他们便派出首波援军赶至陈留一线,而驻守淮河防线的主力曹军也近乎同时赶赴汝南。
可惜。
楚国的进军速度实在太快。
曹仁和于禁等将分率四万人刚刚进驻陈留,试图为主力决战营造环境时,洛阳又突然告急。
曹洪和夏侯渊各率三万将士赶赴洛阳救援,却因过于仓促而被张辽和周智先后击溃。
唯一做得好的只有司马懿。
按理说他本该北进营救,再不济也该竭力击破楚国的右路军,但他的过人之处就在这里,压根儿就没有动,以不变应万变,先保存实力,静待楚国的锋芒过去,然后在局势相对稳定时再谋划对策。
这就彷如一拳打出,不管力气多大,总有力竭的时候,需要蓄势才能再度挥拳,而司马懿就是先保证自己不被重拳打倒,等对方拳势减弱再设法反击。
司马懿的选择是对的,至少在当时的局势是对的。
他意识到魏国文武已经方寸大乱,没有合理的布署,没有统一的指挥调度,没有细致的谋划,没有妥善完备的后勤支持,甚至连情报都是零散而混乱,今天说敌人在这里,明天说敌人在那里,弄得人晕头转向,因而做得越多只会错得越厉害。
曹操同样醒悟到战局关键,所以在洛阳失守之后,他就再也没有急着派遣援军。
公元二零八年四月初七。
曹操展现出超凡的魄力,尽管留驻幽州和并州边境的精兵尚且有大部分没能赶到,但他还是果断率领当前能够出战的三十多万将士出征,而且做出了完整的进军布署。
一路兵马由夏侯惇统帅,携曹真等大将十余员,戏志才、程昱参其军事,合共十五万精锐兵马西进河内,负责迎战楚国左路军。
一路则是曹操亲自领军,合计二十万兵马,南渡黄河,经白马赶赴陈留迎战楚国中路军。
至于楚国的右路军,曹操没有理会,因为那边无法威胁到魏国核心,其目的本是牵制淮河沿线的曹军主力,目前有司马懿坐镇抵御已是足够。
作为军事天才的他已然抓住战局关键——陷在陈留的中路军,也就是王旭亲自率领的兵马才能真正影响魏国命运。
如楚军胜,便能经白马渡过黄河,协同左路军直击邺城。
如魏军胜,便可西进颖川,收复洛阳,截断楚国左路军归途,断其粮草补给,是时不管楚军如何应对,都意味着战局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