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铭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什么人”王旭皱眉问。
“楚王是否还记得凉州是何时开始陷入战乱”姜叙反问。
“当然记得!”
王旭点头。
“当年大汉朝堂失统,宦官专权,凉州地方豪强马腾、韩遂、边章、宋建、王国等数十部人马各自拥兵叛乱,朝廷几度征缴都无法平定,从而导致凉州战乱至今。”
“楚王是否又记得,凉州群雄曾两次联合进军关中,一次由王国担任联军统帅,最终被皇甫将军击破,而前一次进军却使皇甫将军久战难胜,且反遭宦官陷害失官,而后张温、董卓、陶谦、孙坚等人先后参与平乱也毫无进展。”
“记得!”
王旭再次点头。
“那是朝廷最危险的一次,当时已经被凉州联军打至长安。”
“两次皆是联军出征,结果却有差距,楚王觉得是何缘故”姜叙再问。
“莫非是因为前一次更团结……凉州群雄第二次进军之前已是内斗许久,彼此的仇恨颇深,因而不能齐心协力。”
“有此原因,但非全部。”姜叙摇摇头,语调肯定地说:“更重要的原因是首次叛乱的统帅更有领军才能,这是凉州群雄的共识。”
“嗯……第二次是王国,第一次是……北宫伯玉”王旭瞳孔微张,显得有些惊讶。
北宫伯玉的本事,他多少有些了解,当年在零陵时,他就与时任长沙太守孙坚交流过,当时孙坚就对他说凉州叛军非常难打。
历史上的北宫伯玉则是在凉州群雄分裂时被韩遂杀害,而随着历史改变,马义居中搅局,便使得韩遂没能成功杀掉北宫伯玉,而后马家捡了大便宜,并在多年征战之后成功剿灭了北宫伯玉和李文侯的势力,迫使两人选择投靠。
此后的很多年里,北宫伯玉被马义雪藏,很少在外露面,使得王旭脑子里的记忆产生偏差,他潜意识地觉得他们已经死了。
“莫非北宫伯玉在街亭”王旭的眉头渐渐皱紧。
“不错!如今的街亭守将看似只有苏则,实则是北宫伯玉在帐内出谋划策!”
“原来如此!”
王旭瞬时意识到赵云和陈到为何迟迟没能攻取街亭。
苏则,字文师,或许在后世声名不显,但历史上的他确实颇为不凡,其年少成名,朝廷多次征召都推辞不就,后来出仕便直接担任酒泉太守,而且在凉州转任过多郡太守,历经战乱而始终稳如泰山。
历史上的凉州群雄虽然彼此争斗抢夺,但始终为曹操利用,名义上都是归属朝廷,时而合,时而叛乱,而苏则能在其中屹立不倒,足可见其本事,待曹操彻底消灭以马超为首的凉州豪强,苏则便归附朝廷,且多次平定凉州境内的叛乱。
因深得曹操器重,他被调往朝廷担任侍中,又因个性刚直,爱护百姓,不惧权势而使得曹丕深为忌惮,死后则被曹丕追谥为刚侯,由其子苏怡继承爵位。
王旭在思量许久之后,再度含笑追问。
“姜叙!你刚才说必须先除掉两人,除去北宫伯玉之外,另外一人是谁”
“楚王是否还记得,当年袁绍得冀州时,最终是谁说服韩腹拱手献出冀州”
“荀谌”
王旭极为震惊,因为荀谌自袁绍兵败之后已经失踪多年。
“他竟然在凉州效力”
“嗯!如今荀谌不但在凉州效力,而且就在街亭担任参军!”姜叙朗声回道。
“荀谌怎会效力凉州他是荀彧的兄弟,本是荀家后人,最为重视出身和正统,怎么会效力有外族血统且依靠叛乱崛起的马家”王旭满脸难以置信。
“具体原因,属下也不知,但事实如此。”姜叙道。
王旭沉默了,禁不住看向同样沉默不语的郭嘉。
此时的郭嘉正低着头,眉头紧皱,显然也觉得不可思议,他少时就与荀家人结交,非常了解荀家兄弟。
许久。
郭嘉深邃的眼睛泛起了莫名的光泽。
“好生长远的算计!文若啊文若!可怜你一心为汉,密谋掌控天下,没想还是失算了!”
“此事与荀彧何干”王旭疑惑地问。
郭嘉轻轻摇头,目光很复杂。
“主公,若不出意料,荀谌应是荀彧布的局。”
“怎么理解”
“当年董卓掌权之后,荀彧便弃官归乡,而后又带着宗族北上冀州投靠袁绍,主公是否记得”
“不错!”
“此后荀彧很快就发现袁绍不是明主,难成大事,便转而投靠曹操,对否”
“正是!”王旭再次点头。
郭嘉深吸口气:“当年属下就很疑惑,荀彧既然转投曹操,也知道袁绍早晚必定灭亡,为什么不力劝他的兄弟荀谌跟他同时离开,反而任由荀谌留在袁绍麾下”
“你的意思是……荀彧有意为之”
“如今看来,理当如此。”郭嘉凝重道:“荀谌有大才,早年不仅协助袁绍取得冀州,而且为袁家崛起尽心竭力,但荀彧南投曹操之后,荀谌看似尽职尽责,实则渐渐低调,很少在冒头,待到袁绍被曹操击败,荀谌便就此失踪,如今他又突然出现在凉州,主公认为是何缘故”
“你是说……”
王旭的眼睛渐渐睁大,显得非常惊愕,若郭嘉的猜测属实,荀彧的谋划着实有些骇人。
郭嘉含笑点头。
“荀谌从小便很听兄长荀彧的话,彼此感情极深,起初荀谌辅佐袁绍,乃是因为袁家四世三公,他希望助其安定天下,而后荀彧识得袁绍不是明主,转而南投曹操,却不让荀谌跟着走,必是希望荀谌利用自己在河北的威望及袁绍的信任成为内应,不……用内应来形容或许不太合适,确切的说,应该是埋在袁绍麾下的伏子。”
“如此岂不令荀谌背负千古骂名”王旭质疑道。
郭嘉笑着摇头:“主公!此言有误!荀彧侍奉的不是曹操,他侍奉的是大汉,侍奉的是皇室,荀谌留在袁绍麾下不是为曹操,而是为大汉,袁绍本是汉臣,荀谌代大汉监视袁绍,怎会有骂名,而且,如今属下细细回想,甚至觉得荀彧当初推荐属下到主公麾下效力也是有此想法!”
“朝纲失统……文若曾试图代大汉天子掌控四方诸侯”王旭惊道。
“多半如此!当初主公势力渐强,他推荐我来主公麾下效力,一则希望我协助主公安定荆南,二则恐怕是试图通过我来监视主公,但他肯定没有料到时局会发展得那么乱,待到诸侯割据的时候,他毅然投靠曹操,属下便再也没有跟他写过私信,他因为了解我,所以逐渐放弃!”
伴随着郭嘉的推测,王旭也在回想历史上的荀谌。
实际情况大致相同,荀谌在袁绍麾下效力,早期功劳卓着,而后又淡出军政,袁曹争雄期间,荀谌不似田丰、沮授等人一般会冒死直言,而是犹如智商急剧下降,有优势时不说,犯错时不谏,既不参与袁绍势力的内部争斗,也不争权争功,只做本职事务,形同不作为。
作为袁绍的谋主,也就是主要幕僚之一,他在袁曹决战期间形同隐身,着实不可思议,风华正茂的他若不满袁绍,大可转投曹操,依曹操的性格,肯定会高兴到衣服都来不及穿就跑去迎接,可结果是没有,等到袁绍兵败,荀谌便消失于任何记载,不过他的儿子荀闳后来在魏国担任太子文学掾。
真相究竟如何,王旭没办法知道,郭嘉的推测是否正确,王旭也不敢肯定,因而半信半疑地接着话说:“奉孝,若你的推断为真,那荀谌效力凉州是否也有可能是出于监视”
“无法断定!不过荀谌早前是在袁绍麾下效力,明面是与曹操敌对,袁绍兵败之后,他即便投靠凉州,马家也不会怀疑,足以成为荀彧掌控凉州局势的重要棋子,依臣对荀彧的了解,他很可能把曹操都瞒着,只是在悄悄为大汉做事!”
“文若……真是大汉忠臣。”
王旭心里对荀彧非常钦佩,但想起他的处境,顿时又深感惋惜。
“可怜他为大汉殚精竭虑,布局天下,却唯独算错了一个人。”
“哎!他最大的错误是没有看透曹操的转变,一切谋划和努力都付之东流,甚至自身难保!”郭嘉同样很感慨。
“嗯不对!奉孝,不对!荀谌有些不对!”王旭突然怔住。
郭嘉随之反应过来,猛地站起身惊道:“荀谌为什么还在凉州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