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良渚到底有多辉煌”

陈翰不免在心里自问。

距今5300年,这是个神奇的时间段。

好像全世界的文明都在那一瞬间爆发了。

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完成统一,形成世界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权国家。

苏美尔人在美苏布达米亚南部平原建立起了城邦文明。

印度河流域出现了哈拉帕文化。

而在中华大地上,钱塘江北岸的良渚文明出现了。

而良渚,现在更是受到举世瞩目。

刚才,陈翰听到了一则最新消息。

在良渚古城以东20多公里的茅山遗址,发现了80余亩成片水稻田。

其中东西向的灌既水渠,南北向的红烧土田埂分割出一垄垄整齐的稻田,令人叹为观止。

多余的粮食对于文化、文明的形成,是最主要的条件。

说直白一点,吃饱了才会有文化、才会有文明。

良渚古城目前出土的碳化稻谷,总量达到20-30万斤。

如此大规模的水稻种植,离不开先进的生产工具。

5300年前,当其它农耕文化还在使用未耜这种类似于今天的铁锹的工具,一锹一锹翻土地的时候,良渚文明的前身崧泽文化,就已经使用经过技术改良之后的分体式石犁。

实际上,同时期中国其它地区的文化聚落,也会种地,但是大多是使用动物骨骼或者石头做的铲子(古人叫未耜),一铲一铲挖地种东西。

严格来说那不叫“农耕文化”,那叫“园艺农业”,说白了根本不可能上规模,也无法养活一个城市上万的人口。

而良渚不同。

20-30万斤的碳化稻米能留存到5000多年后的今天,说明良渚的食物储存非常先进,并且产量非常的大。

至少一个农仓就能有二三十万斤粮食的库存,这说明良渚当时粮食很富裕,农耕作业规模很大。

而大规模农耕的对水利工程的需求变得十分迫切。而修建水利工程,势必需要一部分人脱离粮食生产,去专门从事这项工作,并且需要有组织领导者来管理。

这就是文明即国家最初产生的原因。

良渚的水利工程非常宏大,虽然单条大坝看起来好像不是很“宏伟”,至少没有埃及金字塔看着那么牛。

但是实际上,良渚11条大坝的工程量,也堪比埃及金字塔。

良渚的水坝,需要一万人专门建设十年时间。

这么大的工程量,说明良渚文明在5300年前,有非常强大的农业基础,高产出的粮食生产,大量的粮食储备才能支持如此之多的劳动力脱离粮食生产去做这类工程,有集权统治可以组织和领导如此大规模的工程,是良渚作为国家文明的重要支撑依据。

良渚文明拥有巨大的土石结构内城墙和外城墙,其被最早发现,还是1969年2月11日,农历新年前6天,美国的锁眼卫星拍下了一张俯瞰良渚的照片。

当时是冬天,植被凋零,又值革命年代,开发建设并不是主要社会活动,地貌基本保持完好,良渚古城墙以及水坝系统被清晰地显示了出来,这帮助我国的考古工作者发现了5000年前的良渚古城。

良渚古城已经实现了城乡分野,农业聚落全部位于城外,为城市居民提供粮食。良渚古城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城中的交通主要是河道,交通工具主要是舟船。

之前,对于整座城市的规模估计,是比较保守的。

就是简单的根据内外城墙的分化,认为这座城市权利中心的莫角山宫殿区大约30万平方米,内城,也就是主要的手工业区,大约300万平方米,3平方公里。

外城则是主要的产粮区,占地6.3平方公里。

这就是良渚古城的范围。

这个范围并没有错,5300年前的良渚古城确实这么大。

但是,新的考古发掘说明了,良渚的城虽然是这样一个范围,但是不代表城外就不住人了。

在最远离着良渚古城以东20多公里发现的茅山遗址,发现了80余亩成片水稻田。

这说明,至少在良渚古城外,20公里的辐射区里,还是属于良渚的农业工作区。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yeguoyuedu 安卓苹果均可。】

依旧有一些“野人”散落在城外的茫茫平原上,进行农耕作业,生产粮食供应良渚古城内的百姓生活。

也许,良渚古城这个良渚的首都,当年居住的人,远比考古学家们想象中的还要多。

有大量的城内百姓,是靠着方圆20公里的农业提供粮食生活的,而不只是靠着外城的那6平方公里的农业区!

而且,更多更“科技”的遗址,也陆续发现。

城中的庙前遗址,浙江大学的考古队,就在其中发现了一座古井,并且井中有木架子。

木架子本身不稀奇,新石器时代的人就已经会使用木头来制作工具了。

稀奇的是,这些木架子是用榫卯结构固定的!

榫卯,是一种华夏传统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

凸出部分叫榫(或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叫榫眼、榫槽)。

华夏木建筑构架一般包括柱、梁、枋、垫板、桁檩(桁架檩条)、斗拱、椽子、望板等基本构件。这些构件相互独立,需要用一定的方式连结起来才能组成房屋。

在华夏建筑中,原则上采取榫卯连接的方式,必要时也会用铁钉。

华夏家具把各个部件连接起来的“榫卯”做法,是家具造型的主要结构方式。各种榫卯做法不同,应用范围不同,但它们在每件家具上都具有形体构造的“关节”作用。

若榫卯使用得当,两块木结构之间就能严密扣合,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它是古代木匠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工匠手艺的高低,通过榫卯的结构就能清楚的反映出来。

华夏历代古建筑,以及大部分木质工具,一直都是沿用榫卯结构,这是华夏文明与西方文明最大的不同。

西方人固定建筑用钉子,华夏人大部分情况下只用榫卯结构就行了。

包括规模宏大的紫禁城,所有的建筑也都是借助榫卯结构固定住的,这是华夏人的智慧结晶。

但是,“榫卯”这种建筑方式,最早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这在史学界一直都有争议。

很多人都认为,这是鲁班发明的一种木工技术。

因为鲁班是鼎鼎有名的木工发明家,而且传说中的鲁班锁,就是利用榫卯的特性。

鲁班生活的年代,在春秋晚期,大约公元前五六百年的时候。

然而,这个猜想现在可以推翻了。

华夏人的榫卯技术,远比想象中诞生的要早!

在5300年前的良渚文明时期,就已经诞生了!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穿书,这个豪门少夫人我不当了

穿书,这个豪门少夫人我不当了

潇湘雨
(穿书+女配+甜宠+双洁)盛夏嫁给顾承安两年,才知道自己是一本书里的恶毒深情女配。男主心里有人,被迫娶她对她厌恶之极。而她不思悔改一心只想作死,知道男主和女主爱得如胶似漆不肯拿着巨额赡养费离婚还非要恶毒算计女主。最后陷害女主未遂被男主顾承安一脚踢下海被鲨鱼咬死。知道剧情后的盛夏打了一个寒颤,什么爱情没命都是浮云,从现在开始,她要做的就是,远离男主,撮合男主和女主拿着大笔赡养费过她的好日子。顾承安发
都市 连载 35万字
嫡女多谋

嫡女多谋

一颗酸柠檬
前世她是才貌双绝的侯府嫡女,却被心爱之人联合陷害下狱,落个惨淡下场。涅槃重生,她定要扭转乾坤,曾经欺她、害她之人统统都要还回来!世人皆道侯府嫡女宋云舒心狠手辣、无恶不作,却被当朝新帝奉在手心,不容任何诋毁!某皇帝:朕以江山为聘,舒儿嫁我可好?
都市 连载 210万字
峡谷之巅

峡谷之巅

神秘的大西瓜
从小被教育做人做事要稳健,谋而后动,三思而后行,准备充分再做的陈稳,接受了这种教育,却在游戏里对稳健有着特别的理解。发育好才能赢,那让对面发育不好,我岂不...
都市 完结 230万字
重生娱乐圈:总裁大人,求放过!

重生娱乐圈:总裁大人,求放过!

柒格儿
【新书《暗帝爆宠:恶魔大小姐归来》求支持】【一对一双洁】前世惨死,一朝重生,于是阮再再成功的长歪了,从此节操是路人。银幕上全民热捧,人气爆表,拥有万千粉丝的国民天后,怎么看,都是娇萌无害的软妹子。然而银幕后,粉丝心中完美的偶像,完美的女神,复仇而来的她却是游走在夜幕下的妖精!闺蜜伪善,那就亲手剥下她的美人皮,渣男深情,那就让他不得好死。终当大仇得报,却是在这一路早已招惹上了一个重量级大乖,被我盯上
都市 完结 217万字
他的爱是暖阳

他的爱是暖阳

桃子有阿狸
她是家族联姻的工具,只为了换取利益。他是花名远播的纨绔子弟,随便娶个女人应付长辈。她逆来顺受,但不代表她没有脾气!“萧云扬,我告诉你,兔子急了也会咬人!”
都市 连载 105万字
四合院:我不要人我只要命

四合院:我不要人我只要命

放个大飞机
马腾轧钢厂3级电工,为救国家财产,奋不顾身的去拉电闸,结果一命呜呼,被后世一个蹉跎了大半辈子老老实实的现代人马腾给占了身体。老老实实的现代人到了那个年代回掀起什么风浪呢?
都市 连载 12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