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有一个二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关于开海禁大规模通商这件事情,和珅是强力支持的,但是乾隆就很反对。具体的原因太多了,有他对外国的不屑,有他担心汉人揭竿而起,不利于控制的因素,也有他对于现状的满足,总之,他是反对派,和珅的强力支持也被他强行压制。

其实清朝始终担心地方势力的崛起强大会威胁到他们的统治,毕竟他们有外来户的心理,所以对地方的权力防范的而非常的严格,最后为什么还是灭亡了呢?实际上不是他们的路线的错误而是操作方面的失误了,这个做法是正确的,但是在做的过程中有了问题。

明朝如果有清朝的动员能力和对地方的掌控能力,显然不会被玩死,不会被愁死的。清朝虽然没有做到最好,但是也比明朝在这个方面做的好的多,所以他一直维持着中央政府的强势,最后的灭亡,实在是赶上了各种矛盾和内部袁世凯的诸多问题,否则的话,人家根本不会灭亡,甚至可能分裂中·国。

当时就有许多的满蒙王公大臣,要求隆裕皇太后,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放弃内地,退入关外,还内地给中国。把关外的新疆,唐努乌梁海,外蒙古,内蒙古,东北全部**,形成一个大规模的满蒙`**。

实际上当时的中国人对这些地区真兴趣不大,加上这些地区汉人稀少,东北较多的汉人也基本是包衣和汉军旗,和内地汉人不一样,他们支持**。这是属于满蒙实力的圈子范围,是有**的条件的。

当时,他们有四十多万正规军,几乎清一色的满蒙族人,如果清廷当时真的同意了这套方案,则分列成为必然。加上当时的日俄等君主制国家,强烈反对中国进行这种废除帝制的现代化改革,在他们的强力支持之下,中国是没有能力去用武力解决这些地区的,实际上清朝打不下去了,不是打不过南京方面,在战场上,他们有绝对把握可以取胜,是因为财政危机,没钱了,才被迫议和。

最后,也是北方势力赢了,袁世凯和清廷的斗争,属于北方内斗,不论谁赢,南京方面的孙中山都是必然的失败者,他无力对抗北方的强大。

幸好,当时的隆裕皇太后力挽狂澜,坚决反对分裂祖国的行为,强令满蒙和仆从各族的士兵放下武器,接受改编,关键时刻和张学良接受蒋介`石统一一样,她也放弃了本可以唾手可得的一切,坚决支持国家统一。否则的话,今天的中国不但是无法崛起,更要面临着一个强大的北方强敌的存在。

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清朝在旗人制度方面的意义,虽然在治国上有诸多弊端,但是真的处于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位置。治理中国治理不下去了,我们撤回去,反正汉人被限制进入北方这些地区,我们人少地方大,人均资源多,还是会很爽的。

但是这个政策的缺陷就是不够稳定,内地既然人多,如果足够强大,你又没有外援,不过是下一个被汉朝打败的匈奴,明朝干掉的蒙古,唐朝灭掉的突厥罢了。实际上,这个问题有修正的办法,那就是扩大旗人的规模,让旗人从贵族降格为待遇较好的群体就可以了,贵族必然人数限制很高,多了就没法贵了,所以不可能几百万旗人对抗几个亿的普通人民。

如果旗人的数量是一个亿,普通百姓数量是三个亿,那凭借高度控制着这一个亿的旗人,清朝永远都不会灭亡,有的只可能是内部的政变。但是清朝的教训,被新中国继承了,新中国用两个手段,解决了问题。

一个问题是上面向下,一个问题是,下面向上。

何为上面向下?就是统治阶层向下浮动,降低权力,扩大人口,昔日帝王堂前燕飞进寻常百姓家。把旗人的超高级贵族待遇,改为了党员团员,数量庞大的很,但是就没有那么多的特权了,只是一般的权力阶层而已,但是却加大了对全民的控制力度。

这方面有点学太平天国的大肆封王,真以为洪秀全傻了吧唧的封几千个王侯闹笑话呢?一看就知道,类似于明朝太监监军的性质,是想让自己彻底的掌控任何一支部队和力量,把力量牢牢的抓在自己的手里而已,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要会看才行。

另一个方面就是底层向上,让原本大量的宗族力量被消除,底层力量由民间自治,改为了乡镇和农村两级管理机构,彻底的扫除权力控制的最后一个也是最难解决的黑洞,宗族的黑洞。

这就是文`革和除四旧背后的目的,直接的扫除截止到民国这几千年的宗族文化,目的是扫除他们隐藏在文化背后的政治力量,扫除了,我看你还怎么办?你当我傻呢,没事人家搞电子产业升级我搞斗争,那是有目的的,不搞的话,国家都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发展什么你都是个失败者,永远的失败者。

看印度立刻就明白了,it业搞的不错吧,咋就怎么都发展不上来呢?那就是他地方力量太强大了,比中国宗族还厉害,国内的无数个邦国就是无数个黑洞,而且和中国不同的是,他各地文化都不一样,宗教也有巨大矛盾,这就比中国更难治理,更难发挥动员能力了,无法有效控制地方,当然发展会失败。

中国好歹没有文化和宗教问题,县级以上地区就算是没有扫除宗族黑洞,也一样可以高效控制,所以说,控制,是政治的关键问题所在。

两个问题一解决了,别看老百姓常常骂政府,但是,永远都不可能推翻这个政府,因为他们遇到了一个比任何朝代都更聪明的统治阶层。当对手比你强大的时候,你当然胜率降低,没办法,这个对手太强大了,对老百姓和国家,历史的研究太透彻了,至少目前看来,没有任何可能颠覆他,只有外部力量,内部不可能了。

可是就新中国的局面看,什么样子的外部力量有如此强大的威力,可以推翻他呢?联合**都被最虚弱时期的新中国给打跑了,要不然怎么说他是最聪明的呢,外部力量在他的高度动员能力下无法干掉中国,这家伙强大的不可匹敌。

这是一个最聪明的领导团体,也是一个穿越者最需要学习的偶像,几千年的每一个朝代灭亡的原因,看似千奇百怪,其实都是这个原因,控制力的问题。控制力遇到挑战了,所以才会在各种打击下,无法保护中央,导致改朝换代的问题出现,而这个团体,解决了这个困扰中国领导团体三千年的麻烦,是真正的集大成者。

只要是可以控制住地方,什么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明朝要是可以控制好江南的文人利益集团,能把税收收上来,怎么可能灭亡呢,何至于分明知道民变四起的原因,是因为税收太重,而无法解决呢?

明朝因为既得利益团体,几乎控制全部工商业,这些人朋比为奸,掌握了和中央对抗的力量和资本,无论如何就是不交税。万历年间是二十抽一的工商税,到末年就成了四十抽一,到了崇祯年间直接被取消了,皇帝也没有办法。而农田呢,因为他们有免税和低税的特殊利益,也几乎不缴纳,这就把负担全压在了贫困的百姓农民身上,他们承担了不属于自己的税收,交不起,活不下去,只有反。

其实只要恢复正常的税收制度不就解决了,工商税正常缴纳,取消特殊利益,你大地主不交税,让人家农民交税,合理吗?但是没用,明朝没有控制力,说的话等同于废话,地方根本不听,锦衣卫和东厂也没有办法,他们在天启年间牛,是因为魏忠贤压制了文官集团。到了崇祯年间,没有了这个角色,王承恩没有这个能力,所以他的东厂,皇帝的锦衣卫,在人家地方武官面前,形同虚设,大势已去,无力回天。

崇祯不愿意南渡的原因,只是因为他知道,在北京他的老巢都没有了控制力,去了陌生,且控制力度更低的南京,他就更不可能守住江山了。与其一路逃命的丢人而死,不如死的轰轰隆隆,还保住了面子,让别人去承担明朝最后的悲剧收场吧,他的选择被证明选对了,不但赢得了后世民众的同情,也让清朝的皇帝不得不做样子常常去祭祀他,而永历这个真正意义上的亡国之`君,当然就没有了这样的待遇。

陈世青学习了这个最成功的团体,看到了他们掌控权力的核心精髓,所以他需要有块试验田,地方越小越好掌握,硬件越适合大航海时代越好发展前景。陈世青推行的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产业化,这是掌握权力的关键,你自由发展的小农经济我不好掌握你,你只要进入了我的产业化,就离不开我了,我想怎么玩你就怎么玩你。

人都从山里到了城市里了,城市化了,我当然更容易控制你们,不然你躲在山里,我就真没有办法对付你了。都工业化了,大家在工厂里干活,靠着我发钱,我当然好控制你了,为什么官员和军队好控制,因为他们吃我的饭,为什么百姓难控制,因为他们不吃我的饭,你们吃我的饭了,事情当然好解决了。

“世青,这百姓要是有钱了和洋人接触得多了,利于我们的统治吗?”乾隆担忧的问道,这正是他最担心的地方。

其实你和谁好,和谁不好,乾隆还真不关心,关键是你不要威胁到我的统治就可以了。

统治者不怕贪官就怕百姓,贪官得到了利益,才会感激现在的体制和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富贵生活,需要更进一步的向统治者效忠。而且,贪`腐再多,也是肉烂在锅里,还是在国内消费,对于统治者来说无所谓,但是如果老百姓失控了就真的是他的末日,他需要这些人帮助他去控制老百姓,就是这个原因,所以不怕贪`腐就怕失控。

有时候也会玩脱了,让下面的地方长官掌握了大量权力之后,就成了藩镇势力,门阀实力,唐朝就是中央失控被节度使玩死的,这个度啊,是真的不容易掌握了,各有利弊。松了,活泛了经济,减弱了统治,紧了,加强了统治,压制了经济和思想,百姓会怒的,真是要一个高水平的人,才能够把持好这个尺度,做好统治者的这个问题,换了是一般人的话,几天就能玩垮了自己。

“利于不利于统治,其实不在于他们接触什么人,有什么样子的想法,而是我们的控制力度的高低。皇阿玛试想一下,百姓是看在眼皮子底下更好管理,还是任由他们散步在天涯海角比较好管理呢,当然是集中起来了,这样的话,他们的想法不重要,国家也绝对可以保持稳定。”陈世青自信的说道。

“朕别的事情不怕,就怕是失去地方的控制,闹的各地战乱连绵,民变四起,明朝亡于民变,唐朝亡于地方,每一次都是战乱连绵,百姓流离失所,朝廷分崩离析,这样的事情,真的永远不要再发生了。除了对于打天下的人之外,无论对于皇家,还是对于地方官吏,还是对于百姓,这都是输家,哪一次不是死了几千万的人,好端端的城市也被烧毁了,也没法`正经种田了,哎,都是恨呀!”乾隆感慨着说道。

“正是因为如此,世青才提出这样的建议的呀,皇阿玛请相信世青,和洋人的贸易,引进他们的技术,不会造成我大清的统治危机,反而是对我大清解决财政困境有绝对的好处,反而是可以绝对的确保大清江山的统治。”陈世青坚定的说道。

网游竞技推荐阅读 More+
锁王令 祭司毒女六王斗

锁王令 祭司毒女六王斗

黑白双瞳_白瞳
她,是倍受信仰的人界祭司,人间在她的管理下国泰民安,却无故与妖王的妖王、鬼界的鬼帝、神界的神之子、邪灵界的邪孤、善灵界的灵皇和一位自称来自未来的男子牵扯在了一..
网游 连载 62万字
竟是相亲惹的祸

竟是相亲惹的祸

姚宋安
他来自书香门第,是自小人人称颂的少年天才,是心智无双的金牌律师,为人放浪不羁,却和她称兄道弟,惺惺相惜;他是邪气的黑道少主,绝美魅惑,狠辣冷酷,却倾心于她,九死不悔;他是温润如玉的豪门公子,温和绅士,腹黑霸气,却对她另眼相看爱恋有加,相依相伴,死生不弃。她是聪慧淡然的平凡女子,却搅进了三个不平凡的男人的生命中。是青梅竹马的男闺蜜?是刻骨铭心的初恋?是误打误撞的合法丈夫?谁才是她的有缘人?
网游 连载 69万字
大明寒士

大明寒士

欧水苏
嘉靖皇帝生性凉薄、反复不定。大小阁老严氏父子,把持朝堂,为祸百姓。徐阶有心救国,却不得不谨事上官,奉迎帝意。锦衣卫指挥使陆炳精于权谋、明辨是非,落得个进退两难..
网游 完结 142万字
指腹为婚:天赐千金冷妻

指腹为婚:天赐千金冷妻

月七儿
“薄烟,嫁给我!”暗恋了五年的男人终于拿着钻戒求婚,可被求婚的人却不是她,而是她的妹妹薄烟。她是云海市人民检察院二等高级检察官,也是名门显贵的薄家长女,她叫薄荷。在所有人眼中她无趣、低调,甚至刻薄、孤寡、高傲、冷漠。所以,全世界的人都喜欢薄家那活泼、可爱、美丽又善良的二女儿,没人真心喜欢那个毫无情趣的大女儿。*一段释放自我的旅行,一场不自量力的见义勇为,她被迫沦为别人盘中餐,推上赌桌成为赌注。一掷
网游 完结 273万字
御女心经之极品太监

御女心经之极品太监

预支来生
穿花弄柳,窃玉偷香,挑楼窥觑,钻穴逾墙。这是一个荒唐的梦,荒唐到我不知该怎么去界定。春梦?美梦?噩梦?还是真的是你我的前世今生?这是一个幽默诙谐、风月无边却也..
网游 连载 1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