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獴在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广宁城外的小麦已经出芽,油菜已经播种,水稻正在育苗,再过十几天,就可以大面积移种了。

到沈老板那里打零工、建房子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工程速度明显加快,朱植也不再为移民操心房事了。

几个头脑灵活的山西人向张信申请在广宁开了几个小商铺,准备卖些日常生活用品。

还有十几户移民申请了利用山边坡地或辽泽边进行养羊的生意。

有几户渔民将打的大鱼供应官军、王府,留下的小杂鱼就让自家婆娘悄悄地售卖。

张信知道后,干脆在南镇划了个鱼市,让他们大大方方地售卖。

有人还悄悄养起了猪。

因为杀猪犯老朱的忌讳,朝廷严禁杀猪,张信不敢作主,前来请示朱植。

朱植反问道:“哪里有人在养猪,这不是在养豕吗”

张信也就知道该怎么做了,他可最善于体会领导意图了。

还有人想承包那羊皮回收的生意,朱植没有答应。

山货、毛皮现在都是辽东的战略物资,是专门留给沈家进行战略合作的。到目前为止,沈家商号还没有在辽东落地生根,辽王也感到脸上无光。

靖江王爷组织了个雪原剧团,给两卫驻军和移民们进行了多次巡回演出,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

各项生产终于慢慢走上了正规,广宁军民的心渐渐也安定下来了。心安之处即家乡,不过如此吧。

就在这紧锣密鼓的准备中,朱植难得给自己的穿越人马放了个假,从库房找了几根鱼竿,带着众人一起到东边一条河里去钓鱼。

北方天气比南方晚一些,此时正是大板鲫在河边浅滩处觅食产籽的时候。用后世的炮筒,长竿短线挂蚯蚓最好钓。

一天下来,朱植、张石每人都钓了有三百多条大板鲫,张信和李喜旺也各自钓了一百多条,就连那不会钓鱼的婉清、婉君,也各自钓了四十多条,在一旁服侍的两个蒙古小丫头则忙得手忙脚乱,不知道该先帮谁摘鱼。

朱植看手头还比较宽裕,就让骞义着手制定了个奖励章程。

第一批随辽王之国的六千四百名士兵一律奖励五锭宝钞,服役满五年后可从官府领取住房一幢,五十亩旱地或四十亩水田及相应的农具,免税三十年。服役满八年,或服役满五年、年满二十二岁仍未婚配的,由官府免费为其介绍良配。

二百多户山东来的移民,每户可暂时分配木屋五间,如愿意种地,可领五十亩耕地或四十亩水田及相应的农具,也可从事林牧副渔等行业,三年内免税,三年后二十税一,五年后十五税一。

工匠们除计件奖励外,按甲、乙、丙、丁四个等级享受住房和粮食补贴福利,其中蒯氏兄弟、赵鲁、毕杰等甲等工匠均为占地五亩的砖建别墅小院,和正五品千户待遇相同。

百户以上各级军官和王府属官除按级别享受朝廷?米外,另外每月发放五到五十锭不等的宝钞,作为边远地区津贴。

百户以上军官家属随军可以免费使用随军家属房;罪臣家眷,无论从事农工乐舞,均可按天取酬,在广宁呆满五年后自动转为民户,如愿在军中择偶,立即由乐户改为民户。

千户以上武官、五品以上文官和甲等工匠发放金质纪念章,总旗以上武官、八品以上文官和乙丙二等工匠发放银质纪念章,其他人员无论官军吏民、男女老幼,一律发放铜质纪念章。

至于后面山西来的移民,除了房子、家具要自建或购买外,可以参加各卫军垦、获取报酬,也可在军垦外的荒地上自行开展民垦,收获完全自由支配。

至于农具,耕牛、种子,可向军府租用或赊买,一年内名利息。三年内利息只要五厘,也就是百分之分。

农业税收也是享受三年内免税,三年后二十税一,五年后十五税一的政策。

……

政策一颁布,广宁城又是欢乐的海洋,靖江王又教会大家唱起了《广宁城的天》:

广宁城的天是明朗的天,

广宁城的百姓好喜欢,

辽王殿下爱百姓啊,

辽王殿下的恩情说不完,

呀呼嗨嗨一个呀嗨……

你看这收钱马屁拍的,觉悟进化得真快!

四月初,广宁城正在全力育秧苗。

辽王亲自带着张石、张信、徐德、李喜旺等人走向田间,劝课农桑,教大家如何搭建简易大棚、育秧苗。

其实在明初,江淮一带农民已经发明了水稻育秧移栽技术,相对以前的直接抛洒谷种的抛秧种植技术,这已经是革命性的进步。每亩水稻需要的种子从二十斤降到五斤,成本降低四分之三,平均亩产量反而从三百斤提高到四百以上斤,提高了三分之一。

但是,这项技术对耕牛和水利设施依赖性都很强,在全国推广很慢。

即使到了明朝晚期,像宋应星这样的不务正业的读书人已经在《天工开物》中详细介绍了抛秧种植技术,盛产水稻的江南地区还是以锄为犁,以人为役,使用传统落后的抛秧种植技术,种植水稻。

如果再看一下五百多年后的老一辈开拓北大荒时的老照片,因为当时缺少耕牛,还是以人为牛,人挽力耕。

穿越而来的朱植现在成了辽王,把之国的家底,相当于把山东全省的财政收入都拿到了小小的辽西走廊,兴修水利,打造水车、农具,还为农户们购买了耕牛。

他的目的很明显,就是想集中力量干大事,迅速普及这一项革命技术,为今后辽东迅速实现军粮自给打下基础,同时用事实教育内地的移民们:辽东自有仓中粟。

但是,在辽东种水稻的风险也很大。

辽东苦寒,广宁城虽有医巫闾山的遮挡,温度还是比内地低多了,如果没有做好倒春寒的准备工作,刚刚育出的秧苗很可能随时会被冻死,前面的努力就会付诸东流。

所以,朱植要求广宁军民齐动手,搭建一些简易木棚,保护秧苗,一旦遇到倒春寒,就赶紧铺上芦苇、杂草,甚至是破羊皮、乱被褥。

好在一亩秧苗可以保障二十五亩水稻,需要搭建的木棚并不多。移民们在辽王的亲自督促下迅速完成这一项工作。

但是,在辽东种水稻还是一个极其细致的活,除了育秧苗外,光是整地一项,犁地、浇地、耙地等工序,都比种小麦复杂得多,好多内地百姓都不愿意,还得做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利,可是利还没个影子哩……

唉,真是狗子坐轿,不识抬举。辽王只好每天和农民打口舌官司,和当初搞扶贫搬迁差不多。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悲汉月

悲汉月

衿城
玉女曲坊,汉月面前卓上的一张白纸,写着软弱的结束,写着汉月人生变故的开端,从此以后,天下将为她一个女人而顷覆。
军史 连载 4万字
大唐:从种土豆开始

大唐:从种土豆开始

十四桥
赵寅带着一个神秘的系统穿越到大唐贞观年间,通过人的崇拜值,震惊值,在系统内部换取许多这个时代没有的东西,一不小心就走上了人生巅峰。李二:“我猜你这地,每亩产值最多也就是四百斤。”赵寅:“如果达到三千斤,你就将长乐公主嫁给我。”从此李二便多了个女婿。赵寅:“你这贡酒味道好像是马尿一样,寡淡无味。”李二:“你若是拿不出比这更好的,就是诋毁之罪。”赵寅:“好”从此李二非赵寅的酒不喝。本来只想种点土豆坑点
军史 连载 387万字
清风难入梦

清风难入梦

巫师大人
穿越之后成了圣女?她性格孤僻沉默寡言,他分演两个角色瞒天过海,最后是相爱还是相杀?再一次重生之后,她不再是她,他也不再是原来那个他,有将擦出怎样的火花?
军史 连载 73万字
穿越之女配来了

穿越之女配来了

萱萱来了
讲述了女主角苏瑾萱的穿越故事。苏瑾萱意外穿越到了一个又一个的小说世界,发现自己成了一个不受欢迎的女配。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努力改变命运。在这个过程中,她遇到了各种挑战和困难,但都一一克服。同时,她也收获了真挚的友情和爱情。最终,苏瑾萱成功逆袭,成为了故事中的主角,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军史 连载 42万字
穿越鬼灭:先死一个金手指

穿越鬼灭:先死一个金手指

早晨晒太阳
每个副本都分卷了时间已逝,空间凋零;天上天下,唯我永恒。林生在穿越异世界后觉醒天赋后,契约十二位不同世界的女仆,开始了不停的穿越之路,寻找自身身世之谜。林生越是深入了解,越是发现这个世界没有这么简单所有的一切都是幕后黑手的一场计划。当现实世界却遭受入侵,林生挥手间十二位女仆出战,事后却深藏功与名。穿越进度:鬼灭,赛博朋克,假面骑士,素晴,现在到了蜡笔小新。
军史 连载 65万字
刚封了侯,你告诉我天下大乱了?

刚封了侯,你告诉我天下大乱了?

莫笑菌
烽烟四起之际,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天下英雄都在追求那至高无上的位置。两名少年自边陲小县走出,怀着满腔热血,欲要救黎民于水火,扶大厦之将倾。但前路漫漫,一切都是未知之数,他们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产生怎样的爱恨情仇…少年生于不平,愿求太平。
军史 连载 5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