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獴在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一天,朱植又跑到礼部教坊司要了一百户罪人家眷,还专挑女孩子多的人家。

郭英问道:“要这些人有何用途”

朱植只能笑而不答,因为不好向他解释。

伟人说过,军队不仅是战斗队、生产队,还是宣传队。

军队没有文化很可怕,军营没有文化生活很苦逼!

他从这些罪臣之妻女中选拔一批能歌善舞的宣传员,主要是为了提高部队士气,稳定军心。

收复新疆的左大帅实践过,想长治久安,就得栽得杨柳三千里,湖湘弟子满天山。

如果说男人是沙漠中的红柳,女人则是水。没有水,再顽强的柳树也不会活太久。广宁的将士也是如此。

此时的辽王已经从历史的经验看出,大辽河人口太少了,女人更少,没有女人,哪能暖心留人?

让朱植没想到的是,从礼部回来后,后面跟来了一个不务正业的八品小吏,自称姓赵名鲁,温州乐清人,祖籍鲁地,虽说是进士出身,自幼喜欢火器制造之法,目前正在自筹经费,研制火铳、火箭,听说辽王也精通火器制作之法,特来请教。

他知道,明朝兵器史上曾经有个扬名立万的火器专家赵士祯,就是温州乐清人,是个不务正业的进士,曾经发明了迅雷铳、掣电铳和火箭溜,写过《神器谱》一书……

他不由大胆猜测,这位莫非是明朝的火器专家赵士祯的先祖天下还有这等便宜的好事?

朱植自然要把他拉进自己的团队!

老朱很关心儿子的饮食起居,专门指示内府,给辽王提供了五名太医、五名厨子和五名裁缝。

朱植觉得这还不够。

在冷兵器时代,吃好穿好也是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王爷要吃好,士兵们也要吃好,生病还得有人治。

于是他又让护卫董兴在外面高价请了大夫、厨子、裁缝各十人。

即使如此,他后来还是觉得这几个人,远远不能满足辽东之需,就交待董兴:“以后要注意在年长受伤的士兵中培养兼职火头军,在随军家属和发配的罪臣家属中培养一些裁缝。”

到了辽东之后,他又花了大力气去发展医院和织造局。这是后话。

总之,辽东偏远,后勤补给线太长,必须立足自给自足,不能让自己的人病着、饿着和冻着。

过年放假的前几天,张石和朱大能几乎呆在辽王府足不出户,怕穿帮露馅。

朱植是个例外,毕竟正儿八经修过几年历史,还是知道不少明朝那些事儿的,身份也摆在那儿,皇宫和千步廊一走,各个衙门大小官员见了都得行礼。

一连好几天,他上午在郭英的督促下扎扎马步,练练拳脚,谈谈事情,下午几乎都耗在大明六部集中办公的千步廊各个衙门协调各项事情。

能利用亲王的身份平推的就平推,平推不了,他就会到英武殿或乾清宫找老朱迂回。

如果老朱也不在,他就跑到文华殿找太子作主。他虽然不愿意喊爹爹,喊几声大哥还是可以的。

太子倒也乐意帮帮弟弟,又送了杂役、丫环各十人,以显示兄弟间的亲亲之情,顺便又塞了几个自己的人过去。

辽王府不是缺个右长史嘛。朱允炆身边的那个探花郎黄湜就该放出去历练历练了,整天放在身边只会“之乎者也”地,也不是个事儿。

到了晚上,朱植也是忙得连轴转,先后邀请铁炫、骞义、吴杰、杨文、宋忠、周兴等文武班底,到王府做客闲谈,又让张石、大能作陪,进一步笼络笼络感情,推进团队融合,同时了解朝堂和军队里的一些情况。

不谈不要紧,一谈又是收获满满。

铁炫竟然是元朝归化色目人后裔,长得浓眉碧眼,像个武夫,却自幼仰慕中华文化,精通四书五经,国学底蕴深厚,还精通数理之术,教个小学数学绝对没有问题。

骞义也是个充满血性的书生,对大明水师情况比较熟悉,知道坐镇武昌的楚王朱桢这个老六有战船上百艘,建议辽王通过老朱找楚王要人要船。

这一下子让朱植觉得柳暗花明又一村,准备找老朱要水师去。

杨文长期掌管京军神机营,对火铳射击、阵法也比较熟悉,应该对黑科技适应比较快,发展后劲比较足。

宋忠人如其名,忠厚老实,长期在锦衣卫工作,还会驯养信鸽,倒是干情报的一块好料。

三军之事,莫过于密,组建东北情报网正需要这样的人才。

吴杰虽是红二代,并无多少纨绔之气,常年在太湖训练水师,又屡屡担任从海路向北平、辽东输送军粮的任务。

辽东江河纵横,正需要这样的人才。

周兴南征北战,战功赫赫,作战经验在几名武将中经验最为丰富。

老朱在北伐关口把他划给自己,已属难得。

当时地位不高、名声不显的平安兄弟和盛庸兄弟也受到了辽王的亲自召见。

这几个毕竟都是御前亲军出身,参加过实战,不是办公室里培养的将军,应该有两把刷子。

召见中,朱植对这些人也是大加赞赏,而这些人也对这个传闻中的臭屁小王爷有了新的认识:要学识有学识,要才略有才略,要气度有气度,要格局有格局。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概括,用铁炫的话说:“天纵奇才!跟着这王爷,肯定是前途无量。”

神仙好说,小鬼难缠。过惯了好日子的工匠们大多不愿意去辽东。

特别是听说臭屁王爷比他老爹还狠,派人通知所有工匠必须拖家带口,过完年就得坐运粮的官船从海路到辽东后,工匠们家里几乎炸开了锅,纷纷动了歪脑筋。

快过年的时候,不少工匠玩起了父子别居、兄弟分家、夫妻和离的把戏。也有的仗着曾经给皇宫和王公们做过精致物件,托人说情,不想去辽东。

朱植知道后,只得恩威并行。

他一面请老朱下旨,把这些工匠户籍都迁往辽东辽王府落户,一面派人挨家挨户做工匠婆娘们的工作,许诺道:“你们只要带家人三人以上到辽东,一律赏一百锭宝钞作为安家费,王府建好房子后,工匠们可以免费入住。满五年后想转行种地,每家赏地五十亩地。想回应天府,悉听自便。”

房啊、地啊,到时候再说吧。只是安家费诱人啊,工匠自家那娘们都是见钱眼开的主,见反抗不了,就顺势让辽王为所欲为好了。

有的还听说,可以坐一坐当年秦始皇出海才坐过的大海船,还巴不得早点到辽东。

至于晕船、倭寇、台风、触礁、暴雨这些困难和风险,王府传话的下人们不知道,知道的也不提。

这样一来,那些在背后吵吵闹闹的娘们又鼓动老公们赶快去辽东。

朱植的主要精力都放在要人留人上去了,组建和训练辽王亲军的任务也就交给郭英、杨文、张石和朱大能四人了。

一百名盔甲鲜明的御前亲军从府军卫被直接拉到还在装修的辽王府,成了组建广宁中护卫最早的班底。

朱植让杨文和朱大能共同负责训练和考核。

军事训练方面,杨文用的是大明操典,朱大能用的是后世的三大条例。

这边在操练枪弩刀盾,那边在练习刺杀操,外加走三大步伐,口号喊得让人有些聒噪。

一支小小的百人队,竟然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训练方法,两种训练理念。

这在大明军队中,无论是边军还是京军,恐怕都是独一份了。

杨文和朱大能很快冲突起来,官司打到朱植这里。

朱植想了想,觉得饭还是一口一口的吃,先搞一军两制吧。

他让杨文带七十人按大明操典进行军事训练,让朱大能带三十人按后世新法进行训练,等大能的兵在战场上大放异彩后再全面推广新的训练方法。

张石抽空给提辽王提了个醒:“这士兵都是文盲,恐怕培养价值不大啊”

朱植觉得张石提醒得非常好,连忙请铁炫、骞义等几个闲得蛋疼的王府属官到军营分别教士兵算术和识字。

他让二人大儒转告各位士兵:“辽王殿下说了,没有文化的士兵是没有出息的士兵,等你们能够认识一千个字和一千以内的四则运算后,王爷还将亲自教导你们兵法。”

在普通士兵眼里,王爷绝对是神一般的存在,能让王爷教兵法是什么待遇

这一管鸡血打下去,士兵们哪怕凿壁偷光,把眼睛熬瞎也得学习啊。

为了帮助士兵们学习,辽王不得不发扬凿壁偷光的精神,收集了一百多个在古代已经简化的常用汉字,也可以叫错别字,又让铁炫和骞义再简化一批,方便士兵们识字。

当然这也不能说叫错别字。走的人多自然成为路,用的人多了自然成为规范字,就像后世在英语基础上发明的霉语,错别字连篇,照样流行世界,念错了还可以美其名曰华府音,比轮敦音还拽。

辽王还让大能没事还组织一些小考试、小演讲,题目很简单,无非是写一篇或念一篇类似《我的父亲》《我的大明》《我的家乡》之类的小作文。

辽王的要求不高,以后汇报军情、传递情报,话总得说顺溜不是

你不把话顺溜,怎么让上级清楚,让下级明白

当然,他在后世搞过思想工作,还有一个深层次的考虑,就是打牢思想教育基础。

俗话说道不远人,如果你在日常训练生活中将家人、家乡和国家的关系搞清楚,再经铁炫这些士大夫打打鸡血,灌输些家国天下情怀,这不就打下朴素的爱国主义教育基础了么

就在紧张的之国准备中,辽王给好多人都派上了活。

至于郭英和张石,朱植决定过了年就让他们到临清挑选新兵,免得去晚了,就剩下些歪瓜裂枣。事实上,由于大明要进行对蒙元的国战,优秀兵员都给了北伐大军,他哪里还有挑拣的余地

至于郭英推荐过来的便宜姐夫郭镇,朱植决定过完年就让他带一起穿越来的三个村支书到山东收购买耕牛、骡子、农具、种子之类。这段时间,他在王府当差还是比较尽心尽力的,当个大管家应该没有问题。

当然,他更多的是考虑经营辽东从恢复生产开始。只有生产狠狠抓,人心才会乐开花。

至于太子所派的黄湜,有了齐泰这个前车之鉴,朱植还是暂时让他在长史司挂个正五品右长史的名,晾在一边。

等到了辽东,还有那么多随军孩子等着他这个探花郎启蒙哩。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只爱这一次,够了

只爱这一次,够了

叶落在秋天
小说是虚构的现代题材,讲诉的是一个留守女人心酸的爱情故事!不管是偶遇还是巧遇,若漓已经落入了别人打赌的游戏中;可她竟然莫名其妙的爱上了这个男人……
军史 连载 2万字
煮妇成长记

煮妇成长记

粥来粥去
问你个问题,我们假如想要做一件很重要的事,重要到你不做,就会没饭吃,但是这件事还没做之前,你又发生了另一件事,而这件事让你很分心,很痛苦,你会怎么做?你..
军史 连载 87万字
从亮剑开始的战争系统

从亮剑开始的战争系统

万界诸佛
新书《抗战之兵临城下》希望大家支持。我以为《亮剑》是我战争生涯的结束,没想到却是开始。为了生存,我去了《太平洋战争》。去了《珍珠港》。去了《中途岛之战》。我还去了《兵临城下》和《硫磺岛》。我甚至还去了……《举起手来》??系统,出错了吧???
军史 连载 161万字
大明1840

大明1840

三十如虎
++++你现在跪拜的是新大明的缔造者,大明洪武皇帝嫡长子,兴宗嫡系血脉,大明钢铁洪流的开创者,太平洋的拥有者,欧罗巴人的噩梦,亚洲的主人,世界人民的慈父,大明子民的伟大皇帝,他就是!大明圣武皇帝朱良均。
军史 连载 60万字
政坛明星

政坛明星

银河之鱼
简介:一位做了两年啃老族的大学生,在守工地时意外得到了一枚来自仙界的权力神格,从此,坐拥神位,官场风流,一路畅通。
军史 连载 37万字
重生三国之开挂无双

重生三国之开挂无双

非朋
突然之间到了三国怎么办,这个乱世中如何存活,没事,我可以开挂,吊打一切不服。
军史 连载 3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