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落的记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神教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要。 想要摒弃就很难了。 哪怕释加牟尼得大神真人点化。 菩提树下大彻大悟,创立佛学,全力弘扬众生平等。 然而,数百年来。 天竺及其周边大小国家,城邦,部落。 或明或暗,全都沿用了这种统治制度。 历史上。 玄奘西行取经时,这片土地上的佛学就已经开始衰落。 到了唐朝末年。 完全被商羯罗改良后的婆罗门教(印度教)所取代。 此人吸取了众生趋之若骛的佛学“众生平等”教义。 以此来安抚信众。 不过,这样的平等只存在于死后的上梵天。 下梵天现实之中,种姓制度丝毫未变。 依然是以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达利特分出高低贵贱。 也就是说。 商羯罗往婆罗门教这碗苦哈哈的慢性毒药里加了一勺饴糖。 告诉千千万万尝到一丢丢甜味的底层土着: 我们生而不同。 这是由上辈子业力造成的,你得虔诚地接受这一事实。 忍受诸般不公与苦楚。 以此救赎上辈子造下的罪孽。 待到你们死去,灵魂到了上梵天,我们之间就平等的了。 下辈子有机会转世为高种姓,成为人上人。 就问你。 这样的千年陈奶,毒不毒 一口毒奶下肚,后世万代都难以翻身了。 …… 除了泥婆罗使者。 最为活跃的当属中南半岛和南洋诸岛各国及一众部落使者。 吐谷浑,百济,倭国离他们远,感触还没那么明显。 但是林邑,皮宗国,真腊,干陀利国的下场可发生在眼皮底下。 如今。 骠国在抵抗两年后,也宣告国灭。 纵使已经归附大周,成为中原蕃属国。 还是感觉脖子冒寒气,凉飕飕的。 本着花钱买平安的想法。 一众属国除了进贡大量珍贵方物。 还主动献出土地山林,港口码头,以表忠心。 对于这样的贡物,宇文衍来者不拒,照单全收。 大周在中南半岛和南洋诸岛获得的地盘也是越来越多。 皇帝回赠了一些中原好物。 并给这些属国及归附部落封赏闲散官职。 什么散骑常侍,朝散大夫,忠华将军…… 郑重册封,赐印,下发朝廷文书! 凡被封者,全都视若珍宝,珍之又珍。 此外。 令宇文衍倍感意外的是。 吕宋群岛上的数十个部落势力联名上奏,请求纳土归朝。 一问之后才知道。 原来他们眼下正频频遭受来自北方流求伪隋势力的武力骚扰。 流求岛。 自从杨广在宇文述,李德林,窦荣定等人的支持运作下登上“帝位”。 便在岛内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血腥清洗拥护杨勇的旧势力,牢牢掌控岛内军政大权。 感觉地位稳固后。 杨广便开始琢磨发展“国力”,开疆拓土。 于是。 他把目光瞄向了流求岛南面的吕宋群岛。 了解了事情原委。 宇文衍大手一挥,答应了这些部落势力的请求。 下诏设立吕宋郡。 将整个吕宋群岛纳入华夏版图。 吕宋群岛还是以部落形式存在。 就连部落联盟都没形成,就更不要说集权国家了。 既然有数十个岛屿部落势力开了这个口。 宇文衍就把他们当成吕宋群岛所有部落势力的民意代表。 借此机会,收下整个群岛。 至于会不会有部落势力反对 宇文衍一点都不在意。 在绝对实力面前,这些岛屿部落没有丝毫反对的权力。 面对强大的海军舰队,唯有死和乖乖听话两个选择! 此次“万国来朝”,竟然又让大周开疆拓土了。 就连鸿胪寺卿长孙晟也没想到。 使团的口风这么严密,直到觐见“天帝”才说出来。 不费一兵一卒。 大周疆域图上又添一郡之地。 朝廷在中南半岛和南洋诸岛的领土面积也增加了不少。 …… 二十日。 两仪殿。 “陛下,宇文大人来了。” “快宣。” 宇文衍闻禀快声说道,随即站起身来到茶台前面。 宇文恺随墨言进殿。 走到茶室门口,见皇帝竟然起身迎他。 当真是又惊又喜。 连忙上前几步,单膝跪地: “陛下厚爱,臣感激涕零,不胜惶恐……” “安乐无须如此,快快平身。” 宇文衍脸上满是灿烂的笑容,拍着他的胳膊说道。 伸手扶起,将其引到茶台前入座。 “接到你的奏报,悉闻通济渠全线贯通,朕一宿都没睡着。” “这可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万年工程。” “定当名垂青史,流芳千百世……” 作为规划中,连接黄河和淮河的河段。 通济渠是最为重要的,也是工程量最大的一段运河。 近三年来。 百济和倭国的百万俘虏役力投身其中。 在宇文恺马鞭沾盐水的赶工下,工程进度比预计的提前了一年。 “都是陛下谋划无双,未雨绸缪,臣只需监下工即可……” 宇文恺神情轻松,把所有功劳都推到皇帝身上。 这么些年来。 陛下给他的恩典已经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在其内心深处。 无时无刻都记得天子的好。 认定了皇帝就是他此生的伯乐和贵人。 “你也无须自谦,这种千年大工程,能主持修建的人还真是凤毛麟角。” “对了,役力减员情况如何” 宇文衍坐下泡茶,一边笑问。 “回陛下。” “虽然监工颇为严厉,但却保证他们吃饱肚子。” “倒下之人十之二三,大多是水土不服,身体有疾者。” “还有少数不服管教的刺头,臣下令上了脚镣……” 对于运河工地的情况,宇文衍很清楚。 宇文恺最多也就是拿沾了盐水的马鞭抽打一下那些眼露仇恨的刺头。 虐待俘虏役力的状况一直未曾发生过。 “那就是说尚存役力六七十万,不影响后续河段的开凿。” 宇文衍原本想着,修完通济渠,能剩四五成就不错了。 “是的,陛下。” “臣准备让役力休息两月,明年开春后扩建京城至黄河的漕渠。” 汉武帝时。 由于渭河水浅、沙深,难以行大船。 且河道蜿蜒曲折,航程达900里。 于是派齐人水工徐伯主持开凿漕渠。 从长安城西北引渭河水,自西向东。 经临潼、渭南、华县、华阴、潼关,在临近“渭河入黄”处连通黄河。 全程300里,大大缩短了沿渭水河道入黄的航程。 漕渠不但用于漕运,还给沿线土地提供灌溉水源。 可谓是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