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隆庆五年八月初,京城如同一口巨大的热锅,骄阳似火,无情地烘烤着世间万物。 紫禁城后的景山,本是一片清凉之地,此刻却因众多大明显贵的到来,显得热闹非凡又燥热难耐。 内阁诸臣、六部尚书齐聚于此,就连平日里鲜少过问朝政的隆庆帝也亲临现场。哪怕有一群内侍给他们扇着风,却也还是很热的。 众人围坐在一棵巨大的歪脖子树下,目光紧紧盯着不远处那座由衍神公李文贵发明的光学信号塔。 没错,这些人冒着炎热跑来景山,就是因为全国各地规划的信号塔修建完毕,这是第一次使用,他们都来看稀奇的。 相对他们来说,李文贵却很淡定,站在一旁,打量着那棵歪脖子树上,暗自思忖:“这棵树,莫不是日后崇祯皇帝上吊的那棵” “嘿嘿,要是两个位面能重叠,崇祯皇帝上吊前来到这个位面,不知道会是怎么个表情” “……” 李文贵不愧是写网文出身,在这样的场景下,竟然开始构思新的有趣情节了。 其他人则是关注着这次的信号塔验收,犹如顺风耳一般厉害的消息传递,那还会有人管李文贵对着这棵树发呆是干什么 这不,吏部尚书赵大人一边不停地用衣袖擦拭着额头豆大的汗珠,一边满脸怀疑地开口道:“诸位,这所谓的光学信号塔,仅凭反光镜角度就能传递消息” “老夫从政数十载,从未听闻有如此神奇之事。以往传讯,无不是依靠快马加鞭的驿站,这几根杆子加上几块反光镜,真能把千里之外的消息瞬间传来实在令人难以信服。” 刑部尚书孙大人摇着手中的折扇,接过话头:“赵大人所言极是。虽说衍神公向来奇思妙想,可此事实在太过匪夷所思。若真能成功,那往后这天下大事,无论多远,陛下都能即刻知晓,这岂不是改写了我大明的传讯历史” “……” 他们这些人,到底还是不怎么了解。倒是张居正和高拱了解更多,反而淡定不少。 此时,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议论声在闷热的空气中回荡,话语间满是对这新鲜事物的质疑,却又隐隐透着一丝期待。 隆庆帝坐在华盖之下,手中的团扇扇得飞快,此时的他,已经有些后悔了。 这么热的天,跑来看什么热闹! 李文贵这小子,连那蒸汽火车都能造出来,把人轻松运出千里之外,那这个消息传递,肯定也是没问题的! 不过此时,他后悔也不好意思马上下山,只能先等着,准备收到消息之后,不再等其他方向的消息,就宣布要下山。 景山上,是修建了四座信号塔,分别是负责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因此,他就有如此想法。 心中打定主意之后,他又望着前面那座信号塔,心中暗自思忖:“若这光学信号塔真如李文贵所奏那般神奇,那对我大明而言,就和蒸汽火车一般,都是宝贝了!”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信号塔下的操作员忽然开始了操作。 皇帝和大臣们见状,纷纷举起手中的望远镜,目不转睛地观察着极远处信号塔的一举一动。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好奇与专注,试图从那闪烁的反光中探寻其中的奥秘。 不过,他们没有受过训练,甚至都还不知道信号塔的具体原理,因此,他们看来看去,其实是看了个寂寞而已。 亏了他们都是大明高级官员,没有不懂装懂,要不然,估计会出丑。 没过多久,消息接收完毕。 操作员那边,迅速将通过反光镜角度传递过来的信息,在翻译成文字中。 这些大明的高级官员见了,放下望远镜,又开始聊了起来。 同时,他们不时转头看看那些操作员,估计心中在猜测,是不是真得从大同军镇传过来的消息,又会是什么消息,会不会缺失,传递的消息不完整…… 等到操作员估计是翻译完成,一路小跑着过来,要呈送给隆庆帝时,几乎不约而同地,所有人都停止了议论,甚至连发呆的李文贵也回过神来,看向那操作员。 隆庆帝接过内侍转过去的纸张,带着兴奋,迅速看了下,随即笑着说道:“是大同军镇传来的消息,就在半个时辰之前,顺义王询问远征军征讨倭国的消息。” 大臣们听闻,不禁面面相觑,随后纷纷倒吸一口凉气。 这超远距离的消息传递,竟真得如此迅速准确,大大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陛下,这光学信号塔果真是神来之笔啊!”兵部尚书激动得满脸通红,高声说道,“有了这东西,往后边疆军情传递瞬息可达,我大明的防御必定固若金汤!”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赞叹之声不绝于耳。 隆庆帝满脸笑容,目光投向李文贵,说道:“文贵,你此次可立了大功啊!这光学信号塔实在是妙,如此实用之物,真乃我大明之福。都说格物学能洞悉万物之理,今日看来,果然厉害!” 众大臣纷纷点头,对李文贵投以敬佩的目光。 礼部尚书张大人笑着说道:“衍神公,这格物之法竟能创造出如此神奇的物件,实乃令人佩服。往后还望衍神公多钻研,为我大明再添奇物。” 听到这话,李文贵却是摇头,然后认真地说道:“我还真要说这事呢!”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看着一众有点愕然的脸,认真地说道:“格物学这个学问,虽然我都有传道授业,甚至连科举中都有格物学的内容。但是,我设立的格物奖学金,都没什么满意的申请事项。” “格物学这事,不是我一个人的事,而是需要我们大明其他人也都精通,如此,百花齐放之下,我大明的国力就越发鼎盛,能做前人不能做之事,创辉煌之未来!” 听到他的话,在场的人,包括隆庆帝在内,都不由得佩服李文贵的胸怀! 如此实用的格物学,要是换了一般人,估计都是传子不传女了。但是,在李文贵这边,却是极力想要其他大明人也能有他的本事,为大明国力的强盛操碎了心! 此等胸怀,真常人不及也! 心中这么想着,隆庆帝打了个哈哈说道:“会有的,肯定会有的,回头就怕你那格物学奖学金不够发了!” 一听这话,这些大明高官都立刻笑着附和了起来。 “没错,我们大明有一万万人,岂会没有才智卓绝之士!” “衍神公,要有耐心,开了花,就一定会结果的!” “不说别的,光是能赚大钱,就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钻研格物学了!” “听说徐老就在松江府督促他的子孙钻研格物学呢!” “……” 就这么说了一阵之后,首辅高拱开口说话,打断了他们的马屁道:“顺义王问远征军的事情,我们来议一议……” 一听这话,隆庆帝立刻站了起来,认真地说道:“高卿,看看,你这一头的汗,怎么了得啊!” 说到这里,他大喊道:“来啊,摆驾文华殿议事!” 他是真得受不了,这些臣子竟然在这么炎热的天,还想在这里议事。 哪怕是因为要等其他方向的消息间隙,他也是不想待了。 他这么一说,其他文官其实也有受不了热的,反正已经见识了光学信号传递的神奇,他们也立刻附和皇帝,当即一起下山了。 你真要说,有多热的话,其实也未必。只是他们都养尊处优惯了,实在不习惯这炎热而已。 ……………… 文华殿内,多处地方都放了冰块降温的,因此,就以李文贵的感觉来说,这文华殿内,就像有空调一样,温度倒是凉快了。 隆庆帝其实还是想回后宫的,但是他在山上说了,到文华殿议事,也不好直接回去,就来文华殿了。 他端坐御座,下方,内阁首辅高拱与次辅张居正率一众朝臣分列两侧。 隆庆帝目光扫过群臣,开口道:“诸位爱卿,远征军征讨倭国之事,怎么个说法” 高拱出列,躬身奏道:“陛下,其实不止顺义王,包括西南多地的土司,都有问话,内阁这边,已经积了一堆了。”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接着奏道:“此前我大明远征军已成功占领倭国九州岛,然本州岛倭军主力未除,其势力不容小觑。前线局势瞬息万变,何时能彻底平定倭国,臣等实难断言。” 张居正紧跟其后,补充道:“陛下,倭国孤悬海外,地形复杂,且倭军狡黠多端。虽初战告捷,但后续战事仍需从长计议,不可操之过急。” 众朝臣纷纷附和,文华殿内弥漫着对征讨倭国前景的慎重之意。 这其实也难怪,毕竟连太祖皇帝都认为征讨倭国不容易,担心后世子孙去讨伐会损兵折将,就把倭国列为不征之国了。 要不是衍神公和高首辅等人力争,说不定都不会派出远征军! 殿内正在说着呢,忽然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锦衣卫校尉匆匆入殿,跪地高声禀道:“陛下,大事急报!东面光学信号塔传来前线消息!” 隆庆帝听了,身子略微前倾,带着额好奇道:“所传何事速速奏来!” 目前东边的信号塔,最远是修建到了登州,还计划跨海修建,一直通到朝鲜去。 校尉展开手中译好的信笺,大声宣读:“启禀陛下,大明远征军主帅谭纶急奏,我军已成功擒获倭王,现正押解往京师而来,大军回师九州岛休整,等候陛下下一步旨意!” 这消息如惊雷般在殿内炸开,原本有些的众人,脸上瞬间满是惊喜与难以置信。 “天佑我大明!谭卿不负朕望!”隆庆帝激动得站起身来,眼中满是欣慰与喜悦。 他是没想到,竟然抓住了倭王。华夏这边,可从来没有那个皇帝有如此成就过的! 高拱率先跪地高呼:“陛下圣明,指挥有方,此乃大明之幸,万民之福!” 张居正及其他朝臣也纷纷跪地,齐声道:“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边不出声的李文贵见此,也只能跟着恭贺了。 他其实不在意倭王,而是想见见丰臣秀吉,织田信长还有老乌龟德川家康。但是,如果他指名道姓要这些人,就会被人疑惑。 当然,也是他并不是非看不可,要不然,让人疑惑就疑惑了,他也不在乎。 待众人起身,张居正神色凝重,说道:“陛下,虽擒获倭王乃天大的喜讯,但谭大人说回师九州岛,说明本州岛等地尚未完全平定,倭国战事可能未必完胜。” 高拱点头赞同:“张大人所言极是,陛下,还是等谭大人的奏章,还有那倭王押解到京师,再公告天下不迟。” 隆庆帝微微颔首,又看向李文贵问道:“你对倭国了解多,你的看法呢” 李文贵听了,想了下说道:“远征军出征也半年多了,既然抓了倭王,也算是一个阶段的胜利。或许,可以传信过去问问,远征军将士有没有需要轮换的” 高拱没说话,张居正却是立刻附和李文贵的意思。 劳师远征,军心士气还是很重要的。 隆庆帝自然不会拒绝,就下旨,通过信号塔传送消息过去。另外,也给大同那边传达了下倭王被抓的消息。 散朝之后,虽然朝廷没有正式宣告,但是倭王被抓,正押来京师的消息,却还是传开了。 一时间,京师便沸腾了起来。 大街小巷,人们奔走相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街头巷尾,处处张灯结彩。 孩子们在人群中嬉笑奔跑,大人们则聚在一起,兴奋地谈论着这一喜讯。 “听说了吗咱们大明军队把倭王给抓住了!” “那可不,咱大明军队那可是战无不胜!这下看那些倭人还敢不敢嚣张!” 甚至有一些有头脑的酒楼里,说书先生都开始编大明远征军的故事了。 哪怕知道消息没这么快传回来,说书先生说得肯定有假,但是人们也是爱听。 这不,就有说书先生站在台上,绘声绘色地讲述着远征军的英勇事迹:“话说那谭纶将军,率领大军渡海征讨倭国。只见那海上波涛汹涌,可咱大明将士毫无惧色。到了倭国,谭将军身先士卒,冲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那倭人被打得丢盔弃甲,哭爹喊娘……” 台下的听众们听得如痴如醉,不时爆发出阵阵喝彩声。 倭寇骚扰大明多年,终于抓了个倭王回来了。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开局提瓦特窃取诸天万界

开局提瓦特窃取诸天万界

浅梦游星
已有世界:提瓦特,鬼灭之刃“其实我也是璃月人,你信吗?”“胡说!你是纯正的须弥人,教令院通缉令写的一清二楚!你还硬闯净善宫!别解释了!”“这都是误会啊!”一个误入提瓦特的咸鱼,带着不靠谱的金手指,未来早就模糊不清。你这天赋看上去不错啊,借我用用?你这技能有点炫酷啊,也借我用用?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什么?随机的?那我玩什么?玩集贸呢?
军史 完结 67万字
1979娱乐香江

1979娱乐香江

六月鹰飞
1979年,令东来魂穿香江,这篇纸醉金迷的热土,令东来不但来了,更要将之征服。
军史 连载 2万字
乱世蔷薇

乱世蔷薇

拂晓蔷薇
桃花树下的初恋,为爱而死的緾绵,真的抵不过高高在上的荣耀,炙手可热的权势?要江山,还是要爱人,这是每一个上位者的选择,而做为一个女子,在被选择的时候,自己要做..
军史 连载 13万字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华夏远征军之我的团长

行走的大羊腿
华夏国西南特种部队的精锐廖铭禹,在一次任务中意外穿越到了禅达,也就是我的团长我的团的世界里龙文章、孟凡了、迷龙、不辣、要麻、豆饼、兽医、阿译长官、丧门星、克虏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出现在他面前,是继续他们炮灰团那悲惨的命运,还是唤醒血性做出一番不一样的丰功伟绩呢?一切都答案都取决于廖铭禹的决择“我是你们的团长!想活命的跟着我走,我带你们回家!炮灰团?狗屁炮灰团!我的团,一定是敢打敢拼的铁血团,我一
军史 连载 199万字
我是大导演

我是大导演

独念西风凉
PS:本书简介在书页,您可以到书页查看
军史 连载 0万字
大明国士

大明国士

子率以正
陈堪:“为大明之崛起而读书。”“什么,我办军校,开银行,兴工业,开辟大航海,就是不读书?”“你们以为你们是我这样的天才吗?”“知识改变命运啊孩子们。”PS:一不小心穿越,搅动大明风云。已有百万字老书,书荒可看。
军史 连载 18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