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日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鲁成公七年,即公元前五八四年,春季,郊祭没有举行,却依旧举行了望祭,不符合礼法。
吴国攻打郯国,郯国与吴国讲和。
季文子听闻之后就表示,中原的诸侯不能威慑蛮夷(季文子所谓蛮夷,当以地域区分),而让蛮夷前来进攻,却没有人对此感到担忧,这是因为没有好的国君。
《诗经》说‘不吊昊天,乱靡有定’,意思是不被上天怜悯,祸乱至今没有平定,原文出自《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节南山》。
这里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上位者不知道怜悯,那么还有谁会不受祸乱呢我们很快就会灭亡了吧。
《左传》认为像季文子这样知道警惕和畏惧,就不会灭亡。
夏季,曹宣公前来鲁国朝见鲁成公。
秋季,楚国公子婴齐攻打郑国。
鲁成公与晋景公、齐顷公、宋共公、卫定公、曹宣公、莒渠丘公、邾定公、杞桓公会见,一起出兵救援郑国,楚国不敌。
八月,诸侯在马陵(卫邑,今河北大名东南)结盟,这是为了重温虫牢之盟的友好,同时也是应为莒国的顺服。
这一年,因为巫臣的原因,吴国开始在东南崛起。
鲁成公八年,即公元前五八三年,晋景公派遣晋国大夫韩穿出使鲁国,谈到汶阳之田时,希望鲁国将汶阳之田归还给齐国。
季文子为他践行之时,私下里对韩穿表示,大国处理诸侯间的事务适宜,凭借这个才当上盟主,因此诸侯感念其德,又畏惧他来讨伐,不敢有二心。说起汶阳的田地,那原本是属于我国的,后来对齐国用兵,晋国命令齐国将它归还给了我国,可现在却又有了不同的命令,说,‘归还给齐国’。信用是来推行道义的,道义是来完成命令的,这都是小国盼望而怀念的。如果信用不被得知,道义无法树立,四方的诸侯,谁能够不涣散瓦解呢
《诗经》说,‘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意思是女子没有什么过错,但男子的行为却前后不一,男人的爱情是没有标准的,他的感情一变再变。原文出自《诗经国风卫风氓》。
七年之中,说还回来就还回来,说夺走就夺走,前后不一还有比这个更严重的吗一个男子如此,尚且会失去配偶,更何况是诸侯的霸主呢诸侯霸主应该用德行来威服诸侯,如果前后不一的话,又怎么得到诸侯长久的拥护呢
《诗经》说,‘犹之未远,是用大谏’,意思是执政行事太没有远见,所以要用诗来进行劝告。原文出自《诗经大雅生民之什板》。
季文子还说,我害怕晋国没有远见而失去诸侯,所以才胆敢私下里跟你交谈。
公孙婴齐到莒国,去迎接自己的妻子。
宋国的华元到鲁国来聘问,想要替宋共公聘共姬为夫人。
夏季,宋国国君宋共公派公孙寿到鲁国进行纳币之礼。
秋季,周简王的卿士召桓公到鲁国向鲁成公颁赐袭爵的命令。
冬季十月,杞叔姬去世。
晋国大夫士燮(xiè),鲂鱮(xu)甫甫,麀鹿噳噳,有熊有罴(pi),有猫有虎。庆既令居,韩姞燕誉。”
描写的是周宣王卿士蹶父选婿的故事,最后选中的是韩国(西周所封诸侯国)的国君,引出韩国国土风貌。
原文出自《诗经大雅荡之什韩奕》。
穆姜(鲁宣公夫人)听到之后,从房间里出来,两次向季文子下拜,表示,季文子辛勤为国,没有忘记先君和事奉继位之君,对她这位未亡人也是如此,先君就是这样盼望你做的,谨拜谢您加倍的辛勤。
然后,穆姜赋《绿衣》的最后一章,才离宴。
“絺(chi)兮绤(xi)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绿衣》是一首感念伤怀之诗,有怀念亡人,感伤己身之意。
原文出自《诗经国风邶风绿衣》。
这一年,齐国国君齐顷公去世,其子齐灵公继位。
由于晋国扣押了郑成公,郑国发生动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