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取消临时宿舍
静水流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实际,这些高中住校同学大部分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有些学生生活上不能自理,我们要求对待学生要象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每天寝室进行逐一检查,文明寝室在宿舍的宣传展板表扬,并对脏、乱、差的寝室进行督促整改,现在我们寝室卫生面貌比往年有了较大的改观。
针对卫生较差的寝室,我是先礼后兵,最后到教室直接叫回寝室打扫,手把手,也是对住校同学进行劳动教育。
如果夜里有同学生病,我们的宿管阿姨要陪同去医院。
学生宿舍,就是这些住校生原生家庭以外的另一个家。
特别是在晚上,更能看见这些住校孩子的真实心理。
工作中,我对他们讲得最多的一句话:住校,不仅要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更要提升我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我每天的工作从清晨住校生起床洗漱按时离寝、中午午休回来到晚自习后归寝,熄灯后巡查。
学生看见我们这几张老脸,我们就更需要一个阳光雨露的心态来对待他们。
我每天的查房都会想一个话题:从天气变化的关心、考试复习的心得、热门事件的理性爱国……每进一个宿舍,让他们觉得我们不是板着脸来查房,而是带着关心和体贴而来。
我印象最深的住校同学有一个叫小a的,我刚到g城中学当宿管阿姨。
那时宿舍区的风气还不太好。
小a的宿舍区坏习惯堪称典型。不打扫卫生,脚臭且不清洗,弄得宿舍臭哄哄的……
一开始,我找小a谈话,他怒气冲冲:“我脱鞋了你闻一闻!还把门‘砰’地砸上……还故意反制约我,嬉皮笑脸地围着我:“宿管阿姨,借点钱嘛……”
我在宿舍公共厕所‘潜伏’,发现在里面偷着抽烟的学生里有小a的身影……我安排高一新生入住,小a还煽动其它几个宿舍,把新生还未铺就的被褥丢到管理房……
当我准备把小a交到教育处进行处理时,我从侧面了解到,他是个单亲家庭。
我的小萍也是单亲家庭。
我深知,一个孩子的成长和家庭因素息息相关,小a在学生宿舍多次违规,但我对他的性格特征引导得还不够充分。
于是我郑重地找到小a,严肃地面对他时,他豁出一切地对我低吼道:“阿姨,你天天盯着我,是不要我住校了吧你要处理就处理吧!
我话题一转:我给你一个机会,宿舍臭味和卫生就由你监督,给你管理的机会,你觉得呢
自从小a在宿舍里‘当宿管干部’了,主动性的内在潜力激发了,卫生状况不断改善,行为规范还能以以身作则。
其实,在他们面前,语言的力量是多么强大,只要好好沟通,聆听他们的诉求,用真心关心他们,工作方法不断调整,与这些可爱的住校生都可以春风化雨。
那年有一晚,女生宿舍四个女生因为上楼道互挤不谦让,发生口角,如果不及时和灵活处理,可能会动手。
学生宿舍发生打架事件,一定是大忌!
那一天已经是深夜十一点半。
管理室里打开水的同学人来人往,一个个像打了鸡血般在那看热闹,我暂时关闭管理房,那些看热闹的同学一个个还激动难平。
我把小a及其它几个宿舍干部叫来维持秩序。
首先第一点把矛盾的双方完全隔离开。
他们隔离开,我给对方一一讲道理。
当晚以平息双方心态为主。
有一个女生无法说服,又哭又闹,我果断汇报学校,当晚通知家长当晚接回家。
晚上处理住校同学突发情况,安全第一位。
……
也是那一晚,
喜欢热闹的小a也算是是物尽其用,十分出色地协助我维持好了当天的秩序。
当然,四个女同学触犯住校生管理高压线学校也绝不能姑息……
而小a们在这次突发事件中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所以,我发现管理这些住校孩子,不能要求极致和完美,跌跌撞撞,有哭有笑,才是成长。
关心他们心理健康,发挥他们的特长,就是促进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突然想起这些,我也是挺有感触。
我站起来,“啊,今天真好,在阳光下给同学们晒被子,做着一些微小的事情。
给同学一个简单的关怀,也是温暖家的关怀。
我觉得我们的宿管阿姨,也是住校同学们如亲人般的依靠。
我们宿管阿姨就像是这些高中同学离家在外的第二个妈妈。
我们给他们晒被子。
就是给他们妈妈般的爱!
他们也一定能感受到的,是不是?”
“是的,肯定!”四个阿姨异口同声。
这一天我们宿管团队给住校生晒被子,大家讨论工作,都特别开心!
晾晒好同学们被子,我们宿管区域忙碌着,我也发现校领导都一直在开会。
学校好像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周校长他们一直在开会研究,安排部署。
这时,我接到何主任发来的微信,“你们宿管阿姨明天搬到临时宿舍的事暂停!”
现在突然叫我们宿管不搬临时宿舍区?
“啊?这是什么意思?上级有新的指示?难道说取消了全体高三复习学生住校,封闭管理的原方案了?”
我分析着,也肯定着。
我们不用搬临时宿舍区,就说明临时宿舍区不设立了。
这件事十有八九就是被上级叫停了,取消了高三复习全体住校的原方案!
说实话,取消建立临时临时宿舍,我们不用搬过去,我个人是开心的。
因为原宿舍的值班室的基本生活条件肯定要临时区好一些。
同时,住校同学数量保持原来不变,我们宿管的工作强度也一下子轻松一些。
同时,我也紧张,收到何主任的这条消息时,校领导们依然还在开会研究。
不全体住校后,走读生就依然是绝大部分。
那,走读生每天要在校园里进进出出,到校的交通方式、学校的安检、进入校园的线路、班级的管理等等,又需要另一种安全的方案,来保证学生的安全!
这些,上级部门和学校都需要精心安排和部署呀!
这,又是学校另一方面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