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霸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正文卷番外第十三章回家狄仁杰并没有采纳贾思博的建议。

并非心善,不忍错杀,而是不欲兴兵戈。

将大食使节团灭掉,固然将危险掐灭在萌芽中,可如今是在千秋节,各国使节齐聚京师的敏感时刻,原本就有摩擦的两国,势必彻底掀起大规模的战事。

这恰恰是很多人希望看到的。

朝中的局势,除了高门士族和寒门子弟的对立外,还有主战和休养两派的纷争。

大唐自立国以来,战事不断,太宗高宗两朝单单是灭国的名单,都有大小一列,到了本朝也不遑多让。

但这二十年来,确实经历了一段相当可贵的总体和平时期,不是完全没有战事,只是没了大规模的冲突。

毕竟周边的隐患已经扫平,无论是朝鲜半岛的新罗,准备死灰复燃的突厥,还是原本雄踞高原的吐蕃,都被覆灭,东方地域再无丝毫威胁。

但如此太平的背后,也代表着建功立业的途径,少了太多太多。

唐时重臣多有出将入相,而且还不是后世那种腐儒典兵,是真正的文武通才,所以想要打仗的,可不止是武人将帅,众多朝臣也希望在征服他国中获得功勋,封妻荫子。

好在东方无敌手了,往西边去,还有大食。

贾思博显然就是主战派,他早年在内卫任职时,就开始布局大食,不断将谍细渗透进去,构成庞大的情报网络。

狄仁杰起初赞同,后来持反对态度。

赞同,是因为忘战必危,大唐与大食接壤,又强势发展,卧榻之侧其容他人酣睡,双方皆是如此,就算不准备灭了对方的国,也迟早有一战。

反对,则是因为好战必亡,时机并不合适。

安西之地的经营仅仅是有了起色,依旧地广人稀,远逊于中原,驻军尚且不能自给自足,一旦开战,单单是源源不断的军需辎重,就能让二十年的积蓄如流水般花去。

关键是大食那样一个宗教信仰,风土人情都与唐人大相径庭的国度,哪怕正面战场胜利了,又是否能获得对方的土地,做出长久的统治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所以在大唐自身尚未做好准备的情况下,迫不及待与强国大食开战,除了让武功勋门欢欣鼓舞外,必然是途耗国力,有百害而无一利。

宰相的职责,就是要将帝国这架巨型马车牢牢把持住,不使之信马由缰地飞驰,不被好战之辈裹挟,营造出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趋势。

贾思博则是另一种想法。

在他看来,倘若因为这些缘故瞻前顾后,压制底层将士的为国报效之心,士卒待遇逐年下降,战力势必荒废,待得人心思定,再无斗志,等到朝中以为时机成熟,真正开战,恐怕已经打不过常年用兵的大食了……

正要在大唐最为强盛之际,一举重创那西边的强国,便是一时半会无法灭国,也不可生出怯战之心!

不过他的威望目前远不如狄仁杰,灭使节团的建言未被采纳,也不失望,心平气和地处理了公务后,离开了政事堂。

“争端开始了!”

狄仁杰抚须,心头暗暗一叹。

大食使节团的威胁,直指圣人!

事有轻重缓急,相比起化解背后的阴谋,不使之成为两大强国开战的导火索,圣人的安危无疑最加重要。

以大唐如今的国力,外敌已经不可能动摇国本,唯有内乱才是真正的威胁,所以如果真到了危急关头,两害相权取其轻,肯定是优先稳定国内局势。

所以贾思博不急。

这是阳谋。

在千秋节之前弄不清使节团的始末,就必须快刀斩乱麻!

“此事的背后,不知有多少官员参与啊……”

狄仁杰处理了文书,轻轻按了按眉心,脑海中开始思索可用之人。

第一位,是欲征大食,却能忍耐克制,安抚军心的王孝杰。

第二位,是无赫赫之功,却又四平八稳的内卫统领安忠敬。

最后一位,则是得自己提拔后,如今同在政事堂为相的张柬之。

朝堂之中,若说绝对能守得住本心,不为功勋战绩所动的,狄仁杰最信这三人。

但贾思博同样清楚。

这三位虽然能顾全大局,却也有各自的缺陷,有着容易被利用的地方……

“此番危机,不可掉以轻心,看来要拜托她出面了!”

狄仁杰沉吟许久,有了一个最合适的人选,起身出了政事堂,朝着东宫的方向走去。

东宫置三师三少,太子太师便是三师之一,多为虚衔无实职,然圣人敬重狄仁杰才识,让他任太子太师一职,常常教导太子。

这也是对太子地位的肯定,当年李世民命魏征为李承乾的太子太师,便是同样的道理。

而太子对狄仁杰自然尊敬非常,早早迎上,执学生之礼:“先生!”

狄仁杰行君臣之礼:“殿下!”

老师和学生落座,开始今日的课程。

太子除了监国之时,代理朝政,内外有序,其他时候都是恪守本份,哪怕现在圣人不理朝政,也没有丝毫僭越之举。

因此狄仁杰不会直接讲述朝堂政务,分析最多的,还是经略安西的进程。

只是这次所讲述的内容,再往西方去了些,谈到了大食,尤其是新旧哈里发之间的恩怨纠葛,亦是如数家珍。

太子听得津津有味,末了感叹道:“宗教国家,神权在上,确实奇特,所幸万变不离其宗,权势争斗,刺杀夺位,依旧不外乎这些手段,上层权贵之间,亦是纠葛重重啊……”

狄仁杰轻轻抚须,似是自言自语:“这般局势,不知我唐军,若与大食军队交锋,胜负如何”

太子顺势接上:“自是大唐胜!从贞观起,我大唐军队的足迹就远及西域,阔行海东,早已习惯了异域作战,便是奔袭万里,攻入那大马士革,也不在话下!”

大唐正处于盛世,身为霸主的信心是由内而外的,自从大食数年前掀起争端,朝野上下,就从来没有主和这一说,太子之言,可谓道出了许多磨刀霍霍的心声。

但他话锋又陡然一转,轻叹道:“孤居于深宫,未曾亲临战场,战局千变万化,无有绝对,我朝二十年无有大战,又经府兵改制,种种影响不可不查,方才之言或许是有些武断了,望先生见谅!”

这又是发展好安西再开战的派系心声,若能听到太子所言,肯定赞同万分。

狄仁杰脸上露出和煦的笑容,愈发显得慈眉善目:“殿下思虑深远慎重,乃天下之幸,军心民义旺盛,群情炽热,总该有处倾诉……”

太子眉头微不可查地皱了皱,旋即舒展,继续聆听起来。

双方这简短的对话,好似就是一个小小的插曲,很快又回归到正常的教学中。

半个时辰后,日理万机的狄仁杰告辞,太子起身,将他送出。

“殿下,狄公此来,似有要事!”

待得他回归堂内,伴随着温婉的女子声音,太子妃崔氏转了出来。

太子牵起妻子的手,带着她坐下,轻叹一声:“朝中兴兵开战之声越来越大,恐怕要出大事了!”

太子妃面色微变:“此事殿下不宜出面!”

她出身清河崔氏,是后世盛传的五姓女。

实际上,现在高门与寒门明争暗斗得厉害,但高门之中,也非铁板一块,尤其是山东五姓和关内的四姓权贵,向来相看两生厌,通婚都在自己的圈子里。

当年太子选妃,清河崔氏入选,哪怕五姓七家知道,这个未来的皇后之位是鱼饵,用来遏制关内高门,平衡各地局势,也甘之如饴。

当然,就算不考虑政治因素,娶妻求贤淑,五姓世家优良的家风,也不是关内骄纵任性的女子可比。

李显之妻韦氏出自京兆韦氏,后来妄言被休,这个教训可不小,如今的崔氏则妇德温婉,人所共见,又生下嫡长子,即便那些讨厌她的关中权贵,也在明面上挑不出个错来。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摄政王的无为王妃

摄政王的无为王妃

沫沫BJYX
宠文宠文宠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男强女强1vs1山水一程,三生有幸,红尘一遭,庆得相遇。这是一段前世今生的约定,亦是跨过千山万水后的永恒。在这里,朝廷谋略,江湖寻宝,全都有!!!本故事涵盖朝廷、江湖、人神鬼魔,略微有些玄幻色彩呦!&那些终将过下去的日子,叫做余生。而与你有关的日子,才是未来。”希望各位小仙女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啊mua~
都市 连载 54万字
乖!处对象可以,别往外说

乖!处对象可以,别往外说

河马瓜瓜
一睁眼,现代打工人姜晓穗成了七零年代被工农兵大学开除的作风败坏女。更悲催的是,她发现自己穿进了一本女主重生文里,成了那个衬托女主幸福的凄惨对照组。按照剧情,她爷爷会丢掉大队长职务,大哥会修水渠摔断腿,大嫂生孩子难产身亡,小侄子被人贩子拐走,奶奶哭瞎眼,妈妈病卧床,跛脚爸爸一人养全家……至于她自己,改革开放后被人骗到香港当小姐。摔啊,这是什么家破人亡剧本?姜晓穗表示这对照组她真干不了!名声不好?抓特
都市 连载 105万字
典妾为妻

典妾为妻

白衣素雪
典妻由来已久,顾名思义,典当自己成为他人之妻为其生儿子,生下儿子之后,当期结束。有人问七夕,典妻与将军夫人之间隔着什么?七夕说“隔着人命……”“你只要我爱你,却不要为我生孩子!”“是,因为为你生下孩子的那一天,就是我死的那一天,所以,我只要你爱我,而不要孩子!”
都市 连载 72万字
六零年代:系统每天带我寻宝

六零年代:系统每天带我寻宝

一枝垂柳
穿越60年代,开局获得寻宝系统。叮!发现天然无公害田螺!叮!发现野生梅花鹿一头!叮!发现百年老山参一颗!叮!发现珍宝夜明珠一颗!……
都市 完结 141万字
女人怎么了,照样造核武

女人怎么了,照样造核武

猫猫鱼吃果果
高智商学霸+高智商学霸的双向奔赴!实力才是硬道理!重男轻女在实力面前什么不是!“女人会造什么核武器!”主角:“来参观一下我制造的亿吨量级核武器。”男主:“我媳妇真牛!”“女人不能上太空!”主角登上航天飞机:“拜拜了您嘞!”男主:“我媳妇真牛!”“女人怎么可能创造军事奇迹?”主角:“耶,一不小心就造出了领先其他地区100年的武器。”男主:“我媳妇真牛!”观众:“你能不能别老提你媳妇!”男主:“我造出
都市 完结 24万字
娱乐:我怎么就上恋综了

娱乐:我怎么就上恋综了

夜朦胧
穿越+系统+娱乐+美女明星=娱乐圈爽文作为隐藏在山村的大佬,本想过着悠闲的山村生活,奈何向往的到来让他彻底暴露了。
都市 连载 33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