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天派流浪的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清代袁枚的这首诗将"西湖三杰"之一的于谦与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相提并论,视二人为力挽狂澜的民族英雄。

二人皆官至少保,分别为各自所在的朝代立下汗马功劳,又含冤而死。岳飞被宋高宗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死时仅39岁;于谦则在明英宗"夺门之变"中复位后当即被逮捕入狱,死时59岁;二人死后皆葬于杭州西湖。

不过,二人却又显着不同。岳飞是赫赫有名的武将,而于谦则代表文人集团,在明英宗被瓦剌大军俘虏后,领衔兵部尚书,力主作战,发动了有名的北京保卫战,使明朝延续了近二百年的统治时间。

于谦可谓"功不可没",就连杀他的明英宗亦认为"谦实有功"。那,有如此功勋且又手握兵权的于谦何以"取义成仁"甘愿下狱受死呢

这要从于谦的生平说起。

一、儿时的于谦,显露凛然正气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公元1398年出生于浙江杭州的官宦世家。从其高祖于夔入仕起,一度显赫,曾祖父于九思官至杭州路大总管,祖父于文明就任洪武年间工部主事。只是到了父亲于彦昭这一辈,不愿入仕在家乡钱塘过着隐居生活。

在父亲的严格管教下,自幼刻苦读书的于谦便有了精忠报国的高远志向,其儒雅的文人气质和土大夫情怀陪伴他走了一生。

在长期饱读史书的儿时岁月,仰慕文天祥气节的于谦常以其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为座右铭。

十六岁就读吴山三茅观时,即写下与之相映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中所表露的凛然正气,恰好就是于谦一生最真实的写照。

二、青年时的于谦,兢兢兢业业在地方工作

永乐十九年,即公元1421年,23岁的于谦成功考取辛丑科进士,从此以文人的身份步入大明仕途。

宣德元年(1426年),明宣宗朱瞻基率兵平定汉王朱高煦在乐安州起兵反叛,于谦受命担任御史随征。朱高煦后来被剿灭,受捕入狱后,于谦奉令主审朱高煦,予之严词斥责,声色俱厉地数落了朱高煦不忠不孝的各项罪行,朱高煦趴在地上被骂得直发抖。

于谦的正词崭崭和凌厉执法由此传开,明宣宗为之大为赏识,经过一番考察后,对他的学识、气度高度认可,不久即升任于谦为巡按江西。

1430年,32岁的于谦领衔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等地。由此,于谦就在地方工作了十九年的时间。

期间,于谦常轻装骑马走访所辖区域的父老乡亲,考察民生以及应该兴办或者革新的事项后,能办的及时解决,解决不了的马上表奏朝廷处理。如在三月间"粟米救济"缺粮的民户;在黄河口岸加固堤坝,避免汛期发生洪灾冲毁农田,令每个乡所设的亭长专管堤坝修缮一事;将镇边将领私人开垦的田地转为官家屯田,以资助边防开支等等……

于谦注重民生和化解财政压力的这些举措,得到了明宣宗的认可,老百姓也呼之雀跃。由此,于谦迎得了极高威望,誉为为国为民的忠臣、能臣。不过,正直的于谦也因此树敌不少,带来被奸佞中伤的致命隐患。

三、为官清廉的于谦,不畏入狱,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

明英宗朱祁镇继位后,宠信太监王振干政。随着主持内阁的杨士奇、杨荣、杨溥"三杨"相继离世,太监王振便作威作福起来。

于谦回京觐见时,因没有向王振送礼,还写了一首"只有清风"的诗《入京》:

绢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王振便诬告于谦因为长期未得晋升而心怀不满,意欲与朝廷作对。于谦由此被下狱问罪,幸得河南、山西两地的百姓深感其大恩,为之请命申冤,又得同僚和周王、晋王等藩王的作证力保,于谦才得出狱,降为大理寺少卿,后转任兵部左侍郎。

正统十四年(1449年)七月,瓦剌太师也先统兵大举来犯,王振便怂恿明英宗御驾亲征,在土木堡遭遇全军覆没,明英宗自己也被俘。这就是大明历史上耻辱的"土木堡之变"。

大明一下转入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幸得之前于谦没有随驾,被留下来主持兵部工作。在孙太后的支持下,于谦升任兵部尚书,力排朝廷南迁等建议,固守京城,拥立朱祁玉为景泰帝,发起了力挽狂澜的"北京保卫战",终于抗住了也先大军的进攻。也先在发还明英宗回朝后,撤兵远去。

大明迎来宝贵的安宁时期,由此,为官清廉人到中年的于谦便忠心耿耿地辅佐景泰帝明代宗整肃朝纲,铲除了王振余党,实现了一系列由乱而治的"中兴"举措,使大明渐渐恢复了勃勃生机。

谁知,还朝的明英宗被代宗皇帝幽禁于南宫后,在太子太师武清侯石享、左副都御使徐有贞、司礼太监曹吉祥等人的拥护下,发动"奇门之变"成功复位。

明英宗复位后,当即将于谦逮捕入狱,五天后旋即处死。

四、年近花甲的于谦为什么被迅速处死

明英宗复位后,之所以要迅速处死于谦,除了于谦"不得不死",因他死后,明代宗才没有翻盘的希望外,更主要的原因还是于谦让明英宗在叹息之余深深嫉恨。

因明英宗在"土木堡之变"中被俘成了阶下囚之后,自然希望北京的大明朝廷早日把他解救回来。

谁知主持兵部工作的于谦提出了"社稷为重,君为轻"只忠于国家的主张,以"大义"取得临时执掌朝政的孙太后支持下,马上拥立他的弟弟朱祁玉为明代宗,改他为太上皇。还发表了一番慷慨激昂的主战想法后,得任兵部尚书,随即动员备操军、备倭军、运粮军为主的二十二万人马,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北京保卫战"。

他这个太上皇似乎已可有可无,完全置其生命于不顾。

也先见明英宗已无利用价值,颇有玄机地将其遣送回朝。此时的明代宗显然不愿意待见他,当即打入南宫监禁,失去了自由。

更可气的是,原本答应将他的儿子朱见深立为太子的明代宗,后违背承诺改立了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

这一举措让明英宗仇恨不已,便把明代宗给予他的种种屈辱都算在于谦身上,认为是于谦帮助明代宗所致:不仅欺负了他,还算计他的儿子,是可忍,孰不可忍。

只能将于谦处死,才解心头之恨。

另外,帮助明英宗复位的石享、徐有贞等奸佞都害怕于谦,对于谦严重不满,恨意也很深,都希望快速处死于谦后好握稳权柄。

代表武官集团的大将石享原本是于谦推荐的人才,只因于谦为官清廉,不满意石享以仅图报恩而"唯亲"地荐用其不堪大用的儿子,石享由此被于谦斥责后便暗生怨恨。

徐有贞与于谦早有仇怨。因"北京保卫战"前,徐有贞是力主"南迁"的首要分子,被于谦厉声阻止后从此而心生间隙。

至于太监曹吉祥,其欺压良善的所作所为,于谦原本看不惯,早就不是同路人。

五、兵部尚书于谦何以甘愿赴死

于谦在明英宗发动"奇门之变"时,其实是有机会镇压的。

那时,于谦仍是少保兼兵部尚书,手握军权。而石享等人的力量并不雄厚,仅仅是千余家兵,即便有曹吉祥的太监内卫追随,也很有限。

据有关史料记载,石亨等人发动"夺门之变"的那晚,于谦正在军部衙门值班,得知消息后,仅对报告的手下说了句:"什么国家大事他自有天命,你只管去。"便置身事外,什么也没做,甚至也没去想,任凭石享等人拥护着明英宗去往朝堂复辟。第二天,于谦整理好衣服,仍平静从容地上朝。

这是为何

是于谦担心事发突然,过于匆促,平息不了石享等人还是认为明英宗复位后不会处死自己

显然不是。

于谦完全可以迅速调兵,摧枯拉朽地剿灭"夺门之变"。他亦明白若明英宗复位后,自己必死无疑。

但忠于国家的于谦知道,那时明代宗已病危,离大限不远,他改立的朱见济又不期早早夭折……。即便他处置了"夺门之变",大明又将何去何从

为了生灵免遭涂炭,大明再度横生枝节,出现更大灾难陷入内乱不止之中,引发瓦剌再度入侵的悲剧。

一生正气的于谦,强烈的士大夫意识一袭来,立时把生死置之度外:谁当皇帝不重要,如今最关键是确保国家的稳定和天下的太平。

于是,于谦断然选择了放弃内斗,默许明英宗复位,甘愿接受明英宗对他报复性的处置:于谦一上朝当即被明英宗下令逮捕入狱,五天后以"图谋拥立襄王之子的谋逆大罪"被处死。

壮哉,于谦!

他完全是以自己崇高的民族气节,成全了威威大明276年的天下。

他的大义凛然,他的精忠报国,不计个人生死的胸襟,需要何等的胆识才能做到

难怪复位后的明英宗亦叹息"谦实有功"。

于谦称为"民族英雄"当之无愧。他,刷新了文人忠义报国的标杆,值得永远尊崇爱戴!

六、后记

成化初年,明宪宗朱见深为于谦平反,复官赐祭,在诰文中确认了他的"忠诚":

"当国家多难时,他以社稷为重,独自坚持公道。被权臣奸臣所嫉,先帝已知其冤,朕亦怜惜他的忠诚。"

弘治二年(1489年),明孝宗追赠于谦"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追谥"肃愍"。

万历十八年(1590年),明神宗改于谦谥号为"忠肃"。由此,他的作品《节庵诗文稿》便收录整理成《于忠肃集》传世。明史亦高度评价于谦: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

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帝为于谦题写匾额:丹心抗节。这块匾就悬挂于北京于谦祠,如今是重点保护文物,位于东城区西裱褙胡同23号。

在杭州的于谦祠,则位于于谦墓旁,位于杭州西湖南面的三台山麓,受后人代代瞻仰缅怀,至今生生不息。

其它综合推荐阅读 More+
爬出地面

爬出地面

小东坡
一座山,万座墓。悠悠数千年,墓起,墓平,又墓起,又墓平。每一座墓,就是一个故事的终结。
其它 连载 18万字
749局13科

749局13科

月食残辉
749局,一个专门处理超自然现象现象及事件的神秘部门。灵能者,一种拥有无法解释的特殊能力,且不为人知的奇特存在。为了维护社会安定,对灵能者的控制和监察,防止灵能者犯罪成为了749局最主要的工作。但是,社会中最黑暗的,不是灵能者,不是那些违法犯罪的行为,而是人心,还有那无比神秘,无比深邃,被称为命运的存在......因特殊原因提前退役的顶级特工,警校刚毕业的新人,各部门抽调的能力一般的人员,甚至还有
其它 完结 189万字
嫡女归

嫡女归

云舒
上一世,她善待姨娘,友善庶妹,对夫君尽心尽力,却不想,养虎为患。姨娘害她母亲,庶妹毒杀她胞弟,而她,被困地牢之中,日日受鞭刑之苦。重生归来,这一世,她宁愿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她!
其它 连载 668万字
快穿女配苏苏苏

快穿女配苏苏苏

一袍纸雀风
病娇暗黑*独占欲无敌主神,深度黑化,每个世界都想关女主小黑屋。时离淡笑,这点段数跟我玩?她来教教他们什么才叫真变态。-这个绿帽别戴了,我已经给你种下了一片青青草..
其它 连载 186万字
从被捕开始

从被捕开始

秋早寒
一场蓄谋已久的刺杀,导致婚礼上的宁恕重生,而重生的时间恰好是检察院批捕她的那一刻。命运从被捕开始倒回重演,旧爱新情自此续接联贯。重生激发异能,生存智慧开启新的生活。
其它 连载 3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