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思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李唐军方共有六大派系,一是李世民的晋王系,除了他统率在外的大军,还有坐镇西城郡的守军,约有十万左右,若是连分散各地的嫡系将领统领的郡兵,人数不下十五万;另一个派系则是李孝恭的巴蜀荆襄派,人数也是约有十万,被知情人士称为太子派主力。

此之二派不仅构成了唐军主力,也是李建成和李世民在军中分庭相抗般的存在,但由于李孝恭在襄城郡惨败,且本人也被罢黜为民,表面上烟消云散、不复存在。但谁都知道李孝恭的对南方的影响力尤在,只要重新组建军队,那就抹不掉李孝恭的痕迹,继而依旧是李建成的太子派。

其次还有四个中等派系,一是由李建成直接负责掌控的太子军,人数约有三万,然后是李神通的关中派、李元吉的新军,最后是柴绍的从龙派。此之四派,除了柴绍是对李渊负责的从龙派,余者都是李建成的势力,只不过兵力不算多。

李唐军方除此六派,还有李渊直接掌控的元从禁军,它的地位等同于杨侗的骁果五军,只听李渊号令。

作为皇帝,李渊并不反感这种派系之争,甚至还乐见其成,因为对臣子分而化之是帝王心术的核心奥义,臣子只有为了自己一派的生存和政敌倾轧不休,他们才能意识到皇帝的重要,才会乖乖听皇帝的话,争取皇帝的支持,从而没有再进一步之心,最终令皇帝稳坐龙椅宝座,此君臣相处之道,历代帝王莫不深诣于心,李渊也玩得极为顺溜。

李世民这次要求增兵,李唐的兵源只有两处:一是从太子派抽调,二是募集新兵,只是现在募集新兵已经无法解决燃眉之急,所以李渊要是一旦答应了李世民的请求,只能抽走李建成的太子派。

而他之所以没有立刻答应萧瑀增兵之事,除了自身顾虑,还因为他知道,要想再增兵,还必须得到太子李建成的支持,这也是君臣之间的默契。而且这种话还不明说,只能慢慢兜圈子,以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说服对方,而这就是政客的本质,台上之言永远只是一种借口,最后只能通过结果了解事情真相。

李建成走进了御书房,深施一礼:“儿臣参见父皇!”

李渊示意李建成平身,笑眯眯的问道:“孝恭情绪如何?”

李建成笑了笑:“孝恭知道自己战败所带来的一系列恶果,也理解父皇的难处,对父皇的处罚没什么异义,并打算闭门谢客攻读兵书,静思、整理自己军事生涯的心得,希望有朝有一日能够带罪立功,为我大唐王朝建功立业。”

“会有那么一天的。”李渊大感宽慰,笑着说道:“孝恭宽恕退让,无骄矜自伐之色,且能体会朕之苦衷,朕深感欣慰,朕希望我李氏宗亲个个能像孝恭一样,为朕和朝廷多作考虑,而不是高高在上,听不得下属只言片语,更不是整天架鹰走狗,荒废大好时光。过几天朕要和他们聚聚,好好的说一番。”

“父皇有此想法,实乃我大唐之福、李氏之幸。”

自晋阳起兵之后,李渊本着用帅唯宗室的原则,李唐宗室成员都成为各军的主帅,但是这些人在军事上的能力却有大有小,基本都处于中下水平,鲜有出众者,因此,具有卓越军事才能的李孝恭就成为唐军两大主帅之一,带领唐军攻城掠地,攻下一个又一个州郡,可以说,李唐现在的地盘全部是李孝恭打下来的。如果李氏宗亲都能以李孝恭为榜样来要求自己,确实是大唐之福。因此,李建成对李渊的态度大表赞同。

父子聊了几句宗亲聚会之事,李渊的话题便转到了当前形势之上,他微微的叹了口气道:“我军东征不利,孝恭的东路军就不说了,而世民那边辛辛苦苦灭了王世充,最终被迫放弃刚刚到手的洛阳,成全了杨侗不说,自己还处于不利的处境。虽说他那边没有伤到根本,但连朕感到沮丧,更不用说军中将士了,形势对我们很不利啊。”

“那父皇是决定撤军,还是接着打下去?”这也是襄阳的主流思想,李建成这么问显然并不唐突,也掩盖了他和李世民暗中有往来的事实。事实上,值此关键时刻,他们兄弟也不想像做贼一样沟通,可他们兄弟一旦表现出亲近之态,恐怕他们的老父亲就会食宿不宁了。

李渊目光灼灼的注视着李建成:“你二弟有撤军想法,但朕不甘心就这么放弃,如果一仗不打就眉灰土脸的放弃,朕难以向天下人交代;但问题是又没有必胜的把握,你二弟希望我适当增兵,三四万即可,皇儿觉得是否可行?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至此,李建成已知道李渊还有再战的心思,他沉默了片刻,最终还是没有说出‘万一又全军覆没了怎么办’这句话。因为他也理解父皇的无奈和难处,朝野上下对父皇、对朝廷不满到了极致,父皇十分迫切的希望有一场胜仗的到来。

他不敢打击父皇的投机之心,更不能说不增兵,否则李世民如果失了,他一定会把责任推给自己。

但也不能一口应下来,那样他在军中个人的势力会由受到削弱,并助长了李世民这个政敌的势力,更重要的是如果他一口答应下来,结果还是失败了,他也要分担失败的责任,因为李世民会说他本已决定抗旨撤军了,但因为李建成援军的到来,致使他怀有侥幸之心,最终才有了战争,以及失败的结果。

所以增兵与否,对李建成来说,绝对是一项多难选择,好在他早早收到刘文静的信函,并就此和幕僚足足商谈了一夜,因此早有准备。

【看书福利】送你一个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书友大本营】即可领取!

“父皇,儿臣最担心的事情并非是中原战场,而是担心杨侗把我们主力拖在弘农,然后他分别让薛万均从上洛攻淅阳、让尉迟恭从汉川攻西城、让王伏宝从汉阳攻武都;甚至还会说动萧铣兵出南郡,攻打夷陵、竞陵,直接威慑襄阳。真要这般,兵力空虚的我们该如何抵挡?”

李建成目视李渊,认真道:“隋朝气焰万丈,不仅有发动全面战争的野心,也有这个实力,所以不能指望我们的敌人老老实实的跟着我大唐的节奏来打。父皇,杨侗本身是一个不遵常理的人物,且有一群高智谋在身边出谋划策,他不可能想不到。”

“朕确实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

李渊也动容了,杨侗有消灭李唐的实力,使得偷袭李唐内部也能成为现实。

李建成接着就事论事:“就算负责偷袭的隋军攻不下一郡一县,但他们只要兵临城下,这对西路军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打击,我唐军对隋军本就存有畏惧之心,一旦大军士气大乱,二弟也只能被迫仓惶撤退,隋军精骑追击的结果,是我们必然惨败。世民若是落得孝恭一样的下场,我大唐就岌岌可危了……而儿臣认为,杨侗不会再给我们机会了。”

李渊的面孔不禁抖了抖,李建成这番语重心长的话,又让他想到了狼狈离开长安的不堪往事。如今连长子都不支持自己去决战,更别说朝中文武了,他怔怔的望着李建成近乎哀求的脸色,脊梁骨仿佛断了一般,过了好半晌,李渊脸上露出失望之色:“如此说来,皇儿是支持撤军了?”

李建成摇了摇头,“儿臣的意思是让援军出朱阳关,并不一定是参战,主要以军势压制隋军兵锋,给隋军一种全力进攻上洛洛南的错觉,使薛万均的第六军不敢轻举妄动,二弟就会少去三路敌人中的西面之敌,这样起码比现在多出三成胜算。而往最坏一方面去想,一旦二弟战败,还能立刻接应溃败之师,同时能够迅速接手朱阳关、外武关防务,将隋军抵御在淅阳郡之外。此乃儿臣的真实想法,不知父皇以为如何?”

李渊怦然心动,但转念一想,忽然觉得李建成是怕自己的势力被李世民趁机吃掉,才说出了这一番冠冕堂皇的话来应付自己。想到这一些的李渊顿时怒火万丈,这都已经到什么时候,事关大唐的前途安危,他们兄弟二人却不顾大局的勾心斗角。

事实上!李氏兄弟不睦,除了他们均对至尊宝座有心思之外,和李渊或明或暗的挑拨大有关系,但是每到关键时刻,李渊却又希望他们兄弟能够摒弃前嫌、齐心制敌,如此心态跟‘希望马儿跑,又不希望马儿吃草’完全相同。不过恼怒归恼怒,李渊却也无可奈何:李孝恭的惨败,使得太子派的军中势力被削弱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李世民在军队中的一家独大让李建成十分不安,所以这个决定已经是李建成最大的让步,如果自己不答应,恐怕满朝文武都会跑来要求撤军。

一念至此,李渊又生出一个想法:难道世民要求增兵,打的就是这个主意不成?如果世民将建成的军力吞噬干净,还有谁能制约得了他?自己和建成联合恐怕也不行。

此念一生,再也挥之不去,并且如同魔咒一般牢牢的盘踞在李渊的脑海之中,随即霍然道:“皇儿说得很有道理,一切依照你所言来办。”

“儿臣保奏三弟元吉为主将,率其麾下三万精骑支援二弟。”李建成思维慎密,他担心外姓将领带兵前去,极有可能被李世民找理由杀人夺权,以二弟的果断狠毒,绝对做得出这种事情,而换成元吉就不会有这种可怕的结果。

李渊沉思良久,皱眉摇头道:“元吉不妥,还是换一员主将领兵。”

援军确确实实只是壮壮声势、牵制上洛隋军,但李渊就担心形势突变,当李世民需要支援的时候,李元吉极可能会不睬李世民,导致西路军兵败如山倒;也担心形势大好时,李元吉为了争功,罔顾李世民的合理安排而令战局由胜转败。

都说知子莫若父,这话半点不假,对于李元吉的秉性,李渊是心知肚明,自然不会同意李建成的建议。

“那父皇认为何人比较合适?”

父亲的反对也使李建成有些无奈,可是想了想麾下将领的能力时,忽然发现自己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有能力者皆是外姓大将,这种人有可能被李世民干掉;李世民不敢干掉的人能力又不足,索性大方让李渊来定主将。

“真让朕来定主将?”李渊笑了笑,脸上带着几分意味深长。

“儿臣没有半点意见!”话已出口,根本不容李建成反悔,所以这话答得相当坦率。他相信自己都做到这一步了,父皇绝对不会做得太过。

李渊心下宽慰之极,笑着说道:“皇儿其实就是最佳人选。”

“啊?”李建成大吃一惊,满脸不可思议之色。

李渊非常享受臣子这种震惊表情,笑问道:“没信心?”

其实李建成在李渊心中是合格的,他是一位心有天下格局的优秀帝位继承人,在唐朝的地位始终高于李世民,这些年犹如汉之萧何一般,为唐朝建立一个稳固的后方——正因为他的努力,所以李唐才有钱粮来支持屡战屡败的军队。最让李渊欣慰的还是长子在大是大非面前所展示出来的雅量,仅是这一点都不能让长子心寒,更关键的是李世民在军中一家独大让李渊有些不安,此时自然不愿李世民吞噬李建成的势力,借机再次做大。

李建成定下心神,坦率的说道:“倒也不是说没信心,关键是儿臣没有独自领军的经验,更没有处理重大军事变故的经历,生怕自己在关键时刻无法正确判断战局,做出贻误战机之决策。如果是平时,儿臣对父皇的任命自然不会反对,但此战是输不起的战役,儿臣实在不敢接下此项重任……”

李建成这话看似矛盾,其实十分合理,他不能因为自己的傻大胆害了大唐,这是十分理智的表现。

“你确实没有领军经验,但是你怎么把孝恭给忘记了呢?”

“孝恭?”

“是啊!”李渊笑道:“你看人家杨侗麾下的秦琼、罗士信、裴行俨、牛进达、尉迟恭等等大将,哪个不是被破格起用的?”

“还能这样子??这真的可以吗?”李建成目瞪口呆。

“当然可以了,他虽然被朕罢黜为民,但朕可没说永不录用。你这个大唐皇储从民间提拔人才合情合理,跟朕没有半点关系。”

“……”李建成竟然发现自己无言以对,心里只有一个在回荡念头:自古以来,制度制订者才是玩弄国家律法的高人,在父皇面前,自己还是嫩了。

呆了半晌,李建成便不再提这件事,转换话题道:“父皇,关于募兵的具体方案,已经移交兵部,希望父皇批准实施。”

增兵也是李唐王朝迫在眉睫的事情,唐军不如隋军善战也就算了,关键是军队数量上现在也不如人家,这一国情,使朝廷上下都感到巨大的压力,尤其唐军这次东征被隋军突袭时表现出来的狼狈,使每一个大臣心头都沉甸甸的,人人都意识到必须扩军。

说起来也是够奇葩的,李孝恭明明是在本土作战,可给人的感觉却是一支在异国作战的孤军似的。如果唐朝有足够的军队坐镇边陲,那么李孝恭的撤军之途至少有人能够帮衬一二,而结果或许也不会败得那么惨。

如今在短期内撤军已经达成了共识,但李世民提出增兵三十万的要求却让诸多大臣望而却步,他们认为朝廷无法长期承受如此大的军事开支,只不过李唐君臣最后还是达成了妥协,先募集十万青壮紧急训练,然后两年内逐步增兵,使李唐王朝的‘常备军’增至四十万。

李渊当然知道兵力不足的严重后果,他当即对李建成道:“募兵方案朕今天就批准下来,你先去准备出生事宜吧!”

“儿臣告退。”

“你征用孝恭之事务必保密,朕希望他能给杨侗一个惊喜。”

“喏!”

……

李唐王朝增援西路军一事,终于在李氏父子内部讨价还价后达成了妥协,李渊随即任命太子李建成为西征军二路元帅、左卫大将军、骠骑大将军,统率四万骑兵出襄阳,急援弘农唐军,使中原战役增加了几分变数。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重生之名贵娇妻

重生之名贵娇妻

水中花
上辈子她单纯愚蠢蠢无知,被人利用,落得一个家破人亡,父亲惨死,奶奶气死,自己被算计死的下场。重活一世,她发誓,有仇报仇,有怨报怨,那些曾欺她,负她之人,定要血债血偿,十倍奉还!只是这路途上,不曾想惹上了一个上辈子想都不敢想的大人物,那个传说中杀人不见血,吃人不吐骨头的白家二爷。白二爷是个瞎子,看不见自家娇妻手段残忍,腹黑狡诈。白二爷说:“我的小凤凤温柔善解人意,是我放在手心中的娇贵珍珠,谁要是敢动
都市 连载 60万字
我来,爱你

我来,爱你

雪月空明
沈恂,汉大公认的最年轻有为中文系老师,年仅26岁就成为了副教授。平时总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神色清冷疏离,不悲不喜,仿若雪山上神庙中不沾红尘的神像。宋娩,乖巧懂事,性格绵软,是家长老师眼中的乖宝宝,一直以来循规蹈矩,这辈子做的唯一一件出格的事情便是与沈恂在一起。曾经,宋娩以为沈恂是爱她的,后来才知道原来爱意是可以伪装的,后来在无数个不得安眠的夜晚宋娩无数次祈愿自己宁愿一辈子恶疾缠身也不愿在22岁遇见
都市 完结 60万字
百岁宝宝:听爹娘讲过去的故事

百岁宝宝:听爹娘讲过去的故事

君家人
(排雷:有cp,女主成长,架空背景。)创世神域掌管下的无数新生世界莫名走向毁灭,掌管者进入其中寻找根源,扭转乾坤,让世界继续延伸下去。故事1:年代文女主去国外了年代文的女主是一只黑色锦鲤,会无意识地吸取周围人的气运,给人带来霉运,带给自己的却是好运,在被人戳穿自己的特殊属性后,女主眼神亮了,好像某个敌对国家才应该是她待的地方啊!于是女主果断出国,祸害别人去了。…………
都市 连载 49万字
让开宠物店,你店里五毒俱全?

让开宠物店,你店里五毒俱全?

云安同学
沈青穿越当天继承了父母唯一的遗产---宠物店。系统觉醒,收集直播间的情绪值,可获得奖励。并且还开通了偷听动物心声技能。只不过眼前的宠物店好像不对劲啊。没有可爱的小猫咪,小狗狗,只有捕鸟蛛、黑寡妇、熊猫蚂蚁、毒剑蛙、杀人蝎、石头鱼....捕鸟蛛:黑寡妇蜘蛛:熊猫蚂蚁:石头鱼:本来想开个宠物店,结果里面全是有毒的动物。
都市 连载 54万字
重生华夏科技教父

重生华夏科技教父

乐很帅
华夏科技崛起,路在何方?坐拥百万粉丝的自媒体大姥方宁,顶着黑眼圈写下这个标题,就觉得眼前一黑……再睁眼已是2000年。没有系统加持,20年时间,能否逆转全球科技格局,引领华夏科技称霸全球?方宁:我想试试互联网、科技、商战文,无系统、无异能,智商在线,小白莫入。福利群,58470691
都市 完结 69万字
守灵六十八年后,老祖宗她下山了

守灵六十八年后,老祖宗她下山了

巧葡萄
汪家老三车祸昏迷,命悬一线,女儿汪会会冒夜攀深山找仙人救命。据爷爷说,席合仙人有神通,能让死人复活,曾经便在地震中救过他。汪会会千辛万苦找到仙人,结果惊掉了眼珠子……高龄仙人竟然还是妙龄少女的模样!爷爷诚不欺她。山上果然有仙人,果真有神通,爸爸这回有救了……*席合出生战争年代,现今123岁高龄,却貌美如仙,气质出尘。在动荡混乱的年代,出国留学,纵横商场,支援国家,可谓一代传奇。却在战争即将胜利之际
都市 连载 7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