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和北疆王谈一谈
草莓欧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将军!上京来消息了。” 北军大营。 飞羽一脸兴奋的进了主帐。 “将军,陈家那位长子即将奉太后之命亲自前来跟北军和谈。” 同在帐中的几位副将“哈哈”大笑了起来。 胡副将说:“如今上京就只有京畿大营和羽林军共五万人,要我说这些人完全不足为惧,太后会做主和谈也是意料之中!” 随军的杜先生捏着胡子,也点了点头。 “也是将军仁善,不愿大动兵戈,否则早已渡过护城河,直入上京了。” 该说不说,杜先生也觉得他们将军不愧是有点气运在身上的。 大元这两年虽有些动荡,可前面几任帝王的积累尚在,大元还没到气数将尽的时候。 北边除了西北的北疆,正北方还有二十万大军戍守草原防线,抵御突厥,东北也有十万大军。 南面亦有五万兵马守百夷之地,各地还有守备军若干。 可北军从西北东进,如今已有月余,北方两处最近的边军却毫无动静。 要知道,自从北蛮大规模溃败,直接带着北方边境都安稳了不少。 倘若戍边的傅家军有心南下护驾,抽调五万兵马也不成问题,骑兵抵达京畿也不过十日的功夫。 但,无论是傅家军还是东北边军,都没有丝毫动静。 至于南面的兵马,光是镇压各地叛乱就损失不少。 虽然南域局势稍显安稳,但各地守备军也不是傻子,对上真正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北军,他们这些人无异于以卵击石。 结果就这样,北军不仅到了河东,甚至安安稳稳的在河东驻扎了七日。 萧炎自第一日传达了自己的意思。 让北军驻扎上京城外,他率领五千精兵入城,只要诛杀某些贪赃枉法鱼肉百姓的佞臣,入宫确认陛下的安危,他就返回北疆。 (萧炎:假的。) 让北军跨过护城河,直接驻扎在城门口,北疆王还要带五千精兵入城。 都不用听后面的条件,无论是太后一党还是明王等人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他娘的,虽然皇城有两万羽林军,可他们也不敢保证两万羽林军能干过五千北军精兵啊! 还有,诛杀佞臣。 谁啊 又没说诛杀谁,万一到时候北疆王杀疯了可如何是好 所以上京几大势力一顿商量,都一致选择了拒绝。 可北军都打到河东了,拒绝了北疆王然后呢 那他们不是要安抚弥补一二嘛! 最好是能让北疆王乖乖退军就好了。 北军剽悍,一日不到就让河东最强的朔方军败北。 所以这点默契,无论是太后还是明王六皇子等人都有。 当然,他们也没忘了调动京畿大营的兵马,牢牢守住四个城门。 又派人往北方传信,命傅家军前来救驾。 哦,不幸的是信使在离京二百里的地方就魂归天外了。 过了两日,看着北军就在河东待着,似乎没有渡河入京的意思,上京这些人顿时觉得一切都有可能! 万一人家北疆王是真的只想“清君侧”,而不是要造反呢 于是一群人就开始合计了。 北疆这么多年又穷又苦,给银子给粮食 北疆王及冠多年还未成亲,太后亲自赐个王妃 给多少钱粮,给谁赐婚去当北疆王妃,这又把人难住了。 给多了,明王和六皇子等人不干。 勋贵世家吧,谁也不愿意把闺女嫁给萧炎,身份低了吧,结亲不成反倒是结仇了。 这一商量,七天就过去了。 对面的北军仍是照常生火做饭,每日训练。 训练内容……包括云梯攻城,竹筏渡江。 结果河这边的人越是坐得住,对面城里的人反倒坐不住了。 陈尚书道:“不能再等了!咱们不能赌北疆王的耐心。” 兵部尚书,定远侯和镇国公等人迟疑着。 明王却道:“去北面求援的信使已经出发七日,快的话不出三日就有回应,萧炎到底是乱臣贼子,不敢堂而皇之的攻入上京城,本王以为还能再等等!” 六皇子也道:“是啊陈尚书,咱们可不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京畿大营和羽林军也有五万之众,难道还真能让萧炎打进上京城吗” 陈尚书看了两人一眼,沉沉的呼出了一口气。 他们陈家没能谋得后位,就连送进宫的嫔妃也只生了个公主。 刚抱养了十二皇子,准备徐徐图之,没想到陛下却病重。 胡贵妃所出的三皇子一死,整个上京夺嫡简直乱成一锅粥。 原先他看这明王也是极好的,甚至还从心里叹了声“可惜”,没想到这段时日明王展现出来的雷霆手段丝毫不亚于当初如日中天的三皇子。 不知不觉,明王竟然笼络了朝中半数官员,有定国公支持的六皇子都要避其锋芒。 要不是陛下昏迷,宫中如今有太后掌管,京畿大营的统领是他们陈家的人,恐怕现如今他也是说不上话的。 可这个蠢货,五万北军就在河对面,他竟然指望着千里之外的傅家军来驰援。 哦对了,还有上京这五万贪生怕死的草包。 那是北军! 以一当十,十人为阵,可以当百的北军! 两米高的北地蛮子在彼时缺衣少粮的他们手底下都毫无招架之力,京畿大营和羽林军这些软骨头能经得住人家一脚吗 说不定哪一日,北军就趁夜登上了上京城的城墙。 他们这些人夜里被人抹了脖子都只能说一声“活该”! 他的目光落在了广平侯胡勇身上。 “侯爷以为呢” 当初三皇子和北蛮的交易,他们在座的一些人可都不是一无所知。 要是萧炎真的打进来,胡家可是首当其冲。 哦对了。 还有苛扣粮饷的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 被陈尚书点到的三人表示:“陈尚书说得对。” 在太后,三位尚书和广平侯胡家的支持下,明王和六皇子也只能同意先派人跟萧炎“谈一谈”。 于是便有了陈家这位嫡长子,亲自来河东的事情。 可所有人都没想到。 陈家这位一谈,直接就让五万北军连夜渡河。 天一亮, 诸位王公大臣一打开大门,都怀疑自己眼睛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