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程烟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王爷,这仗没法打了,再打下去弟兄们就疯了。”魏无极的手下愤怒的说道。 最近这几日,魏无极的手下兵分三路,又打下三城。 这次他们采取的是伤亡最小的笨办法,在城外堆积土山,然后用羽箭压制,进行攻城。 终于攻下其中一座县城。 士兵兴奋地冲进城里,打算给守军一个难忘的教训,却发现无数百姓,拿着简陋的兵器,朝着他们杀来。 嘴里喊着‘降妖除魔,积攒功德。’ 进城的士兵以为杀几个带头的,就能把他们吓跑,可是他们错了。 一直杀到他们手都软了,这些人依然在冲,他们不是来打仗的,是来送死的。 他们不是兽面军,能把人当干粮。 他们是正常的士兵,屠杀百姓无法带来荣誉和胜利的喜悦,只有内心的自我怀疑。 “把军队收拢,你带着民夫假扮疑兵,摆出勾引他们出城的状态!” “我带着主力,绕过这两城,直取姑苏。” 魏无极伸手,按住地图上的两个城,坚定的说道。 “不可!” 手下的副将吓得大惊失色。 “王爷,绕城而过,这等于是把后路留给敌人,一旦战事遇到僵持,很危险。” 这是兵行险招。 魏无极也没有办法,他这次的打算,是找到大焱主力决战,速生。 可是现在大焱,把一座座城都变成了钉子。 尤其是可想而知,姑苏城附近的几个城,肯定大量屯兵,一个个打过去他消耗不起。 时间也等不起。 "不必担心,我们诱敌这么长时间,这几个城的兵都不敢出来,这次一定还以为是我在诱敌。” “只要你表演得像,他们一定不敢出来。” 魏无极的语气很笃定。 “而且时不我待,以后怕是没有这个机会了!” 他敢在这个时候进攻大焱,最大的原因就是大焱皇帝新旧交替,朝政必然不稳。 而且更加重要的是,新君跟顾道闹翻,必然要忙着处理内部矛盾。 一定无法出兵干涉。 这是他唯一看到的,可以放手一搏的机会。 “王爷三思啊!” 手下还是有点担心。 这个方法的确可行,不过有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姑苏城之战,只能胜不能败。 否则就是后路断绝。 “就这么决定了。”魏无极说道。 当天负责后勤的农夫,穿上紫袍军和翻山军的义衣服,就在几个城之间来回散漫地溜达。 农夫都不是演的,散漫是天生的,只要城中的军队出来攻击一下,这些农夫马上就崩溃。 其实魏无极还是南越军,都想多了。 无论怎么演,城中的军队绝不会出来。 因为御道天师在战前,警告过所有守军。 他已经在城墙上施了法术,只要守城不出,杀死一个敌人,积攒的功德是原来的两倍。 若是没有他的命令,就被南越妖魔诱惑出城而战,那就没有功德。 所以外面不管是真是假,守军都是一动不动。 魏无忌带着真正的紫袍军和翻山军主力,快速绕城而过,直扑姑苏城,想要来个突然袭击。 “来了,竟然真的来的!” 当魏字大旗,出现在姑苏城外的时候,三师一点没害怕,因为裴钢早就料到了。 江阴。 窦庆山接到了兵部的文书,以及郑国公的书信。让他做好准备,随时准备渡江作战。 “准备渡江作战” “这是什么狗屁命令,怎么郑国公也跟着胡闹” "随时是什么时候" 兵部的命令太模糊了,让窦庆山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根本不知道怎么做。 “将军,既然让准备,那就准备吧。” “属下觉得,很可能京城要派人来,具体指挥这次作战,应该是等他来。” 属下一个参军跟窦庆山说道。 “派人来指挥老子作战谁有这个资格”窦庆山冷哼一声,丑脸上都是杀气。 最近皇后的一封信,让他心绪不宁。 所以这火气格外的大。 “属下觉得是郑国公,或者是两位王爷之一,虽然兵部文书没说,但是属下觉得,蜀中也会动。” 参军赶紧说道。 “要大打”窦庆山疑惑了一下。 如果真的是郑国公来,那没准是真的要大打,慎王或者谨王来,就不一定了。 “不是时候啊!” 很快窦庆山又放弃了这个想法。 因为如果真的大打,时机不太对,一方面是魏无极还没完全陷入大焱地战场。 另一方面是国力不足。 真是大打就是灭国之战,军队至少要动用几十万人,加上后勤恐怕要百万人。 一旦僵持几个月,那消耗的粮草将是恐怖的数字,大乾的储备根本不足以支撑。 等到秋后,或者明年夏天之后,也许勉强可以。 “那就准备吧。” 猜不透,窦庆山也就懒得猜了,等就是。 京城。 窦庆山在等,兵部也在等,甚至连皇帝都在等。 等辽东的动静。 其实此刻满朝文武都有些紧张,就连袁琮和郑国公都有些焦躁的等待。 顾道到底会不会服从命令 这决定了整个大乾,对待这场战争的态度,也决定了未来的朝堂走向。 甚至也成了,验证顾道曾经说的话,是真是假的契机。 辽东。 各方势力,藏在暗中的眼睛,都在盯着镇守府。 有都水监的、大焱地、南越的、还有斯隆国的,甚至各地商人的眼睛也在盯着。 他们都明白。 辽东动不动,影响这场仗,也会影响天下格局,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 六月初,辽东第二艘巨舰成功下水。 随后工匠开始给巨舰安装大炮,同时无数物品,开始送入两艘巨舰。 六月中旬,顾道率领一万五千火枪兵来到港口。 休息一日之后,顾道跟镇守府瓜园挥手告别,亲自登上第二艘巨舰。 辽东舰队杨帆出港。 目标江南。 顾道亲自率军南下的消息,通过各种渠道,瞬间传开。 “好,好极了!” 都水监的消息传到京城,第一个激动的是皇帝。 无论如何,他的圣旨到了辽东,而顾道率军南下,这是一个好的信号。 很容易让人以为,是奉了他的命令。 高岸也松了口气,经略江南的计划是他提出的,此时顾道配合了。 那就证明他对大乾还是忠诚的。 他说的话都是真的,不是为了敷衍而撒谎。 “辽东这一动,比什么都强。纵然这一次经略江南,没有太大成果,也无关紧要了。” 温尔雅及时评价。 因为顾道跟朝廷步调一致,就说明辽东依然属于大乾,大乾还是那个大乾。 很多人的幻想要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