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南下
眼镜框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二天,独留贾张氏在家。 贾东旭带着一家子坐班车去秦家村。 刚下车,受到村民热烈欢迎,老少爷们帮忙拎东西。 秦淮茹多少有些不适应。 “爸,怎么回事” 秦父咧着嘴露出大黄牙,这是属于他家的高光时刻。 “全是东旭的功劳,今年种大棚菜家家户户有余粮;听说你们今天回来,特意过来迎接。” 贾东旭没想到村民如此热情,掏出大前门、挨个散。 秦家村差不多每家都有人来,几十号人、呼啦啦一大堆。 有路人好奇心比较重,走上前询问。 得知来接人,忍不住打量贾东旭一家,想看出所以然。 除了男人帅、女人漂亮、娃儿招人喜爱,也没啥特别,嘀咕几句转身便走。 互相打过招呼,村民拥簇着一家人往前走。 一路上引来路人指指点点。 有消息灵通者,知道来人是谁后、匆匆而走。 回到秦家村,老丈人家椅子没坐热,几个陌生人提着礼物走进来。 见面自来熟,对着秦父一通问候。 “秦大哥,你也太不够意思,咱们是兄弟村,女婿这么有本事,还藏着掖着。” “秦兄弟,我们不请自来,你别见怪。” 这些人是附近村子的队长,秦家村种大棚菜他们也是最近才知道。 先前找过村里大队长,可惜做不了主。 秦父没办法,给贾东旭和几人互做介绍。 贾东旭明白这些人来意,略作思考觉得可行。 说不定以后发展成蔬菜基地。 “各位队长,你们来意我明白。今天时间有些赶,等上班我跟厂里领导提一下,到时候我们再商讨。” 见贾东旭没有拒绝,几人放下心。 他们也觉得大过年聊工作不合适,识趣告辞。 “贾科长过年好,今天多有打扰。” 一人掏出一块钱,递给小当和棒梗。 “贾科长,给孩子压岁钱、别拒绝。” 只是几块钱,贾东旭没说什么。 “棒梗小当,快问好。” “爷爷,过年好。” “真懂事,城里孩子就是不一样!” “父亲是科长,孩子差不了。” 几人又说一番好听话,才转身离开。 在娘家,秦淮茹不好明目张胆收缴压岁钱。 趁机将棒梗拉到角落。 “赶快拿出来。” 迫于压力棒梗将几块钱掏出来。 秦淮茹一把夺过,打眼一扫。 “还有几个外公外婆以及舅舅给的压岁钱,都拿出来。” 棒梗苦着脸,不情愿在身上一通翻找。 “妈,给我留一块。” “不行,都拿出来。” 棒梗将鞋子脱掉,掏出最后一块。 秦淮茹倒是不嫌弃。 “谁教你往鞋底藏钱” “自学成才。” 无精打采说完这句话,棒梗去找小伙伴玩。 秦淮茹轻哼一声: “不说,我也知道是谁。” 小当兜里装着将近十块钱,底气很足。 村里没处花、怕弄丢,全交给贾东旭。 为啥不交给秦淮茹,她怕要不回来。 见几人离开,秦父小声道: “东旭,这事有多大把握” “不知道,等厂里开会讨论再说。” 现阶段以种粮食为主,饭都吃不饱,大规模种菜不现实。 吃过午饭,和老丈人三叔他们聊过来年大棚菜种植,贾东旭便返回了四九城。 秦淮茹和孩子要多待几天,没有一起。 贾东旭没回家,他来到谭家小院。 抱起谭瑾月就往卧室走,接下来自然是付费节目。 完事后,两人穿好衣服。 谭瑾月拿出一封信。 “帮我带给大姐。” 贾东旭伸手接过,下一刻消失在手中。 “还有啥话要说” “都写在信里……” 说着,谭瑾月睁大眼睛,在贾东旭身上找来找去。 “信呢” 眨眼间,又在贾东旭手中显现。 谭瑾月张大嘴巴,表情夸张。 “你是怎么做到的” “一点障眼法,不必大惊小怪。” 谭瑾月信以为真,没有纠结。 她以前见过杂技表演,能变出鸽子来。 贾东旭抬起手腕,看了眼手表。 “时间差不多,我该走了。” “东旭,路上注意安全。” “我会的,你也一样。” …… 从谭家小院出来,贾东旭径直来到火车站。 出示证件,顺利搭上南下火车。 他找关系买的卧铺,中途要换乘几次才能到宝安县。 到达地方,估计要一个星期。 这年代火车是蒸汽机头、烧煤。 走走停停,长途没有直达一说。 这年代能出远门坐火车的人不差钱,卧铺票不找关系买不着。 同样没有身份的人,连买卧铺票的资格都没有。 卧铺车厢也是今年开始有。 贾东旭找到自己下铺床位,是四人间软卧。 上面两张床铺空着,对面下铺躺着一位眼镜男、大概四十来岁,手里翻着书。 他进来时,转头瞅了一眼,没吭声继续看书。 此时已经天黑,贾东旭没做理会,将挎包扔床上,拿上茶杯走向餐车。 卧铺就两节车厢,餐车离很近。 递上钱票以及身份证件,贾东旭得以坐下来用餐。 一荤一素,外加两碗米饭。 这年代火车上饭菜和外面饭店一样,没有偷工减料、很实惠。 来餐车吃饭都是有身份地位的人,没人敢弄虚作假。 吃过饭,贾东旭将茶杯递过去。 “同志,帮我倒杯水。” “您稍等。” 工作人员接过,没有外面饭店服务人员那种趾高气昂。 稍作休息,贾东旭回到自己床铺。 和对面眼镜男简单打过招呼,倒头就睡。 这人姓赖、去沪市,具体做啥他没问。 他也只说了名字,其余一概没提。 出门在外,都是匆匆过客。 火车行驶声音有些大,贾东旭自我催眠陷入沉睡。 赖长胜见贾东旭呼呼大睡,摇摇头。 他想和对方攀谈一番,结果人家不感兴趣。 第三天下午来到长江边上,他们和火车要一起坐轮渡过江。 68年大桥建成通车,目前只能靠轮渡。 贾东旭看到这一幕,不免唏嘘。 他们一直在车厢,过了江、车厢重新连接。 到达沪市已经晚上八点多,差不多50个小时,真够久! 到这里,贾东旭不得不下车。 明天才有南下火车,他要换乘别的车次。 随着人流往外走,其实也没多少人。 车站外面就是铁路招待所,有不少人走向这里。 好巧不巧,他和姓赖的住同一间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