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赵夫人忙出来打圆场。 “斯芸也是一片好心。” 接着,赵夫人转头同李宝琴道。 “琴儿你误会你嫂嫂了,还不快给嫂嫂道个歉。” 赵夫人给李宝琴使了个眼色,李宝琴表情挣扎一会儿,不情不愿地给左斯芸道了个歉。 “……对不起了长嫂,我一向心直口快,你别往心里去。” 说罢,李宝琴别扭地望向别处。 “斯芸……”李安修正要同左斯芸说什么。 “无碍,大家坐吧。” 左斯芸打断李安修,笑着邀大家入座。 老太太与李淼相视一眼。 左府与靖国府是世交,左丞相又与李淼交好。 左斯芸以前是左府千金,现在是靖国府新妇。 老太太与李淼都不愿拂了她的面子,只好脸色尴尬地缓缓入座。 “修儿,你也坐。”赵夫人柔声同李安修道。 李安修微微蹙眉,终是落座。 “上菜吧!” 左斯芸招呼下人们上菜。 螺钿大桌上,全是山珍海味,美味佳肴。 小木桌上,却一律是白菜豆腐,清面馒头。 “什么东西!”高姨娘明明说的是菜式,语气听起来却像在骂人。 “什么!才儿,你说你不想吃,想吐!”高姨娘捧着一脸懵的李安才,表情夸张急声道。 “才儿怎么了”李淼问。 高姨娘牵着李安才走到李淼面前。 “老爷,才儿身体忽然有些不适,似是肠胃有些不好,可能是这些豆腐寒了胃,妾身先带他回去了。” 李淼脸色白了几分,点头道:“找个大夫来看看。” “欸。” 高姨娘扭着腰,抱着李安才走了,走时还不忘斜了左斯芸一眼。 李安画拿着馒头咬了一口,又看了看旁边螺钿桌上五颜六色的山珍海味,忽地鼻头一酸,扔下馒头跑了出去。 “画儿,画儿!” 夏姨娘叫不住,忙向李淼和老太太请罪,追了出去。 小木桌上,就剩李安棋和李安书。 李安书手里的筷子欲夹不夹,她看了看吃得慢条斯理的李安棋,眼中充满酸楚。 李安棋拍了拍她的后背:“没事,咱们吃咱们的。” 李安书这才下筷,夹了一块豆腐,细嚼慢咽起来。 这一幕,看得老太太和李淼莫名心酸。 两个小姑娘竟懂事得让人心疼。 大年初一。 李安棋起了个大早,去给老太太拜年请安。 没料到竟然有人比她还早。 一看来人,正是骁王。 骁王与老太太正在聊天,李安棋便在门外静静等候。 “琴儿前阵子病了,许久未出府,王爷要不要去看一下她”老太太话语里带着些试探,笑问骁王。 骁王嘴唇轻抿,微笑道。 “本王与琴姑娘只是生意上的同僚。况且琴姑娘还未出阁,本王贸然去探望,不合适。” 老太太笑着点点头:“王爷一向光明正大,高风亮节,行为做派一直是京城人们口中的翘楚。老妇刚才一时糊涂了。” “老太君言重了。” 骁王嘴唇轻抿微微一笑,起身拱手告辞:“本王还有事,就先回去了。” “王爷慢走。”老太太道。 骁王踏出福寿堂,看向在门外等候的李安棋。 李安棋低头,同骁王行礼:“祝骁王爷新年吉祥。” “你也是。” 说罢,骁王便离开了。 “孙女安棋,给老太太请安,祝老太太新年吉祥,福寿安康。”李安棋给老太太磕头请安。 “来来来,快来坐。” 老太太笑着招手,招呼李安棋坐到自己身边。 “刚才祖母与骁王说的话,你都听见啦”老太太问。 李安棋点点头。 “唉。” 老太太叹了一口气,接着道。 “琴儿现在在外面名声不好,与骁王又走得近。骁王最在意的就是自己的名声,凡事要求尽善尽美。他能够和琴儿打成一片,实在出人意料。” 李安棋想了想,道:“想必,是姐姐身上有什么优点,骁王很看中。” 老太太点头同意,笑着看向李安棋。 “她好事将近了,想必过不了一年,骁王便会向靖国府提亲。等琴儿嫁了,下一个呀,就轮到你了!到时候奶奶为你准备厚厚的嫁妆,让你风风光光的嫁出去!” 李安棋脸一红,心跳莫名快了半拍。 脑中不自觉又浮现,那日凌晔驾马驰骋的画面。 “哈哈哈哈,咳咳咳……好了好了,祖母不惹你了,知道你小姑娘家的害羞,咳咳咳咳……” 老太太笑着笑着又咳起来,声音越咳越大,越咳越严重。 李安棋表情严肃,急忙帮她顺背:“祖母” 咳了好一会儿,老太太才缓过来。 王嬷嬷端来汤药,服侍老太太将汤药喝了。 老太太用手绢擦擦嘴。 “祖母就是想说,祖母岁数大了,不知道还能不能见到你出嫁的风景。” 老太太笑中带泪,枯皱的脸颊腐朽而憔悴。 李安棋眼中氤氲着一层泪光,蹲身趴在老太太双膝上,牵着老太太的手细声道。 “一定会的,您一定要保重好身体,一定会看到的……” 近几个月来。 皇上没有再给李淼委派官职,也没有召进宫,明显冷落他许多。 朝中官员似是体察到圣心,也渐渐与李淼疏远。 于是今年,来靖国府给老太太和李淼拜年的客人,也比去年少了不少。 正月初八,靖国府忽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老太太又病重了。 原因是左斯年求着左夫人,想纳李安棋为妾。 左夫人为了不搅扰两家关系,先是写信给左斯芸,而后专门派了一个媒婆来靖国府探口风。 左斯芸觉得李安棋是庶出,给自己的嫡出弟弟做小妾也没什么不妥。 赵夫人也没有反对。 但老太太一听说左斯年不是要娶妻,而是纳妾,当场便发怒,将媒婆赶了出去,之后又气得病倒了。 李安棋也是在照顾老太太时,从王嬷嬷口中知晓的此事。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正月十九,照例是靖国府阖家上下去清云观打醮的日子。 左斯芸提前几天就该做好准备,却在临行前一天,忽然告知李淼和老太太,没有安排庶出小姐公子和姨娘出府的行程。 “为什么不安排安棋他们一同前去”李淼问左斯芸。 “他们身份低贱,怎么能以主子的身份去打醮” 李淼原本就因为被朝廷冷落的事郁郁寡欢,如今左斯芸弄这一出,一下点燃了他心中的闷火。 “都是我李家的儿,怎么就去不得了!” 左斯芸毫不惊慌,道。 “他们又不是些什么要紧的人,这么多人都去,要浪费多少银子斯芸一心全是为了靖国府,还望老爷能够体会斯芸的一片苦心。” 赵夫人忙道:“是啊老爷,斯芸勤俭持家,难得是个贤惠的!” 老太太头上绑着抹额,铁青着脸,斜坐在榻上不说话。 李淼听左斯芸赵夫人这么说,语气缓和不少,苦口婆心道。 “祭祀是大事,若少了人,老天爷会觉得少了诚意!” 左斯芸不嫌事大,紧接着反驳道。 “论道理,安修和宝琴是嫡出,只要他们去了,怎么会缺少诚意呢” “是啊老爷。”赵夫人点头应和。 “但是……” 李淼正欲再说什么。 “够了!” 老太太忽然出声,拍桌喝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