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苏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赵国虽成功吞韩,然局势远未平稳。在韩地,部分被解散的韩军旧部心怀怨恨,暗中串联,妄图复国。

他们与一些韩国遗老遗少勾结,在郡县中散布谣言,蛊惑人心,声称赵国定会横征暴敛,将韩地财富搜刮殆尽。

一些偏远地区已现小规模的叛乱迹象,当地官府疲于应对,不时有官员遇刺或被劫持之事发生。

同时,赵国国内亦因吞韩之战产生诸多矛盾。

那些曾支持战争的贵族世家,期望在战后能获取更多封地与财富,然赵国新得韩地,需休养生息,资源分配难以满足其贪欲。

他们对赵王及朝中主政大臣渐生不满,朝堂之上,明争暗斗日益激烈。

而民间因大量兵员征调与物资消耗,百姓生活压力大增,怨言颇多。

周边各国对赵国吞韩之举反应不一。魏国本就与赵国接壤,见赵国势力大增,深感威胁。

魏王密令边境守军加强戒备,同时遣使联络齐国与楚国,意图组建反赵联盟。

齐国朝堂对此争议颇大,一些大臣认为应与赵国修好,共分天下之利。

而另一些则担忧赵国野心无度,主张联魏制赵。

最终,齐王决定暂作观望,先加强自身军备,提高齐国在未来局势中的话语权。

楚国则态度暧昧,一方面,楚国内部贵族势力忙于争权夺利,无心外顾;另一方面。

楚国亦不愿见赵国一家独大,其在暗中支持韩国遗民的一些反抗活动,给赵国制造麻烦。

燕国虽与赵国曾有合作,但此刻亦对赵国的扩张心存疑虑,燕王加强了北部边境的防御,以防赵国在中原站稳脚跟后,挥师北上。

赵王深知内忧外患之严峻,遂召集重臣商议对策。

谋士荀况进言:“陛下,当下首要之事乃稳固韩地。可选拔贤能且公正之官员,深入韩地各郡县,推行仁政,轻徭薄赋,以收民心。同时,加强对韩地的军事管控,增派驻军,建立严密的情报网络,及时察觉并扑灭叛乱之火。”

赵王点头称是,当即任命赵奢之子赵牧为韩地总督,总领韩地军政事务。赵牧到任后,一方面颁布大赦令,除参与叛乱的核心分子外,其余一概既往不咎。

另一方面,他亲自巡视各地,开仓赈济灾民,组织百姓兴修水利,开垦荒地,恢复农业生产。

为增强韩地百姓对赵国的归属感,赵牧还在韩地广设学堂,教授赵语与赵国文化,选拔优秀的韩地子弟入邯郸为官或求学,促进两地人才交流。

在赵国国内,赵王着手整顿吏治,严惩贪污腐败与结党营私之徒。

他设立御史台,专门监察百官,凡有违法乱纪者,不论出身贵贱,皆依法惩处。

同时,为缓解民间压力,赵王下令减免赋税,鼓励商业发展,兴修道路,促进各地物资流通。

针对外交困局,老将军廉颇献策:“陛下,魏国乃当前心头大患,若能破魏,则可震慑他国。可先遣使入魏,以利害说之,若魏能与我赵结盟,共享中原之利,自然最好;若魏不从,我军可陈兵边境,示以兵威。至于楚国,可暗中派人联络其国内反对贵族争权之势力,许以好处,令其牵制楚国朝堂,使其无暇他顾。燕国方面。则可派遣质子入燕,表我赵之诚意,再以贸易之利诱之,使其保持中立。”

赵王依计而行,遣蔺相如出使魏国。蔺相如面见魏王,言辞恳切:“大王,赵国与魏国相邻,犹如唇齿相依。今赵国吞韩,实乃顺势而为,非为威胁魏国。若魏赵能结盟,合两国之力,东可制齐,南可御楚,共享中原之富。若大王执意为敌,赵国虽不惧战,然战火一起,生灵涂炭,于两国皆无益处。”魏王心中犹豫,虽未即刻应允结盟,却也放缓了组建反赵联盟的脚步。

赵国使者在楚国则秘密与一些新兴势力接触,资助他们参与楚国朝政竞争,成功挑起了楚国贵族间的内斗。

使其暂时无力对外扩张。而送往燕国的质子与大批赵国商队也抵达燕京,燕国上下见赵国诚意满满,且有利可图,遂决定暂守中立,观望局势发展。

在军事上,赵国并未因吞韩之胜而懈怠。

赵括与李信等将领积极整军练武,研发新的战术与兵器。

他们借鉴韩军的强弩技术,加以改良,制造出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赵弩,并在军中推广使用。

同时,赵军还组建了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模仿匈奴骑兵的机动性与灵活性,加以训练,用于突袭与侦察。

赵国在边境地区修筑坚固的防御工事,沿着与魏、楚等国的边界,建造了一系列的堡垒与烽火台,形成了严密的防御体系。

此外,赵国还制定了详细的战略计划,若魏国执意与赵为敌,赵军将兵分三路:一路由廉颇率领,从正面进攻魏国的军事重镇邺城。

一路由赵括指挥,绕道太行山,直取魏国都城大梁。

李信则率骑兵部队,在两国边境游弋,截断魏国的援军与补给线。

为进一步巩固赵国的统治根基,赵王重视文化融合与人才招揽。

他在邯郸兴建了规模宏大的学府,邀请各国的知名学者前来讲学授业,其中既有儒家、墨家、道家等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也有韩、魏、楚等国的文化精英。

在学府中,学者们自由辩论,交流学术思想,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与融合。

赵王还颁布求贤令,广纳天下英才。不论出身国籍,只要有一技之长,皆可入赵为官。

此令一出,各国贤才纷纷响应,许多有识之士奔赴邯郸,为赵国的发展出谋划策。其中有擅长水利工程的工匠,帮助赵国改善灌溉系统,提高农业产量。

有精通医术的名医,在赵国开设医馆,培养医学人才,提升赵国的医疗水平;还有擅长谋略的谋士,加入赵国朝堂,为赵王的决策提供智慧支持。

赵国在吞韩之后,虽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一系列的内政外交举措、军事战略布局以及文化人才战略的实施。

逐渐在复杂的战国局势中站稳了脚跟,为其后续的扩张与统一大业奠定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而中原大地的局势,也在赵国的搅动下,朝着更加扑朔迷离的方向发展,各国皆在权衡利弊,或合纵,或连横,一场更为宏大的战国风云画卷,正徐徐展开。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媳妇助我登顶三国峰

媳妇助我登顶三国峰

卫祺侠
七星连珠下,我与女友意外闯进了三国的世界里,没有名望,没有系统,只能艰难的存活着,文臣武将看不上我,咋整,只能靠骗了!唯一幸运的是还有一个不离不弃的女友给我顶住了半边天!
军史 连载 35万字
全音阶狂潮

全音阶狂潮

灵宇
凭借超凡音乐天赋,杨景行奋勇前行,从一个平凡学生成长为一代宗师,一路上留下的故事和传奇,有慷慨热血,有隐忍以行;有温暖动人,有冷血无情;有金钱名利,有梅兰...
军史 完结 766万字
魂穿小燕子之不止爱情

魂穿小燕子之不止爱情

晚风吹行舟远行
燕子是一名维和战士,她在巴勒维和时为了解救灾民被炸弹炸死,意外的是她没有下到地府,反而穿越到还珠格格小燕子的身体里,继而开始了她在清朝开始开酒楼,办学堂,兴科技的强国之路。
军史 完结 51万字
东辽左相

东辽左相

龙骧上将军
一个寻常普通的大学生偶然间穿越到一个与自己认知完全不一样的朝代,遇到一位不受宠爱的皇子,因感慨其遭遇坎坷,二人相见恨晚。本想凭借自己现代人的优势带其干出一番事业,然而往往事与愿违,咸鱼哪有那么容易翻身,一路走来磕磕碰碰。但是屡败屡战,不服输的精神和死皮赖脸的脾气却让主角成就了不一样的风采。
军史 连载 131万字
三国之我是袁术

三国之我是袁术

长不大的肥猫
生为富二代,死亦世家子。 自己一个现代富二代,没什么追求,没什么遗憾,却无缘无故的穿越到三国,成了袁术这个悲催货,袁述表示自己亚历山大。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自己一个高贵的世家子,怎么能败给曹操刘备孙权这些小人物。 看老子如何拳打曹操,脚踢刘备。 至于孙权,你还是和你哥乖乖的当老子的干儿子吧。 群:602403937
军史 连载 221万字
拯救明末

拯救明末

任国成
穿越到崇祯二年冬,恰逢后金兵入关抢劫。大明的江山风雨飘摇,无数的百姓水深火热,身为新建伯世子的王业泰岂能坐视?掌神机营练精兵,万军之中射杀奴酋。以一镇孤军频频向后金发起攻击,试图挽狂澜于既倒。然天灾人祸流民遍地外忧内患,身为穿越者的他,能够拯救这个已经走到末路的大明吗?
军史 连载 4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