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东南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虽然有点机心,但看在巩永固是忠臣,又是自家姑父的份上就不计较了。

巩永固坚不起身,朱慈烺没有办法,只能站着劝道:“姑父,不必太自责,你私开小煤矿虽有不妥,但情有可原,只要你诚心悔过,我必向父皇上书,请他赦免于你。”

好说歹说,好不容易才把巩永固劝了起来。

巩永固在绣墩里坐下,耷拉着头,一句话不说。

历朝历代,大明的驸马爷是最不好做的,一旦做了大明的驸马,不但本族之人不能再做官,驸马本人也只是一个虚职,除了朝廷的俸禄,再不许有其他的收入,这和前朝很多驸马当官又做生意,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情况,完全不同。

巩永固好读书,负才气,善骑射,喜欢结交朋友,这样的人一般都是仗义疏财的性子,又有驸马的名声,真有人求到他的门下,他绝不会拒绝,哪怕就是节衣缩食,他也会把面子撑下来。

驸马府入不敷出也就很正常了。

“姑父,能跟我说说,西山小煤窑的情况吗”朱慈烺温言问。

“唉,还说什么,臣利益熏心,罪不可赦。”

“姑父不必自责,我询问西山小煤窑,并不是为了你。”

巩永固抬起头,疑惑的看向朱慈烺。

“我是为了国事,希望姑父能如实相告。”

朱慈烺严肃的表情让巩永固心头一震,于是不敢隐瞒,将西山小煤窑之事一一说起。

他经营小煤窑刚不过一年。

只听了三五句,朱慈烺就吃惊:“你说什么朝中勋亲已经有三年没有领到俸禄了”

“是。”巩永固苦笑:“朝廷最后一次发俸禄是崇祯十一年,这三年朝廷困难,府库空虚,大家都理解,虽然拖欠,但没有人向户部催要。”

为勋亲们发俸禄的是太仓库,也就是国库。

这些年剿匪的军饷都凑不够,像巩永固这种看起来非常有钱的驸马爷,太仓库当然就更是不会发放了,作为驸马的巩永固也无法拉下面子去讨要,一欠三年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

巩永固一讲就是半个小时。

他是当朝驸马,是见过市面的人,崇祯对他也颇为信任,经常会召到他宫中谈论一些事情,今天朱慈烺一口一个姑父,纡尊降贵的和他对面而坐,丝毫不因为他忤逆朝廷的旨意,在西山之上私开小煤窑而有所芥蒂,他心中又感动又惭愧,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将西山小煤窑的事情,全部说与朱慈烺听。

比起孟文龙,巩永固知道西山小煤窑更多的机密。

朱慈烺听的心惊。

三年没有发俸禄,那些百年传承,世代有积蓄的勋贵家族还好,像巩永固这种册封不过十几年,根基浅薄的勋贵,在断绝朝廷俸禄的情形下,虽然不至于揭不开锅,但生活却也不是外界想象的那么美好,为了增加收入,不得不踏入商界。

和百姓们经商不同,勋贵们经商都需要有一个白手套。

朱慈烺也一样,他和赵敬之集资成立“京惠商行”,说白了,赵敬之就是他掩人耳目的白手套。

巩永固的白手套是京师商人牛靖。

“臣和牛靖五五分成,先期投资和日常生产由他负责,朝中事情由臣打点。”巩永固说。

明代生产力落后,小煤窑如同挖井一般,全靠煤矿工一铁锹一铁锹往外刨,刨够一篓子后挂绳子上吊出来,一口小煤窑,几十个工人,一天的产量不过几千斤。据《檐曝杂记》的作者、清代历史学家赵翼记述,清代煤价每块三文,重量是二斤十二两。而几年之后,每块的价格虽然还是三文钱,但煤块的重量却只有一斤多了。

明末的煤价应该和清初差不多,大约在三文钱左右。

一天几千斤,也是不少的收入了。

照巩永固所说,西山小煤窑大约有十多处,房山多一些,大约有二十处。

此外,西山和房山各有一座户部经营的“国有煤矿”,是京师附近所有煤矿中,朝廷唯一准许开采,被朝廷承认的两处煤矿。

明史有载,万历年间,内官监监官王朝奏开西山煤窑,每年变价五千两,年终解进,一年有五千两的利润交给皇帝,但实际的利润应该远远不止这个数目。万历之后,朝廷废除矿税,撤回厂监,西山煤窑由户部接手,这些年每年能上交多少利润,朱慈烺不知道,不过猜想一定不会超过五千两的数目。

“殿下,去年年终,田生兰一共给了臣五千两银子。臣愿变卖家产,全部交给朝廷。”巩永固最后说。

朱慈烺摇摇手:“不急,刚才你说,西山附近最大的小煤窑是定国公徐允祯开设的”

“是。”巩永固回答:“徐允祯是最早在西山私挖小煤窑之人,和他合作的是山西商人田生兰。”

田生兰,工部尚书魏藻德的老丈人,朱慈烺从萧汉俊那里已经听到过这个名字了。田生兰的生意做的还真大,不只向工部户部的供给大量的铁料和煤料,在西山小煤窑的事情上居然也插了一脚。

这家伙,哪都有他。

“这么多年,朝廷就毫无所悉,难道就没有言官弹劾过吗”朱慈烺问。

“有,两年前有言官弹劾,皇上令顺天府查核,但徐允祯提前得到消息,遣散工人,矿井用树枝遮盖起来,西山那么大,顺天府根本查不到,最后不了了之。”巩永固说。

朱慈烺心中明白,就算真查到了,也不会碍着徐允祯分毫,徐允祯不会承认,只会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田生兰的头上,田生兰虽然承担了罪责,但有徐允祯上下为他活动,最后肯定能获释,这也是商人要和权贵们合股的原因。

“户部掌控的两座煤窑,一天能产多少煤,利润如何姑父你知道吗”朱慈烺问。

巩永固摇头,随即又补充:“这两处煤窑的矿工都在五百人以上,使用的都是死囚和罪犯家属,用来不惜命,产量更高,利润也应该更多。但具体多少,臣就不敢断言了。”

朱慈烺点头道:“明白了。姑父,实话对你说吧,我已经准备上书父皇,清查西山和房山两地的私人小煤窑了,该怎么做,你应该清楚。”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武林装逼秘籍

武林装逼秘籍

绝笔爽
宗派林立,强者自尊,妖兽横行,江湖危情,一位一心想成为武林高手的少年,因为一段缘份踏入仙山修道,岂料江湖凶险,世事无常,魔教兴起,本门面临灭派的巨大考验。且看..
军史 连载 82万字
穿云箭

穿云箭

诸晓
宝剑成妖,必也是绝世大妖。那,凡剑成妖呢?
军史 连载 1万字
四合院:贾张氏的快乐生活

四合院:贾张氏的快乐生活

冬天上午的阳光
2023年12月的张大标突然有了金手指——空间,他偷光了无良老板的超市和仓库,为穿越做好了准各。被车撞到了1959年12月,成了一名受伤军官,转业到京城,分到了95号院的房子,发现贾东旭是自己堂姐张翠花的儿子,而自己就是棒梗的七舅姥爷。
军史 连载 126万字
毒士:活阎王驾到!百官通通闪开

毒士:活阎王驾到!百官通通闪开

海上浮森
程彧穿越大周,为报父仇,成了朝廷御史。一日恰逢上朝,女帝当场出题,考察百官。女帝:“众爱卿,朕欲削藩还想保宗室太平,该如何做?”程彧:“送几房美妾给那些王爷,让他们生娃!再把封地平分给所有子弟,封侯袭爵,谁不感念陛下的恩德?”百官:???女帝:“那朕欲收服履犯边境的梁国,爱卿可还有良策?”程彧:“陛下可强制全国上下穿梁国所制的缟布,并禁止本国生产,等缟布涨价,花大价钱从梁国购买,等梁国人不种田全织
军史 连载 44万字
吃货初七的奋斗史

吃货初七的奋斗史

沐沐桃夭
大凉永康年间,皇帝驾崩,大凉国内忧外扰,周边诸国趁乱而起攻打大凉,景亲王率兵平定诸国,后又扶持最不受待见的三皇子继位,让大家震惊的不是三皇子继位,而是景亲王竟..
军史 连载 5万字
三国之杨家天下

三国之杨家天下

秋官
这是本人第二次写三国题材。第一次因为个人时间问题,有些仓促。希望大家原谅。这也是本人最后一次写三国题材了。纵观整个三国历史。弘农杨氏和汝南袁氏同为汉末的高门望族,但袁家有袁绍、袁术两兄弟参与了群雄逐鹿。而杨家呢?可以说文不成,武不就。最出名的还是一个因为“聪明”而送掉自己性命的杨修。但,谁说杨家无人呢?
军史 连载 16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