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岩_亮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姥爹见他写得非常认真,便没有自报姓名打扰,轻手轻脚走入亭子,站在老僧旁边看他写字。老僧写的是一首诗:

“山雨不可晴,秋径没蒿莱。

大坪何兀兀,九老尤奇哉。

洞古潜蚊螭,风云时徘徊。

松翠自波涛,半空起层台。

此中有驯猿,时时清啸哀。

老僧唤之来,饲之以青梅。

相依两摩挲,情好如婴孩。

我叹天地间,万物何相催。

人与物无连,物与人何猜。”

老僧写完收笔。姥爹鼓掌赞美道:“好诗啊!好诗啊!”

老僧见了姥爹,也不意外,微微颔首道:“多谢夸奖,不过这诗不是我写的,我只是练练字罢了!”

姥爹考取功名之前读了不少唐诗宋词,对诗非常熟悉。他听老僧这么说,便弯腰问道:“师父,这么好的诗我以前怎么没有读到过敢问这首诗的作者是谁我以后有机会一定登门拜访。”

老僧哈哈笑道:“该诗的作者还没有写出这首诗呢!”

姥爹以为老僧跟他开玩笑,便笑道:“师父说笑了!您说这首诗不是您写的,又说作者还没有写出这首诗,这不自相矛盾吗”

老僧放下毛笔,双手合十道:“出家人不打诳语。这首诗确实不是我写的,其作者确实还没有写出这首诗。这作者是位大器晚成的人,要到七十五岁才能大放异彩,在此之前,世人难以知晓他的名声。”

姥爹大为惊讶,忙也双手合十,问道:“如此说来,高僧可以预知未来”

老僧哈哈大笑,摆手道:“贫僧并不能预知未来。”

“高僧如果不能预知未来,如何知道这首还没有写出来的诗呢又如何知道这首诗的作者会在七十五岁之后大放异彩”姥爹问道。

老僧将宣纸收起,卷成一个卷,说道:“我只是知道过去而已。过去,现在,未来,看似不同,实则循环往复而已。”

姥爹知道老僧道行匪浅,忙求教道:“如何说来”

“倘若我经历了去年的春花秋月夏风冬雪,便能知道今天春夏秋冬是什么状况,什么景象,也能知道一棵树什么时候开花,什么时候结果,什么时候落叶。这便是知过去则知未来。”

“高僧说得不错,可是人的一生有许多春夏秋冬,每个春夏秋冬经历的事情不一样,这又是如何知道的呢”

老僧将卷起的宣纸用小绳系住,抚着银白胡须说道:“春夏秋冬是小范围循环。倘若你看过顶天雪山,看过奔腾河流,看过万川入海,看过雷云风电,便知道水从何处而来,在哪里汇合,在哪里流淌,在哪里归宿,又如何蒸腾成云,又如何云凝成雨。这小小一滴水的循环,便如人间轮回。这是大范围循环。这也是易经中九九归一的诀窍所在。”

老僧再次拿起毛笔,在砚台上蘸饱了墨,在新的宣纸上画了一个圈。

“这些万物都遵循九九归一的道理。人在时间上如春夏秋天小轮回,在运程上如由川入海大轮回。诸多轮回组合,便是单个人的人生。”

姥爹似有所悟,忙问道:“莫非高僧已经通晓轮回奥秘”

老僧慈悲地笑道:“轮回也说不上轮回,通晓也说不上通晓。如面见镜子一般,在某个节点上,过去即是未来的映照,未来即是过去的重复发生。”

“高僧说得深奥,我才学浅薄,似懂非懂。”姥爹自惭不如道。

老僧返身走出小亭子,说道:“贫僧认为你天资聪敏,博学多知,若不是时运不济,必是金榜题名,出相入将之才。以你的能力来学这大轮回小轮回,只需七日便可通透。”

姥爹听出他有传授的意思,喜上眉梢,拱手道:“如果高僧肯教授,那是我的前世修来的福气!”

老僧站住,侧头道:“这话说得对!刚才我说了,过去即是未来,未来即是过去。你今生能得到我的真传,正是因为前世修福。”

姥爹急忙跪拜,认其为师。

老僧急忙将他扶起,说道:“师即是徒,徒即是师。切莫跪拜!”

“贫僧法号迷海,你不要叫我师父,叫我迷海则可。”

“是。”姥爹恭恭敬敬道。

于是,姥爹在迷海的庵庐学习大轮回小轮回,将游历的心思暂且搁置一旁。

过了一天,姥爹发现这迷海和尚非同寻常。这里既没有田地,也没有存粮。姥爹由于游历的习惯,进洞之前身上就携带了少许干粮,肚子饿时便吃一些充饥。可迷海和尚这一整天里不见开火做饭,庵庐里也不见有锅碗瓢盆。姥爹没见他吃过饭。倘若他需要吃饭,吃饭之时必定邀请姥爹同桌才是。倘若他不吃饭,那怎么在这里保持生命呢

姥爹百思不得其解。

姥爹本不想问他这些,可是自己带进来的干粮分量实在不够吃,一天过后,干粮就所剩无几。第二天,姥爹便是忍饥挨饿扛过来的。

第三天清晨,老僧在给姥爹讲授轮回概义的时候见姥爹不停地干咽口水,不停地舔嘴唇,便问道:“你是不是生病了”

姥爹摆手道:“不是。”

“既然不是生病,你为什么脸色这么难看浑身这么不自在倘若生病的话,我这里没有医药,那就麻烦了。”老僧的庵庐连锅碗瓢盆都没有,更别提医治病痛的草药了。

“那高僧您就从来不生病的吗”姥爹忍住饥饿问道。

“俗话说,人食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五谷杂粮虽然给人能量,但也给人带来病痛。我不食五谷杂粮,自然也不会生病了。”老僧抚着银白胡须说道。

姥爹终于引出了他想问的问题:“高僧不食五谷莫非高僧懂得辟谷之术”

老僧点头笑道:“辟谷,即是避开五谷,我当然不吃五谷。你这番难受模样,原来是饥饿所致。贫僧许多年不吃五谷,倒忘记你还要吃饭了。”

姥爹敬佩羡慕不已,说道:“我看古书中说,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依此看来,高僧已经是神仙了!”

老僧哈哈大笑,摆手道:“贫僧不敢自称神仙!辟谷也并非什么都不吃。我等生而为凡夫肉胎,什么都不吃,能量从何而来”

姥爹迷惑道:“可是我不见屋里有任何可以食用的东西啊!难道高僧吃的是地生木耳,林中野菜”外面有一条河水,或许那里能生长出一些人能食用的天然食料。那些灵猴行走速度极快,或许可以出洞寻找吃的。但老僧行动缓慢如龟,要是他也出洞找吃的,恐怕一天一个来回还不够。姥爹猜想,唯有附近生长了可以充饥的东西,老僧才能从容不迫地住在这里。

老僧又摆手,说道:“地生木耳林中野菜,不过是比五谷纯净一两分而已,实际上也是五谷之列。倘若天天吃这些,那也不叫辟谷了。”

姥爹更加好奇了,追问道:“那您吃的是什么”

老僧反问:“我看你对鬼神颇为了解,你知道鬼吃什么吧”

姥爹点头道:“鬼吸取人的精气,也吸取饭食的元气。”

小时候的我曾见供桌上有水果和红烧肉,想拿了吃。姥爹阻拦我,说供奉过鬼神的食品没了元气,吃起来像吃泥巴一样,会坏肚子。我说没看见鬼或者神吃水果。姥爹说,它们不需要动嘴吃,只需要将鼻子放在上面轻轻一吸,元气就被它们吸走了。我还是忍不住想吃,趁姥爹不在旁边的时候偷偷拿了一个苹果,可刚咬一口就吐了出来,味道果然像吃泥巴一样。后来姥爹去世,外公在他的棺材前供奉了三碗吃的。姥爹出葬之后,外公拿了供品给我吃。我再吃的时候美味依旧。我将上一次偷吃供品和这一次的差别说给外公听。外公说,姥爹知道你馋嘴,所以自己没吃让给你吃。

姥爹还不让我将筷子插在饭上,说那样是让鬼神食用的意思。

从那之后,我再不将筷子插在饭上。时至今日,看到别人无意之间将筷子插在饭上,我便觉得附近有看不见的东西走到了饭碗旁边,用鼻子在饭碗上空轻轻吮吸。

在遇到迷海和尚之前,姥爹仅仅知道人用嘴获取能量,鬼神用鼻子获取能量而已,却不知道世上还有第三种更为神奇的吸食之术。

老僧对姥爹说道:“我这种吸食的方法跟鬼差不多。”

老僧带着姥爹出了庵庐,走到河边一个大坑旁。坑里有蛇有青蛙。老僧一跃而下,站在坑底,朝姥爹招手,那招手的方式简直跟那晚的灵猴一模一样。不知道灵猴就是他,还是灵猴模仿了他。

姥爹看到坑底的蛇,不敢跃下。

老僧宽慰道:“这蛇连眼前的青蛙都不咬,怎么会咬你呢”

青蛙和蛇是天敌,可是坑底的蛇确实不咬身边的青蛙。哪怕青蛙蹦到了蛇身上,蛇也懒洋洋的不搭理。

姥爹信了老僧的话,跟着跃进坑里。

“难道这世外桃源的动物也不喜争斗吗”姥爹问道。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世间的一切争斗,都是因为利益冲突。世外桃源之所以成为世外桃源,并不是人虫鸟兽善良,而是没有利益之争。”老僧说道。

姥爹的肚子咕咕地叫起来,他咽了一口口水,说道:“这蛇不会饿吗饿了的话肯定会咬青蛙吧它现在不咬,或许是之前吃饱了。”

“待会儿你就明白了。”老僧笑得意味不明。

其它综合推荐阅读 More+
夜塔集

夜塔集

鲤的笔
(世界观很大,会慢慢展开)永远下着雨的新世界里,雨滴从永夜的天幕落下,古老的作品在看不到的暗处复苏。当的雨季蔓延到现实,所有过去现在未来的书稿都开始吞噬读者——人类被迫成为「字句的食腐者」,作为被世界遗弃的读者,穿梭在各个时代异变的作品里,收获并依靠着那些?故事里古老的灵言苟活?。?但丁的愤怒凝结为爱伦坡的恐惧倒塌为?安徒生的童话传唱为?曹雪芹的参真破假消散为......当零号序列作品里最为古老的
其它 完结 44万字
茶楼典狱司

茶楼典狱司

繁影若梦
我是黎九,是一家阴阳茶楼的掌柜,表面上是一个茶楼,实际上是地府典狱司。现在我继承了这个位置,整天过着东抓鬼西打僵尸的生活……
其它 连载 191万字
风语有经年

风语有经年

凌云长风
风语有经年是集散文、美文、短篇、诗词、短小说等为一体的抒怀作品,值得文学爱好者欣赏。
其它 连载 24万字
我转生成了魔王的女儿

我转生成了魔王的女儿

橘子狂人
吃口泡面把自己噎死,从此世界上少了一位死肥宅,而异世界之中,一位魔王女儿诞生了……数十年后……“圣母无法拯救世界,善良改变不了人心,宽容只能带来伤痕……没有痛苦的死去,是我最后的仁慈!”书群:226883844
其它 连载 38万字
末世之我是传奇

末世之我是传奇

来过天涯
末世来临,当家园支离破碎,当文明濒临毁灭……守望家园,守望在末世中艰难求存,生死与共的亲人,在这场没有人预言到的灾难中,一个普通人,应该怎样去缔造一个属于他的..
其它 连载 58万字
传奇捕快李逸尘

传奇捕快李逸尘

顺乘
在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古代王朝,王朝看似繁荣昌盛,实则内忧外患。朝廷中派系林立,官员贪污腐败;江湖中门派纷争不断,邪教横行;民间则是灾祸连连,百姓生活困苦。在这个动荡的时代,神秘的法术、古老的传说以及隐藏的宝藏都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目标。主角李逸尘是个小捕快,他和喜欢的人在经历和解决了各种事情后,王朝恢复和平,李逸尘与爱的人归隐江湖,过上平静的生活。他们的事迹成为民间传说,激励着后人追求正义。
其它 连载 8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