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冰牛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陈羽又添了一把火说道: “除了汉朝之外,我们可以直接来看看如今帝王的高峰,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治理出来了贞观之治,朝堂清明、吏治廉洁,连周边异族都俯首称臣,尊他为‘天可汗’,这等功绩,在史书里几乎是圣君模板。” “可是在他作为天子的那段时间,民间依旧天灾不断!不是春夏苦旱、颗粒无收,就是秋冬暴雨、河堤溃决,甚至还有蝗灾、霜灾连年肆虐,百姓的日子远没史书里写的那么安稳。” “唐太宗治理下的国家,有时天灾严重到‘千里无炊烟,饿殍满道旁’的地步。 贞观元年,关中大旱,河床干裂、井水枯竭,百姓只能挖野菜、剥树皮充饥,不少人家为了活命,不得不卖掉子女换粮; 贞观二年,全国蝗灾,蝗虫飞过之处,农田里的禾苗被啃得只剩光杆,连皇家御苑的草木都未能幸免,灾民逃荒时‘老弱相扶,死者十之三四’; 贞观十一年,河南、河北暴雨连下四十余日,黄河、汴河同时决口,洪水淹没数十州,房屋被冲毁超十万间,百姓被迫爬上屋顶、树梢躲避,淹死、冻死者不计其数,灾后瘟疫蔓延,又夺走数万条性命。” “唐太宗在位二十三年间,各类灾害的发生次数: 旱灾共8次,平均不到 3年就有一次; 洪涝灾害6次; 蝗灾共 4次; 此外还有霜灾 2次、地震 3次。 算下来,唐太宗在位期间,年均灾害近 1次,几乎没断过。” “而若是依旧按照儒家的天人感应来看,那么治理出来贞观之治的天可汗唐太宗,是会被称之为圣君,还是昏君” “要知道天人感应说君明则天下安,君昏则灾异生,可唐太宗在位时灾害频发,百姓多次陷入绝境,按这个逻辑,他岂不是比汉文帝、汉武帝更失德” 陈羽说这一句话的时候,语气中的嘲讽已经不言而喻了。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天下人所学习的儒家,是被阉割过的版本。 因为这种被阉割的儒家版本,百姓连变革都被视为违逆天道。 夏原吉从原先的震惊,到如今已经听得麻木。 他一脸茫然地坐在座位上,手里握着刚剥好的龙虾,却半点食欲都没有。 陈羽说的每一件事都有史料可查,可这些事与他从小被灌输的‘贞观盛世’‘天人感应’完全相悖,让他几十年的认知彻底乱了。 朱棣张了张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什么叫做论证的降维打击 陈羽已经充分的演绎出来。 作为一个讲事实、求依据的理科生,陈羽不是张嘴就来什么所谓的天人感应,而是通过一系列的例子,来论证天人感应是否存在。 结果也是显而易见,今天哪怕就是天人感应学说的大成者董仲舒复活,来当着朱棣和夏原吉的面,与陈羽一v一辩证,也无法获得胜利。 毕竟,汉朝加起来数百次的天灾是怎么回事 陈羽口中的天灾,都是史书上可以查到的重大灾害,至于没有被记载的,又有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数量肯定也在五百次往上。 按照天人感应学说的理论,汉朝发生了这么多次的天灾,那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等,是不是都应该是十恶不赦的暴君 结果呢,史书上对此的记载却是实打实的圣君。 再往后的唐朝,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全国上下的天灾更是多到离谱。 几乎每隔一两年,就会爆发出一场特大灾害。 而且爆发了也就算了,伤害还特别的大。 每一次爆发,百姓流离失所、易子而食的情况几乎都会出现。 按照这么说来,将周遭全部打服,被他们誉为天可汗的李世民,也不是所谓的圣君,应该是暴君才是。 但事实也是恰恰相反。 这些实打实的论证,哪怕是董仲舒掀开了棺材板爬出来,也只能是哑口无言。 就在朱棣、夏原吉心中已经对天人感应去魅后,陈羽打算给予什么狗屁天人感应致命一击,他缓缓开口说道: “天人感应之说中,素来宣扬若天子失德、朝政有失,上天便会降下灾祸以示惩戒,当然,除了洪涝、干旱、地震这类直接危及民生的灾祸外,天上还会出现各种反常异色,以此作为警示天子的信号。” “就拿日食、月食来说。典籍中对其场景的描述可谓绘声绘色,日食之时,烈日高悬的白昼会骤然变暗,金色日光被一团黑影逐步吞噬,天地间陷入短暂的昏暗与寒凉,仿佛白昼沦为黑夜; 月食发生时,原本皎洁如银盘的月亮,会渐渐被黑影笼罩,颜色变得暗淡无光,甚至会呈现出暗红色,宛如月亮失去了往日的生机。” “这些异象在天人感应学说中,都有着明确的记载,声称这是上天因天子无德而发怒,降下的警示。若是天子对此置之不理,不加以反思改进,那么等待天子的,便是来自上天更严厉的惩罚,轻则朝政动荡,重则国破家亡。” 说到这里,陈羽突然话锋一转,严肃地说道: “但是,我在翻阅史书典籍,梳理历代天文现象记载时发现,这些被天人感应学说奉为‘上天警戒天子’的异色,诸如日食、月食之类,并非罕见之事,反而几乎每隔几年就会出现一次,无论哪一个朝代,无论当时的天子是被后世称颂的贤君,还是被诟病的昏君,都未曾例外。” “仔细推算这个时间间隔,通常短则一年,长则四年,从无例外。反正就是最迟不过第四年,天空之上必定会有这样的异色发生,从未有过间断。” “天人感应学说自诞生至今,已经流传了一千多年,而这种最晚四年便会出现一次的天地异色,也伴随着学说的流传,清晰地展现在世人眼中一千多年,从未缺席。” “千年以来,无论是强盛的汉唐,还是分裂的魏晋南北朝,亦或是短暂的五代十国,历朝历代皆是如此,天地异色的出现规律始终如一,从未因朝代更迭、君主贤愚而有丝毫改变。” “所以,按照天人感应学说的逻辑来推断,岂不是意味着上苍在这一千多年里,对历朝历代的每一位天子都心生不满,认为他们皆有无德之处,才会如此频繁地降下异色以示警示” “可若是如此,那些被后世公认勤政爱民、品德高尚的贤明君主,又为何也会遭遇上天的‘警示’这显然与天人感应学说的核心观点自相矛盾,根本站不住脚。” 陈羽说到这里沉吟了片刻之后,继续道: “对了,想必你们还有印象,前些年,约莫永乐三年春三月庚戌那一日,大明刚结束靖难不过几年光景,天下初定,百姓尚在休养生息之时,便曾发生过一次日食。 那日清晨原本天光大亮,忽然间天色竟缓缓暗了下来,原本炽烈的太阳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慢慢捂住,光芒一点点减弱,空气中的暖意也随之消散,连殿外的雀鸟都受惊般四处飞窜。” “百姓们更是纷纷驻足,有的跪地叩拜,有的低声祈祷,直到那黑影将日轮遮去大半,天地间陷入一片昏蒙,如同黄昏骤至,这般景象持续了近两刻钟,日轮才渐渐挣脱黑影,天色才慢慢恢复如常。” 这些异色,在这个时代看起来很神秘,但是对于后世,则是烂大街的自然现象。 自上古以来,华夏便设有专门观测天文、记录异象的官职——钦天监。 他们平日里值守观星台,用浑天仪、简仪观测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一旦发现日食、月食、彗星、流星等异色天象,便要立刻记录下发生的时间、方位、景象,随后上报朝廷。” 就拿哈雷彗星来说,早在春秋时期《春秋左传》便有: ‘鲁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的记载,这便是人类历史上对哈雷彗星最早的文字记录; 此后历朝历代,如《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乃至大明开国以来的《大明日历》,都对哈雷彗星的出现有着清晰的记载。 秦始皇三十六年,史书中曾记载‘荧惑守心’的异象,荧惑便是如今我们所说的火星,因其颜色赤红,运行轨迹变幻不定,古人认为它主杀伐、灾祸; 而心宿则对应着人间的帝王与皇室。当时火星在运行过程中,恰好停留在心宿的位置,并且持续了多日。 这一异象在当时引起了极大震动,世人皆认为是不祥之兆,不久后便发生了始皇帝东巡途中病逝、赵高李斯矫诏立胡亥、陈胜吴广起义等一系列动荡,也让‘荧惑守心’成为了后世天文记载中极具代表性的灾祸异象。 可若是抛开天人感应的滤镜,用客观的眼光去探究,便会发现日食和月食的发生,其实并非上天的警示,而是有着明确的规律可循。 所谓日食,是因为月球在围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恰好运行到地球与太阳之间,三者成一条直线时,月球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从而在地球上形成阴影,处在阴影区域的人们,便能看到日食; 而月食则是地球运行到太阳与月球之间,地球挡住太阳射向月球的光,月球无法反射太阳光,便会呈现出暗淡的景象。 更重要的是,这两种现象并非华夏独有,而是在全世界范围内都会发生。 只不过古代科技尚不发达,人们没有望远镜观测天体运行,也没有足够的天文知识解释这一现象,才会对其抱有极高的神秘感,将其视为上天意志的体现,郑重地记录在史书之中。 至于日全食,更是日食中最为壮观的景象。 当日全食发生时,月球会完全挡住太阳的光球层,原本耀眼的太阳会变成一个黑色的圆盘,而在圆盘周围,会出现一层淡淡的、银白色的光晕,那便是太阳的色球层和日冕,平日里被太阳的强光掩盖,唯有日全食时才能得见。 此时天地间会陷入短暂的黑暗,气温骤降,星辰甚至都能在白昼中显现,飞禽走兽会误以为夜晚降临,纷纷归巢或蛰伏,这般奇景,往往会让古人更加敬畏,愈发坚信是上天在传递某种信号。 轰! 朱棣、夏原吉听到陈羽的这一番话之后,脑海中爆发出了一声轰鸣,心中信仰的天人感应学说在这一刻,瓦解的彻底。 原本的天相异色,对于苍天最后的畏惧,在此时此刻全然消失的无影无踪! 这种学说的信任,建立起来需要漫长的时间,但若是崩塌,往往只在一念之间。 反正不管怎么样,在今后的岁月当中,朱棣和夏原吉君臣二人,是不会再去相信什么狗屁的天人感应学说。 因为陈羽用严谨的事实、例子、数字、可查的史料,将天人感应学说的真实性,驳的体无完肤! 至此天人感应学说的神秘感,消失了。 岂止是消失,简直就是陈羽将天人感应学说拉出神秘的面纱后,狠狠的丢进了泥潭,再也没有翻身之地! 去他妈的天人感应! 朱棣在心中愤怒的咆哮道。 还以为天象异色、日食、月食、日全食等,是上天对天子的警示,包括天灾蝗灾、水灾、旱灾等,是上天对天子的惩戒。 结果呢 这些每隔几年都会爆发,也就是说,无论哪一个朝代的天子在位期间,都会爆发。 按照儒家天人感应学说的这种说法,这千年以来应该没有圣君,全是暴君才对。 可事实却不是这样。 搞了半天,天子是圣君还是暴君,需要的不是上天来认可,而是儒家来认可! 这就是把掌控了舆论话语的儒家吗 借此比天! 真不知道在儒家天人感应学说的巨大框架下,蛊惑了多少君王! 而且这种框架,乃是千年以来,数以百万计的儒生,前赴后继所维护。 欺君! 狗屁的天人感应学说,就是赤裸裸的欺君! 但话又说回来,如此看来,儒家学说加上这种框住天子的天人感应学说,称其为降龙学,好像也说得过去!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子衡

子衡

水罙
周子衡第一次遇到陈青时,正是少年不知愁的年纪。很多年后,他再次回想起来,才发现有些东西是命中注定,谁也改不了。总之,这是一个发现爱,并且懂得爱的故事。
军史 连载 0万字
寨主嫁到

寨主嫁到

彩虹鱼
女主:被陷死地,只得落草为寇落水为匪,费尽谋划才得光明正大现身人前。不管前路多艰辛多磨难,她只想——安身、立命。生活不易,所以打打脸复复仇是必要的,梅开二度也..
军史 连载 116万字
邪云记

邪云记

欲与雨遇
不修仙、不当虚伪的长生奴隶!不成魔、不做愚蠢的力量傀儡!只求唯心唯我、凭心所处、随性而行,我唯邪!
军史 连载 191万字
我在地府当鬼使

我在地府当鬼使

曹魏子
葱无心可活,人无心必死。大概就是这个原因,我成了地府里的一只无心之鬼。不入轮回,就没法投胎转世。鬼帝看我可怜,让我当了个鬼使,每天送送信什么的。只是鬼帝家..
军史 连载 1万字
小关公

小关公

爱喝甜辣酱
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一触即发。从长坂坡死里逃生的关平推开一扇纷乱不休的大门。虎父焉有犬子,小关公这次要打赢两次大战!
军史 连载 12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