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督察院、刑部、大理寺半个月审理完汉奸案,其所有罪行也在布告及报纸上大肆公布。 所有汉奸诛九族凌迟三千刀,那些九族在两年多前就已被朝廷斩杀,部分人家眷尚在沈阳城,就让其多活一段时日吧。 李弘济叛乱案所涉文武放在同一天处置,主要成员诛三族判处凌迟,仅比孔有德一众汉奸少挨了一两千刀。 处置汉奸叛贼大快人心,行刑五天造成京师万人空巷。 不少人分食汉奸肉块带回家喂狗,尤其从辽东流亡到京师的平民百姓。 李弘济、李祖述父子成了开国以来同时遭三千刀的勋贵,孔有德、李率泰一干假建奴灰飞烟灭,一切都罪有应得。 ...... 进入九月下旬。 从辽东回来的将领重归前线,第一次没回来成的周遇吉、黄得功、尤世威、刘肇基、虎大威等人受到天子接见。 高级将领不能全数不在岗,得分期分批来朝。 崇祯少不了勉励与赐食,这是属于他们的荣誉,皇帝自然通通予以满足。 九月二十七。 崇祯带着在京数百文武,浩浩荡荡前往西苑官地。 当下土豆收获已进入尾声,正处于番薯收获季,两种作物大丰收,在七月份便已安排好观摩一事,得让朝臣见识见识。 “臣等拜见陛下!” “陛下来了,陛下来了!” “草民拜见陛下......” “......” 刚进入西苑官地边缘,科学院农业所官吏及成千上万百姓夹道欢迎。 天子几个月没来了,自知晓皇帝会带百官参观丰收起,西苑早早就作出准备。 现如今官地百姓有吃有穿,脸上那份菜色早已不存,人人喜气洋洋手舞足蹈。 “陛下,现土豆尚剩百余亩晚熟未收,番薯收获在即,为公平计,请陛下选定地块!” 宋应星拱手作揖,向崇祯请示。 “走,先去看看再说!” “臣遵旨!” 越过人群,崇祯放眼望去。 一马平川的官地沟壑纵横,一直延伸到山脚,水渠星罗棋布。 大面积红薯藤尚未割掉,看样子长势不错,有的沟壑上面偶尔还有高粱或玉米留下的根部。 多种农作物混种一前一后采收,土地利用被发挥到极致。 “不知今年高粱、玉米二物亩产几何” 崇祯知晓当时的产量,如此一问便是借宋应星之口告诉广大臣子,种地需要科学,不能够完全寄望于靠天吃饭。 “回陛下,今岁小麦收割后,60万亩土地中播种约30万亩高粱、20万亩玉米,其余栽种蔬菜、果木之类。 由于官地大量饲养家禽,肥料较为充足,西苑收获高粱3600万斤,玉米近3000万斤! 二者亩产均超过一石,玉米比高粱略高,宛平、大兴等官地亦是如此!” “哦” 崇祯故意露出惊讶,二人之间对话被皇家事务司礼官传唱,臣子们听得连连点头。 按以往北方产出,正常年月高粱玉米亩产不过六七斗,也就相当于后世一百二三十斤,这下高出五六成,可谓旷绝古今! “朕见这土地整理成沟壑状,不知其好处在哪里” 得亏前世在农村呆过,这种耕作法其实还是崇祯提出的,宋应星随即答道: “回陛下,去岁初冬播种小麦前便已翻挖成沟壑,今岁不待小麦成熟便栽入高粱及玉米苗。 待抽穗左右栽植番薯,沟壑可确保农作物不旱不涝,且利于施肥收割。 高粱玉米收获后剩下番薯茁壮成长,土地一次成型多次利用,此方法妙不可言!” “如此不但节约翻地用工,还可让土地始终保持肥力!” “正是!” “那你打算红薯采收后栽植何物” “回陛下,臣于前方山脚下育有数十亩白菜、萝卜等菜苗,准备一分为三。 一部栽植入冬蔬菜,一部培育春土豆,另一部播种麦粮!” “如此循环使其土地毫无空闲,果腹之粮便源源不断” “正是!” 崇祯很满意,宋应星按照他的提示充分利用起了土地。 华夏人民本就勤劳聪慧勇于创新,只不过外围环境常常令其不能安心从事某一行。 现在社会环境大好,只需稍加引导,便可爆发出空前生产力。 “甚好,那不知爱卿以为,番薯土豆产出会达到几何” “回陛下,上月初早熟土豆亩产2700余斤,晚熟土豆预计胜出一筹,臣不敢妄言,番薯保守估计可亩产3500斤!” “什么” “啧啧啧......” “......” 文武们发出惊叹,以往北方有百姓种过土豆,可惜官府征粮并不收,也就形不成规模。 听说那些荒山僻壤之地不外乎亩产几百斤,一下子冒出2700斤,这还了得啊。 而番薯更是惊人,3500斤什么概念宋侍郎信誓旦旦说保守,岂不是遍地红疙瘩! 臣子们好奇心被勾到最巅峰,一个个翘首以盼。 如若放在后世,这两样东西轻轻松松便能亩产五六千六七千,高产田甚至过万。 宋应星说的是明斤,已略微超出历史上清朝时期平均产量。 气氛营造得差不多了,崇祯抿嘴一笑,说道: “闻名不如亲眼所见,走,到土里挖粮去!” “臣遵旨!” 队伍来到大片番薯土豆地面前,宋应星吆喝起了官地百姓。 为体现绝非作秀,宋应星请旨,请求推举出十五名官员,随机指定十块番薯地,五块土豆地。 还让另外派出六十人,专门监督收获过程及登记造册。 文武百官跃跃欲试,不多时便举荐出代表,于方圆两三里范围划出开挖地。 一两千庄户抡起了镰刀锄头,另外千余人抬出一副副箩筐扁担,准备随时收物入筐。 一波波流水作业下,镰刀割断藤蔓,接着锄头开挖,再清理土屑放入筐中。 “这番薯真大啊......一串便是三四个,某大开眼见矣!” “你看那土豆也不小,实在稀奇!” “对对对,比上次大明楼的大多了,陛下说当时还未成熟,那么小就吃掉,我等罪过矣。” “若非陛下提前让我等品尝,我等又何以知晓这世间竟有此等美妙之物!” “那是那是。” 官员们议论纷纷,被挖出来的东西深深震撼。 宋应星肯定没有也不敢说谎,这产量恐怕只多不少。 “老乡,本官也来挥两锄......” “使不得,万万使不得......” “这有何妨,年少耕读之时常常下地帮助家人,好多年未务农了,本官试一试。” “好,草民罪过,大人小心......” “无碍。” “老乡,把上面的土粒弄干净一点。” “是,大人。” 为获取最真实产量,不少官员可谓事无巨细,把监督工作发挥到极致。 也有原本底层平民出身的文官兴致勃勃,挠起衣袖重温多年前的耕作时光。 渐渐地,很多文武参与其中。 不论刻意想在皇帝面前表现,还是真心劳动出力,大明从来没出现过此等官民同乐,西苑官地一片温馨祥和。 “来了,五号地红薯一筐,五十三斤!” “十二号地土豆一挑,一百零二斤!” “七号地红薯三筐,一百四十八斤!” “......” 收获之物被陆续运往过秤处,负责称重的人报出数据,监督官员反复确认,科学院农业所和官员代表两本账册同时记录。 这些地当中有庄户责任田也有部分官地属田,不过每块地都作以编号并单独堆一堆,出现错误的概率极小。 一筐筐农作物络绎不绝,注定是个丰收年,崇祯无比欣慰。 种子这下多了起来,只要明年大力推广,百姓饿肚皮的日子,必将一步步烟消云散!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重生玩出花样

重生玩出花样

味道懵懵的
时间倒流,人群在倒退,我惊诧的发现唯独自己停留在原地,变化的是自己不断的在变年轻,直到自己变回初三时的那一刻。不敢相信,是真的吗?脑海中回荡着这一句。看着班级..
军史 连载 101万字
苏氏攻略

苏氏攻略

梨涡笙笙
你所经历的只是一个开始,你不会天真的以为你那几十年的寿命,只当得这么一人心愿的了结便可吗?还是你更想就此灰飞烟灭?难道你不想体会会不同的世界不同的人生吗?那时..
军史 连载 18万字
千佛

千佛

止水微澜
哑巴少年以乞讨为生,世界永远充满蔑视与嘲笑,只因鄂家千金大小姐偶然的善心,阴差阳错地得到一颗人人梦寐以求的佛珠,并因此珠而与寻龙宗主龙隐相识,被迫开始修仙..
军史 连载 33万字
巫道成仙

巫道成仙

木易千年
蛮荒的大地,仙道昌盛,魔道辉煌,妖族鼎盛,当巫者降临,又会为这片大陆带来怎样的风波。
军史 连载 1万字
田园娇医:娘亲,爹爹来了

田园娇医:娘亲,爹爹来了

凡云玲
又名《山水相逢:识汝不识路》顾相思大学毕业后,被逼着继承了祖传医馆,意外收了个傻徒弟,一针把她给扎死了。再次睁开眼,回到古代当了娘。极品亲戚来找茬,抢她房子打她娃,当她死人吗?一根银针在手,谁来扎的谁抽搐,看谁还敢欺负她们孤儿寡母无人护。水涝黄豆飘?豆腐,豆酱生产起来!种种田,采采药,挖掘新物种,丰富古代食材,创造美食天下。然而,在日子越过越好后,孩子想要爹,她得找个夫。【片段一:冤家路窄】一次上
军史 完结 173万字
仙道大圣

仙道大圣

燕小易必火
穿越并不尴尬,尴尬的是穿越成了一个命运悲惨的小乞丐,没钱没房不说,仅有的一个漂亮妹妹还被恶少抢走了,自己也被打死准备扔到乱葬岗丢掉。人生如此操蛋,韩山决定反击..
军史 连载 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