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非遗传承博物馆的玻璃穹顶下,总能听见细碎的欢笑声。自从林舟提议的“少儿非遗体验课”上线,线上体验区的服务器就没闲过,后台数据里,折纸区的纸鹤、编绳区的平安结,每天都以成百上千的数量增长。温如霜站在主控屏前,指尖划过那些带着稚嫩笔触的用户留言,嘴角噙着笑——这正是她创办博物馆时最想看到的模样:让非遗从玻璃展柜里“走”出来,落在孩子们的指尖上。 身后传来轻微的脚步声,带着些微的迟疑。温如霜回头,看见竹阿婆站在展区入口,蓝布衫的衣角被风轻轻吹起,手里攥着个竹编的小筐,筐沿露着几根彩色的塑料吸管,像藏了一把雨后的彩虹。 “阿婆,您怎么来了”温如霜快步迎上去,接过竹阿婆手里的筐。竹阿婆今年七十有二,是镇上最有名的竹编匠人,博物馆开馆时,她捐了自己耗时三年编的“百鸟朝凤”竹匾,那细密的篾丝比头发丝还匀,至今仍是珍品展区的“镇馆之宝”。只是竹阿婆性子偏静,除了开馆那天,平日里很少来博物馆。 竹阿婆的目光越过温如霜,望向不远处的少儿体验区屏幕——那里正播放着孩子们上传的折纸作品,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纸鹤,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她轻轻叹了口气,声音带着岁月打磨的温润:“我在家听邻居家的娃说,你们这儿的课,娃娃们都爱学。” 温如霜心头一动,拉着竹阿婆在休息区坐下,给她倒了杯热茶:“是啊,孩子们对这些手艺好奇得很,就是有些技法太复杂,得先从简单的入手。” “复杂”两个字像针似的扎了竹阿婆一下。她忽然掀开手里的竹筐,露出里面码得整整齐齐的彩色吸管,还有几个用吸管编的小蚂蚱——翠绿的身子,褐色的腿,触须是两根细吸管剪的,虽然材质普通,可那形态活灵活现,仿佛下一秒就要蹦起来。 “你看这个。”竹阿婆拿起一只绿蚂蚱,递到温如霜面前,“我这竹编手艺,传了三代了,以前教徒弟,先得练劈篾,没个半年功夫,手上全是口子,娃们哪熬得住。前阵子见我孙女玩吸管,突然就想,这东西软和,颜色又亮,编出来的小玩意儿,娃们说不定喜欢。” 温如霜捏起那只吸管蚂蚱,指尖能摸到吸管被弯折后留下的细微纹路,那是竹阿婆反复调试的痕迹。她忽然明白过来,竹阿婆今天来,不是随口问问,是带着实打实的“诚意”来的。 “阿婆,您是想……把竹编课搬进体验区” 竹阿婆眼里亮了亮,又有些局促地攥了攥衣角:“我知道我这想法冒失,毕竟竹编是老手艺,用吸管编,算不算‘不务正业’可我就是想,要是娃们能通过这小东西,觉得竹编不难,愿意学,哪怕以后有人想正经学劈篾,也是个念想。” 温如霜放下蚂蚱,握住竹阿婆的手。老人的手掌粗糙,指节上布满老茧,那是几十年与竹篾打交道留下的印记,可此刻,这双手却捧着一颗盼着非遗传承的滚烫的心。“阿婆,这怎么是不务正业”温如霜的声音带着真切的激动,“您这是给非遗找了条新路子!孩子们怕的是复杂的技法,可您用吸管把门槛降低了,这才是真正的传承——让手艺走进他们的生活,而不是摆在展柜里。” 得到温如霜的肯定,竹阿婆紧绷的肩膀松了下来,脸上露出释然的笑,眼角的皱纹挤成了一朵花:“那……那我就放心了。我这就回去准备,把编蚂蚱的步骤再理理,保证娃们一看就会。” “您别急,”温如霜叫住她,“体验课是线上的,得做教学视频。我让风痕来帮您,他是我们这儿的技术负责人,最会做互动设计,保证让孩子们学得又快又有意思。” 风痕接到任务时,正在调试新的3d扫描设备。听说要给竹阿婆做竹编启蒙课的视频,他立刻放下手里的活,跟着温如霜去了竹阿婆的小院。 竹阿婆的小院里种着几丛竹子,墙角堆着晒干的竹篾,空气中飘着淡淡的竹香。老人已经把编蚂蚱的材料摆好了:红、黄、绿、蓝四种颜色的吸管,剪刀,还有几卷透明胶带。见风痕来,她立刻拿起一根绿色吸管,演示起来:“你看,第一步先把吸管折成三段,中间留个小疙瘩当身子……” 风痕蹲在一旁,手里拿着平板电脑,仔细记录每一个步骤。他发现竹阿婆的动作很有讲究,看似简单的弯折,角度、力度都有门道——比如折蚂蚱的腿时,要斜着剪个小口子,再轻轻一掰,腿就立起来了,既稳又像真的。“阿婆,您这每一步都得拍清楚,尤其是手势,孩子们得看明白细节。”风痕说。 竹阿婆点点头,放慢了动作,一遍遍地演示,直到风痕说“可以了”,才停下来擦了擦额角的汗。“小伙子,我这老胳膊老腿的,动作慢,没耽误你吧” “没有没有,”风痕笑着摇头,“您的动作最标准,这才是视频的核心。我打算做个互动版本,孩子们看视频的时候,点击屏幕上的吸管,就能跟着您的动作模拟操作,要是步骤错了,还能提示他们纠正。” 竹阿婆听不懂“互动模拟”,但她知道风痕是想让孩子们学得更容易。她看着风痕在平板电脑上画草图,手指在屏幕上飞快地滑动,那些线条转眼就变成了一个个彩色的吸管模型,心里不由得感叹:现在的年轻人真厉害,能让手艺以这样新奇的方式存在。 接下来的三天,风痕泡在了竹阿婆的小院和博物馆的技术室之间。白天,他跟着竹阿婆一遍遍拍摄动作细节,从折吸管的初始步骤,到给蚂蚱安触须的收尾工作,每个环节都拍了十几遍,直到画面清晰、动作流畅;晚上,他坐在电脑前,用动画软件把拍摄的素材做成互动模块——点击屏幕上的“下一步”,就能看到竹阿婆的手势特写;要是孩子折错了,屏幕上会弹出一个小箭头,提示“这里要斜着剪哦”;编完一只蚂蚱后,还能给它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分享到体验区的“作品墙”上。 竹阿婆每天都要去博物馆看进度。风痕会把做好的部分给她看,老人戴着老花镜,凑在屏幕前,看着自己的手在动画里动起来,孩子们点击屏幕就能跟着学,不由得笑了:“真神奇,就像我在跟前手把手教他们一样。” 课程上线的前一天,温如霜特意在博物馆的首页做了推送:“非遗新体验——竹阿婆的吸管蚂蚱课,等你来学!”还配上了竹阿婆编的彩色蚂蚱图片。消息一发出,就有不少家长在留言区问:“真的能用吸管编蚂蚱我家孩子最爱玩吸管了!”“什么时候上线我要带娃学!” 上线当天早上八点,竹阿婆特意换了件新的蓝布衫,早早地来到博物馆。温如霜把她带到主控室,屏幕上显示着体验课的实时数据:在线人数、学习进度、作品上传数量。 “阿婆,您坐这儿,咱们一起等开课。”温如霜给竹阿婆搬了把椅子。 八点半,课程准时上线。不到五分钟,在线人数就突破了两百,而且还在不断上涨。屏幕上,孩子们的操作记录一条条跳出来:“用户‘小树苗’完成第一步折吸管”“用户‘彩虹糖’给蚂蚱安上了腿”“用户‘跳跳虎’上传了自己的作品,快来看看吧!” 风痕指着一个跳动的图标说:“阿婆,您看这个,这是实时互动数据,每个点代表一个正在学习的孩子。” 竹阿婆的眼睛紧紧盯着屏幕,看着那些代表孩子的光点越来越多,心里既紧张又期待。她想起自己年轻时学竹编的样子,师傅拿着竹篾,一遍遍地教她劈、折、编,那时候学手艺,全靠眼睛看、手上练,哪有现在这样方便,隔着屏幕就能跟着学。 十点的时候,在线人数已经超过了一千。作品墙上,挂满了孩子们编的吸管蚂蚱——有的颜色搭配得乱七八糟,红身子绿腿黄触须;有的腿折得歪歪扭扭,站都站不稳;还有的给蚂蚱加了翅膀,说是“会飞的蚂蚱”。可每一只都透着童真,看得竹阿婆眉开眼笑。 “阿婆,您看这个,”温如霜指着一条留言,是之前提问的林小满发的:“竹阿婆的课好有意思!我编了三只蚂蚱,送给妈妈当礼物,妈妈说这是她收到过最好看的礼物!” 竹阿婆的眼眶有些发热,她抬手擦了擦,嘴角却止不住地往上扬。这时候,风痕刷新了一下数据,笑着说:“阿婆,现在在线学习的有一千两百多人,上传作品的也有八百多了,比之前的折纸课还火呢!” 竹阿婆看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字,又看了看作品墙上那些歪歪扭扭却充满活力的蚂蚱,忽然笑出了声,声音里带着几分欣慰,几分自嘲:“没想到啊,我这老太婆,活了七十多年,还能当回‘网红老师’。” 温如霜也笑了,她知道,竹阿婆说的“网红老师”,不是追求虚名,而是看到自己的手艺被孩子们喜欢,看到非遗传承有了新的希望。“阿婆,您不是普通的网红老师,您是带着老手艺走进新时代的传承人。” 竹阿婆摇摇头,目光又落回屏幕上。一个孩子正在直播自己编蚂蚱,手里的吸管在小小的手指间翻转,虽然动作生疏,却格外认真。她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是这样跟着奶奶学编竹篮,那时候奶奶说:“手艺这东西,得有人学,有人传,才能活。”那时候她不懂,只觉得劈篾累、编筐苦,可现在看着屏幕里的孩子们,她忽然懂了——手艺的生命力,不在于它有多古老,而在于它能跟着时代走,能被一代代人记在心里,握在手里。 中午的时候,体验课的热度还没降下来。竹阿婆的手机响了,是她的小孙女打来的:“奶奶,我们班同学都在学您的吸管蚂蚱课!老师还让我当小老师,教大家编呢!” 竹阿婆笑着应着,声音里满是骄傲:“好,好,你好好教,让同学们都爱上编蚂蚱,以后奶奶教你们编竹篮子。” 挂了电话,竹阿婆看向温如霜,眼神里带着期盼:“如霜啊,这吸管蚂蚱只是开头,我还想编吸管小兔子、小蜻蜓,以后再教孩子们编简单的竹编小玩意儿,你看行不行” 温如霜用力点头:“当然行!我们给您开个专属的‘竹阿婆课堂’,让更多孩子跟着您学竹编,让这门老手艺,一直传下去。” 主控室的阳光透过玻璃,落在竹阿婆的脸上,也落在屏幕上那些彩色的蚂蚱上。竹阿婆看着屏幕上不断增长的数据,看着那些充满童趣的作品,忽然觉得,自己的手虽然老了,可指尖的温度,却能通过一根小小的吸管,传递到无数孩子的心里。 她想起风痕说的“互动教学”,想起孩子们点击屏幕时的专注,想起孙女在电话里兴奋的声音,忽然觉得,“网红老师”这个称呼,也挺好的——至少,这意味着,她的手艺,不再是藏在深巷里的老物件,而是能走进孩子们的童年,能在新时代的阳光下,焕发出新的生机。 午后的阳光渐渐西斜,博物馆里的欢笑声依旧。竹阿婆坐在主控室里,手里拿着一只刚编好的粉色吸管蚂蚱,看着屏幕上不断刷新的留言:“竹阿婆的课太好玩了!”“我还要学编小兔子!”“以后我也要当竹编老师!” 她笑着把粉色蚂蚱放在桌上,和屏幕里的那些“作品”遥遥相对。这一刻,她忽然明白,传承从来不是一个人的坚守,而是无数人的接力——她用吸管搭起了一座桥,一头连着古老的竹编手艺,一头连着孩子们的未来,而这座桥,会带着非遗的温度,一直延伸下去,直到更远的地方。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绾青枝

绾青枝

绾幼
阮家大姑娘金尊玉贵,京门绝色,一腔真心却被昔日姐妹碾入尘泥。重活一世,她逃开那个四四方方的天地,步步为营,她要将生死掌握在自己手里。少年鲜衣怒马明艳张扬,阮卿将他藏于心尖十年也未窥探其心迹,所以这一晚,她只隐隐约约感觉到自己的耳根有些发烫。她哭的是这十年里的少女春怀,也是前世里她与顾珩那未完成的婚约,可顾珩偏偏总是这样,即使不是他的错,他也愿意一直向她低头。她怎么能不哭呢。皎皎月光下,少女亦酥亦脂
都市 连载 51万字
骑手与金线

骑手与金线

使徒行者的笔记
当陈野的电动车第三次被陆家嘴的保安驱逐时,保温箱里融化的冰淇淋正渗透进那份私募交割单——这是他用128天配送数据训练出的AI模型,在肯德基厕所算出的做空点位。985毕业的林小蔓曾用高跟鞋尖踢开他沾着油渍的充电宝,直到发现母亲的血透费用清单上,印着和她研报里相同的上市公司代码。57岁的老周教会他如何用配送站电压波动预测比特币爆仓线,代价是女儿被校园贷公司拖走时校服撕裂的声响。他们用锈蚀的餐箱传递华尔
都市 完结 43万字
厉爷,夫人她又去降妖伏魔了

厉爷,夫人她又去降妖伏魔了

北芙
第一玄医,元一发现自己穿书了,还喜提渣女早亡剧本,名字还变成了元漪。开局就在撕别人的衣服!望着被自己压在身下羞愤欲死的俊美男子,元一颤抖着松开了手!男主她不碰,孩子也不抢了,能逃过死劫吗?就在她准备跑路时,大总裁男主,突然带着危险靠近,“你想抛夫弃子?知道后果吗?”元一惊恐!这是难逃一死了吗?
都市 连载 184万字
兼职杀手

兼职杀手

夏日木火
我希望你能活出最精彩的自己我希望你能见识到令你惊奇的事物我希望你能体验从未有过的情感我希望你能遇见一些想法不同的人我希望你为你自己的人生感到骄傲如果你发现自己还没有做到我希望你有勇气重头再来----献给我的女儿,谢谢她对我的鼓励。
都市 连载 47万字
萌兽团宠,全能狂妃倾天下

萌兽团宠,全能狂妃倾天下

雪灵玉
古武世家百年来的第一天才,却被家族利用,与家族同归于尽,一朝穿越,却成了吃喝嫖赌,样样精通的纨绔子弟。成男人了?哦,原来是女扮男装啊!什么?因为家族原因只能以男子身份示人?没关系,交给姐,重拾红装,绝世倾华,谁敢不服?收萌宠,炼丹药,修灵术,全能天才。一不小心,成了团宠怎么办。那就当条咸鱼,好好享受好了,又是被大佬们宠爱的一天!
都市 连载 413万字
史上巅峰狂医

史上巅峰狂医

破轮品
叶天邪原本是静海市叶家独子,十岁那年叶家经历巨变,叶家上下一夜之间被尽数屠戮,父母惨死在他面前。如此仇恨,他,不敢忘却!为了报仇,叶天邪从名师,战前线,踏医坛,斩奸邪!
都市 连载 4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