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糖龙照壁 青砖灰瓦的天井里飘着蜜香,七岁的阿竹踮脚够着灶台边沿的糖罐,指腹刚沾到晶亮的糖霜,就被祖母用竹杖敲了手背。"毛手毛脚的,"老太太往铜锅里撒着麦芽糖块,"这是祭祖用的,沾了孩子气,龙王爷该不高兴了。" 阿竹缩回手,看着祖母把熬得琥珀色的糖液倒在青石板上。铜勺在她手里活过来,游走间拉出细如发丝的糖线,转眼就盘出鳞爪分明的龙首。穿堂风卷着祠堂里的檀香过来,混着糖香在檐角打了个旋,像极了祖母说过的"龙气"。 五十年后,阿竹的徒孙林砚之站在人民大会堂的后台,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西装口袋里的青铜小勺。这是祖母临终前塞给他的,勺柄上刻着极小的"竹"字,边缘被岁月磨得温润。走廊尽头传来司仪报幕的声音,他深吸一口气,闻到的却不是会场里的百合香,而是双生谷老宅里永远不散的焦糖气息。 一、霜糖 授牌仪式的灯光比谷里的日光要烈,林砚之走上台时,看见台下第一排坐着几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最左边那位穿靛蓝对襟衫的是苏伯,去年冬天还在谷口的老槐树下教孩童们搓糖珠。此刻老人正用袖口抹眼睛,袖口沾着的糖渍在灯光下泛着光。 "二十年前,我第一次熬坏糖浆时,祖父用这把小勺敲了我的头。"林砚之举起青铜勺,台下响起低低的笑声。他忽然想起十二岁那年的雪夜,祖父把冻得发僵的他拽到灶台前,指着结了冰碴的糖锅说:"糖性如人,急了会焦,冷了会硬,得顺着它的性子来。" 那天最终熬成的糖龙只有巴掌大,龙尾还缺了一块。祖父却用红线串起来挂在他脖子上,"要记住,龙有逆鳞,糖有筋骨。能熬住性子,才能让糖听话。"后来他才知道,那是祖父患眼疾后看得最清的一件作品——老人提前在糖液里掺了极细的金沙,在月光下能映出流动的光。 台下的掌声将他拉回现实。他展开手里的卷轴,百米长卷上印着百幅糖龙图,从清代匠人用铜模压出的规整纹样,到如今孩子们捏出的卡通造型,最末一幅是苏伯上个月完成的"雪龙",龙身缠绕着整串晶莹的糖霜,像极了双生谷冬天的冰棱。 "去年申报材料里,有评审问我们,糖龙会祈雨是不是迷信。"林砚之的声音微微发紧,"我们翻遍了县志,找到民国二十三年的记载——那年大旱,十六位匠人守在龙王庙前,七天七夜熬制糖龙,村民们分食剩下的糖渣时,忽然天降大雨。" 他顿了顿,看见后排有人举起相机。"但我们想说的不是神迹。"百幅糖龙图在他身后缓缓展开,"是那年之后,双生谷养成了一个习惯:谁家有难处,邻里就凑在一起熬糖龙。糖液沸腾的泡泡里,藏着的是人心。" 二、火候 后台的化妆镜里,林砚之看见自己鬓角新添的白发。三天前整理申报材料时,他在祖父的木箱底发现了一本泛黄的账簿,其中一页记着1983年的开销:"买麦芽糖三斤,换铜勺一把(用两斗玉米),给阿砚买糖人一个(五分钱)。" 那年他三岁,拿着糖人蹲在作坊门口看祖父干活。阳光穿过木窗棂,在祖父佝偻的背上投下格子状的光斑,老人手里的糖坯在石板上敲出笃笃声,像在跟空气对话。后来他才明白,那是在听糖的硬度——七分软时可塑,九分硬时能刻,差一分火候,龙鳞就没了立体感。 授牌仪式的音乐响起时,林砚之忽然想起申报最艰难的那段日子。有位年轻评审质疑传统技法效率太低,"现在机器一天能做百条,何必守着老手艺"那天晚上,他带着团队在工作室熬了整夜糖,天亮时捧出三条糖龙:一条用机器压制,线条工整却无神;一条掺了现代添加剂,色泽鲜亮却失了焦糖香;最后一条是按古法熬制的,龙身有细微的气泡,却在晨光里泛着温润的光。 "上个月在博物馆预展,有个小姑娘问我,糖龙会化吗"林砚之望着台下,"我说会的。就像祖父雕的那条,在我十八岁那年化在了梅雨季里。但他教我的翻糖手法,现在能在三百个孩子手里看到。" 展厅入口处的玻璃柜里,躺着阿竹留下的唯一作品。那尊糖龙历经百年仍保持着形态,秘诀在于她独创的"三水三火"技法:用晨露调糖,松木火慢熬,最后埋进谷里的黄泥坛窖藏三月。去年修复时,专家在龙腹里发现了一张油纸,上面是阿竹用胭脂写的字:"糖会化,人会老,手艺在人心里,就不会绝。" 三、回甘 下台时,苏伯攥着他的手不放。老人掌心的老茧蹭过他的手腕,像小时候作坊里的青石碾子碾过糖坯。"阿砚你看,"苏伯指着窗外,"天放晴了。" 仪式开始前一直下着小雨,此刻阳光正穿过云层,在广场的水洼里映出碎金般的光。林砚之忽然想起祖父说过的"回甘"——好的麦芽糖初尝是甜,回味带点微苦,最后留在舌尖的,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温润。 走廊里传来孩童的嬉笑声,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迷你糖龙跑过,糖丝在风里拉出晶莹的线。她们是苏伯在社区学校教的学生,最小的那个总把龙尾捏成兔子形状,苏伯从不纠正,只说"龙有九子,多一个兔尾也无妨"。 林砚之摸出手机,屏幕上是昨天收到的照片:双生谷的新作坊里,二十个年轻人围着灶台,手里的糖坯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色。其中有几个是留守儿童,去年在公益课堂上学会这门手艺,现在成了暑假工坊的志愿者。 "林老师,该去领证书了。"工作人员的声音传来。他最后看了眼手里的青铜勺,勺柄的"竹"字被摩挲得发亮。远处的会场上,国歌正在响起,林砚之忽然觉得,那旋律里混着糖液沸腾的咕嘟声,混着孩童们捏糖时的欢笑声,混着百年间所有匠人低头专注的呼吸声。 证书捧在手里时,林砚之闻到一阵熟悉的香气。转头看见苏伯正从布袋里掏出个纸包,里面是刚熬好的糖块。"尝尝,"老人笑得眼角堆起皱纹,"按你祖母的方子,加了点桂花。" 糖块在舌尖化开时,林砚之忽然懂了阿竹那句话的意思。就像此刻,阳光落在证书的烫金大字上,也落在远处奔跑的孩童发梢上,落在所有正在揉捏糖坯的手指间——所谓传承,从不是把技艺锁进玻璃柜,而是让它活在烟火气里,活在人的掌心与舌尖,活在每个愿意为它停留的瞬间。 散场时,林砚之把青铜勺别在腰间。阳光穿过大会堂的穹顶,在他身后投下长长的影子,像一条正在舒展的龙。他知道今晚的双生谷,作坊的灯一定亮着,年轻人们会守在灶台前,等着把新熬的糖液,变成明天的故事。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穿到七零做神医

穿到七零做神医

十安不吃糖
天才制药研究员纪夏熬夜猝死,穿成一本年代文里的恋爱脑女配。前有渣男对她虎视眈眈,后有女主对她嫉恨眼红,自己还拖着一步三喘,跑两步就能要老命的病弱身子。回想书里被渣男算计,骗身骗心还不知悔改的悲惨命运,纪夏仰天悲泣,这要命的日子谁爱过谁过!幸好,身边还有宠爱她的家人,实验室也被智脑复刻了过来。采药治病,跑步锻炼,先摆脱病秧子身份,又带着实验室给人看病制药,靠着前世的专业能力一步一步在七零给自己开辟出
都市 连载 52万字
破镜书

破镜书

归崖
【2014星创奖第五季参赛作品】自仙魔大战后,天门封闭,凡人再无登仙之机,一枚破镜,一处洞藏,少年云朗摒弃过往,踏上漫漫修仙途。战八荒,破六界,与金身佛子论道,辟..
都市 连载 106万字
徒儿,下山祸害你师娘去吧

徒儿,下山祸害你师娘去吧

人走茶凉M
妖孽快滚下山,去祸害你其他师娘。陈韬,你敢偷看我洗澡,老娘不把你打下山,都对不起你其他师娘。快去祸害你山下的三师娘。陈韬在一顿骂骂咧咧中,不情愿的离开了玉龙村。大师娘,我还没偷看够你洗澡呢?二师娘,我还的帮你洗小内内呢!
都市 连载 79万字
四合院开局从三级钳工开始

四合院开局从三级钳工开始

电力十足的风扇
叶凡,穿越到四何院成了轧钢厂的一名三级钳工。觉醒空间,叶凡正打算过自己的有滋有味小日子时,众禽商量投票全院通过让叶凡腾房。叶凡怒起。什么?众禽都来找茬?这下让你们知道什么叫后悔。别人没有娱乐,叶凡斗众禽娱乐,小日子过得更有滋味!
都市 连载 75万字
成婚当晚,我被病娇反派强取豪夺

成婚当晚,我被病娇反派强取豪夺

糖仁
他是卑贱如泥,命如草芥的冷宫少年。她是娇俏迷糊的人间小太阳。她不顾众人的目光,教他学识,授他礼仪。后来,阴鸷的少年终于一步步走向了东宫之位。边境战乱,少年一身铁甲,箍住她柔弱的身子。“小姐,等我!”可待他一身鲜血归来,迎接他的是她满身红妆的嫁衣。彼时的东宫太子疯了。他双眼猩红,当着众人的面,将她夺入东宫。那晚,东宫的烛火燃烧了整整一夜……后来,众人都知道万千宠爱的娇娇女被折了艳骨,成了依附太子殿下
都市 连载 83万字
查理九世之过往回溯

查理九世之过往回溯

祈安于此
一场冒险意外,墨小侠陷入昏迷,只是醒来过后,有些事情改变了——一次数学考试,成绩忽然间提高了,是奋发努力还是神灵眷顾?时好时坏的字迹,是时懒时勤,还是隐藏实力?忽然出国而未告知小伙伴,是被威胁恐吓还是其他原因?那个名为蓝星的异时空之中,被掩藏千年的秘辛渐渐浮出水面,等待布布路、唐晓翼等人的就是什么?随着手镯的破碎,残缺的记忆成为了完整的拼图,被遗忘的过去重新回归,那些执拗和伤痛再次刻骨铭心,能过去
都市 连载 4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