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微笑的鱼A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夜读诗经之二八九 小毖 予其惩,而毖后患。 莫予荓蜂,自求辛螫。 肇允彼桃虫,拚飞维鸟。 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 荆棘丛中的反思:《小毖》的忧患意识与重生之志 《诗经周颂小毖》以凝练而深沉的笔触,勾勒出一位亲历忧患的统治者痛定思痛、自我警醒的心灵轨迹。全诗短短六句,却将失败后的反思、对隐患的警惕与重整山河的决心熔铸其中,在简洁的语言中迸发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堪称一曲充满生存智慧的政治寓言。 开篇“予其惩,而毖后患”如惊雷乍响,以斩钉截铁的语气点明主旨:经历惨痛教训后,必须严防未来的祸患。“惩”为警戒,“毖”是谨慎,两个动词的连用,将反思的迫切性与行动的坚决性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不仅是个体的痛定思痛,更暗含着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任何疏忽都可能引发灾难性后果。 “莫予荓蜂,自求辛螫”以直白的自责深化主题。“荓蜂”意为引导辅助,“辛螫”指毒虫刺螫。诗人坦言:无人误导自己,一切灾祸皆因自身失察所致。这种将责任归咎于己的勇气,打破了传统政治诗中归咎于外物的惯常模式,展现出深刻的自省精神。诗句以“蜂”与“螫”的意象,暗喻微小疏忽可能酿成大祸,为后文埋下伏笔。 “肇允彼桃虫,拚飞维鸟”笔锋转向隐喻,以“桃虫”(鹪鹩,一种极小的鸟)为喻:起初看似无害的小鸟,终会羽翼丰满而酿成大患。此处通过昆虫到飞鸟的蜕变,形象地揭示出祸患由小及大的演变过程,警示人们不可轻视细微隐患。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将抽象的哲理转化为生动的画面,极具警示意义。 末句“未堪家多难,予又集于蓼”以悲怆的感叹收束全诗。“蓼”是一种苦涩的水草,诗人将自己比作栖身于苦蓼之上的鸟儿,直言难以承受家国多灾多难的现状。“又”字饱含无奈与不甘,既延续了开篇的反思基调,又透露出在困境中挣扎求存的坚韧。从自我警醒到对祸患的洞察,再到直面现实的悲叹,诗歌的情感脉络层层递进,将忧患意识推向高潮。 从艺术特色来看,《小毖》巧妙运用比兴手法,以“蜂螫”“桃虫”“蓼草”等意象构建隐喻体系,使抽象的政治哲理具象化。全诗语言简洁凝练,却字字千钧,如“惩”“毖”“辛螫”等词汇充满力度,“肇允”“拚飞”等古语的运用更增添了庄重感。诗歌采用重章叠唱的结构,虽无《诗经》常见的反复咏叹,却以紧凑的叙事节奏和强烈的情感张力,形成一咏三叹的艺术效果。 作为周王朝政治文化的独特篇章,《小毖》超越了单纯的个人忏悔,成为对国家兴衰规律的深刻总结。它揭示出“防微杜渐”的治国智慧,以及“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责任担当,这种将个人命运与家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忧患意识,至今仍能引发人们对危机管理与自我反思的深层思考。

其它综合推荐阅读 More+
怪诞搜救队

怪诞搜救队

喵酒猫
遥远的平行世界崩溃,受其影响,临近世界已经稳固的世界规则出现了裂痕。人们安稳的生活中混入了一丝异样,镜子里,衣柜间,甚至是你所熟知之人身上都可能有着它们的身影。当心,好奇的它们正悄悄地来到这个世界,想要生存下去,除了头脑与运气,你可以去试着找找守护者,或者,那传说中的怪诞搜救队。
其它 连载 32万字
我当通阴人的那些年

我当通阴人的那些年

夜秋雨
漆黑的夜里,你是否会觉的莫名的心寒?你知道橡胶娃娃的故事吗?你在别人口中可曾听过有关鬼的故事?挑战你的神经,那邪念,我曾听过的鬼故事!
其它 连载 8万字
阴曹禁地

阴曹禁地

风莫宇
我叫叶寒,出生于七月十五,鬼门大开,恰逢百鬼夜行,是百年难遇的百鬼送子命。我的一生注定不平凡,笔仙惊魂、鬼婴索命、阴兵过境、苗疆蛊术、红衣男孩、猫脸老太太,可最后我却发现,这一切都只是一个阴谋。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其它 连载 7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