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观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小河沿村。 一小队负责区域。 这里地势高,水分少,气温高,所以庄稼最先进入成熟期。 入眼处,是一望无际的金色农田。 沉甸甸的玉米棒挂在笔直的玉米杆上。 似乎在昭示着丰收的信号。 小河沿村的传统,秋收时各小队各自负责自己区域。 今年显然要大丰收,光靠本小队的力量已经不够。 陈建安决定,二、三小队依旧负责自己区域。 而其他机动力量,全部支援一小队。 早上集合之后,浩浩荡荡的队伍集结在这里。 一小队、荒草滩开发小队、工程队。 所有人分片站好,随着陈建安一声令下,正式开始秋收。 密密麻麻的村民,开始进入玉米地。 将玉米棒掰下,然后归拢到一起。 “杨队长,你注意把第一亩地的产量统计一下。” 陈建安特意将杨建设叫过来交代。 “明白!” 杨建设答应一声,匆匆离去。 现场已经准备好了麻袋和磅秤,柳青伊和许梅拿了账本,准备记录。 农民对土地有着特殊的深厚感情。 一年辛苦劳动,挥洒汗水的付出。 为的就是到了秋天,这收获的时刻。 往年大伙觉得无论收获多少,自己也分不到多少钱。 所以消极怠工,情绪低落。 今年却不同。 陈建安的新政策,让大伙看到了多干多得的希望。 田地里那沉甸甸的玉米棒,更是让他们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 人们鼓足干劲,熟练和快速地劳动着。 很快,特意标注好的第一亩地,玉米全都运送出来。 看着地上那一堆玉米棒的规模。 虽然人们心里早有预感,但也吃了一惊。 这产量,明显比往年大多了。 “陈村长,这也太多了吧,得多少斤啊……” 广播员李春花每年都见证村里的产量。 今年却让她大吃一惊,嘴巴都张开合不拢。 “具体多少,称过才知道。” “脱粒、装袋,过称!” 陈建安手一挥。 杨建设立刻组织人手。 本来刚摘下的玉米棒水分高,不容易脱粒。 但计算亩产量是不含玉米棒,只算玉米粒的。 为了重量准确,陈建安让人脱粒。 这些人都是干农活的老手,二话不说取出工具就开始脱粒。 很快,一堆堆金黄色的玉米粒被装入麻袋。 “一袋、两袋、三袋……十一袋!” 李春花瞪着眼睛数。 “我不是数差了吧” 她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往年也就六七袋,最多八袋。 今年居然是十一袋 她不放心,再次数了一遍。 没错,确实是十一袋! “过称吧。” 陈建安再次发话。 民兵小队长葛二壮招呼两个民兵,将一麻袋玉米粒抬到磅秤上。 “九十八斤!” 葛二壮高声报数。 “嚯……” 这个数字,顿时引起一片哗然。 一袋将近一百斤。 那十一袋岂不是…… 所有人互相对视,都产生了一种不敢想象的念头。 难道今年的亩产量要打破纪录,突破一千斤 小河沿村种了这么多年底,从来没有这么高产量啊。 最终结果还没出来,大家只是心里怀疑,不敢高声议论。 甚至连呼吸都紧张起来。 “第二袋,一百零一斤!” “第三袋,九十九斤半!” “第四袋,一百零五斤!” 葛二壮没报一次数,柳青伊就在账本上记录。 这些村民不亏是种田老手,装袋时手上有数,误差很小。 基本控制在每一袋一百斤左右。 “第十一袋,一百零三斤!” 终于,最后一袋玉米也称完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记录的柳青伊身上。 她迅速计算,很快,抬起头来。 说出一个数字。 “总共一千一百零五斤!” “哇!” “我没听错吧!” “亩产超过了一千斤” “我的天爷啊!” 巨大的议论声,引来更多人注意,纷纷跑过来看热闹。 “你说啥,亩产超过千斤这不可能!” “我老汉活了一辈子,从来没见到过亩产超过千斤的。” 一个五十来岁的老头满脸不信。 他会瓦匠手艺,这些日子一直跟着工程队在县里干活。 所以对村里粮食情况并不太熟悉。 可是他经验丰富啊。 毕竟是种了一辈子地的老农民。 往年村里亩产量也就六七百斤,好的时候能七百多一点。 现在你居然说亩产超过一千斤。 这不是吹牛吗 “我说刘瓦匠,你不信自己看啊。” “人家会计可是计算得清清楚楚,不知千斤,而是一千一百多斤!” 刚才被质疑的人不乐意了,拉着刘瓦匠往人群里挤。 当穿过人群,看到堆积在地面上的麻袋之后。 刘瓦匠傻眼了。 他只是看了一眼,就能在心里估摸出来。 这些麻袋的规模,确实超千斤。 “我老刘活了大半辈子,今天真是开眼了啊。” “陈村长,我种了一辈子地,却不如你一个少年人!” “你是这个!” 他伸出大拇指。 “刘瓦匠,这还用你说” “没有陈村长,咱们村产量不可这么高。” “就是啊,别看人家陈村长年纪轻,可是水平高啊。” 陈建安的所作所为,大家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激励政策,调动了大伙的积极性。 小队充足,避免了人浮于事,磨洋工,提升效率。 化肥和农家肥,极大提升了土地的肥力,给玉米充足营养。 几项措施下来,效果立竿见影。 围观人群纷纷对陈建安夸赞起来。 陈建安却摆摆手。 “大家稍安勿躁。” “这点成绩不算什么,等到明年争取让产量再上一个台阶!” 陈建安心里虽然也高兴。 但是他知道,这并不是小河沿村的极限。 等到明年,村里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发展,才会展露出巨大的潜力! “陈村长,您是开玩笑吧。” “亩产已经超千斤了,还能有发展” 刘瓦匠瞪大了眼睛。 “老刘头,你烦不烦!” “人家陈村长有功夫跟你开玩笑他说能做到,就一定能做到!” 村里人现在对陈建安可是一百个佩服。 见到刘瓦匠居然敢质疑,顿时不乐意了。 “我也没说陈村长做不到啊……我就是不敢相信啊……” 刘瓦匠满脸尴尬。 “行了,大伙别浪费时间,抓紧干活。” “陈村长说了,中午村里供饭,肉敞开了吃!” 李春花用标准的播音腔冲着众人喊道。 “什么,有肉吃” “太好了!” 一阵阵欢呼声响起,众人充满了干劲,冲进玉米地里。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白四爷

白四爷

沁河水
白四爷,土匪之子,曾经的学霸,在新旧观念的碰撞中,多名女人留下辛酸泪;家族、黑道、职场的各种需求,演绎底层社会各色人等的生活。
都市 连载 82万字
并非绥年

并非绥年

如若然
千回百转的爱情,爱恨难分的亲情,扑朔迷离的情节,交织出一个非比寻常的感人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她抑塞磊落,他少年得志,他们相遇虽晚,灵魂却仍然碰撞出了美妙的火花。他去了疫情最严重的地方,半月有余了,他还好吗?我不知道他是胖了还是瘦了,但我不敢跟他视频,怕打扰他影响他。人生还真是无常,这场病疫说爆发就爆发了。林匆匆这么年轻的生命说消逝就这么消逝了。一个对社会如此有价值的生命消亡起来也不过就是一瞬,这
都市 连载 75万字
魔尊他总瞧不起我

魔尊他总瞧不起我

多年生
又名余生年岁千载,是许多神仙中的‘小孩儿’一个,也是蓬莱仙岛上娇宠长大的小帝姬。小余生潇洒肆意,‘略’有些娇气,千年岁月生长于亲朋好友们的宠爱?吹捧?疼惜?爱……爱意满满下,直到某身份不明者出现……“蓬莱老儿就是这么教你的?!”“蓬莱老儿究竟是怎么教你的?!”“蓬莱老儿怎么把你养成这样?!”“蓬莱老儿便是如此教你的?!”“蓬莱老儿这些年都教了你什么?!”……后来,身份渐现??真相渐明??许是误会得
都市 连载 43万字
我独自走向终焉

我独自走向终焉

孤城余晖
(所有世界皆为原创,无限流+群像+无女主,不爽文,不圣母,无系统)曾有一人,受过众神的窥视,聆听过世界终焉,见证过无数人的崛起,也参与过相识之人的结局。人们总说,他像一个流浪汉,但又像众生。听闻祂名讳之人,总觉得祂是完美。可他始终是一个人。“我叫夜阑,可以聆听你心中的黑夜,当然,你也可以叫我另一个名字”“「终焉」”
都市 连载 84万字
异能特工携空间胎穿,被全家读心

异能特工携空间胎穿,被全家读心

伊卡酱
异能特工赫连玥被搭档背刺,最后关头同归于尽。却不料意外穿书,胎穿成了书中一家子炮灰的太子亲闺女。太子一家在书中是直接惨死在楔子里的,连第一章都没能活着挤进去。身怀三系异能,带着灵泉空间和无限物资的赫连玥的到来,颠覆了剧情,改变了书中原本的轨迹。
都市 完结 156万字
钓鱼:这个人不讲武德

钓鱼:这个人不讲武德

林家小子呀
(老钓鱼作者)(有配图哦)(海钓)脱离了朝九晚五的日子作为钓鱼佬的马九,为了庆祝,他忍不住跑到海边甩上两竿。殊不知,钓鱼钓着钓着一个脚滑落入水中。不过马九也因此激活钓神升级系统自那以后…这个钓鱼佬就开始不当人了。“你别钓了,你钓到鱼比杀了我都难受。”“我们天天空军,你告诉我,你特么天天狂口!”
都市 连载 6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