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楚风渡齐:市集记 陈默站在楚地市集的入口,袖口还沾着从齐郡一路赶来的尘土,却被眼前的热闹攥住了脚步。秋阳正好,透过木棚的缝隙洒在青石板上,映得粮区的粟穗、布区的锦缎、器区的铁犁都泛着暖光。卖粟米的张阿伯正用木勺舀起一把新粮,凑到买主眼前:“您瞧这颗粒,楚地新培育的种,熬粥最香!”不远处的布摊前,几个妇人围着一匹染着茜草红的布叽叽喳喳,摊主是楚地织坊的老匠人,手里捏着尺子,耐心地给每人量着尺寸。 “陈幕僚”身后传来脚步声,秦斩穿着一身素色锦袍,袖口挽着,带着几分干练。陈默连忙回身,拱手道:“秦大人,下官奉郡守之命,来取楚地市集的经。您瞧这市集——”他指着眼前的景象,语气里满是惊叹,“分区清楚,买卖有序,连讨价还价都透着规矩。咱齐郡之前也试着办过两次市集,一次选在李村的洼地里,下了场雨就淹了;一次没分区,卖鱼干的挨着卖布的,鱼腥味染了布,最后闹得没人再来。” 秦斩闻言笑了笑,引着陈默往市集深处走。路过一处挂着“公平秤”木牌的摊位,穿灰布衫的老周正弯腰校准秤砣,见秦斩过来,抬头道:“大人,今日的秤都校好了,误差不超过一钱。”秦斩点头,转向陈默:“这是老周,楚地市集的‘秤官’,每天开集前必校秤。市集要活,规矩得先立住,公平是第一桩。” 陈默盯着那杆乌黑的秤,忽然想起上次齐郡市集的争执——有个商户用小秤卖粮,买主发现后闹到郡守府,最后商户被赶走,市集也冷清了大半。他叹了口气:“秦大人,咱齐郡缺的就是这规矩。郡守说,若楚地能派些人去指导,哪怕只教会分区、立秤,也是帮了大忙。” 秦斩没多犹豫,转身喊了一声:“赵叔!”不一会儿,一个皮肤黝黑、手上带着老茧的汉子快步走来,他是楚地市集的首任管理者,当年秦斩要办市集,第一个响应的就是他。“大人,您叫我”赵叔嗓门洪亮,腰间还挂着一串串木牌——那是楚地最初办市集时,用来标记摊位的牌子。 “齐郡要办村级市集,你带着人去帮衬些。”秦斩从案上拿起一本册子,封面上写着“楚地市集运营要略”,“这里面记了‘粮、布、器’三区的划分法子,还有遮阳棚的搭法、价牌的写法,你给陈幕僚他们讲讲,缺什么只管开口。” 赵叔接过册子,翻了两页,眼里满是熟稔:“大人放心,这册子上的每一条,都是咱当年踩过坑摸出来的。比如这遮阳棚,得搭两丈高,不然夏天晒得人难受;价牌要用桐油浸过的木片写,下雨也不怕糊。”他转头看向陈默,咧嘴一笑,“陈幕僚,咱啥时候动身早去一天,齐郡的乡亲就能早一天在家门口做买卖。” 陈默没想到楚地人这般爽快,眼眶竟有些发热:“明日便可!郡守还在郡府等着消息呢。” 第二日清晨,楚地的村口停着两辆马车,赵叔带着三人——负责写价牌的阿禾、管公平秤的老周,还有织坊派来的徒弟小柳,小柳手里捧着一卷楚锦样本,要去给齐郡的布摊做参考。陈默骑着马走在最前,马车轱辘碾过驰道的碎石,发出规律的声响。 “陈幕僚,咱齐郡的乡亲都种些啥”赵叔坐在马车上,手里摩挲着那本运营册子,忽然开口问。陈默回头道:“咱齐郡靠海,除了种麦,大多人家还晒鱼干、熬海盐,还有些织麻布的,就是花色没楚地的鲜亮。” 赵叔眼睛一亮:“那市集分区得改改,不能只按楚地的‘粮、布、器’来。咱加个‘海货区’,把鱼干、海盐归到一起,离粮区、布区远些,免得腥味串了味。”阿禾坐在一旁,闻言立刻掏出炭笔,在册子的空白处画了个简易的分区图:“赵叔说得对,海货区得选在下风口,不然风一吹,布区的布就带腥味了。” 老周也凑过来:“还有公平秤,得在海货区多放一杆,鱼干、海盐按斤算,买主最在意秤准不准。”小柳抱着楚锦样本,笑着说:“等齐郡的布摊办起来,我教他们用茜草染色,保准比现在的麻布好看。” 陈默听着几人的议论,原本悬着的心渐渐落了地。他原以为楚地只会照搬自己的法子,没想到他们还会琢磨齐郡的实情,这般用心,想来市集定能办成。 走了五日,终于到了齐郡的治所。郡守早已在府外等候,见赵叔一行人下车,忙上前迎接:“赵老丈,辛苦你们了!咱齐郡的乡亲都盼着你们来呢。”赵叔拱手道:“郡守客气,都是为了乡亲们的生计,应该的。咱先去看看选好的市集地址吧” 郡守领着众人往李村走,路上还在念叨:“之前选的是李村的老晒谷场,就在村口,可上次下雨淹了,现在还空着。”赵叔没说话,只是跟着走,到了晒谷场,他蹲下身,用手刨了刨土,又抬头看了看天色:“这地地势低,下雨肯定积水,不行。” 陈默急了:“那咋办各村就这一块平地了。”赵叔没急着回答,而是往村外走,走了约莫半里地,停在一处高岗上。这里地势开阔,能看到周围五个村子的炊烟,风从东南方向来,正好吹向远处的林地。“就这儿!”赵叔指着脚下,“地势高,不怕淹;在各村中间,乡亲们来赶集方便;风往林地吹,海货区的腥味也散得快。” 郡守凑过来一看,眼里满是赞同:“赵老丈好眼光!这地之前是块荒坡,没人在意,没想到这么合适。”赵叔笑了:“办市集,地址是根,根扎得稳,后续的规矩才能立住。咱现在就找人平整土地,先把分区的线画出来。” 接下来的十日,齐郡的乡亲们都动了起来。赵叔带着人用石灰在地上画了三道线:东边是粮区,西边是布区和器区,南边靠着林地,划成海货区。阿禾教村民做价牌,她拿着一块浸过桐油的木片,用炭笔写着:“齐郡东郭村新麦,一石五十钱”,边写边说:“得把村子名字、东西品种、价钱都写清楚,买主一看就明白,不用多问。” 老周则在三个区各立了一根木杆,杆上挂着公平秤,每天清晨,他都要带着石权来校准。有个叫王二的村民,家里卖鱼干,一开始觉得公平秤是多此一举,偷偷用小秤称。老周发现后,没骂他,只是把他拉到一边,递给他一块楚地的木牌:“你瞧这牌子,是楚地最早卖鱼干的李叔的。他以前也用小秤,后来没人买他的鱼干,差点把家底赔了。现在他用公平秤,每天的鱼干都卖得精光。” 王二看着木牌上模糊的“李记鱼干”四个字,脸涨得通红。第二天清晨,他主动来找老周,把自己的小秤换成了公平秤:“老周师傅,我错了,往后我都用这秤,绝不糊弄人。” 小柳则在布区搭了个小棚,挂着楚地的茜草红布、紫草紫布,还有李婶特意织的“五谷丰登”锦缎样本。齐郡的织妇们都围过来看,一个叫张婆的妇人摸着锦缎,叹道:“这颜色真鲜亮,咱织的麻布要是能染成这样,肯定好卖。”小柳笑着说:“张婆,我教你们染!用咱齐郡的茜草煮水,再加些盐,染出来的红布不褪色。” 转眼到了开集的日子,是赵叔选的“逢五”——十月初五,秋高气爽,最适合赶集。天还没亮,村民们就推着小车来占摊位:海货区的张婆摆上了晒干的带鱼、墨鱼,盐罐里的海盐亮晶晶的;粮区的李伯扛着两袋新麦,阿禾帮他写的价牌就插在麦袋上;布区的织妇们挂起了染好的红布,小柳还帮她们在布角绣了简单的麦穗纹。 辰时一到,赵叔敲响了市集入口的铜铃,清脆的铃声传遍了周围的村子。不一会儿,乡亲们就涌了过来,有的牵着孩子,有的挎着竹篮,市集瞬间热闹起来。 “张婆,你这鱼干多少钱一斤”一个妇人凑到海货区,拿起一块鱼干闻了闻,“真香,比镇上卖的还新鲜。”张婆笑着说:“十五钱一斤,咱自己晒的,没掺水。你要是要得多,十四钱给你。”妇人爽快地买了两斤,又问:“你这海盐咋卖”张婆指了指价牌:“二十钱一罐,够吃一个月。” 粮区的李伯更忙,他的新麦颗粒饱满,买主络绎不绝。有个买主拿起麦粒,疑惑地问:“你这麦和楚地的粟米比,哪个好吃”正好赵叔路过,笑着说:“各有各的好,麦煮粥劲道,粟米熬粥软糯,你可以各买一石试试。”买主听了,真的各买了一石,李伯笑得合不拢嘴:“赵老丈,还是您会说话!” 布区这边,一块染着茜草红的布吸引了很多妇人。“这布颜色真好看,不掉色吧”一个妇人摸着布问。小柳走过来,拿起布说:“您放心,这是用楚地的法子染的,用皂角洗都不掉色。您看这布角的麦穗纹,是咱齐郡的麦子,绣在布上多吉利。”妇人听了,立刻买了两匹,说要给女儿做嫁衣。 正热闹着,忽然传来一阵争执声。赵叔连忙走过去,只见布区的王婶和一个买主正吵得面红耳赤。“你这布尺寸不够!我要一丈,你才给我九尺!”买主手里拿着布,怒气冲冲地说。王婶急得眼泪都快出来了:“我明明量的是一丈,怎么会少” 老周拿着尺子走过来,沉声说:“别吵,咱用公平尺量一量。”他把布铺在石板上,尺子一端对齐布的边缘,另一端一量——正好一丈。买主愣了愣,不好意思地说:“是我看错了,刚才把布边的毛边算进去了,对不住啊王婶。”王婶擦了擦眼泪,笑着说:“没事,量一量就清楚了,多亏了这公平尺。” 赵叔看着这一幕,心里很是欣慰。他想起楚地第一次开集时,也有过类似的争执,后来立了公平尺、公平秤,再也没人因为尺寸、重量吵架了。如今齐郡的市集,也渐渐有了楚地的模样。 日头偏西时,市集才渐渐散场。村民们清点着钱袋,脸上满是笑意。张婆卖光了所有的鱼干和海盐,赚的钱够给孙子买一本楚地的《生活识字课本》;李伯的两袋新麦卖完了,还订出去了三袋,打算明天再磨些新面来卖;王婶的布也卖了大半,说要再染几匹紫布,下次开集卖。 陈默陪着赵叔走在回家的路上,嘴里不停地念叨:“今天来了不下五百人,卖出去的东西算下来,得有两百多石了!比咱之前办的市集热闹十倍。”赵叔笑着说:“这才刚开始,等过两个月,乡亲们熟悉了规矩,交易量还能涨。” 果然,一个月后,齐郡市集的交易量就达到了五百石。郡守特意派陈默带着齐地的特产——两大罐海盐、一包晒干的墨鱼干,去楚地感谢秦斩。陈默到楚地时,正赶上楚地市集开集,他看到齐郡的海货已经摆进了楚地的海货区,卖海货的还是张婆,她笑着说:“楚地的乡亲喜欢咱的墨鱼干,我每月都来一次,换些楚地的粟米回去。” 秦斩接过海盐,打开罐子闻了闻,笑道:“齐郡的海盐就是好,比楚地的盐鲜。”陈默拱手道:“秦大人,这都是赵老丈他们的功劳。现在咱齐郡已经有三个村办起了市集,咸阳那边都听说了,说要把齐郡的市集当东部的样板,推广到其他郡县。” 赵叔坐在一旁,喝着茶,看着市集里往来的人群,忽然想起自己第一次在楚地搭遮阳棚的日子。那时他还担心市集办不起来,没想到现在不仅楚地的市集红火,齐郡的市集也成了样板。他摸了摸腰间的木牌,那是楚地最初的摊位牌,现在已经成了他的念想。 “陈幕僚,”赵叔忽然开口,“下次我再去齐郡,教你们办个‘跨郡市集’,让楚地的粟米、锦缎和齐郡的海盐、鱼干换着卖,乡亲们能赚更多钱。”陈默眼睛一亮:“好啊!郡守肯定乐意。” 秦斩看着两人的模样,心里很是感慨。当年办楚地市集,只是想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卖东西,没想到如今竟能连起楚地和齐郡,成了“郡县-村级”市集网络的开端。他望向市集深处,粮区的粟穗、布区的锦缎、海货区的鱼干,在秋阳下泛着光,像一幅鲜活的民生图。 又过了三个月,齐郡的市集扩展到了十个村,楚地和齐郡的商户们开始定期往来。楚地的商队带着粟米、锦缎去齐郡,换回海盐、鱼干;齐郡的商队则带着海货来楚地,换走楚地的农具、识字课本。市集不再是单一的买卖场所,成了连接两地的纽带。 陈默每次去楚地,都会给赵叔带一包齐郡的新麦;赵叔则会给陈默一本新的市集运营册子,上面记着新的规矩——比如“跨郡商户登记法”“异地货物存放制”。这些规矩,都是两人在市集运营中慢慢摸索出来的。 这年冬天,咸阳派来的官员到楚地和齐郡考察,看到两地市集的红火景象,感慨道:“‘书同文,车同轨’,如今再加个‘市同规’,大秦的百姓才能真正过上好日子。”他回京后,向朝廷上奏,将楚地和齐郡的市集模式推广到全国东部四郡,“郡县-村级”市集网络渐渐成型。 赵叔听说后,特意带着楚地的村民去齐郡,和齐郡的乡亲们一起办了一场“跨郡丰收市集”。市集上,楚地的粟米堆成了小山,齐郡的海盐摆成了方阵,织妇们的锦缎和麻布挂在一起,像一道彩色的帘子。孩子们在市集里跑着闹着,有的手里拿着楚地的糖人,有的嘴里含着齐郡的冻梨。 陈默站在市集入口,看着这热闹的景象,忽然想起第一次去楚地的日子。那时他还在为齐郡的市集焦虑,如今却能看到两地的乡亲们其乐融融地做买卖。他转头看向赵叔,赵叔正和张阿伯、李婶说着话,脸上满是笑意。 “赵老丈,”陈默走过去,轻声说,“您说,这市集会不会一直办下去,直到全大秦的乡亲们都能在家门口做买卖” 赵叔看着远处的炊烟,点了点头:“会的。只要咱守着‘公平’二字,把规矩立好,把乡亲们放在心里,这市集就会一直办下去,大秦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秋风吹过市集,带着粟米的香气、海盐的咸气、锦缎的熏香气,也带着两地乡亲们的笑声,飘向远方。那笑声里,藏着楚风渡齐的温情,也藏着大秦百姓对好日子的期盼。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大总裁,劫婚了!

大总裁,劫婚了!

惊胭
“我们真的结婚了?”“真的。”“你为什么不拦着我?”“我为什么要拦着你?”“我就喝多了拉着你去结婚,你也签字?你是不是傻?”“白白多个老婆伺候我,何乐而不为?”“能离婚么……”“不能,蓝家的男人,结了婚就不能离,这是家训。”徐笑就这样莫名其妙的醉了一场就变成了已婚少妇!作为一个漫画家,面对这么优质的男人,怎么能不动歪脑筋?把他画进漫画里,果然帅得一炮而红。但是某人却很不爽,撕了她的画稿,咆哮:你给
都市 连载 18万字
校花的全能保安

校花的全能保安

老施
世界顶级杀手许太平厌倦了杀手生涯,退隐回到江源大学当一个小保安,本想慢慢适应普通人的身份,融入普通人的生活,却没想到偶然邂逅一次的美女校花对他发起了猛烈的追求攻势,与此同时,各色美女以及强敌也纷纷出现在许太平的身边。且看校花的全能保安许太平如何抱得美人归,又如何破除敌人阴谋,将强敌踩在脚下。我只想当一个小保安——许太平躺在校花的大腿上说道。(老施微信公众号老施新浪微博真的老施)
都市 完结 887万字
被绿茶徒弟读心后,我活成大女主

被绿茶徒弟读心后,我活成大女主

木槿满怀
系统无情发布——第一个任务:收反派容墨宸为徒!第二个任务:保护男主温旌!江希悦:我只是一个炮灰,为什么要跟男主和反派纠缠。“悦悦,我只有你了,所以,别离开我。”容墨宸红着眼眶,向唯一的神明许愿。“阿悦,我之前错了太多,这次,选择权在你。”温旌语气诚恳,恍若罪人。“你们在这里为情所困吧,你姐我要继续修炼。”……“娘子,你救了我,应当以身相许。”新婚夜病弱夫君口吐鲜血,眼里满怀期待。“你给我自由,我给
都市 完结 114万字
重生山神

重生山神

来不及忧伤
当武威发现自己可以控制一座,甚至是数座大山时,他终于慢慢发觉,似乎将命运这风骚的娘们踩在脚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新书,求包养!^0^)
都市 完结 172万字
愿卿度朝暮,为君枕山河

愿卿度朝暮,为君枕山河

万贯入我财
春梦羞耻……顾云珂梦到了俊美如谪仙的男人,将她压在太师椅上,极尽疼宠。云鬓散乱、香汗漫漫,他在梦中将她吃干抹净……男人并不是她的夫君,而是夫君的四叔沈北枭!-前世,顾云珂倾慕世子沈璟晏,不惜赌上氏族荣光嫁他为妻,助他登上帝位。倾尽一切,却换来沈璟晏一句“皇后之位你不配”,他将凤位册宝全给了侧妃苏清梨。那一日苏清梨挺着孕肚过来炫耀:“因为沈璟晏他爱我,不爱你,你做的一切都是给她人做嫁衣。以后这天下也
都市 连载 52万字
小妖易躲道士难防

小妖易躲道士难防

梓浅夜
【欢脱小妖VS清冷道士】版本一她只是一株草木成精,纯天然,无公害,无污染。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她是一株大补药成精!还惨遭毒手的被掐去了芽尖尖!至此她有了一个伟大的梦想,那就是好好修炼,摆脱妖身修成人形,摆脱自己是大补药任人宰割的事实;她发誓迟早有一天要拳打采药人,脚踩掐她芽尖尖的神仙,让他们知道大补药也不是好欺负的!大补药有三好,补血补气又补肾,且看小妖的逆袭之旅!版本二她是一株千年才修成人形的果参,
都市 连载 3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