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惊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朱元璋上来就抛出一个终极问题。

朱高煦故意面露惶恐,很夸张的噗通一声跪下,咬着牙,狠下心,使劲磕了十多个响头,一直到头皮磕破出血才停下。

朱元璋蹲下身,用力扶起朱高煦,见对方额头磕破了皮,已渗出血,不忍道:“别怕,咱恕你无罪,尽管说。”

朱高煦颤抖着嗓音道:“回皇爷爷的话,大明国祚绵长,可传至万孙。”接着又立刻压低声音道:“但却,遇顺而止。”

朱元璋听到“遇顺而止”四个字时,心中陡然一惊,左右两只手一下腾出,直接按在朱高煦的双肩上,生怕对方跑了。

“高煦,你务必细想,当真是此言?”

朱元璋居高临下,如刀锋一样的目光注视着朱高煦,低声问道。

据说“遇顺而止”的谶语出自刘基,尽管后世考证此谶语最早出现于明朝正德年间,但作者是谁对朱高煦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朱元璋听了谶语后的反应很强烈。

外面,风雨交加,春雷响动。

殿内,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朱元璋很清楚,在此之前,除了他与那位高人之外,天底下并没有第三者知道此预言,而那位高人早在很多年前就死了,彼时朱高煦还没有出生。

历史上,朱元璋在晚年还亲自为此人着书立传——《周颠仙人传》。

见朱高煦毫不犹豫的点头,朱元璋由此推测,很可能朱高煦背后站着一个堪比周颠的高人,或许周颠并没有死?又或者仙人入梦乃实实在在的真事!?

“哈哈!”

朱元璋松开朱高煦,右手轻轻抚须,竟然开怀一笑,心情瞬间变得愉悦起来。

朱高煦不敢妄自揣测朱元璋发笑的缘由,只是不发一言,沉默以对。

这时,外面的雨渐渐停了下来,之前笼罩在大明皇城上空的乌云,已消散的无影无踪,几颗星星慢慢露出了点点银光。

“来人,去传太医,让其在文华殿等着。”

望着朱高煦流血的额头,朱元璋冲殿外喊了一声。

随后,他回过头,对朱高煦道:“跟咱去文华殿。”

不多时,祖孙二人来到了文华殿,披甲重兵紧跟着便将此殿围住。

已在殿内等候的太医眼疾手快,行礼之后,连忙打开药箱,小心翼翼帮朱高煦做了伤口处理。

朱元璋打发了太医,随即命人抬了一套案几,并让人给朱高煦上了两碟糕点。

朱高煦虽有成年人的思维,但身体毕竟是少年,新陈代谢旺盛,饿得快,既然吃的送到了眼前,朱元璋又说是赏赐,那他怎敢拒绝,自然是谢恩后坐下开吃。

朱元璋拉过一把椅子,在朱高煦对面坐了下来,颇有兴趣的望着后者吃东西。

“慢些,别噎着。”

朱高煦恭声道:“谢皇爷爷。”

朱元璋露出慈祥的笑,又问道:“高煦,你还记得哪些仙人预示?”

“孙儿愚笨,记住的不多。”

朱高煦依旧不敢放松警惕,谨慎的答道。

“好,把你能记得的,都给咱讲讲。”朱元璋兴致勃勃道。

朱高煦答道:“回皇爷爷,大明未来会有万国来朝的盛世。”

“咱老朱家的大明,远迈汉唐了?”

朱元璋看起来很高兴,又问道:“迁都之事可有提及?”

朱高煦当即心生警觉,迁都是个大问题,未免节外生枝,他决定避而不谈,遂假装咀嚼甜点,做思考状,然后答道:“回皇爷爷,这个孙儿想不起来了。”

“可还记得别的?”

朱元璋故意露出一副脾气上来了的样子,急忙问道。

朱高煦不紧不慢道:“怪只怪孙儿愚笨,仅仅记住了一些简单明了之事,如永乐盛世、郑和下西洋、万国来朝、万历中兴等等。”

闻言,朱元璋眉头一皱,陷入了沉默。

过了片刻后,他突然直勾勾盯着朱高煦问道:“你可明白这些预言的含义?”

“回皇爷爷,孙儿觉得,或许便是字面意思,直白如‘蓝玉谋反’。”

朱高煦被朱元璋看的心中发毛,强压紧张,保持着镇定,不紧不慢的答道:“又如‘永乐盛世’,应该似‘贞观之治’,以永乐为年号的皇帝在位时开创了盛世。”

朱元璋面无表情的站了起来,背着手在朱高煦面前来回走了几步,并时不时偷瞄朱高煦。

忽然,朱元璋扭头看向朱高煦,猛的问道:“高煦,你之前说梦中仙人所授,除了对未来的预言外,还有治国理政的方略?”

朱高煦脱口道:“是的。”

“快快说来!”

见朱高煦应答时没有丝毫犹豫,朱元璋故意露出一副期待神色,连忙说道。

“孙儿印象最深的便是‘经国济世六大策’。”

不待朱元璋询问,朱高煦继续说道:“六大策分别是革新田赋四民纳税之策、公车上书民不畏官之策、皇庄盐铁充盈国库之策、义务兵教文武并立之策、火器革新排队铳毙之策、分封海外日月永在之策。”

见朱元璋表露着认真倾听的姿态,朱高煦说完之后选择了停顿。

朱元章似乎心有所感,点了点头,然后问道:“高煦,你可明白六大策的含义?”

朱高煦欲言又止,故作犹豫道:“孙儿愚笨,虽然记得六大策,但却不曾领悟其含义。”

朱元璋并非一般人,朱高煦说的六大策,让他不得不联想到更多的事情。

大明早在立国之初就推广了义务教育,而“民不畏官”之策与《大诰》规定由百姓监督官员的思想一致,至于用皇庄、盐铁等充盈国库,以及分封海外的政策,仔细思量之下,未尝没有可取之处。

朱元璋心如明镜,这六大策,每一条单独拿出来,都可以在朝中引起轩然大波,甚至作为立国之本也并非不可。

不管朱高煦背后有没有高人,是否受人指使,单凭献出此六大策,也是一件巨大的功劳。

此时,朱元璋脸色一沉,开口道:“高煦,今夜你就待在这里,把预言与六大策都详细给咱讲讲。此事乃皇家机密,以后万不可再对旁人讲述,哪怕是你亲爹亲娘也不行!明白么?”

朱高煦看着突然变脸的朱元璋,连忙站了起来,赶紧绕过案几走到前面,跪在了朱元璋的膝下,郑重道:“孙儿知晓轻重,绝不会泄露半个字。”

“很好,不愧是咱的好乖孙!”朱元璋摸了摸朱高煦的脑袋,面露欣慰的笑容说道:“快起来。”

文华殿内的布置简洁明了,除了书架、御桌、御椅外,并无其他的杂物,很符合朱元璋干脆利落的风格。

“高煦,来,把你刚才提到的预言与六大策都写下来。”

朱元璋示意朱高煦就坐,然后亲自将笔墨纸砚送到了朱高煦面前的案几上。

片刻后,朱元璋拿着写在纸上的六大策,边看边琢磨字面上的意思,脸上时不时露出了些许得意的笑。

“四民者,士农工商也。革新田赋四民纳税,其意应是官绅一体纳粮缴税。”

看着第一策,朱元璋随口道:“高煦,你觉得此策含义是什么?”

朱高煦两世为人,当然晓得开创了大明王朝的朱元璋,自有一套极具其个人性格特点的治国思路。

当下,他不敢卖弄,反而正色道:“回皇爷爷,孙儿不懂治国理政之道,只能从字面领悟其意,此策或许是说民无贵贱而四民平等,四民仅是分工不同。”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我的父亲是个兵

我的父亲是个兵

顶尖人物
战火纷飞,时势造英雄。八路军独立团团长吴肥熊意外牺牲,其子吴刚多年之后毅然从军,承父志,来到八路军独立团,百般磨练,成为八路军独立团团长,带领部队与日军斗智斗勇,经历大大小小战役上百场,最后于金门桥战役中独立团,全军覆没,兄弟牺牲,仅剩自己……
军史 连载 63万字
林海神鹰

林海神鹰

天涯漫步
抗联在日军使用怀柔政策,建立伪政府,利用汉奸走狗,严查抗联活动,为日军提供情报,及在日军进行围剿下,1939年后,逐渐失去了运动战和游击战能力,部队被打残或打散。部队无法立足,领导向上面汇报后,决定撤往苏联,本文讲述的是为掩护部队过江,一个连的战士除岳兵等十个学生被‘’骗‘’突围外,都牺牲在尖山上,出来的学生只知道执行任务,当见到负责人知道真相后,个个群情激动,他们发誓为死难的战友报仇!他们接受了
军史 完结 124万字
九曜灵石

九曜灵石

北辰梦雅
仙不离缘,侠不离情,仙侠不离侠骨柔情。两个现代除妖师,意外穿越到古代。自此走到哪儿,哪有山精妖怪,河神魔鬼。某女:做为除妖师,能靠驱魔除妖来增加阅历,提升实力的..
军史 连载 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