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这种优越感并未完全展现
娣颜如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娄晓娥大吃一惊! 杨建设疑惑地问: “您未免太费事了吧” “上班时我自己领取不就行了吗” 张谦长叹一口气,说道: “终究是我错了。” “太心急了,没顾及到玉华台的实际情况。” “幸亏领导宽容,给了我几次改正的机会。” “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张谦提及的是他的操作可能致使玉华台倒闭。 国企倒闭是不允许发生的。 一旦发生这种事,玉华台的余经理与张谦都难辞其咎。 “因我的缘故给您添麻烦了。” “把这辆自行车送来,也是表示歉意。” 娄晓娥按捺不住,问道: “张科长,建设不过是个玉华台的采购员,怎么成了科长” 张谦笑着解释: “我这个水产科科长只是临时担任。” “今天本是建设同志入职的日子。” “他将接替我的职位,成为处水产科的新科长。” “我们单位的职工都会配备工作用的自行车。” “所以今天我是特意来给您送车的。” 娄晓娥惊呼一声,急忙出门查看,果然, 在耳房旁停放三轮车的地方,多了一辆新车。 还是大金鹿牌的! 那个年代,永久、凤凰、大金鹿等品牌的自行车, 哪家有了这些车,就相当于现在拥有bba豪车一样珍贵! 娄晓娥跑出去得快,回来得更快! “建设,果然是大金鹿!” 张谦再次叹息。 “杨科长,瞧我这么努力的分上,您总该赏口饭吃吧” 杨建设含笑摆手,“好好好,给你准备些吃的。” 张谦满意地点点头,“好同事!” 杨建设轻笑。 这种随和的同事,他其实很喜欢。 张谦真会因为一顿饭为难 别开玩笑了!单位里有人情往来,大家常聚餐。 想要请处的人吃饭的可不少,朝中各部门都想结这个缘。 可有几个能成 纪律管着呢。 今天一顿饭容易,但人情债可就欠下了。 若有人让你帮忙,你会帮吗 张谦敢跟杨建设开玩笑要饭吃,不过是同事间的玩笑。 他知道杨建设是富商,又精通御厨手艺。 有这样的机会,谁不抓紧 处的人想吃御厨做的饭,还得看缘分。 杨建设一样样端上茶点,张谦眼睛都直了。 莫名地有些慌, “建设,这太多了!” “一两样就够了。” 豌豆黄、芸豆卷、驴打滚、豆沙糕、艾窝窝、南瓜酥…… 每样都是京城里出名的点心。 张谦过年都不舍得全买。 他确实想蹭饭,却没料到杨建设这么实在,上了这么多! 张谦忙推辞, “建设同志,咱们是同事,别这么客气。 您随便给我来点就行。 留着以后送人吧!” 娄晓娥对张谦的印象顿时改观。 她原以为张谦爱占小便宜,没想到这么为他人着想。 刚刚真是误会他了。 娄晓娥忘了,能进处的,怎会是普通人 杨建设疑惑地看着他,“您不是说想尝尝我的手艺吗” “现在天还没黑呢,”他说道,“不如先尝尝我的糕点吧。” 什么 张谦猛地站起身:“这些点心是你亲手做的” 杨建设不解:“难道是我买来的点心还是能做得出来的。” 张谦重重叹了口气:“我还以为……” 御厨技艺多样,甜点、凉菜、热菜,每一种都能细分。 杨建设是淮扬菜的大师,擅长各种大小火候烹饪。 然而,张谦万万没想到,杨建设还能做出如此精致的高级点心。 张谦啧啧称奇:“过年时,我家都没这么多品种的糕点。” “你这手艺,比皇城根的仿膳房还要讲究。” 张谦拿起一块驴打滚正要一口吞下,小乐乐急忙拦住:“伯伯,这样会噎着的。” 张谦见这小女孩学着大人说话,觉得有趣,蹲下来问:“那伯伯应该怎么吃” 小乐乐认真地教他:“伯伯,先吃一小口点心,再喝一口茶,这样才不会噎着。” “昨天干娘就是这样噎着的。” 娄晓娥的脸瞬间涨得通红,这孩子什么都敢说。 张谦想想也是,便依言品尝,果然味道与众不同。 张谦抱起小丫头:“乐乐,你也来尝尝” 小乐乐坚定地摇头:“乐乐已经吃饱了,不吃啦。” “不然晚上就没肚子吃爸爸做的美味了。” 张谦哑然失笑,看得出,小丫头虽然盯着桌上的八样点心,却没有特别强烈的渴望,显然平日里没少享用。 其实,杨建设的点心虽是昨日所做,但分量不少,即便娄晓娥带回去许多,家中仍有剩余。 乐乐随时都可以享用。 她是否喜欢这个 张谦叹息道:"这姑娘可比我们家几个孩子过得滋润。” 杨建设立刻回应:"回程时多带些回来。” 张谦急忙摇头:"过来吃顿便饭都觉得过意不去。” "哪能既吃又拿" "工作还干不干了" 杨建设突然问道:"你觉得我家暖不暖和" 张谦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暖和。” "对了,杨科长," "您改良的土制暖气深受高层赞赏。” "咱们科室还有几位同事常出国呢。” "他们说,我们的设计比国外的好看多了!" 杨建设心中暗喜,这当然是好看,这是四五十年后标准的暖气组件,仅设计一项就领先国外不知多少年,在外观上更是完胜所有国外产品。 然而,这种优越感并未完全展现。 杨建设笑道:"我家暖和得很。” "昨天做了太多,家人一时半会儿也吃不完。” "等你回去时,给侄子侄女带些回去。” "别推辞了。” "点心不宜久存,浪费可惜。” "况且都是自家做的,不算违规。” 张谦只得应允。 杨建设笑着问:"小娥姐,今晚在这儿吃饭再走吧" 娄晓娥连连点头。 有御厨在场,岂有不在这里蹭饭的道理。 相较之下,张谦因纪律限制,蹭饭难上加难。 她是乐乐的干妈,蹭顿饭何其容易。 杨建设笑道:"那好,今晚多做点。” "你们先聊,我去准备了!" 杨建设笑盈盈地离开了。 张谦疑惑:"杨科长平时晚饭做得不多吗" 娄晓娥点头:"建设说,早吃饱,午吃足,晚吃少。” "午餐四菜一汤," "晚上通常就一个菜。” 张谦立刻坐不住了, "杨师傅,我还是先回去吧。” "您别忙了,别破坏你们家的用餐习惯。” 杨建设摆摆手, "放心,不过是一双筷子的事儿。” 张谦这才安心。 他心想, 多一双筷子,应该不会增加杨科长多少工作量吧 等到杨建设端出菜肴时, 张谦震惊得差点想走。 一大盘猪肘子、一大块猪肋肉、一大块猪排骨、一盘大虾、一条鲤鱼,还有各种辅料。 这一桌食材,过年都不舍得一次性放进去吧 张谦急忙说道: "杨师傅,不用这么麻烦!" 天啊, 他只是想来吃顿便饭! 杨建设笑道: "您只管坐着。” "我给您做一桌正宗鲁菜。” 张谦苦笑: "梁师傅回来,不把我赶走就不错了。” 杨建设疑惑: "梁欢怎么会赶你" 张谦指着那些食材: "这哪是平常能吃的,这是把过年的都拿出来了。” "哪个女人受得了" 杨建设不在意: "中午我们也这样吃呢!" 张谦看着杨建设的目光仿佛在看神仙。 内阁规定每月定量有限,你两顿饭就吃完了。 你竟然天天这样吃 娄晓娥插话: "张科长,您忘了建设天天去干什么了吗" 对啊! 张谦恍然大悟。 杨师傅天天钓鱼啊! 钓来的鱼和钓友换东西,有人给钱,有人给票。 一次虽不多,但积少成多, 一个月下来,数目可观。 别人都能天天吃猪肉,没什么问题。 张谦这才松了口气,原来杨建设过年提前备菜并不是什么大事。 张谦兴奋地说:“今天我就大快朵颐一番!”杨建设笑着回应:“你常来也没关系,只是怕嫂子担心你。”张谦下意识缩缩脖子,嘴上却不服输:“我在家说了算!”实际上,他因经常出差对家人多有亏欠,在家根本无法理直气壮。 梁欢迎着寒风进来:“建设,又做了什么美味”她注意到门口停着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咱们家门口怎么多了一辆大金鹿”杨建设笑道:“我进处工作了,单位配的车,还是张科长亲自送来的。”梁欢疑惑:“那你为何还骑三轮回来”杨建设解释:“这是叶大爷送给我的,不是玉华台饭庄的。”梁欢听后喜形于色,家里已有三辆车,这让她很满意。 张谦急忙起身介绍自己:“我是杨科长的同事张谦,今天厚着脸皮来蹭饭。”梁欢忙为他倒茶,“张科长,以后请多多关照我家建设。”张谦不好意思:“弟妹,杨科长哪需要我帮忙,他和我平级。”梁欢愣住:“建设刚到单位就成了科长”张谦点头:“领导任命的,他将担任水产科科长,不过要等周一才正式入职,今天我只是先把他的配车送来。”梁欢满脸笑容,她不在意职位高低,只担心杨建设是否会被重视,如今直接成了科长,她完全放心了。 张谦抱着孩子看杨建设做饭时问道: “杨科长,您家里的暖气花了不少钱吧” 杨建设疑惑地问:“怎么,你也想装一个” 张谦点头:“暖气确实很好用,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