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这样的点心有多珍贵
娣颜如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杨建设种的正是甜瓜。 “工作归工作,这么冷的天,这儿又偏远。” “别客气,该享受就享受。”他打趣,“凭你们胃口,这点东西根本不算啥。” “干吗吃黄瓜,吃水果一样顶饱。” 负责人松了口气:“领导交代过,您给的东西尽管拿。” “那我们就收下了。” “杨科长,这地方虽小,但条件比我们那儿强不少。” 屋内有自制暖气,无论室外多冷,屋里始终温暖。 杨建设灵机一动:“缺啥尽管说,我明儿带来。” 四人连忙摇头:“已经很好了!” 屋里唯独晚上没电,其他都挺好,点蜡烛用玻璃罩也能照明。 杨建设拍拍每人肩膀:“辛苦了!” 四人忙回礼:“不辛苦。” 他又丢出两包烟:“晚上累了抽根提神。” 这可不是普通香烟,是牌。 每个岗位的员工每月都有配额。 杨建设并未吸烟,直接将物品递给了他们。 四人展露真诚笑意:“多谢杨科长。” 杨建设摆手示意,登上大货车,前往皇城根大酒店。 黄经理径直来到7楼办公室,为杨建设泡茶,随后拿出两幅画作。 杨建设摇头制止:“稍等,黄经理,等你与余经理商定菜蔬分配后,再用这两幅画抵账也不迟。” “今日,我只收票据与现金。” 黄经理满脸笑意:“行啊!” 他完全不担忧余经理会反对。 昨日的蔬菜供应量显然非正常状态,即便持续一两天或更久,一旦食客的新鲜感消退,这些素菜便难以成为主要食材。 黄经理思考着如何说服余经理,让皇城根大饭店占据更多份额,同时提议两家联手,阻止他人从杨科长处进货。 黄经理已察觉,杨建设之所以能为余经理供货,全因他曾任职玉华台。 若无此关系,杨建设未必会关注玉华台。 因此,只要余经理坚持立场,杨科长就不会向他人提供货源。 事情就这么简单。 明白这点后,黄经理感到释然。 眼前这位杨科长,可是财神爷,绝不能得罪。 “是是是!杨科长所言极是。” “差点铸成大错。” 黄经理快速写下票据,掏出一百元推给杨建设。 杨建设微怔:“黄经理,这钱是不是多了” 黄经理比他更疑惑:“不多啊!” “这是猪肉价的一点五倍。” "菜钱三十,水果钱七十,有啥问题吗" 杨建设顿时哑口无言。 他怎么就把这事儿给忘了呢水果竟然比菜还贵! 难怪今天余经理给了他八张收据补全。 原来原因在这儿啊! 杨建设瞬间心情大好!为啥呢之前余经理把大千先生的《爱痕湖》和悲鸿先生的《巴人汲水图》当作十天的菜金。 结果只用了两天,这两幅画就完全属于他了! 在现代,这两幅画价值将近三个亿。 杨建设之前的懊恼一扫而空!太爽了! 突然间,他觉得这样也挺好。 表面上看,杨建设吃了个小亏。 但在众人面前树立了一个实在的形象。 虽然蔬菜水果上没挣太多,但也没少挣。 请注意,这里说的是没挣太多,不是没挣。 一天一百块的收入,比院子里工资最高的八级工易中海一个月的收入还多。 易中海一个月赚九十九块,已经是院子里面收入最高的了。 杨建设呢 一天就能赚一百块! 而且这是一笔持续的收入。 至少到明年正月底前,这笔钱都能稳稳地赚下去。 也就是说,杨建设不仅赚到了好名声,还赚到了钱。 不仅如此。 杨建设这么仗义,玉华台的余经理和黄经理会怎么做呢 俗话说得好:花花轿子人抬人。 杨科长这么仗义,总得有所表示吧 要是别的饭店老板插手,事情可就不妙了。 两位经理知道杨建设喜欢古玩字画。 要是让其他老板知道了,那肯定得有所表示。 这不算贿赂。 在这个年代,这些古玩字画并不值钱。 黄经理和余经理也不是随便送人的。 如果是随意送人,那就是真正的贿赂了。 杨建设不能收,两位经理也不敢送。 谁不想进步呢 他们不会触碰原则底线。 那么,该怎么办呢 以画抵菜金 这些字画本是前些客人付饭钱所留,饭店自然不会将其出售,这可是琉璃厂各家古玩店的事宜。 若饭店贸然经营,定会被举报。 而古玩字画的保存极有讲究,稍有不慎便会毁掉。 用这些难以变现的古玩字画来抵扣菜金,倒也合适。 在两位经理眼中,张大千、徐悲鸿的画虽价值不菲,但终究有个上限,多不了几块银元。 殊不知杨建设将这些视作珍藏。 数十年后,这些大师之作,单幅价值便达千万以上。 对双方而言,这无疑是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余经理与黄经理均视杨建设为雅人君子。 杨建设心中亦暗喜,未曾想如今竟能光明正大地收集这些珍品。 杨建设自未来而来,深知眼前看似廉价之物,未来必成天价。 黄经理愈发钦佩,拿出两包茶叶赠予杨建设,“杨科长,这是我友所赠,您尝尝。” 杨建设欣然接受,临行前又道:“若分配方案已定,明儿你们可派车来接我。”黄经理感激不尽,热情相送。 上车时,杨建设将其中一包茶叶递给司机,“尝尝这茶。”司机连声道谢。 杨建设虽在处时间尚短,却以其豪爽义气赢得众人赞誉。 记得那天,杨建设初次用车时,不仅递上了香烟,还附赠了一斤点心。 后来司机才明白,这样的点心有多珍贵。 如今跟随杨科长外出,果然又有收获。 茶叶确实是好东西,但如今富裕之家也只能享用些碎末茶,完整茶叶难觅踪影,更别说冬季饮用的高品质大叶苦丁茶。 不过,杨建设带来的小袋子里装的二两茶,已足够体面。 回到单位后,他主动向熊初一汇报此事。 处长交代的任务,必须及时上报。 熊初一很满意杨建设的效率。 “你这家伙总能想出歪主意。”熊初一笑道,“我还打算从其他部门调配一些份额给皇城根饭店呢。” 杨建设憨厚地笑了:“我们是处,应优先完成任务。 这两个饭店不属于我们的服务范围,凭什么额外分配额度” “你给他们什么价”熊初一追问。 杨建设老实回答:“在我们原有价格基础上稍作上调,不论什么菜,一斤都是两毛。” 熊初一震惊:“两毛!猪肉才一毛六。” 杨建设心里嘀咕:“是不是定价太高了”熊初一已经怒斥:“你这败家子,怎么不多要点现在可是冬天啊!” "冬天里蔬菜比肉珍贵得多!" 杨建设心中稍安,憨厚地解释道:"我已经要了不少了!" "你还讲得有理"熊初一脸色难看。 "你是不是糊涂了说,你是不是糊涂了"她质问。 "你搞的那个蔬菜大棚,难道不算投入大棚钱、暖气费,还有人工,这些都不值钱吗" "你怎么不多要点那两家餐馆的收入能让你吓一跳!"熊初一气愤地说,"你把家里的钱都给了梁欢,让你媳妇管账,你就这样败家" 杨建设反驳:"可我水果要得多啊!一斤水果只要三毛钱!" 熊初一这才稍微缓和了些:"这才像话!不过你对菜价的要求还是太少。 那两家餐馆占了大便宜!" 杨建设小声嘀咕:"您不是让我在基础上再加三成吗我已经超出预期了。” 熊初一几乎被气笑了:"废话,我不这样说还能怎样我能直接叫你向他们狠敲一笔" "算了算了!"熊初一挥手,"你这种老实人真让人头疼。” 杨建设闷闷不乐地离开。 熊初一越想越生气。 他没想到杨建设如此实诚,完全照他说的做。 一方面,他对杨建设的听话感到欣慰;另一方面,想到侄子吃了亏,他又苦恼不已。 纠结中,熊初一最后还是决定找叶大爷谈谈:"叶大爷,事情是这样的……" 自家晚辈只能由自己人管教,外人若想插手,那是绝对不允许的。 熊初一刚从战场下来,对晚辈格外护短。 他对杨建设的呵斥,后者根本没往心里去。 他才不笨呢。 那是在责备他吗不,那是在关心他。 要是别人来说,你觉得他会开口吗 杨建设心情愉快地准备下班时,却被刘姐叫住:“杨科长,过来领工资啦!” 他愣住了,“我还没到规定天数吧” 刘姐十分笃定,“够了!你以前在玉华台工作,档案早就转到这儿了。” “这个月的工资拿走,对了,带章了吗” 那时领工资,人不到也没关系,只要有章就行,有时章比人还靠谱。 杨建设急忙点头,“带着呢。” 刘姐飞快地数出六十 杨建设满怀期待地盼望着以新身份与李坚重逢的时刻。 杨建设难得去了趟隔壁单位。 水产科长笑容满面地迎接他:“杨科长,又有任务了吗” 杨建设不好意思地说:“没有,我只是想问问,咱们单位有没有鲜奶或奶粉出售。” 水产科长摇了摇头:“这种东西不好找。” “国外虽然有,但太贵了。 咱们国家外汇有限,买这些东西的人少。” “国内倒是有的,不过在北方。” “现在大家都在补充营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