娣颜如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众人沉默片刻后, 有人继续说道: “我看到年货里还有面粉!” “大白面、玉米面!” “这么说,各方面都安排妥当了” “鸡鸭鱼肉齐全,面食也有!” “他们家根本不用再去市场买菜!” 一提到这事,邻居们的情绪就激动起来。 “他们家还需要买菜吗” “咱们去菜市场转一圈,也就那么几种。” “白菜、土豆、萝卜呗!” 然而,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可你们看看冉秋叶家的年货都是些什么” “黄瓜、西红柿、韭菜、蒜苗……甚至还有西瓜、草莓!” “这种时节能买到这些东西” “怕不是从南方运来的吧!” 又有人反驳道: “现在大雪封路,铁路都断了!” “南方的蔬果还能运到这儿” 争论无果,但大家一致认为,既然存在,必有其合理性。 北方没有的,南方肯定有。 不然,皇城根大饭店的年货是从哪来的越聊越觉得艳羡。 看看人家单位,再看看自己。 平日里也没觉得自家单位差劲,但一到年底,不靠自夸,单看年货对比,优劣立现。 这种事可不是嘴上说说就能糊弄过去的。 正在邻居们议论纷纷之际,两名精壮大汉突然闯入。 他们抬头便问: “请问,这里是冉秋叶老师家吗” 邻居们顿时愣住。 有人警惕地打量着他们: “冉老师确实住这儿,你们找她有什么事” 其中一人高兴地说道: “太好了!” “我们是玉华台饭庄的员工,冉老师是我们特聘的讲师。” “今天给我们饭庄发年货,顺便给她送一份过来!” 嘶! 邻居们一个个头皮发麻。 刚送走皇城根大饭店的年货,玉华台饭庄又来了! 众人疑惑地对视,老冉家的女儿竟这般出色 随即,邻里间更添艳羡之情。 只见两位健壮的男子提着大小包裹走进冉秋叶家。 那些东西看起来格外熟悉…… 鸡鸭鱼肉、米面粮油,最显眼的是个大西瓜! 梁欢笑盈盈地看着炕上堆满的纸币和粮票,脸上笑意不曾停歇。 聋老太太笑着说: “你呀,眼里装的尽是钱票。” 梁欢开心地问: “奶奶,您觉得这好吗” 聋老太太笑着答: “当然好了!” 太平时节,手中有钞票粮票,便无惧未来。 衣食无忧! 聋老太太感慨道: “说起来,我年轻时还真见过比这更多的钱票。” “那时买盒火柴,得用一篮子法币。” 梁欢惊讶道: “火柴一篮子法币印钞的纸怕是比火柴还贵吧!” 聋老太太轻笑: “可不是嘛!” “还是现在的生活好啊。” 聋老太太满足不已。 她觉得这辈子算是圆满了。 少年时生于乱世, 壮年后投身地下斗争。 晚年本以为孤苦终老, 却遇上了这么个孝顺的孙子。 不仅衣食无忧, 日子甚至比过去的地主还舒坦。 儿媳贤惠,孙儿懂事。 她这一生再无他求! 梁欢高兴地看了一阵, 随即收起笑意, 取出一捆钱和等额的粮票, 递给聋老太太, “奶奶,您别总待在家。” “闲暇时,带小乐乐出去走走。” “想买啥就买啥。” “这是您和小乐乐的零花钱!” 聋老太太倒吸一口凉气。 几乎要把半颗牙吸进去。 您这零花钱也太丰厚了吧 聋老太太难以置信地问:“孙媳妇儿,这钱……是给我的” 梁欢疑惑地反问:“当然是给您的。” “不对,按你说的,这钱是给您和小乐乐的。” 聋老太太苦笑着说道:“您给的也太多了。” 这些是面值十块的大钞,一捆百张,总共一千块。 “我们院子里工资最高的易中海,八级钳工,月薪才九十九块! 其次是七级钳工刘海中,月薪九十块。” “他们全年不休攒钱,也才攒下一千出头。” “您这么好,一下子就给了我一千块” “这相当于易中海和刘海中一年的收入啊!” 聋老太太又举了两个例子,“院里的闫埠贵和秦寡妇,月薪只有二十七块五。” “这意味着他们干一年,还不到您给我的一半。” “我在家什么都不干,就是带孩子,您就给了我一千块” “您也太慷慨了。” 梁欢笑着说:“奶奶,您说得不对。” “他们是工资,是国家给的。” “我们这不是。” “这是我们建设辛苦挣来的,是晚辈们孝敬您的。” “要是您在家闷了,可以带小乐乐去商场转转。” “如果您看中什么喜欢的东西,总不能回头跟我们晚辈要钱吧” “这是给您和小乐乐的零花钱。” “小乐乐年纪小,她的那份您帮她存着。” “总之,一年就这么一次。” 聋老太太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心里暖意满满,眼眶泛红。 有人说,杨建设给了梁欢半袋蛇皮袋的钱,少说也有三万块。 给聋老太太一千块有什么大不了的 不对! 杨建设能赚钱是他自己的事。 梁欢夫妇如何理财是他们的私事,无需多言。 但梁欢未与杨建设商议便直接赠予聋老太太一千元及同等票据,此乃真挚孝心。 千元左右并非小数目,易中海和刘海中这样月薪颇高的工薪族,需全年节衣缩食才能积攒下来。 即便如此,这对夫妇的薪资远超轧钢厂厂长。 同样这笔钱,秦寡妇与闫埠贵这样的家庭,若要储蓄下来,则需整整四年不吃不喝。 毕竟他们肩负养家重任,月存十元已属精打细算。 在当时人均工资仅三十元的社会背景下,千元左右无疑是巨款。 然而梁欢毫不犹豫地将这笔钱交予聋老太太,这无疑是至孝之举。 聋老太太深受触动,一生历经诸多世事,兄弟阋墙、父子失和之事见得不少。 就如院里的闫埠贵一家,皆因金钱互相算计。 梁欢此举无疑令她感动万分,但她一时不知如何处置这笔钱。 平日生活,杨建设已负责她的饮食,近几个月更是让她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身体也略有增重。 至于穿戴,梁欢周到考虑,每逢周末都会带她和小乐乐逛商场,如今聋老太太从里到外焕然一新。 居住环境虽仍是那间小屋,但经杨建设精心整理,显得格外整洁有序。 寒冬时节,屋内却温暖如春,丝毫感受不到冷意。 这般舒适的日子,让聋老太太难以置信。 杨建设夫妻对她视如己出,这钱对她而言实属多余。 聋老太太满怀期待地望着杨建设:"乖孙啊!" 杨建设走近炕边坐下,握住聋老太太的手说道:"奶奶,我家里的收入由我负责,梁欢掌管财务。” "她说得对,人活着就得精打细算。” "要是您外出游玩时还向晚辈伸手要钱,这成何体统" "要是被院子里的邻里知道,还不背后议论咱们" "好了,就这么定了吧。” 聋老太太气呼呼地说:"谁敢说三道四" "他们真敢说。” 聋老太太思虑片刻,最终将钱收起:"我要给重孙女存着。” 她已下定决心,毕竟自己来日无多,留钱也无用。 但小乐乐不一样,这笔钱将来必定派得上用场。 家中聋老太太的小事不过是微不足道的插曲。 杨建设毫不在意此事,内心十分认同梁欢的处理方式。 人辛苦工作,不就是为了家人过得更好些吗 在这个时代,没人会在意谁更富有或贫困,大家的生活水平相差无几。 无论赚多少钱,能享受的生活质量都差不多。 再多的钱,花光后也不过是废纸一堆。 除非去购买别人的闲置票据,或用非现金交易获取物资,否则邻里的生活并无二致。 四合院里曾最富裕的易中海和刘海中,他们的生活水准并未明显高于闫埠贵和秦淮茹。 最多是在饮食上能稍微讲究一些,仅此而已。 闫埠贵和秦淮茹想要过得精致并不简单,但维持基本温饱毫无压力。 日常所需大致齐备,比如一辆自行车,这便是生活的小确幸。 而奢侈品往往成为虚荣心的诱因,若一味攀比,幸福便会悄然溜走。 杨建设理解梁欢的用意。 她给老太太钱,是传递一种安心的态度。 不久前,老太太破天荒地向梁欢索要零花钱,尽管平日她已将存折主动交给梁欢。 实际上,老太太并非在意金钱,而是缺乏安全感。 这种安全感并非指向杨建设夫妇,而是源于对杨乐乐未来的担忧。 说实话,在当下重男轻女的思想仍占主流,多数人认为女孩终究要嫁作他人妇,养大也只是为旁人家培养。 因此,大多数人觉得只要孩子健康长大即可。 然而在杨建设家庭并非如此,杨建设为小乐乐启蒙教育,在她不足四岁时便聘请冉秋叶担任家庭教师。 可以说,没有任何女孩能享有像小乐乐这般优渥的条件。 即便如此,聋老太太依旧忧虑。 作为杨家的长女,她深知杨建设对小乐乐的宠爱。 可如今梁欢再次怀孕,若这次产下的是个男孩,小乐乐还能否如往常般备受呵护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即便小乐乐是长女,也需为未来的弟妹树立榜样,更别提平衡家庭关系的考量。 老太太清楚,未来的日子里,小乐乐可能难以获得杨建设如此深沉的关爱。 家长们总要表现出一视同仁的姿态吧万一梁欢生下的是男孩,小乐乐的宠爱或许会被稀释。 聋老太太为此深感不安。 正因为这样,她想给小乐乐留一条后路。 但老人家年纪大了,又没什么好办法,便打算向梁欢要些零花钱。 她心想,即便自己年迈时,如果杨建设夫妇不再宠爱杨乐乐,至少还有自己留下的钱,将来即便嫁人也不会吃亏。 这是聋老太太单纯而可爱的念头。 梁欢今天给了她一千块钱,就是为了让老人家安心。 这位老人一生辛劳,到老了还在为别人操心。 梁欢哪舍得呢她用这种方式告诉聋老太太:“您就放宽心吧。” 杨建设对此很满意。 家和才能万事兴啊。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颤抖吧南唐

颤抖吧南唐

小马观花
命运开了一个大玩笑.................提金缕鞋........要搞得有品、有爱、有滋有味.....不能忘记了搞笑........忽悠......
军史 完结 107万字
重生之蛊妃倾天下

重生之蛊妃倾天下

白玲珑
上一世,他将我的父亲的头颅摆在我的面前,逼我惨死。这一世,我浴血归来,重夺大权,定叫她后悔出生在这个世上。
军史 连载 136万字
少侠有美食

少侠有美食

慕容貔貅
你问我凭什么收女娲姐姐和东皇太一当打手?哼,那两个吃货……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烧花鸭,烧雏鸡儿……吃腻了?鹅肝巧克力派,龙虾意面,伊比利亚火腿,草莓泡芙..
军史 完结 64万字
从红海行动开始的文娱

从红海行动开始的文娱

ERROR不能用
主角因为一次飞机失事穿越了,多年后他发现这是个集合了各种影视剧、动画、小说的世界,那一刻他以为掌握了财富密码,直到他认识了一个叫约翰普莱斯的老家伙,才一身冷汗的发现世界正在核战争的边缘反复横跳。编不下去了,其实就是没书看了,自己写一本试试。
军史 连载 56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