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泡泡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十月二日的阳光透过窗玻璃时,苏青还在炕上打着呼噜。张秀兰端着洗脸水进屋,见丈夫把被子蹬到脚边,露出穿着秋裤的小腿,忍不住笑了:"太阳晒屁股了,懒虫!" 苏青一个激灵坐起来,头发乱得像鸡窝:"几点了" "九点了!"张秀兰把毛巾丢给他,"昨儿累坏了吧升旗加看电影,还带我逛了半条街。" "嗨,跟你在一起,累也乐意。"苏青揉着眼睛,瞥见媳妇正在叠他昨晚随手扔的衬衫,"秀兰,咱今儿去百货大楼吧" "去那儿干啥" "给咱爸妈买东西。"苏青跳下床,"顺便把怀孕的事告诉他们,也让两位老人高兴高兴。" 张秀兰的脸瞬间红了,低头绞着衣角:"听你的。" 国营百货大楼里人声鼎沸,货架上摆着搪瓷缸、花布和点心匣子。苏青攥着布票和粮票,在点心柜台前犹豫:"买桃酥还是枣泥糕" "买半斤桃酥吧,"张秀兰轻声说,"我妈爱吃甜的。"她看着丈夫认真挑选的样子,想起昨天他在广场看着国旗偷偷抹眼泪的模样,心里一暖。 许大茂抱着个暖水瓶从旁边路过,看见他们:"苏哥!买啥呢" "给我岳父岳母买点心,"苏青扬了扬手里的纸包,"你咋也来了" "给我爸买茶叶呢!"许大茂晃了晃手里的茶筒,"昨儿放电影累着了,得补补。"他瞥见张秀兰的小腹,眼神闪了闪,没多问就走了。 ———————————— 张处长家,苏青刚敲门,岳母就迎了出来:"青子来了快进屋!" 张处长正在院里擦枪(保卫处配发的老旧步枪),看见女儿女婿,把枪靠在墙上:"咋来了也不提前说声我还让你妈提前买点好菜。" "爸,这不是想给您个惊喜嘛。"苏青把点心匣子递过去,"给您和妈买的桃酥。秀兰说妈最爱吃甜的。" 岳母接过点心,拉着张秀兰的手往屋里走:"秀兰瘦了,是不是苏青没照顾好你" "妈,他对我可好了。"张秀兰脸红着辩解。 张处长招呼苏青坐下,递过一杯茶水:"厂里纪录片放得咋样" "反响特别好,"苏青吹了吹茶叶,"工人们都说比专业电影厂拍的还实在。" "那就好,"张处长点头,"年轻人就得干实事。"他起身从抽屉拿出一罐茶叶,"这茶叶是别人给我的,我也喝不完你一会回去的时候带上!" "嗯,那我就拿着了。"苏青笑了恭敬接过礼盒,"正好,想着哪里去弄点茶叶呢。您这就给了,您可是我的及时雨。" 正说着,岳母在厨房喊:"老头子!留青子和秀兰吃饭!我现在就去买点肉回来。" "欸!"张处长应着,"青子,别走了,今儿咱爷俩喝两盅。" 饭桌上摆着四菜一汤,张处长拿出藏在柜子里的二锅头。苏青给岳父斟酒,看了眼媳妇,见她正低头给母亲夹菜。 "爸,"苏青放下酒杯,"跟您说个事。" "啥事俩口子过日子,有啥难处直接跟家里说,钱家里还有。我就这么一个闺女,可不能跟你受委屈。"张处长夹了口炒鸡蛋。 "不是钱的事儿!秀兰...她有孕了。" "噗——"张处长差点把鸡蛋喷出来,"真的假的" "真的!"苏青看着岳父被惊的一跳,笑着点头,"前些日子去医院查的,俩月了。" "好!好啊!"张处长猛地拍了下桌子,震得酒杯直晃,"我要当姥爷了!"他放下筷子,搓着手在屋里走来走去,"秀兰她妈!听见没咱要抱外孙了!" 岳母慌忙从厨房跑出来,拉着张秀兰的手上下打量:"啥时候的事你刚咋不跟妈说" "这不是刚知道嘛。青子哥说给您惊喜,不让我说。"张秀兰红着脸说。眼神扫了眼偷笑的苏青。 岳母摸着女儿的肚子,眼眶红了:"傻孩子,怀孕了可得注意,别累着,多吃点有营养的......"她拉着女儿进了里屋,小声叮嘱着怀孕的注意事项。 张处长坐在桌前,又给自己倒了杯酒,看着苏青笑得合不拢嘴:"青子,你小子行啊!这才多久呐,你和秀兰结婚也才四个月。" "爸,这不是您教导有方嘛。"苏青趁机拍马屁。 "去去,生孩子我能教导你啥,别贫!"张处长摆手,"咱们得赶紧给孩子起个名,男孩女孩都得准备着。" 苏青看着岳父高兴的样子,想起上辈子从未有过的天伦之乐,心里一阵发酸。他举起酒杯:"爸,谢谢您!要不您来取名,想好了,下回我来家里您再告诉我。" "谢啥,"张处长跟他碰杯,"那我就想想名字不过这怀孕了你可仔细点,别让秀兰累着了。还有这孩子的东西都可以提前备着了,尿布,做衣裳的布票,家里再弄一台缝纫机,以后方便给孩子做衣裳,钱不够我这里还有些,奶粉也可以紧着买些备着,只是这奶粉..." "钱家里还有,明儿我就把缝纫机搬回家,奶粉,我也会注意着,有机会就买下备着。"苏青忙点头认可,他也明白奶粉金贵,不好买,不光是他岳父的级别也差点,奶粉属于特供,副厅以上才能申请奶粉。 里屋传来岳母和张秀兰的低语声,偶尔夹杂着笑声。苏青看着窗外的月季花,突然觉得,这穿越而来的人生,因为有了家人的陪伴,才真正有了温度。 岳母翻出藏在箱底的小被子,说要给外孙改改;张处长则拿出笔记本,开始琢磨给孩子起名字;苏青和张秀兰依偎着坐在炕沿,听着老人的唠叨,心里满是踏实。 毕竟,在这个讲究"家和万事兴"的年代,还有什么比迎来新生命、共享天伦之乐更让人欢喜的呢 —————————————— 从岳父家回来时,自行车后座的点心匣子换成了岳母硬塞的半袋黄豆。张秀兰抱着豆子打瞌睡,苏青推着车走在月光里,想起岳父拍着桌子说的"缝纫机明儿就去百货大楼搬",忍不住笑了。 "你这笑了一路了,笑啥呢"张秀兰揉着眼睛问。 "我笑咱爸心急,"苏青放慢脚步,"恨不得现在就把外孙的小被子做好。" 四合院的门轴在夜里发出"吱呀"声,阎埠贵正蹲在门口择菜,看见他们便凑上来:"苏科长,从岳父家回来啦" "嗯,"苏青点头,"阎老师,跟您打听个事——咱这附近,有没有什么倒腾票据的地方" 阎埠贵的眼睛立刻亮了秒懂,推了推眼镜:"苏科长也缺票"他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西便门桥洞子底下,每晚十点后有人。" "谢了,阎老师,"苏青塞给他两把黄豆,"回头请您喝茶。" 送走张秀兰睡下,苏青揣着钱包和围巾出了门。十月的夜风带着寒意,他把围巾拉高遮住半张脸,按照阎埠贵说的方向走去。西便门桥洞子果然聚着些黑影,有人蹲在地上摆着山货,有人凑在角落低声交谈。 "要啥"一个穿黑棉袄的汉子凑过来,手里捏着几张粮票。 "布票,"苏青压低声音,"还有奶粉。" 汉子上下打量他:"一尺布票五毛一张,奶粉算了......你还是先看看布票吧,你要多少" 苏青跟着他走到桥洞深处,借着远处路灯的微光,看见他从怀里掏出一沓油布包着的布票。"我这里有二十张,"汉子说,"一起十块钱。" 苏青数了钱递过去,接过布票的瞬间,假装放兜里实则指尖微动,布票消失已经出现在他意识里的"空间"中——那是他穿越时带来的秘密,至今只能用来藏些票据和小件物品。 "您知道哪儿有卖奶粉的吗"苏青追问。 汉子摇头:"奶粉金贵,家境好的有奶粉的不缺钱,不会拿出来卖,就算用不上也是用来做人情用,除非是走......"他没说完,苏青听着一个"走"就知道意思,这年月走私走钢丝,不是信任的人不会卖。掉脑袋的买卖能乱卖给人 苏青在桥洞里转了一圈,看见有人在卖旧画,有人在倒腾粗粮票,甚至还有人偷偷卖蜜枣。他想起上辈子看过的鉴宝节目,那些现在堆在角落的旧画,将来可能价值连城,但他只是扫了一眼就走开了——比起虚无缥缈的古董,不如以后政策开放了多买个四合院套现来的更快。 "要细粮票不"另一个贩子凑上来,"两斤粗粮换一斤细粮。" "你有多少布票我都要了。"苏青轻声问。 最终,他花了五十块钱,换了整整一百尺布票。攥着怀里的布票,他心里稍安——这些布足够给孩子做十几套小衣裳,再加上岳母准备的旧被子,起码能应付头两年。 回家的路上,他路过一个卖鱼的摊子,摊主正收拾东西。"师傅,还有鱼吗"苏青问。 "就剩这条鲫鱼了,"摊主举起一条巴掌大的鱼,"五毛。不讲价。" "我要了。"苏青掏钱买下,把鱼拎在手里。他想起书上说的,孕妇多吃鱼能下奶,又想起黑市买不到奶粉的困境,眉头皱了起来。 五十年代的婴儿死亡率高达20%,多少孩子因为母亲奶水不足、买不到奶粉而夭折。他一个现代人,总不能让自己的孩子也面临这种风险。奶粉属于特供,只有副厅以上干部才能申请供应,街道,单位对新生孩子没有奶粉补贴,这年月养孩子只能用奶水,奶水不够只能用糖水,还有米汤代替,都是没有营养的,别的东西喂了风险太大,更容易夭折。 公社集体化,不允许私下养牲畜,就算公社有牲畜产奶也是公家的东西,私下交易鼠疫投机倒把,没人敢干,城镇户口不准养殖牲畜。鲜奶供应也是副厅以上才有,少量发奶票,苏青和岳父还是够不着。 "城里居民不能养鸡,更不能养羊,羊奶的路子也行不通......孩子的口粮只能在媳妇奶水上,以后孩子生了,得保证鱼肉不断,要保证奶水充足才行。"他低声念叨,突然想起厂子里的职工福利——或许可以跟杨厂长申请,每月多领些鸡蛋或者拜托傻柱从食堂弄点猪油 走到四合院门口,他看见许大茂的窗户还亮着,里面传来放映机转动的声音。这小子倒是勤奋,苏青笑了笑,推门进屋。 张秀兰睡得很沉,嘴角带着笑意。苏青坐在炕沿,摸了摸她的肚子,心里暗暗下决心:"孩子,爸爸一定让你吃好穿好,绝不让你受委屈。" 他从空间里拿出鲫鱼,悄悄去厨房洗净,又找出半块姜。明天一早给秀兰炖个鲫鱼汤,补补身体。至于奶粉......他想起阎埠贵经常去黑市换粮票,可以以后让他帮忙留意,给点跑腿费就是了。 躺在床上,苏青看着窗外的月光,脑子里盘算着接下来的计划:明天买缝纫机,找杨厂长申请增加鸡蛋配额,把手里的布票全换成布匹备着...... "苏青......"张秀兰在睡梦中呢喃。 "我在呢。"他握住媳妇的手,感受着那掌心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