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梁廷栋被抓,皇帝也不上朝了,朝堂上是疾风骤雨。 平日里与梁廷栋有来往的官员,别说帮他说话了,避嫌还来不及。 而都察院的人这几日全部出去了,户科给事中,还有户部的人,也全部出去了。 另外,崇祯还派了厂卫出去,一个县城一个县城的查。 五天之后,一封又一封奏疏,如同雪花片一般落到崇祯的御案上。 二十三个县,没有一个县是正常赈灾的! 一场倒春寒来袭,外面下起了暴雪。 乾清宫内传来愤怒的声音:“砍了!全砍了!” “还有梁廷栋!斩首示众!” 二月底的赈灾案,震动京师,二十三个知县,全部被押送到北京城,在菜市口一刀人头落地。 顺天府尹梁廷栋的脑袋被挂在城门上示众。 皇帝一口气杀了这么多知县,会引起人员恐慌吗 不会! 政治场上讲的是利益,如果你是个政治老手,现在不是恐慌,而是兴奋。 为什么 顺天府的知县,可不是地方上的知县,那都是天子脚下的,一个个手里的差事肥得流油。 现在一下子空了23个出来了。 怎么办呢 当然是各方势力挤破脑袋向吏部推荐人。 吏部尚书王永光的门槛都快被踏破,各个派系都想往顺天府的各个县塞人。 大明朝有个规矩,四品以下的官员,吏部可以直接拍板,四品以上的官员,吏部必须提报内阁审批,最后由皇帝圣裁。 就像后世的大公司,高级总监可能会由董事长亲自批准,普通总监,或者经理,副总裁签字就可以进来了。 一个道理,皇帝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一个知县还要皇帝亲自来做决定。 王永光蛋疼起来,这事比较棘手。 东林党一个个像喷子战斗机,天天各种清流挂在嘴边,拿着这场贪污案说事,表示不用他们东林党,以后这顺天府那肯定会彻底烂掉。 要是顺天府烂了,你这个吏部尚书责任不当,就等着瞧吧。 反正就是各种正义凛然的态度来威胁。 这事可不就是刀口上的事么 一口气砍二十三个知县,还把顺天府的府尹给砍了,脑子稍微正常一点的人都知道皇帝有多愤怒。 这个时候,万一新上的人又特么作死呢 你是不是觉得皇帝还有耐心只砍知县 所以啊,王永光干脆大门一闭:今日天气陡变,本官偶感风寒,所有事由吏部左侍郎成基命暂代。 成基命是个什么人 那是根正苗红的东林人士。 好,这下好了,王永光撂担子在家里养病,事情都递给成基命。 这下就有人炸毛了! 谁呢 内阁首辅周延儒! 这事他本来管不着的,毕竟知县的任命,吏部来就可以了。 但是这明显是损害他的利益的事啊。 他一个内阁首辅,现在屁股刚刚坐正,正想着在朝堂上安插几个自己的心腹,顺便在下面也扔几个知县。 为什么要扔知县呢 知县重不重要 告诉你,知县这官位不大,但非常重要。 原因在于夏税和秋税,都是知县来收。 知县派人去收的时候都有惯例。 什么惯例 玩耗羡的小把戏,还有踢斛。 什么是踢斛 就是用斛(古代的一种容器)装好粮食后,一个差役会踢一脚,落下来的粮食要么是耗羡,要么是加派的部分。 这些差役的脚法,搁在后世,那是分分钟可以血洗欧洲豪门带领国足走向全世界的。 从这一点看,大明朝的收税缺乏一些标准化,所以是有非常大的灰色收入的,这些灰色收入的第一支配权是在知县手里。 为了升官,知县多报耗羡是非常正常的,收上来的一部分是要孝敬给上面的人的。 这样等某个地方的知府有了空缺,就可以轮到他。 京官是不参与收税的,但是他们从来都可以不动声色,拿到收税孝敬上来的钱。 这是大明朝不成文的官场潜规则。 所以,顺天府的知县一被杀空,所有人当然就激动起来了。 甚至沸腾了好不好! 最沸腾的当然就是咱们的内阁首辅周延儒了,这货本身就看不惯那帮东林伪君子。 还有另一个看不惯东林伪君子的阴险狡诈之人。 谁 温体仁。 可温体仁最近刚刚离开京师去洛阳去找福王的小辫子了。 周延儒这相当于是孤军奋战啊,这朝堂上,放眼望去,东林党还真不少。 不行不行,得把王永光揪回来,好不容易一个不是东林党的大佬,现在怎么能装病! 于是周延儒屁颠屁颠就跑到王永光府上,内阁首辅来了,王永光这个吏部尚书再牛逼,面子也得给一点吧。 于是就见了一面。 周延儒一看王永光这红光满面的,按照这状态,吃点药,一夜睡三个都没有问题,哪里像感了风寒一样! 这分明就是躲起来避风头。 周延儒道:“王大人,您不在,这朝堂可是要乱套的。” “周阁老言重了,某这身体实在不争气。” “王大人,您这样,恐怕天子会有想法。” “哦,周阁老还请明示。” 周延儒心中不悦,王永光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而王永光心中也清楚得很,皇帝没那么多心思去管小小的知县是谁来上位,周延儒这是在故意威吓自己,让自己出去当东林党的口水。 不去!坚决不去! 周延儒又道:“王大人,您想一想,若是这顺天府的知县,都由成基命来任命了,政绩好,以东林人士的脾气,那自然是要吹嘘一番,若是龙颜大悦,是不是以后其他官员的任命也都可以让成基命来了呢” 你不得不说,能跑来做京官的,而且能混到枢府的,一个个都是人才。 说话分分钟能说到人的痛点上。 王永光的痛点是下面没人孝敬自己么 当然不是! 吏部尚书,可是六部实际的老大,大明朝实际上的百官之首。 很多吏部尚书是不愿意入阁的。 你想想,四品以下的官员,吏部可以直接任命,四品以上的,吏部提交,内阁审批,皇帝拍板。 而且每年对百官的考评,也是吏部来支持。 王永光的痛点就在于担心丢了官职,好不容易熬到吏部尚书。 但他实在太狡猾,不想和东林党正面起大冲突。 可现在周延儒这么一说,他似乎又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军史穿越推荐阅读 More+
大唐第一状元

大唐第一状元

李小二
出口成章,满腹韬略,舍沐川其谁?沐川身为大唐第三位状元,引得公主恨嫁,长安纸贵。四龙夺嫡,沐川一言而断。突厥高句丽,沐川发兵即定。大唐盛世,万国来贺。城巷歌舞升平,百姓安居乐业。此非皆仗朕之佳婿乎?——大唐太宗,李世民
军史 连载 279万字
通臂猿猴玩西游

通臂猿猴玩西游

我要当王上
重生为通臂猿猴,展现出一副不一样的西游世界。
军史 连载 7万字
重生之不嫁英雄

重生之不嫁英雄

西林葳蕤
郑慧雅重生在与丈夫相亲前夜,前世丈夫牺牲后她苦了一辈子。重生后,她只想远离那个男人,不想重复前世的悲剧。可为什么,事情渐渐的脱离了她的掌控?她不得不再一次嫁给..
军史 连载 108万字
终极盆栽

终极盆栽

一起数月亮
我有盆栽一座,可种天地万物!种美食,则享誉世界,让米其林惭愧休刊;种医术,则医白骨活死人,从阎王嘴里抢人;种武功,则天下无敌,使众生俯首。
军史 连载 14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