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游麟焱的昊子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阿里小说网novels.allcdn.vip),接着再看更方便。

周管事的话音刚落,我便提笔在纸上写下三行字。一行清雅,一行端方,一行活泼,交由他带回酒楼供东家挑选。等他走远了,我才把笔搁下。 林婶站在一旁,低头翻着刚记满名字的功点簿,忽然轻声问:“真要每盒都写人手怕是不够。” “先做三十盒,”我说,“一个人写不过来,就轮着写。写得不好看不要紧,但得是亲手写的。” 她点点头,把本子合上,又看了我一眼,没再多问。可我知道她在想什么——我们刚把村里的事理顺,人心才聚起来,现在又要往外走一步了。 那天夜里,风有些凉。议事棚里还亮着灯,顾柏舟坐在外头磨犁头,李商人掀帘进来时带进一阵冷气。 “酒楼那边松口了,春宴订单算定下了。”他搓着手坐下,“可你也别太拼,这一单做完,咱们喘口气也来得及。” 我没有立刻答话,而是从袖中取出一张薄如蝉翼的纸片,轻轻铺在桌上。纸上浮现出几道淡淡的轮廓线,像地图,又像某种异国的城郭。 “你记得北边寒原国吗”我开口,“他们冬天吃不上新鲜菜,靠腌肉和干菜过冬。西境沙洲一年到头不见绿叶,东海诸岛的人却爱吃香瓜、甜椒这类果子。” 李商人凑近了些,眉头皱起:“这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系统给的。”我指了指那张图,“刚花五十点能量值换来的《周边邦国风物志》简册。不是详尽,但足够看出些门道。” 他盯着看了许久,终于抬头:“你是想……把礼盒卖到外面去” “不只是卖。”我说,“是看看有没有人愿意跟我们一起种,一起运,一起卖。四时菜社能在镇上立住脚,为什么不能让别的地方也有个‘春蔬会’‘秋实堂’” 顾柏舟停了手里的活,走进来站在我身后。他没说话,只是静静听着。 李商人却笑了两声:“你说的是好听,可路远着呢。关口有税吏盘查,驿站要抽成,外邦言语不通,规矩也不一样。万一哪一环断了,赔进去的可不止是菜。” “所以我没说马上发货。”我翻开竹册,里面已画了几条路线草图,“第一步,先弄清楚他们吃什么、怎么买、谁说了算。第二步,找人试水,小批量送几样耐放的过去,看反应。第三步,再谈合作。” 我顿了顿:“我想成立一个外务参议组,专管这些事。你最熟商路,得你牵头。” 他愣了一下:“我可我也只走过几趟邻州,没出过大境。” “没关系。”我打开系统界面,在社交平台上敲下一行字,“我可以问问别人。” 光幕微闪,片刻后跳出两条回应。 一人来自北方边境小镇,说自己曾替寒原国贵族代购药用蔬菜;另一人常跑西域商道,提过沙洲集市上一把青菜能换半袋粗盐。 “三天后,我能通过灵讯镜跟他们说话。”我说,“一次一百能量值,只能撑半盏茶时间,所以得准备充分。” 李商人沉默了一会儿,忽然起身走到门口,朝外望了一眼。月光洒在院中那口旧水缸上,映出一圈浅白的光。 “你要真打算走这一步,”他回头,“我就帮你问。镇西头有两个老行商,年轻时走过玉门关,听说懂几句胡语。我去请他们来坐坐。” “好。”我点头,“凡来讲述见闻的,每人记两个工分。若有实物佐证,比如带回来的包装纸、印章模子,再加三个。” 他又站了会儿,才掀帘出去。脚步声渐远,院子里只剩风掠过屋檐的声音。 顾柏舟走过来,把油灯往我这边挪了挪。灯焰晃了一下,照着他脸上淡淡的尘土印。 “你觉得太急了吗”我抬头看他。 他摇头:“你做什么,我都跟着。” 就这么一句,我心里反倒踏实了。 第二天一早,我在议事棚外挂了新的告示。不是红纸,是块平整的木板,上面用墨笔写着:“收各国市集传闻,不论真假,皆可登记。有效信息,半工分一条。” 不到半个时辰,就有几个老人陆续来了。 陈掌柜带来一段麻绳结,说是某次南货船上用的捆箱方式,不同于本地打法;刘寡妇的儿子曾在码头扛包,记得有艘船挂着蓝底金纹的旗,卸下过成筐的紫皮洋葱。 我把这些一一记入新制的“风闻簿”,并在每条末尾标注来源与可能关联地区。 中午时分,李商人带着两名老者前来。两人衣衫旧但整洁,眼神清亮。一位姓吴,曾随驼队去过西境;另一位姓赵,年轻时押粮船到过东海三岛。 他们坐下后并不推辞,你一言我一语讲了起来。 “沙洲人不吃白菜,嫌它水分多。”吴老说,“但他们爱晒干的萝卜丝,拌羊油吃。” “东海那边不同。”赵老接口,“人家讲究鲜甜,瓜果要现摘现吃。有一回我见他们拿冰镇荔枝待客,整筐埋在碎石里运上岸。” 我还问起交易习惯。 “北地重信诺,签契不用官印,靠双方割掌血书为凭。”吴老说,“可你若失信一次,整个商队都被拒之门外。” “东边倒喜欢中间人牵线。”赵老补充,“买卖不成文,先请茶三日,谈妥了才开箱验货。” 我听得仔细,炭笔在纸上不停记录。每一条都标上类别:饮食偏好、储运方式、交易规则、禁忌风俗。 说到最后,吴老忽然问我:“丫头,你是真要做生意,还是光好奇” “要做。”我答得干脆,“而且不只想卖菜,还想让人知道是谁种的,怎么种的。” 他眯起眼:“那你得有个名号。在外邦,没人认脸,只认牌子。” 我心头一动,却没有接话。现在谈品牌还早,首要任务是摸清需求。 临近傍晚,最后一段口述结束。李商人收起笔记,对我说:“三天后你要见那两位系统持有者,我也列几个问题,一起问。” 我点头应下。 送走众人后,我坐在棚内整理今日所得。风闻簿已填了大半页,系统界面仍悬浮在侧,显示着即将开启灵讯镜的倒计时。 顾柏舟进来换了灯油,又默默将散落的纸张归拢整齐。他动作轻,生怕碰乱了我的记录。 我翻到最后一页空白处,写下新的计划标题:【探索跨域贸易可能性】。 任务描述尚未完全展开,但第一项子目标已经浮现——收集至少五个境外市场的基础农产品需求信息。 正写着,指尖忽然一顿。 我想起王氏昨日带来的那株野芹,细嫩,清香,带着山野的气息。如果这样的东西,能出现在千里之外的餐桌上,会不会也让某个从未见过它的家庭,尝到一丝不一样的味道 我抬眼看向门外。夕阳正缓缓沉下,照亮议事棚前那片刚翻过的土地。 李商人前脚刚走,后脚就有村民送来一块布包。打开一看,是一小撮褐色种子,据说是亲戚从西境带回的耐旱辣椒,极辣,但当地人奉为珍品。 我把种子收进陶罐,贴上标签,写上“待测西境一号”。 然后继续执笔,在风闻簿上添了一行新条目: “西境沙洲,喜辣味,可用作调味辅材,优先测试种植适应性。”

都市言情推荐阅读 More+
有国之民

有国之民

毛皮皮
一个农家少年,在解放战争后期逃家投身革命。后来成为工人。在新中国建设大潮中,先后碾转华中、华北、西北、西南、中原等地,建设那里的新工厂。他的技术在工人中出类拔萃。他对当和国家的忠诚坚定无比。他的脾气远近闻名。坏脾气抵消了他的优秀,使他失去一次又一次升迁的机会。直到退休仍然默默无闻。不过坏脾气也成为一个铠甲,保护他心性纯洁,一生正直。他对国家做出的贡献,如同空气中的尘埃,虽然无人可见,却又无处不在。
都市 连载 43万字
借金怀

借金怀

晓看青山
一千年前,天妖大战。作为妖界共主的妖皇‘明怨生’战前对赌,立下豪迈誓言,若他战败便自愿入住天族囚牢,沦为天族人的笑柄和宠物。他自信迎战,却突然妖力尽失。战前对赌的戏言却一语成谶,因此他遵守诺言入住天族囚牢。本想着等老帝神死了,他便能出去了。然而,一千年后。老帝神是死了,可囚牢的封印却被他继承给了自家儿子!士可杀,不可辱。面对阴了自己的老帝神,他自知找人对账也找不到。于是便想尽办法也要出去,再次卷土
都市 完结 140万字
无与承欢

无与承欢

蕾姥姥
蕾姥是文案渣楚云卿,楚大将军,玩世不恭,放浪不羁,然心底却又装着家国天下!煊小受鼻子一哼不高兴了:我的楚大将军,你心里啥时有我啊?楚云卿答曰:我心眼..
都市 连载 18万字
戮神绝天

戮神绝天

勿妄言
生为鸿蒙,凌驾众生之上,却依然是天地棋子,难逃一死!心不甘,逆苍天,持剑走八荒,横扫九幽戮阴阳!……………………………………………………………………………妄言..
都市 连载 282万字
东京文艺教父

东京文艺教父

司马圭太
穿越到1994年的东京,彼时,日本经济泡沫刚刚破灭,社会上充斥着众多能吃饱饭,但却无法承担更多消费的“饱食穷民”,藤原圭就是其中一员。为了解决当下的窘境,即将面临毕业的藤原圭,面前出现了两条路:一是以推理作家的身份出道,二是进入放送界,进行电视节目制作。藤原圭的选择是:小孩子才做选择,大人全都要。一切,从《白夜行》开始!
都市 完结 159万字
七零,惊!贪官敌特们轮番自首

七零,惊!贪官敌特们轮番自首

爆炒兔兔
分低是因为刚开分,会涨的!真的!宝宝进来看看呐~(*?????)年代+无CP+下乡知青+女强末世苟活十余载的秦婉,经历丧尸围城本以为必死无疑谁知再次醒来穿成了七十年代即将下乡的瘦弱知青还意外绑定了一个小系统得知穿越由来以及原主心愿,秦婉微微一笑有了后妈就有了后爸的渣爹?宰了!从小磋磨原主知三当三的后妈?宰了!那个只比原主大几个月同父异母,间接害的原主妈难产而亡的大哥?宰了!从小欺负原主同父异母的妹
都市 连载 57万字